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6419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docx

G09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规范

前言

按照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要求,科学地建立健全中山供电局的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本企业配电运行管理的工作,实现配电运行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和规范,执行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中山供电局的实际而制定。

本规范由中山供电局生技部负责解释。

 

1.应遵循标准

规范中所有设备及其备品备件,除本规范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GB)、电力行业标准(DL)和国际单位制(SI)。

现行标准如下:

GB50227-95《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设计规范》

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SDJ25-85《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设计技术规范》

GB/《电气继电器第五部分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

GB/《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1部分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

GB/T15576-1995《低压无功功率静态补偿装置总技术条件》

DL/T597-1996《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

JB7113-93《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JB7115-93《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GB12747-91《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

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JB/T9663-1999《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IEC439-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JB5877-91《低压固定封闭式成套开关设备》

GB9466《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

IEC439-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JB/T7770-1995《 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

2.环境及系统条件

环境条件

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

45℃(24小时内平均值≤35℃)

最热月平均温度:

30℃

最低温度:

-10℃

最大日温差:

25K

海拔高度:

≤2000m

环境湿度: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

日平均水蒸汽压力值不超过

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月平均水蒸汽压力值不超过

地震烈度:

7度

污秽等级:

Ⅲ级

安装场所:

户内、户外

系统条件

系统额定电压:

系统额定频率:

50Hz

 

3主要配置参数及电气要求

主要配置参数

容量(kvar)

补偿方式(混合补偿)

共补分组容量设计

分补分组容量设计

30

2组/共补1组/分补

2×10kvar(自动)

1×10kvar(自动)

60

1组固定、2组/共补、2组/分补

10固定+2×15(自动)

2×10kvar(自动)

90

1组固定、2组/共补、2组/分补

15固定+15(自动)+30(自动)

2×15kvar(自动)

120

1组固定、3组/共补、2组/分补

15固定+15(自动)+2×30(自动)

2×15kvar(自动)

150

1组固定、4组/共补、2组/分补

15固定+15(自动)+3×30(自动)

2×15kvar(自动)

180

1组固定、5组/共补、2组/分补

15固定+15(自动)+4×30(自动)

2×15kvar(自动)

210

1组固定、5组/共补、2组/分补

15固定+15(自动)+5×30(自动)

2×15kvar(自动)

240

1组固定、7组/共补、2组/分补

15固定+15(自动)+6×30(自动)

2×15kvar(自动)

300

1组固定、9组/共补、2组/分补

15固定+15(自动)+8×30(自动)

2×15kvar(自动)

备注:

1、复合开关采用可控硅模块与交流接触器复合式智能复合开关,分相补偿要求采用三相三控可控硅模块。

2、户内装置若配电房内有开关柜时,卖方提供设备要求与原开关柜同尺寸同颜色采用硬母排可靠塔接。

电气要求

电器元件

为保证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补偿作用,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特制定本要求。

控制器

A功能要求

A-1具有三相四线检测系统,可检测各相的无功功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电压、电流等参量,实现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复合判断和控制,达到全范围内的无功自动跟踪和补偿,不发生投切震荡,无补偿死区。

A-2具有可调投入及切除门限设定值,包括电流互感器变比;延时、过电压、低电压等参数的设置功能。

A-3对于分组投切电容器组的,具有循环投切设置功能。

A-4具有投切振荡闭锁功能,系统负载较轻时,控制器应具有防止投、切振荡的措施,即超过设定的功率因数下限一定值范围内对电容器的投切应有可设置0~120秒的延时。

延迟时间应与放电时间相协调,保证电容器再次投入时,其端子间的电压不高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0%。

A-5闭锁报警功能

1)控制器内部发生故障时,闭锁输出回路

2)执行回路发生异常时闭锁输出回路并报警

A-6延时及加速功能:

输出回路动作应具备延时及过电压加速动作功能。

当电网电压达到时,装置应能在1min内切除相应电容器

A-7自检复归功能:

控制器每次接通电源应进行自检并复归输出回路(使输出回路处在断开状态)

A-8具备下列显示功能(液晶屏数字显示):

1)工作电源工作显示

2)无功超前、滞后显示

3)输出回路工作状态显示

4)保护动作显示

5)电网即时运行参数(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及门限设定值调显功能

A-9具有统计总投运时间、电容器(组)投入时间、电容器(组)投切次数等功能。

A-10统计数据

1)电压超限时间;每组电容投切次数、投入时间;运行时间/停电时间/缺相时间;累计有功/无功电量;日(月)有功/无功电量等;日(月)三相电流/三相电压/三相功率因数/三相有功最大值、最小值及发生时间;总15分钟最大有功需量/最大无功需量及发生时间;日(月)功率因数最小值、平均值;日(月)电流不平衡率最大值、平均值。

2)数据存储时间不低于60天(间隔一小时)。

B性能要求

B-1灵敏度

控制器灵敏度应不大于。

B-2动作误差

控制器动作误差用相对误差表示,它等于控制器投入门限或切除门限的实测值与设定值的差值除以设定值。

控制参数为电压值,补偿装置动作误差不大于±2%。

控制参数为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动作误差不大于±2%。

控制参数为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动作误差不大于±20%。

控制参数为时间,补偿装置动作误差不大于±2%。

B-3过电压保护

过电压保护动作值应在系统标称值的105%—120%之间可调,动作回差6—12V。

B-4断电保护

断电后,所有统计数据永久保持。

B-5缺相保护

补偿装置具有缺相保护功能,在发生缺相或中性线断线时,保护回路能实现速切。

B-6控制器的工作电源及电压模拟量输入端应设有短路保护器件,当控制器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时,该保护器件应可靠动作。

B-7谐波保护

谐波总量大于设定值时,自动闭锁电容器投入,并能切除投入的电容器。

谐波限值:

%%可调,出厂设置5%。

B-8时钟误差

每天时钟误差应不大于1秒。

电器元件

1)补偿装置中的电器元件,包括复合开关、限流电抗器(限制尖峰电流)、空气开关、快速熔断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放电器、指示灯、均应符合《低压电器基本标准》(GB1497-85)、《低压并联电容器》()、《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GB12747-91)。

断路器开关主要参数

1)额定电流:

与补偿柜总容量匹配(有效值)应按不小于倍无功补偿装置的额定电流选取

2)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有效值(kA):

30

3)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有效值)(kA):

23

4)能自动寻找最佳投入(切除)点;实现过零投切、无涌流(投切电容器瞬间产生的涌流应可控制在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倍以下);触点不烧结;能耗小;无谐波注入;电压异常保护、缺相保护、元件故障保护;具有运行指示。

5)低压电容器选用国家经贸委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指定生产厂家的产品。

低压电容器组选用干式自愈式二芳基乙烷复合薄膜电容器。

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运行电压为;

电容器运行中承受的长期工频过电压不大于;

电容器的过电压和过电流符合GB12747-91;

电容器组的设计容量选择单台电容器的额定容量,在电容器额定容量系列的优先值中选取。

6)保护熔断器

1、每组电容器组均应装设保护熔断器;

2、熔断器额定工作电流(有效值)应按2~3倍单组电容器额定电流选取;

3、熔断器开断短路电流能力应满足装置安全运行要求。

7)限流电抗器:

采用带磁性材料作为铁芯制成的电抗器。

(投切开关为复合开关时应无涌流,可不加装限涌流电抗器)

导线与接线端子

A主电路导线(包括中性线、接地线),应满足以下条件:

A-1补偿装置中主电路导线的允许载流量应大于或等于最大工作电流的倍。

A-2主电路导线额定绝缘电压1000V。

A-3主电路导线使用铜质多股绝缘软导线,导线接头必须采用冷压接端头,与外接端子相连的多股导线也必须采用冷压接端头。

B补偿装置中辅助电路的导线(包括控制、测量、保护、信号回路的导线),应满足以下条件:

B-1辅助电路的导线(除公用小母线)应使用截面大于或等于1mm2

的多股绝缘软铜线。

B-2辅助电路导线连接应采用冷压接端头,端头采用铜质镀锡。

B-3辅助电路导线处,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其特征位置和编号。

C导线的颜色及排列

补偿装置中导线的颜色应符合国标的规定。

接地保护

补偿装置中所有电器元件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4、对通讯接口的要求

有通讯要求应具有:

通讯:

RS232/485及USB通讯接口;具备外加无线通讯模块后通过公用无线通讯网的数据业务服务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参数设置功能;

数据采集方式:

必备方式为电脑\抄表器抄表方式;

可选方式为近距离无线传输方式\公共无线网数据传输方式;

波特率:

1200/4800/9600/19200/38400可选;

通讯规约:

应满足使用单位签订的技术协议要求。

引线需套上编号,编号需采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的相对编号法。

5、结构要求

外观与结构

1)户外用补偿装置柜(箱)体应采用不饱和聚酯材料SMC或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板材的材质为304#2B型,厚度≥,表面涂覆处理;不饱和聚脂玻璃纤维增强膜材料(SMC)须压铸成型。

能抵抗各种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及化学侵浊,厚度≥5mm,性能指标符合JB/T7770-1995行业标准。

箱体牢固,通风散热良好,并且有防雨防水功能。

内部构件采用不锈钢材料或经防锈处理的其它金属材料;户内柜体采用不小于2mm的优质冷轧钢板,如有低压柜的,要与低压柜柜型配套(或采用经中山供电局组织鉴定的其它优质材料)。

2)箱体外壳防护等级:

≥IP33

箱体上的门应向外开,开启角度不小于90°,并设有定位装置。

门应装有把手、暗闩方便使用挂锁并有防雨措施。

3)箱体应有足够的自然通风和散热措施,加装超温强排风扇,以确保在正常环境温度下,所有电器设备的运行温度不超过其最高允许温度。

4)箱体顶盖的倾斜度不应小于3°,并应装设防雨檐。

5)外观颜色取计算机灰色。

6)补偿装置柜(箱)体散热孔、穿线孔等应具有防小动物的措施。

7)补偿装置柜(箱)体散热孔、穿线孔等应具有防小动物的措施。

8)控制器中的紧固件和调整件应有紧固措施,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松动、不移位。

9)控制器有外壳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并进行涂复处理,外壳应有接地端子,接地标志明显。

10)控制器面板整洁美观,主要参数标志清楚,使用的印刷电路板及导线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装置内的电器元件符合各自的相关规定,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保持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2)装置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表1之规定。

表1

额定绝缘电压U(V)

电气间隙mm

爬电距离mm

U≤60

5

5

60<U≤300

6

10

300<U≤660

8

14

660<U≤800

10

20

800<U≤1500

14

28

安全及接地保护

补偿装置中所有电器元件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1)对直接触电的防护依靠装置本身的结构措施。

2)装置的金属壳体、可能带电的金属件及要求接地的电器元件的金属底座(包括应绝缘损坏可能会带电的金属件)与接地螺钉间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其与接地螺钉间的连接电阻值符合规程要求。

3)接地保护导体的截面积不小于表2的规定值。

表2

相导线的截面积S

相应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

S≤16

S

16<S≤35

16

S>35

S/2

6.试验

型式试验项目(提供经过型式试验的鉴定报告)

一般检查

通电操作试验

温升试验

介电性能试验

放电试验

涌流试验

工频过电压保护试验

机械操作试验

保护电路有效性试验

防护等级试验

短路强度试验

动态跟踪响应时间测试

装置的介电强度

主电路和其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能耐受表3规定的试验电压

表3

额定绝缘电压U(V)

试验电压(有效值)V

U≤60

1000

60<U≤300

2000

300<U≤660

2500

660<U≤800

3000

800<U≤1000

3500

1000<U≤1500

3500

不与主回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能耐受表4规定的试验电压

表4

额定绝缘电压U(V)

试验电压(有效值)V

U≤12

250

12

500

U>60

2U+1000,但不小于1500

出厂试验项目

外观及结构检查

绝缘强度检查

机械操作试验

通电操作试验

过电压保护试验

失压保护试验

缺相保护试验

显示功能检验

电容检验

7.厂商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厂商方提供的图纸

安装基础图;

一次接线图:

包括主回路与二次取样匹配点示意图;

二次接线图;

厂商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产品合格证书,包括装置合格证书、主要组部件合格证书;

产品试验报告,包括装置出厂、型式和特殊试验报告、主要组部件试验报告;

使用说明书;

其他仪表的使用说明书;

运行、检修手册及其有关资料;

备品备件等清单;

装箱清单,及图纸、资料应随货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