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6721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文化常识类总复习文化常识复习与训练文档格式.docx

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

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共一百二十九家,七百余篇,分三十八类。

选者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故不选经子,史书也仅取论赞,入选作品大多为骈文。

该书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W.w.w.k.s.5.u.c.o.m

【古文观止】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选的一部历代文章总集,共十二卷。

全书收录自东周至明末的文章二百二十二篇,以朝代为序排列。

选文多慷慨悲愤之作,语言琅琅上口

每篇的简要评注,颇有见解。

是清代以后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古文选本。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各类文章总集。

全书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

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

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

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

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

该书取材颇富,作者曾广泛查阅并实地调查了大量史料和史事。

文笔优美生动,结构严谨,被奉为封建时代历史著作的典范,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作者所创的纪传体例为历代著正史者所遵循取法。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

剪裁精审,严谨清晰,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太平广记】著名类书,由北宋李防等奉敕编辑。

因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故名。

全书五百卷,另目录十卷,按题材性质分九十二大类,一百五十余小类,收录上迄先秦两汉,下及北宋初年的作品约七千则。

采录汉代至宋初的小说、笔记、稗史等五百余种,保存了今已亡佚的大量古小说资料。

【诗文集的命名方式】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的有:

(1)以作者姓名命名。

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

(2)以官爵命名。

如《王右丞集》(王维)、《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

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4)以书斋命名。

如《七录斋集》(张溥)、《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惜抱轩文集》(姚鼐)。

(5)以作者字、号命名。

如《李太白全集》、《文山先生全集》、《王子安集》(王勃)、《苏东坡全集》、《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徐霞客游记》(徐宏祖)。

(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如《樊川文集》(杜牧)、《贾长沙集》(贾谊)、《长江集》(贾岛)、《梦溪笔谈》(沈括)。

(7)以出生地命名。

如《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柳河东集》(柳宗元)。

(8)以帝王年号命名。

如《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嘉祜集》(苏洵)。

【史书编写方式】我国古代史书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通史、断代史等。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纪传体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

断代史的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史书体例主要有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

(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

《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

这种体裁在南宋时才出现,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

【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有的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如唐太宗年号“贞观”、明太祖年号“洪武”、明成祖年号“永乐”;

有的皇帝有两个年号,如宋高宗年号“建炎”“绍兴”、元世祖年号“中统”“至元”;

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7个年号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爱新觉罗·

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

【谥号】谥号是帝王、诸侯与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表褒的称号有文、景、武、明、穆等,如晋文公、秦穆公、汉武帝;

表贬的称号有灵、厉、炀、哀等,如周厉王、隋炀帝。

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

其余人(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

开国皇帝之

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

大体上来说,唐代以前的殁世帝王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

唐以后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2)帝王年号纪年法;

(3)干支纪年法;

(4)年号干支兼用法。

其中,干支纪年法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巴、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将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大家常看到用“甲午”“戊戌”“丁卯”这样的纪年法。

近代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

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因为地支和生肖都是有十二个,所以每一个地支都对应一个生肖。

天干

地支

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1.求天干的方法。

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的,天干为乙,依此类推:

4

5

6

7

8

9

1

2

3

2.求地支的方法。

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是有:

10

11

如:

1644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是辛亥年(猪年),2005年是乙酉年(鸡年),2008年是戊子年(鼠年)等。

【春节·

春联】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

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

春联,源

于桃符,起于五代十国,兴于明清,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按农历算在每年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四月五日或六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仲秋节、-kJL节、八月节等,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它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

古代帝王祭月礼制、月下歌舞觅偶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遗俗

“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朱元璋月饼起义”都是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故事。

【重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El,叉称为双九节、老人节。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莱萸等等。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这一节日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国庆节】国庆节,即国庆纪念日,是一个国家政治性最浓重的节日,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

它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阴阳五行】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

如天是阳,地是阴;

日是阳,月是阴。

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

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

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

同时,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

【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社会立法的指导思想。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

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

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一P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

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避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对皇帝或尊长不能直呼、直书其名,否则就有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在说话或者写文章时,人们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的名字时,必须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避讳。

【金榜】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

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十二生肖】“生肖”,又叫“属相”。

十二生肖是由11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组成,每年一肖,十二种动物便与于支中的十二个地支一一对应起来,顺序排列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用于记人的出生之年。

【国学】国学特指中国传统文化,它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

经,指儒家经典;

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

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他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

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国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代表的是国家的主权、形象和尊严。

【届·

任·

位】美国总统的届、任、位各自含义不同。

据美国宪法,总统选举四年一次。

四牟为一届。

如果总统任内死亡或因故去职,未能满任,另由他人接任,则继任总统和前总统属同一届总统。

例如,约翰·

肯尼迪在1963年11月遇刺身亡,林顿·

约翰逊接任,他们二人均为第44届总统。

总统的“任”是就他的任职而言的。

一个人如连续担任几届总统,仍被认为是一任。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属于这种情况,他1933年至1945年连任4届总统。

但一个人如先后担任几届总统,而不属于连选连任,那么当选几次就算几任。

格罗弗·

克利失兰1885年至1889年和1893年至1897年两度入主白宫,因此算作两任。

“位”是指担任过总统的人数。

美国自1789年开始举行总统选举至今,已先后有42人担任过总统职务。

2008年11月4日,贝拉克。

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他将于2009年1月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56届、第44任和第43位总统。

二、跟踪训练:

1.(2007年全国文综卷I)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

C.唐太宗D.清康熙帝

2.(2008年全国文综卷I)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3.(2008年全国文综卷II)古人云:

“日之所照曰阳。

”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4.(2008年宁夏文综卷)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

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

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

5.(2008年海南卷)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

6.《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也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中《论语》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目始于

A.汉朝B.唐朝  C.宋朝   D.明朝

7.《三字经》是旧时广泛使用的蒙学课本。

其中“阉乱后,寇内讧。

闯逆变,神器终。

”反映的信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统治黑暗B.倭寇与沿海奸商勾结,倭患愈演愈烈

C.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D.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8.1900年庚子失败后,清政府实行新政,教育制度也发生一些变化,期间,清政府通过了张之洞等人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按推算“癸卯学制”通过是在

A.公元1902年B.公元1904年  C.公元1906年   D.公元1908

9.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

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于

A.隋朝、唐朝、唐朝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 D.隋朝、唐朝、北宋

10.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农历的岁首。

中国古代历法最早把正月作为岁首是

A.夏小正B.太初历C.大衍历D.授时历

11.据《东京梦华录》记载: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此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的情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

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

起于三代夏至节说;

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纪念女娲说等等。

由此不能说明端午节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产物

B.积淀的是广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C.背后流传的是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

D.是民族文化素质在民俗心态中的自然流露和反映

13.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能够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应归功于

A.汉武帝B.僧一行C.沈括D.郭守敬

14.《资治通鉴》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以下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是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B.经过皇帝钦定,为正史之作

C.是按照时间顺序编写的D.取材广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都非常翔实

15.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始于晋朝。

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

如果要查阅墨子的光学八条等方面的论述应该查阅

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

16.国庆节(NationalDay)是一个国家政治性最浓重的节日。

下列各国国庆日及其相关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美国——7月4日——《独立宣言》B.法国——7月16日——大革命爆发

C.加拿大——7月1日——《大不列颠北美法案》D.前苏联——11月7日——十月革命

17.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权几经变化,其中所使用的国旗也发生了变化。

下列属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使用的国旗是

18.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

华盛顿,被美国人民誉为“战争时期第一人,和平时期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第一人”。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最主要贡献是

A.担任大陆军总司令B.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的独立

C.起草《独立宣言》D.当选美国总统,成立第一届联邦政府

19.20世纪30年代,美国第32任总统说: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

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这位美国总统是

A.胡佛B.杜鲁门

C.罗斯福D.里根

20.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

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

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

C.宋太祖时期D.唐太宗时期

21.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家盛行的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④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D.②①④③

22.祭扫亲人的坟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

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

A.懂得珍惜生命B.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D.增强爱国爱家的意识

23.“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谷雨前,先种棉;

谷雨后,种瓜豆”。

下列关于这些谚语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两个节气②二十四节气是

北宋沈括制订的③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性可言④这些谚语我国古代农民对生产经

验的总结

A.①②④B.②③

C.①④D.②③④

24.最早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的制订,应归功于

A.汉武帝B.僧一行

C.沈括D.郭守敬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

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等。

25.上述材料,不能说明端午节

A.是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发生的偶然产物

B.积淀的是深厚的底蕴和千年不变的民族精神

26.据《礼记》记载: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注:

“夕月”即拜月之意)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那么,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27.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从材料看,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人们

A.祈祷姻缘美满B.祭祀先祖先人

C.祝愿健康长寿D.期盼合家团圆’

28.下列儒家经典,不是由孔子编订、整理的是

A.《诗》B.《书》

C.《论语》D.《春秋》

29.明朝沿袭了前代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考试的试卷命题范围是

A.四书五经B.时事政治

C.诗赋D.算术、法律

30.下列思想主张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是①董仲舒的新儒学②基督教教义③道教的《太平经》④朱熹的理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1.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理论,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

从根本上看,这是因为它

A.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B.反映了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

C.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以人为本,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32.《三字经》中说到:

“阉乱后,寇内讧。

”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B.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统治黑暗

C.李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