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6734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4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素砼桩施工方案.docx

素砼桩施工方案

素砼桩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述1

第一节编制依据1

第二节工程概况1

1、工程概况1

2、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3

第三节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7

第二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9

第一节施工前期的准备9

1、施工前技术准备9

2、物资准备9

3、施工现场准备10

4、施工人员及设备进场10

第二节施工工艺流程13

1、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13

2、试桩13

3、施工工艺流程14

4、施工工艺15

第三节施工主要技术措施16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21

第一节质量控制措施21

第二节施工质量管理体系22

1、质量管理体系22

2、质量管理流程23

3、质量保证措施23

第四章安全生产措施27

第一节安全生产措施27

1、组织机构27

2、安全目标27

3、安全生产基本要求27

4、安全措施28

5、安全检查29

6、消防措施29

7、安全用电措施30

8、危害因素、环境因素控制措施30

9、危险源识别及措施31

10、安全管理基础资料31

第二节管线的保护措施31

1、管线针对性保护31

2、保护措施32

第三节安全应急方案33

1、应急机构、人员职责33

2、急救的联系方式及电话号码33

3、应急预案34

第五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36

第一节文明施工措施36

1、文明施工目标36

2、文明施工基本要求36

第二节施工环境保护措施37

1、生态保护37

2、水污染控制37

3、大气污染控制38

4、泥浆等固体废弃物排放38

5、降低噪声的主要措施39

第三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9

第一章工程概述

第一节编制依据

1、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北段工程施工四标土建工程招、投标文件;

2、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北段工程施工四标土建工程设计图纸;

3、《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北段工程施工四标土建工程施工总承包施工组织设计》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9、《公路勘察规范》JTGC10-2007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第二节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新广从路,国道(G105)广州境内北段,南起白云,北至从化,是广州市北部地区的一条重要交通走廊,衔接中心城区、白云区和从化市内。本段起止里程(K36+790~K42+480),路线全长约5.69Km。路基拼接时,应控制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既有路基与拓展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沉降增大值不应大于0.5%。

路基拼接时,路基拓展范围内的软土地基处理宜采用复合地基。对于软土上存在杂填土难以穿越时,采用素砼桩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加固。

材料要求:

C20素砼,桩径D400mm。

素砼桩施工主要工程量有:

 

表1-1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桩号里程

位置

处理方法

处理平均宽度(m)

处理深度(m)

桩间距(m)

桩径(m)

桩长(m)

1

K37+480~K37+590

右侧

素砼桩

4.58

8.0

1.8

0.40

3232.0

2

K38+680~K38+810

右侧

素砼桩

9.51

11.0

1.2

0.40

10912.0

3

K38+910~K38+970

左侧

素砼桩

13.29

9.0

1.2

0.40

5760.0

4

K40+310~K40+370

左侧

素砼桩

12.82

10.0

1.2

0.40

6170.0

5

K40+350~K40+410

右侧

素砼桩

15.10

10.0

1.2

0.40

7270.0

6

K40+370~K40+410

左侧

素砼桩

12.33

8.0

1.2

0.40

3168.0

7

K40+410~K40+470

左侧

素砼桩

14.03

12.0

1.2

0.40

8100.0

8

K41+040~K41+150

左侧

素砼桩

8.88

7.0

1.2

0.40

5481.0

9

K41+150~K41+250

左侧

素砼桩

8.42

10.0

1.2

0.40

6750.0

10

K41+250~K41+340

左侧

素砼桩

15.08

6.0

1.2

0.40

6528.0

11

K41+280~K41+390

右侧

素砼桩

2.62

11.0

1.2

0.40

2541.0

12

K41+340~K41+450

左侧

素砼桩

13.83

10.0

1.2

0.40

12200.0

13

K41+740~K41+890

右侧

素砼桩

12.26

7.0

1.2

0.40

10325.0

14

K42+120~K42+170

左侧

素砼桩

9.14

9.0

1.2

0.40

3303.0

15

K42+170~K42+230

左侧

素砼桩

9.23

11.0

1.2

0.40

4884.0

16

K42+230~K42+300

左侧

素砼桩

4.41

11.0

1.2

0.40

2728.0

17

K42+440~K42+480

左侧

素砼桩

10.67

10.0

1.2

0.40

9410.0

表1-2地基处理数据表

序号

桩号里程

位置

土工格栅处理面积(m)

中粗砂垫层(

级配碎石垫层(

桩帽C20混凝土

桩帽下中粗砂垫层(

桩帽钢筋网(Kg)

1

K37+480~K37+590

右侧

503.8

151.1

151.1

141.40

35.32

6560.73

2

K38+680~K38+810

右侧

1236.3

370.9

370.9

347.20

86.73

16109.52

3

K38+910~K38+970

左侧

797.4

239.2

239.2

224.00

55.96

10393.24

4

K40+310~K40+370

左侧

769.2

230.8

230.8

215.95

53.95

10019.73

5

K40+350~K40+410

右侧

906.0

271.8

271.8

254.45

63.56

11806.07

6

K40+370~K40+410

左侧

493.2

148.0

148.0

138.60

34.62

6430.82

7

K40+410~K40+470

左侧

841.8

252.5

252.5

236.25

59.02

10961.62

8

K41+040~K41+150

左侧

976.8

293.0

293.0

274.05

68.46

12715.48

9

K41+150~K41+250

左侧

842.0

252.6

252.6

236.25

59.02

10961.62

10

K41+250~K41+340

左侧

1357.0

407.2

407.2

380.80

95013

17668.51

11

K41+280~K41+390

右侧

288.2

86.5

86.5

80.85

20.20

3751.31

12

K41+340~K41+450

左侧

1521.3

465.4

465.4

427.00

106.67

19812.12

13

K41+740~K41+890

右侧

1839.0

551.7

551.7

516.25

128.96

23953.17

14

K42+120~K42+170

左侧

457.0

137.1

137.1

128.45

32.09

5959.87

15

K42+170~K42+230

左侧

553.8

166.1

166.1

155.40

38.82

7210.31

16

K42+230~K42+300

左侧

308.7

92.6

92.6

86.80

21.68

4027.38

17

K42+440~K42+480

左侧

1173.7

352.1

352.1

329.35

82.28

15281.31

合计

14865.4

4459.6

4459.6

4173.1

1042.5

193622.8

2、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2.1、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结论,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及知识城支线工程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节点跨线桥与十四号线高架处于同一场地内,其抗震设防烈度同为Ⅵ度。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011-2010),4标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为Ⅱ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值为0.35s。

2.2、地质情况

2.2.1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按场地范围揭露地层的形成时代、成因、岩性、风化程度等,将岩土层分为八个大层,依次为:

人工填土<1>、冲积-洪积砂层<3>、冲积-洪积粉质黏土层<4>;残积层<5>;基岩全风化带<6>;基岩强风化带<7>;基岩中风化带<8>和基岩微风化带<9>。其中冲积-洪积砂层<3>分为三个亚层:

粉细砂<3-1>、中粗砂<3-2>、砾砂<3-3>及卵石<3-4>,冲积-洪积土层分为四个亚层:

软塑状粉质黏土<4N-1>、可塑粉质黏土<4N-2>、硬塑粉质黏土<4N-3>以及残积层分为两个亚层:

可塑状粉质粘土<5N-1>和硬塑状粉质粘土<5N-2>。

2.2.2人工填土层

沿线人工填土层主要为素填土,个别孔为杂填土,颜色较杂,主要呈褐黄、褐红、灰色等,稍湿~湿,压实,主要由人工堆填的粘性土、砂粒、碎石等组成。

本层直接出露于地表,在水平方向上分布广泛,本次勘察钻孔及利用钻孔共120个钻孔中都有揭露,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均匀,薄厚多变。层顶标高为29.61~41.00m,层底标高为23.62~36.15m,厚度为0.70~11.60m,平均厚度3.81m。地层代号为<1>。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1次,标贯击数N=5~19击,平均11.1击。

2.2.3冲积-洪积砂层(Q)

(1)粉细砂层

呈褐黄色、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分选性较好,级配较差,含较多粘粒,饱和,呈松散~稍密状,层顶标高为22.50~33.97m,层底标高为19.20~31.07m,厚度为0.90~6.60m,平均厚度3.04m。地层代号为<3-1>。

(2)中粗砂层

呈灰褐、褐黄色,饱和,呈稍密~中密状,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颗粒分布不均,分选性一般,次以20%的粘粒及中细砂充填。本层局部分布,共有20个揭露,层顶标高为20.57~32.57m,层底标高为16.62~31.27m,厚度为1.00~8.60m,平均厚度2.69m。地层代号为<3-2>。

(3)砾砂层

呈褐黄、青灰色为主,稍密~密实,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含有黏粒及粉细砂、中粗砂,颗粒分布不均,分选性一般。本层局部分布,层面标高22.35~34.10米,顶面埋深为17.65~30.78米,厚度1.2~8.4米,平均厚度为3.72米。分层代号为<3-3>。

(4)卵石层

呈褐黄、灰白色,饱和,呈中密~密实,级配良好,颗粒不均。母岩为砂岩,呈次棱角状,磨圆度差,粒径为2-5CM,次以20%的粗砂及粘粒充填。本层局部分布,层面标高20.55~35.47米,顶面埋深为17.55~30.33米,厚度1.3~0.9米,平均厚度为3.93米。分层代号为<3-3>。

2.2.4冲积-洪积土层(Q3+4al+pl)

(1)软塑状粉质黏土层

呈褐黄、灰褐色等,软塑,主要以粉粒,粘粒为主,局部含有砂粒,粘性较好,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本层广泛分布,层顶标高24.23~32.83m,层底标高为20.49~31.47m,厚度为1.00~7.80m,平均厚度3.43m。地层代号为<4N-1>。

(2)可塑状粉质粘土层

呈褐黄色、棕红色等,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局部含砂粒,可塑状,粘性较好,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本层广泛分布,层顶标高23.44~35.46m,层底标高为20.37~32.14m,厚度为0.60~9.00m,平均厚度3.18m。地层代号为<4N-2>。

根据室内试验成果,含水量w=25.4~41.4%,孔隙比e=0.527~1.193,压缩系数αv1-2=0.26~0.47MPa-1,为中等压缩性土。直接快剪指标c=19.9~46.6Kpa,φ=9.2~29.3°。

(3)硬塑状粉质粘土层

呈褐黄,褐红色等,呈硬塑状,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含有砂粒,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较高。本层零散分布,层顶标31.53~33.97m,层底标高为25.23~32.57m,厚度为1.40~6.30m,平均厚度3.47m。分层代号为<4N-3>。

(4)河湖相淤泥质土层(Q3+4al)

呈灰褐、灰黑色,呈软塑状,主要以粉粒,粘粒为主,具有腥味,含少量腐植殖,局部含砂粒。本层局部分布,层顶标高为20.95~27.13m,层底标高为17.38~24.93m,厚度为1.50~5.30m,平均厚度2.52m。

2.2.5残积土层(Qel)

(1)可塑状粉质黏土层(Qel)

呈褐红色、褐黄色等,呈可塑状,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粉细砂,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为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本层局部分布,层面标高21.90~36.15米,顶面埋深为17.80~31.74米,厚度2.4~6.8米,平均厚度为4.16米。地层代号为<5N-1>。

(2)硬塑状粉质黏土层(Qel)

呈褐红色、褐黄色等,稍湿,呈硬塑状,主要以粉粒,粘粒为主,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为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本层局部分布,层顶标高为21.14~35.97m,层底标高为17.74~33.71m,厚度为1.40~9.80m,平均厚度4.65m。地层代号为<5N-2>。

2.2.6碎屑岩全风化带(E2by)

此层主要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局部砂砾岩、细砂岩、粗砂岩等。

呈紫红色,褐黄色等,岩石已全部风化,岩芯呈土状或坚硬土状,稍具塑性,手易掰开,遇水易软化。本层分布较广泛,层顶标高为4.34~36.00m,层底标高为-4.46~32.05m,厚度为0.80~20.70m,平均厚度4.39m。地层代号为<6>。

2.2.7碎屑岩强风化带(E2by)

此层主要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局部砂砾岩、细砂岩、粗砂岩等。

呈紫红色、褐红色,岩石风化强烈,原岩结构已大部分破坏,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石状,不具塑性,手可掰开,折断,遇水软化。本层分布较广泛,层顶标高为-4.46~34.16m,层底标高为-7.66~27.46m,厚度为1.25~13.25m,平均厚度3.98m。地层代号为<7-3>。

2.2.8碎屑岩中风化带(E2by)

此层主要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局部砂砾岩、细砂岩、粗砂岩等。

呈紫红、褐红色等,岩芯呈柱状,少量呈短柱状及碎块状,局部含砾,质软,泡水易软化,日晒风干易断裂。本层在分布广泛,层顶标高为-4.46~34.16m,层底标高为-7.66~27.46m,厚度为1.25~13.25m,平均厚度3.98m。地层代号为<8-3>。

2.2.9碎屑岩微风化带(E2by)

此层主要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局部砂砾岩、细砂岩、粗砂岩等。

呈紫红、褐红色等,岩芯呈长柱状,一般为10~30cm,少量为机械破碎,岩面新鲜,质软,进尺快,泡水易软化,日晒风干易断裂。本层在分布广泛,层顶标高为-7.66~32.05m,层底标高为-11.06~27.05m,厚度为0.83~9.31m,平均厚度3.79m。地层代号为<9-3>。

2.3、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岩土

本段地形平坦,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地质灾害,潜在的不良地质作用为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即砂土液化和软土震陷。特殊岩土有人工填土、软弱土(软塑状粉质黏土、淤泥质土)及碎屑岩残积土和风化岩。

(1)填土:

本次详细勘察揭露的人工填土层均为素填土,局部为杂填土,颜色较杂,主要呈灰色、灰黄色、红色等。素填土的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粘性土、粉细砂、中粗砂等,稍压实;部分地段以碎石、块石为主回填。本层在水平方向上分布广泛,场地内基本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均匀。

(2)软弱土:

为软塑状态粉质黏土<4N-1>,不均匀分布,其厚度变化大。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低、灵敏度高等特点,极易出现不均匀沉降。

(3)风化岩及残积土:

泥质粉砂岩、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在整个区间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上严重不均匀。其风化残积土主要为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粉土或者粉细砂,呈可塑-硬塑状态,局部夹少量风化岩碎屑。全风化和强风化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多呈坚硬土柱状和半岩半土状,局部夹碎块状,遇水易软化,强度迅速降低。全风化和强风化细砂岩多呈砂土状和坚硬砂土状,轻敲即碎,遇水易崩解和软化,强度迅速降低。

场地内的风化岩残积土和风化岩在区间线路范围内,均具有遇水软化崩解特点,强度迅速降低的特性,施工时应注意防止土层泡水,以免降低土层的强度。

2.4、水文地质条件

地貌上属于河流冲洪积平原,地势较平坦,局部为剥蚀残丘;地下水位的变化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补给来源及排泄等因素控制。每年二月起随降雨量增加与农灌水的增大,水位开始逐渐上升,到六月至九月处于高水位时期(丰水期),九月以后随着降雨量与农灌水的减少,水位缓慢下降,到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处于低水位(枯水期)。水位变化幅度约1.0~3.0m。通过勘察所揭露的地下水稳定水位埋藏深度0.50~5.70m。

第三节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本工程计划工期为2个月,具体开工日期按实际工程进度来定。由于本工程施工特点为点多线长,工程规模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多作业面、多专业和多空间的交叉、立体、平行作业的方式施工。除此之外还应合理地安排各分项工程的开工和完工时间,避免各分项工程之间互相制约和互相矛盾的工序发生冲突或脱节,从而能够高速优质地完成工程任务。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抓好素砼桩施工、桩帽项目的施工,可多作业面、多专业和多空间的交叉、立体、平行作业的方式施工,充分利用好统筹方法,一定不能拖延工期。其余非关键性工程项目,也必须紧密配合关键性的工程项目施工,同时抓好非关键性工程项目的施工。为了更好地指导施工,按时或提前竣工,现将各种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总体计划(即分项工程分工期和分项工程开工及完工时间)分别安排如下表。

表1-3施工进度总体计划表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分工期(天)

第几天开工

第几天完工

1

施工准备

3

1

3

2

素砼桩施工

35

4

58

3

桩帽施工

20

4

58

4

竣工收尾

2

59

60

第二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第一节施工前期的准备

1、施工前技术准备

(1)测量放样、平整地表、清除障碍物,收集各种技术数据,为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机械选择提供依据。修建生产生活设施,根据施工方案配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试验人员、安全人员等人员及施工机械、试验仪器等设备。

(2)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工程地质进行核对,如发现与设计情况不符者,应立即上报,进行研究处理。参照设计原则,在图纸上对桩位进行平面布置,并形成桩位平面布置图,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技术、质检人员加强对工艺及质量标准的学习,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保证桩体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2、物资准备

根据施工前编制的材料设备需用量计划及时安排施工设备物资进场。所有原材料进场分批次、按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建筑材料的准备。建筑材料的准备主要是根据施工预算进行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名称、规格、使用时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出材料需要量计划,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的面积和组织运输等提供依据;

(2)构(配)件、制品的加工准备。根据施工预算提供的构(配)件、制品的名称、规格、质量和消耗量,确定加工方案和供应渠道以及进场后的储存地点和方式,编制出其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3)建筑安装机具的准备。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和方式,编制建筑安装机具的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4)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按照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的布置图一提出工艺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能力和需要量,确定分期分批进场时间和保管方式,编制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提供依据。

3、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用电

施工现场用电线路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用电设备严格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施工电线电缆架空或穿管保护埋地处理。

(2)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从周边接驳自来水,用于生产、生活用水和施工防尘(污染)洒水。

(3)施工场地

在“三通一平”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场地围挡警戒,围挡警戒采用标志明显的警戒条;与有关部门联系,将场区内的其他单位的杂物等提前清除。在基坑周围等临边设置临边防护、夜间警示灯以及安排安全员负责警戒,做好安全工作。

(4)其他准备

未施工前,机械设备等施工用具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有损坏或不合格现象等,立即维修或调换。

4、施工人员及设备进场

施工队伍进场组织:

进行进场教育及技术培训,尤其要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地下管线保护的教育。施工人员配备见下表2-1。

表2-1施工人员配备一览表

序号

工种

人数/人

备注

1

管理员

10

2

机械操作

6

3

测工

4

4

电工

2

5

杂工

20

6

合计

42

机械设备进场组织:

前期施工的部分机械设备于开工前两天组织进场,同时进行维修、保养及调试等工作。长螺旋杆钻机的参数表见表2-2和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2-3。

表2-2长螺旋杆钻机的参数表

型号项目

机型

*

CFG18

CFG-23

CFG-26A

CFG-30A

钻孔直径(mm)

*

400-600

400-600

400-600

400-600

钻孔深度(m)

*

18

23

26

30

动力头装置

电机型号

Y280-6VI

Y280-6VI

Y280-6VI

Y280-6VI

电机功率/kw

37*2

45*2

55*2

55*2

动力头转速r/min

22.5

21.3

21.3

21.3/16

主卷扬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