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6574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34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8页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一、工程概况

1.概况

本工程为大桥新区7号道路配套工程,工程位于XX市大桥新区,西起大桥新区2号路,东止李纸公路,全长761.16米。

目前讠地因发展需要,需先行对该道路进行建设。

2.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

级;

设计车速:

20km/h;

设计通行能力:

1000pcu/d;

设计使用年限:

12年;

荷载等级:

bzz-100;

地震基本烈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基本烈度6度),采用简易设防。

路槽地面土基设计回弹模型:

≥20Mpa

3.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

3.1气象

XX市江夏区地区属于我国东南季风气候区,具有冬寒夏热、春湿秋旱、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冬季少雪等主要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温41.3℃,极端最低气温-18℃。

多年平均降雨量1261.2mm,降水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的41%;

最大年降水量2107.1mm,最大日降水量332.6mm,年平均蒸发量为1447.9mm,绝对湿度年平均16.4mb,相对湿度74.117%,4-7月多东南风,其余多为北风或东北风,最大风力八级,风速27.9m/s,大气影响深度为3.0m,大气影响急剧深度为1.35m。

3.2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该拟建场地位于XX市江夏区大桥新区,场地面积标高19.15—26.45m,最大高差为7.30m,地貌单元属长江

级阶地垄岗与坳沟相间分布区。

3.3场地岩土的构成与特征

根据钻探资料,并结合静力触探曲线,该场地地层可分为以下几层:

第1层:

素填土(Qml)

主要由黄袍色、灰褐色粘性土组成,局部含少许砖块、碎石,土层均匀性差,结构松散,土石分级为

类松土,层厚0.7—1.5m。

第2层:

淤泥质粉质粘土(Q4l)

灰色,软-流塑。

含有机物腐殖质而具臭味,属高压缩性土,该层仅局部分布,土石分级为

类松土,路基土分类为有机质中液限粘质土。

层顶埋深0.8-1.8m,层厚0—2.4m。

第3-1层:

粉质粘土(Q4al+pl)

灰黄色、灰褐色,可塑。

含Fe、Mn质氧化物及少量白色条带状高岭土,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仅局部分布,土石分级为

类普通土,路基土分类为中液粘质土。

层顶埋深2.7-4.2m,层厚0-1.7m。

第3-2层:

灰黄色、可偏硬塑。

层顶埋深0.6-4.7m,层厚0-2.3m。

第4层:

粉质粘土(Q3al+pl)

黄褐色、棕红色,硬塑。

含大量Fe、Mn质氧化物颗粒及结核,含少量灰白色高岭土,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访层局部缺失,土石分级为

类硬土,路基土分类为中液限粘质土,层顶埋深0.3-6.2m,层厚0-8.1m。

第5层:

含碎石粘土(Qel+dl)

棕黄色,硬塑。

含少量Fe、Mn质氧化物,较多灰白色团块高岭土,含20-30%的石英砂岩、硅质岩碎石,粒径2-3cm居多,大者5-10cm,呈棱角状,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土石分级为

类硬土,路基土分类为中液限粘质土。

层顶埋深5.7-9.5m,层厚5.0-6.0m。

第6-1层: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E)

紫红色,岩石节理、裂隙发育,节理、裂隙面为Fe、Mn质侵染。

岩石已风化成半岩半土状,残留岩块手可折断,土石分级为

类硬土。

层顶埋深12.6-14.2m,层厚2.5-4.4m。

第6-2层: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K-E)

紫红色,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裂隙面为Fe、Mn质侵染。

属极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级,土石分级为

类软石。

层顶埋深16.7-17.0m,揭露厚度大于8.0m。

3.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该拟建场地地表水体为沿线分布的水塘;

场区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赋存于上部填土中,地下水位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大气降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稳定水位为地面下0.7-1.5m,对应标高为18.35-21.99m。

因场地周边无污染源,因此判定该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砼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3.5地震效应

根据有关规定,XX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按简易设防设计。

3.6场地稳定性和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该拟建场地下伏基岩为白垩第三系泥质粉砂岩,不存在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同时上覆地层为素填土和粘性土层,相邻地段地形起伏不大,因此不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无活动断裂通过,因此判定场地地基稳定,适宜兴建拟建道路。

该拟建场地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3层粉质粘土仅局部地方分布,4层粉质粘土局部缺失,故拟建场地属不均匀地基。

4.工程量

4.17号路主要工程量

序号

道路项目

单位

数量

1

挖土方

19280.5

2

道路清淤

38422.57

3

填方

16582.01

4

道路清淤换填土

35724.08

5

20cm厚级配水泥碎石稳定层(水泥含量4%)

7011.6

6

20cm厚级配水泥碎石稳定层(水泥含量6%)

7

水泥混凝土面层

6590.9

8

人行道铺设仿条石步砖

5679.94

9

人行道铺设盲道砖

701.16

10

安砌侧平石

m

1402.32

11

安砌侧缘石

12

安砌预制树池站石

282

4.27号路排水主要工程量

项目名称

项目特征

排水沟土方

4940.5

3095.7

斜土弃运

1844.8

中粗砂回填

135.54

砼管道铺设

φ300Ⅱ级承插式钢筋砼污水管

594

φ300Ⅰ级承插式钢筋砼污水管

822

φ400Ⅱ级承插式钢筋砼污水管

124

φ500Ⅱ级承插式钢筋砼污水管

50

φ600Ⅱ级承插式钢筋砼污水管

265

φ1500Ⅱ级承插式钢筋砼污水管

300

砖砌检查井

砖砌圆形

污水沉泥井

13

雨水检查井

14

砖砌矩形

90°

三通雨水检查井

15

直线雨水检查井

16

砖筑小方形

17

雨水进水井

45

18

管道方沟

104

4.37号路中桥主要工程量

挖一般土方

92

352

缺方内运

260

垫层

基础垫层砂砾石碎石

334

基础C15砼

42

基础C25砼

钻孔桩

251.3

混凝土承台

179.9

墩(台)帽

台帽及背墙

71.2

墩(台)身

185.8

支撑梁及横梁

横梁

104.8

混凝土防撞护栏

45.9

混凝土小型构件

3.2

桥面铺装

C40防水砼

852.3

桥面搭板

C30砼搭板及枕梁

93

预制混凝土板

C40砼

202.6

现浇混凝土挡墙墙身

挡墙墙身C30砼

13.8

护坡

C20砼锥坡

m2

221

M10浆砌片石及锥坡

135

19

镶贴面层

广场砖:

人行道

143

20

栏杆

大理石栏杆

21

钢支座

橡胶支座

88

22

桥面泄水管

PVC管及铸铁φ100

M

40

23

柔性防水层

HKM防水剂

480

24

预埋铁件

Kg

1405

25

非预应力钢筋

桥梁结构

T

119.4

26

预制板端头凿毛

424

二、设计概要

(一)平面设计

1.路幅分布:

道路红线宽20m,车行道为双向两车道宽10m,两侧各设5m宽人行道。

2.机动车道部分:

在公路区划中,本地区属于

3区,考虑到沿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道路等级对路面强度的要求,依照就地取材的原则,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

20cmC30水泥混凝土面层(抗折强度不低于4.5Mpa)

原素土压实。

3.人行道部分:

在考虑到开发区的特殊性,综合沿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对人行道强度及耐久性的要求,人行道路面结构设计:

5cm厚预制仿条石步行砖

3cm厚M10水泥砂浆座浆

15cm厚水泥石屑(6:

94)垫层

原素土压实

为方便残疾人通行,人行道上设置盲道,在道口和单位出入口处的人行道上设置残疾人使用坡道,要求严格按图施工。

同时在遇障碍物处,应设置提示盲道,确保盲道连续。

4.绿化及照明:

绿化仅为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树中间距为5米。

(树种由建设方选定)。

照明部分按建设方要求另行安排组织设计。

5.环卫设施:

每隔100m在路两侧人行道上对称设置环保垃圾筒,具体设施布置由环卫部门处理。

6.路口:

本道路为次干道,设计各路口均为右进右出平交

7.管网:

排水管线见后续说明,其它管网由相关单位具体安排设计。

8.软土路基处理:

由于本道路属于新建路段,有部分路基处于水田地段,根据《大桥新区7号路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特殊性岩土主要为部分的软土(淤泥)和耕表土(素填土)。

均在设计挖出的土方范围外。

(二)纵断面设计

根据地形,K0+000-K0+518.87段道路纵坡为-0.291%,K0+518.87-0+683.11段道路纵坡为-1.137%,K0+683.11-K0+683.11段道路纵坡为-1.137%,全线设2处竖曲线,最小半径为R=2000m。

(三)横断面设计

机动车道路拱采用直线形式,直线段新建路段车行道横坡为1.5(双面坡);

人行道横坡为2%(坡向车行道方向),设计人行道高程较现状构筑物地坪高程的地段可适当调整横坡,但不得小于1%。

三、道路施工要点

(一)路基

1.质量标准

土质路基上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弱,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床必须有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压实度(%)

0-80

>80

≥90

≥87

挖方

0-30

路床平整度:

±

20mm

中线高程:

20mm宽度:

+200mm

横坡:

20mm且不大于0.3%

2.路基排水

路基施工时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

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

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于地面排水。

当地面水排除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

3.挖方路基

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

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

路基开挖前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

当边坡为石方时,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

宜采用综合开挖法施工。

在接近设计坡面部分采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爆破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消除修整。

对石方路堑,若路床出现超挖,超挖回填部分应填筑碎石或砂卵石。

严禁用土充填,并严格控制压实度。

4.填方路基

(1)填料要求

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

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时时压实。

其中填方若为土石混合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P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

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

(2)基底处理

路堤修筑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地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其压实度不应小于85%。

当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必须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经济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和填挖交接处的自然坡度大于1:

5时,均在斜坡上分级开挖成宽度不小于1.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

(3)填筑

填方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

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不同种类的土必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次宜少。

管径顶面填土鹌鹑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碾压。

涵、管道沟槽、检查井等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沙砾等适水性材料或石灰土。

若遇不良土质,则需进行挖除,更换为透水性好的砂石土进行压实。

采用振动压路机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至少碾压3遍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

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规范。

(二)底基层、基层

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

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底基层,底基层为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2.质量标准

压实度:

90%

平整度:

不大于12mm

+5mm,-10mm

横坡度:

0.3%

厚度容许偏差:

10mm

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7天无侧限浸水抗压强度:

≥2.0Mpa

弯沉值:

≤80(0.01mm)

3.材料要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6%,32.5级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均可使用,但应选用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者,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经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可用,级配碎石应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37.5mm,水泥稳定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

4.施工要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须用机械拌和摊铺和碾压。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配料必须准确,摊铺或拌和必均匀,并应严格掌握厚度。

碾压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18-20T压路机时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应分层铺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压实遍数不小于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施工时,最低气温要求5℃以上,压实后必须保温养生。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

路面结构为:

采用200mm厚C30混凝土面层。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砼面层28天抗折强度不得低于4.5Mpa,抗压强度不得低于30Mpa,砼面层压纹,压纹深度为1.2mm,浇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及时认真做好接缝,接缝包括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

砼平面板分块尺寸异型板外,均为4.5×

5m。

砼板角小于88°

时要求设角隅钢筋。

四、特别注意事项

道路半幅机动车道上有一座高压走廊的基座,距离道路交叉口较近,因建设方不同意偏移道路中线的方案,所以希望建设方在施工前期注意联系供电部门提早移动高压塔基座。

五、其它未尽事宜,有关操作规程及质量要求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执行。

◎排水部分

一、设计原则:

根据建设方要求,结合现状排出口,排水体制为雨污水分流制。

二、设计标准:

1.雨水:

雨水流量计算采用2000年修编的汉口地区暴雨强度公式:

0.604

q=(L/s·

ha)

并取重现期ρ=0.5年,径流系数φ=0.7。

2.污水:

地区污水量依据江夏区大桥新区规划中的用地布局进行计算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0%计。

三、设计内容:

1.管线走向及定位

按照建设方要求管道布置如下:

(1)雨水管布置在路北,距道路中心线7米,Y1-Y4自西向东排入K0+310处明渠;

Y14(16)-Y5自东向西排入K0+310处明渠。

(2)污水管布置在路南,距道路中心线7米,自东向西排入2号路上W68污水井的过街支管。

2.管道材料、基础及接口

(1)污水管道:

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C20砼管枕,中粗砂120°

基础,采用“0”型橡胶圈柔性接口。

(2)雨水管道:

管径<d600mm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d600mm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Y16-Y11段雨水管道采用400mm×

400mm的盖板沟。

若遇到软基础地段请联系设计人员解决。

3.检查井

图中检查井:

采用国标02S515,其中砌体井墙材料为MU10砖,M7.5水泥砂浆砌,砌筑时必须砂浆饱满,内外壁均用1:

2水泥砂浆抹面厚20(参入5%的防水粉),防止井室漏水。

砖墙与底板连接处在砌筑前要清洗干净并凿毛。

检查井距离可根据实地情况适当调整。

井盖类别必须严格按照雨、污水字样区分。

车道上的检查井须做加强处理,详见检查井井盖板结构图

(一)。

图号02S515-23页。

机动车道上检查井盖及雨水口材料均采用复合井盖(重型)。

4.设计预留的支管,为区域内排水范围。

污水预埋支管管径为D300,凡未标注管道接入角的均为90°

支管坡度均为i=0.01。

5.路面排水管管径除注明外,其余均为300mm,接入检查井的雨水支管纵坡不小于1%。

雨水蓖子高程应低于周边路面1-2cm,以利收集雨水。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如遇到管材需局部小段裁断的情况,可将井位作微调。

2.沟槽开挖及回填施工单位应不断对槽内抽排渍水,防止浮管现象,影响管位和标高。

应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确定更为详细,切实可行的沟槽开挖形式及支护措施,以免发生崩塌事故。

基坑≥5米时须采用钢板桩支护。

基坑两弃圭,堆放不得超过1.2m,防埸方伤人。

3.沟槽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采用不得有淤泥、腐质土,及大块砖石硬状物。

管道两侧要求对称回填,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要求密实≥93%。

回填土要求:

按GB50268-2008规范执行,并且路基下的基槽压实度应满足道路路基要求。

4.污水管道安装完毕后需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回填土。

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按GB50268-2008执行。

试验前须做好排水相应紧急措施,防止浮管。

5.建议建设单位合理安排排水管的开工,尽量不要安排在雨季施工,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管道沟槽排水工作,以确保管道及检查井的施工在无渍水的条件下施工,基坑开挖期间,基坑附近不宜堆放弃土和建筑材料。

6.施工中应加强基底验槽工作,经相关人员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当发现与设计资料文件不一致,或遇到较大的异常情况时,由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街商量处理意见。

7.变形缝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详见《给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

2000。

8.铸铁爬梯详《给排水标准图集》97S501-1第68页。

◎桥梁部分

XX江夏经济开发区大桥新区办事处拟在江夏区大桥新区兴建7号道路,该道路全长761m,道路宽度20m,道路跨越排水港处,拟建一座中桥。

本工程为7号道路跨越排水港桥梁工程。

排水港常水位为19.0m,河床底标高为17.8m,桥跨中心设计标高为22.102m。

经与建设方沟通、讨论,我院在安全适用、节省投资的指导思想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