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考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6817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近代汉语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汉语考试.docx

《近代汉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汉语考试.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代汉语考试.docx

近代汉语考试

近代汉语考试

 

 

————————————————————————————————作者:

————————————————————————————————日期:

 

近代汉语总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近代汉语历史范围的主干部分是(B)。

A、北宋至清代前半期B、南宋至清代前半期C、北宋至清代D、南宋至清代

2、《祖堂集》:

“可是菩提耶?

”句中的“可”相当于古代汉语的(A)。

A、岂B、却C、正D、约

3、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这个引子叫做(D)。

A、弹词B、道情C、题目正名D、得胜头回

4、近代汉语文献反映口语的程度,大抵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充分反映、有所反映和略有反映。

《三国演义》是属于(B)。

A、充分反映B、有所反映C、略有反映D、介于有所反映和略有反映之间

5、近代汉语文献反映口语的程度,大抵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充分反映、有所反映和略有反映。

《金瓶梅》是属于(A)。

A、充分反映B、有所反映C、略有反映D、介于有所反映和略有反映之间

6、近代汉语文献反映口语的程度,大抵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充分反映、有所反映和略有反映。

《北梦琐言》是属于(C)。

A、充分反映B、有所反映C、略有反映D、介于有所反映和略有反映之间

7、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一个特点是常常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反映了口语的地域性。

如敦煌俗文学作品反映的是(A)。

A、西北地区口语B、燕京(今北京)一带口语C、浙江口语D、山东方言色彩

 

8、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一个特点是常常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反映了口语的地域性。

如《醒世姻缘传》反映的是(D)。

A、西北地区口语B、燕京(今北京)一带口语C、浙江口语D、山东方言色彩

9、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一个特点是常常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反映了口语的地域性。

如《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反映的是(C)。

A、西北地区口语B、燕京(今北京)一带口语C、浙江口语D、山东方言色彩

10、“殿直把那简帖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

”句中“度”的意思是(B)。

A、渡过B、递交C、量D、丢

11、《五家正宗赞》:

“离报慈未出常情,见云门方始瞥地。

”句中“瞥地”的意思是(D)。

A、看一下B、转眼C、突然D、领悟

12、《唐人小说》:

“未曾饮炭,肠热如烧;不忆吞刃,腹穿似割。

”句中“不忆”的意思是(B)。

A、不思念B、没有C、不回忆D、没记住

13、元代以后北方话的四呼与现代汉语的情况是相近的。

没有韵头,主要元音不是[i][u][y]的韵母是(A)。

A、开口呼B、齐齿呼C、合口呼D、撮口呼

14、元代以后北方话的四呼与现代汉语的情况是相近的。

韵头是[i],或者主要元音是[i]的韵母是(B)。

A、开口呼B、齐齿呼C、合口呼D、撮口呼

15、元代以后北方话的四呼与现代汉语的情况是相近的。

韵头是[y],或者主要元音是[y]的韵母是(D)。

A、开口呼B、齐齿呼C、合口呼D、撮口呼

16、唐宋时代声调有平、上、去、入四声,当时的学人把这四声分成平、仄两类。

其中“仄”是指(D)。

A、上声B、去声C、入声D、上声、去声和入声

17、唐宋时代声调有平、上、去、入四声,当时的学人把这四声分成舒声、促声两类。

其中“促声”是指(C)。

A、上声B、去声C、入声D上声、去声和入声

18、唐宋时代声调有平、上、去、入四声,当时的学人把这四声分成舒声、促声两类。

其中“舒声”是指(D)。

A、平声B、上声C、去声D平声、上声和去声

19.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有(A)。

A.大辣酥B.打化C.猛可D.兀谁

20.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式的有(C)。

A.成办B.问当C.船只D.净手

21.下列词语中属于动宾式的有(B)。

A.头高B.点胸C口滑D早晚

22.下列义项中属于“睁”的本义的是(B)

A.视力好B.用力瞪大眼睛C.张开眼D.看

23.“相公,这状子不中使……上面都是窟窿”,其中的“窟窿”属于(C)

A.本义B.影响义C.比喻义D.假借义

24.“吃着下酒没滋味,似泥土。

”其中的“下酒”属于(B)

A.由比喻造成的引申义B.由指代造成的引申义C.由反语造成的引申义D.假借义

25、“向前搂定可憎娘。

”其中的“可憎”属于(C)

A.由比喻造成的引申义B.由指代造成的引申义C.由反语造成的引申义D.假借义

26.“他却因甚打从这里过?

”其中的“打”有“从”义是因为(B)

A.词义引申得义B.词义相互影响C.因假借得义D.由修辞得义

27.“有僧到庵前便去,师召:

“阇黎!

”僧回首便喝,师良久,僧曰:

“死却这老汉。

”其中的“良久”有“沉默、默然”义是因为(B)

A.词义引申得义B.词义相互影响C.因假借得义D.由修辞得义

28.“定上座虽则对物收税,争奈雪峰、岩头何?

有人缁素得出,换盏点茶供养尔。

”其中的“缁素”有“分辨”义是因为(B)

A.词义引申得义B.词义相互影响C.因假借得义D.由修辞得义

29.“师遂过禅板,翠微接得便打。

”其中“过”的意思是(D)

A.走过B.跳过C.路过D.递给

30.“他觉来,我自支持他,包你没事。

”其中“支持”的意思是(C)

A.赞成B.帮助C.对付D.反对

31.“你他后悟去,方知今日曲折耳。

”“我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

”这两句中的“去”的意思是(D)

A.相当于“了”B.离开C.去往D.表将然

32.“缓缓细披寻,不得生容易。

”中的“容易”的意思是(C)

A.容许交易B.不困难C.轻率D.不费力

33.“孝感贤说董永,年登十五二亲亡……家里贫穷无钱物,所愿当身殡耶嬢。

便有牙人来勾引,所发善愿便商量。

”其中的“所”字是(D)。

A.名词B.介词C.助词D.前缀

34.“铁生对狄氏道:

‘外人都道你是第一美色。

据我所见,胡生之妻也不下于你。

怎生得设个法儿到一到手?

人生一世,两美俱为我得,死也甘心。

’”前面这段话中,含有後缀“生”的词语是(C)。

A.铁生B.胡生C.怎生D.人生

35.第二人称代词“你”是由古汉语中的(C)演化来的。

A.汝B.若C.尔D之

36.“者汉大痴,好不自知。

”句中的“者”就是(C)。

A.好B.那C.这D.野

37.“我尚不自识,是伊争得知。

”句中的“争”相当于(C)。

A.能B.不C.怎D.就

38.以下例句中的“向”字的意思是(B)。

①既是泗洲大圣,为甚么却向扬州出现?

②采果汲水却回来,忽向道中逢猛兽。

③显名于凤阁之中,画影向麟台之上。

A.到B.在C.从D.往

39.以下几例中的“去”字的意思是(D)。

①去开成四年六月,因随本国朝贡船到文登县青宁乡赤山新罗院寄住。

②雀儿去贞观十九年,大将军征讨辽东,雀儿投募。

③去那城中箭桥左侧,有个官人姓刘名贵。

④去那绿茸茸芳草地上,八个马蹄翻盏撒钹相似,勃喇喇地风团儿也似般走。

A.离开B.去到C.前去D.在

40.以下例句中的“在”的意思是(D)。

①从此改过前非,再不在金奴家去。

②孙子在那里去了也?

③亦且这些妇女们偏要在寺里来烧香拜佛。

④他那双小脚儿野鸡溜子一般飞快跑在楼跟前。

A.存在B.前往C.向D.到

41.以下诸例中的“和”相当于后世的(B)。

①老去和头全换却。

②此不是,则和前面皆不是。

③被这一问,和我愁杀。

④当时闻语,和俺也恓惶。

A.加上B.连C.和气D.温和

42.以下例句中的“连”字的词性应是(C)

①连你也饶了。

②连个手炉也没有。

③连养娘都用许多好言安放。

④连姜秀才前程都问革了。

A.动词B.连词C.介词D副词

43.以下例句中的“和”字的词性应是(A)

①唐家十路总管,闲的闲,病的病,如今止有军师和老汉。

②待朦胧觉来,依然新人、凤衾和象床。

③只因酒色和气,断送堂堂六尺躯。

④做出事来,须连累了我和你。

A.连词B.动词C.介词D.副词

44.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句子(B)

A.此人乃赵野鹤。

B.只是小尼怎做得姑娘的师傅?

C.我丈夫,张协是。

D.我之羊齿,非是狼牙。

45.“远公还在何处?

”这句话的意思是(C)

A.远公(有分身法术)除了在这里,还在别的什么地方?

B.远公还在别的什么地方(留下了金银财宝)?

C.远公究竟在什么地方?

D.远公躲藏在什么地方?

46.“可是菩提耶?

”句中的“可”字是(B)

A.连词B.副词C.介词D.语气词

47.下列各句中属于祈使句的是(C)

A.策横枪立马于岭下待之。

B.朕亦北人,将安归乎?

C.左右,与我唤将周德威来者。

D.从新州来,来求作佛。

48.下列各句中属于祈使句的是(A)

A.你可脱了衣服睡是。

B.我丈夫,张协是。

C.周秀才也道:

“说的是。

”D.好歹在那里等他每为是。

49.下列各句中属于祈使句的是(A)

A.长老房中有客,归去好。

B.青春做伴好还乡。

C.说得好可怜见儿的。

D.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50.下列词语中属于联合式结构的是(B)

A.打化B.嘴舌C.口滑D..净手

51.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式结构的是(B)

A.门户B.说开C.早晚D.点胸

52.下列词语中属于单纯词的有(D)

A.坐地B.头口C.猛可D.蟋蟀

53.下列各字中,既能作前缀,又能充当后缀的有(B)

A.阿B.老C.者D.打

54.下列各词语中属于合成词的有(D)

A.阿者B.苾刍C.郎当D.善为

55.①一递里暗昏昏眼前花发,一递里古鲁鲁肚子里雷鸣。

②我各剌剌坐车儿懒过溪桥。

③你听那墙上土扑簌簌的。

④呀!

则见那骨剌剌红旗遮了太阳,赤力力征鼙振动上苍。

以上各句中所含有的合成词语是(A)

A.暗昏昏B.各剌剌C.扑簌簌D.骨剌剌

56.以下几个例句中,含有“看”的本义的例句是(D)

A.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B.贼来须打,客来须看。

C.家童,你且看些饭来,与俺食用咱。

D.我看你身上蓝缕,你既有这仙术,何不烧些来自己用度。

57.以下几个例句中,含有表试助词“看”的是(C)

A.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B.看君话王室,感动几销忧。

C.唯愿世尊莫形则,要甚从头请说看。

D.生白:

“酒钱多少?

”旦:

“这个不妨,看官人与多少。

58.以下各例中含“见”字本义的例句是(B)

A.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李占年芳。

B.皇帝见使人久不出来,心口思维,应莫被使者于催判官说朕恶事?

C.从兹耳界应清净,免见啾啾毁誉声。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9.请看以下例句:

①同知,休听这弟子孩儿胡言汉语的。

②俞良带酒胡言汉语。

其中“胡言汉语”的意思是(C)

A.胡人言B.汉人语C.胡说八道D.翻译两种语言

60.宋元时代的所谓“书会”是指(D)

A.想要中举的读书人切磋八股文的组织B.书籍印刷业的同行组织

C.贩书商人的同行组织D.说书人、话本作者、艺人、编剧的同行组织

61.请看以下例句:

①我早晚许你念经?

②卿早晚放朕归去?

③多早晚升厅?

多早晚退衙?

以上“早晚”、“多早晚”几个词语的意义是(D)

A.早上和晚上B.偏于“早”C.偏于“晚”D.什么时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1、传统音韵学包括的分科是(ABC)。

A、今音学B、古音学C、等韵学D、语音学E、方音学

2、近代汉语音节的韵尾有四种。

其中一种是鼻音韵尾,它包括(CDE)。

A、-pB、-tC、-mD、-nE、-?

3、近代汉语音节的韵尾有四种。

其中一种是塞音韵尾,它包括(ABE)。

A、-pB、-tC、-mD、-nE、-k

4.下列哪些词语反映了科举制度对近代汉语词语的影响(BD)

A.说话B.登科记C.弹词D.八股

5.下列哪些词语反映了文化娱乐活动在民间的发展对近代汉语词语的影响(BCD)

A.八股B.瓦子C.说话D.话本

6.下列哪些词语反映了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ABC)

A.把矛盖头B.投机C.火坑D.鱼尾

7.下列词语中属于合成词的有(AC)

A.打化B.兀兀C.坐地D.踌躇

8.下列词语中属于联合式的有(CD)

A.尴尬B.妯娌C.门户D寿算

9.下列词语中属于加缀式的有(ABC)

A.老爷B.兀谁C.猛可D小孩

10.下列各词中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有(ABCE)

A.儿B.奴C.某D.伊E.侬F.恁

11.下列各词中带有北方方言色彩的有(BC)

A.佢B.咱C.洒家D.某乙

12.在唐、五代时候,“奴”可用于(ABCD)

A.女子的自称B.男子的自称C.低贱者的自称

D.高贵者的自称E.泛指低贱的第三者

13.下列各句中属于祈使句的是(ABD)

A.左右,拿下去打着者!

B.五娘,救小的则个!

C.好个有福相的孩儿!

D.爹进来坐坐不是!

14.以下例句中含有後缀“生”的词语是(ACDE)

①张郎太贪生,一箭射两垛。

②这个就是你所生的孩儿?

③僧问:

“和尚患个什么?

太羸瘦生!

”④唐卿面挣得通红,冷汉直淋,好生置身无地。

⑤日出太早生。

A.贪生B.所生C.羸瘦生D.好生E.早生

15.下列各句中含有语气助词的句子是(ABD)

A.小姐,你快回去罢!

B.你快去休!

走得迟,便坏你性命!

C.待朕擒治住了此贼,方送汝回去。

D.好县君,快活杀我也!

三、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把茅盖头”的实际意义是指禅僧主持寺院,这个意义的形成,与禅家传教方式有关。

2、从汉语史研究的角度着眼,近代汉语历史范围的主干部分和非主干部分没有主次之分。

3、“登科记”是指及第士人的名录。

4、人称代词的复数标记在(朝代)写作“们”。

(宋代)

5、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看,近代汉语时期的文言文是古代汉语在书面语上的延续,并不是近代汉语。

6、近代汉语是一门学科。

(语言历史)

7、语言研究中,穷尽调查是很重要的。

语言学界流传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说有易,说无难。

8、在一种著作中选择部分篇幅作语言调查,称为。

(抽样调查)

9、近代汉语内部的,指在本学科范围内对语言现象进行多角度的考察,以求全面地合理地解决问题。

(综合研究)

10、近代汉语音节里的声母,一般是用来表示的。

(字母)

11、汉语音韵学以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作为研究对象。

(语音)

12、唐宋时代出现了个字母。

(三十六)

13、是近代汉语语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中原音韵)

14、周德清的两大发现是“平分二义”和“”。

(入派三声/四声)

15、周德清的两大发现是“”和“入派三声”。

(平分二义)

16.“我们怎敌得过他?

弄到后边,不伶不利,反为不美。

”句中含有模式词语,将这个模式词语的格式总结归纳出来就是不A不B。

17.“薛姨妈看那人不尴尬,于是略坐坐儿,便起身道……”,其中“不尴尬”的真正含义意是尴尬。

18.“看清只一箭射去,不偏不歪,不歪不正,射着憨哥大腿。

”其中的“不偏不歪,不歪不正”是意思是很正。

19.“帝见亚父闭营,三军将令,紧把寨门,军士不放帝入去,切恐夹带细人入来。

”文中的“细人”指奸细。

20.近代汉语偏义词语的义项是偏向前还是偏向后有时不固定,这种现象表明作词义具有摆动性。

21.“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说高若低,无有不纳。

”其中“若高若低”的意思是无论高低。

22.“桥下翻银滚雪般的水,流从石洞里去。

”句中的“从”是介词,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情况下应该用向字。

23.“但是来者尽识得伊,任伊向甚处出来。

”句中的“向”是介词,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情况下应该用从字。

24.“李逵諕得大惊呆,忽向云端落下来。

”“桥下翻银滚雪般的水,流从石洞里去。

”两例中的“向”和“从”可互换,这现象属于“混用”中的双向作用。

25.“知远向五个后生道:

‘您每一人将一贯钱借我出注。

’”“恁每都在这里歇着。

”句中的“您每”和“恁每”就是现在的你们。

26.“聊将代左腕,长夜枕渠头。

”“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

”其中的“渠”字属于第三代词。

这个代词现在还活在广东(粤)方言中。

27.第三人称代词“他”是在近代汉语里才被普遍使用的。

28.“(合哥)离不得到那苗忠庄前庄后,打一观看,不见踪由。

”句中“打一观看”是近代汉语所特有的语法现象,写成格式即“打一V”式。

29.近指指示代词“这、者、遮”可能来源於古汉语中的之字。

30.近代汉语中“主语+表语+是”的判断具式正是来源于汉译佛经。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予以改正。

1.助词大抵分为三类:

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底、里、教、将”是时态助词。

()

答案∶×结构助词

2.助词大抵分为三类:

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着、过”是结构助词。

()

答案∶×时态助词

3.助词大抵分为三类:

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念、罢、死”是时态助词。

()

答案∶×语气助词

4.宋元时代的“书会”就是“读书协会”的意思,是读书人相互切磋的组织。

()

答案:

×是说书人、话本作者、艺人、编剧的同行组织。

5.《戏文三种?

小孙屠》中有唱词:

“我孩儿,恁聪惠,娶得媳妇百事宜。

郑州梨,一对儿。

”“郑州梨”因为谐音“离”表示分离意义。

()

答案:

×这里是以郑州梨指代夫妻幸福甜美的意思。

6.《醒世恒言?

苏小妹三难新郎》:

“小妹上了轿,全不在意。

跟随的老院子却听得了,怪这道人放肆。

”其中的“院子”与现在的意思相同。

()

答案:

ד院子”指家中仆人。

7.近代汉语中文献中的“秀才”与古汉语中的“秀才”意义相同。

()

答案:

×古代的“秀才”指优秀人才,近代汉语中指有资格入县学读书的生员。

8.《水浒》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中“王婆道:

‘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烫温和大辣酥。

’”其中的“大辣酥”为一种点心的名称。

()

答案:

×大辣酥是蒙语“黄酒”的音译。

9.《古今小说?

滕大尹鬼断家私》:

“待我去世后,多则一年,少则半载,尽你心中拣择个好头脑,自去图下半世受用。

”其中的“头脑”有人物、对象等意思。

(√)

10.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的“大夫”都可以指“医生”。

()

答案:

×古代汉语中“大夫”无医生义。

11.宋代以下“医生”也可称为“郎中”。

(√)

12.《元曲?

东墙记》中有台词:

“小子李郎中是也,别无买卖营生,专靠我这药上盘费。

”其中的“郎中”指古代的一种官衔。

()

答案:

×近代汉语中指医生。

13.《清平山堂话本?

简帖和尚》:

“这大相国寺里知寺厮认,留苦行在此间打化香油钱。

”其中的“打”字有实在意义,不是词缀。

()

答案:

×打字是前缀,无实在意义。

14.《古今小说?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中有“(宋四公)把点茶老儿的儿子衣服,打换穿着,低着头,只做买粥,走将出来,因此众人不疑。

”其中的“打”字无实在意义,是个前缀。

(√)

15.《水浒传》中有“林冲合当有事,猛可地道:

‘将来看!

’”其中的“猛可”就是“猛”的意思,“可”为后缀。

(√)

16.近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既有联系,又有的重要区别。

(√)

17.近代汉语语音就是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对象。

()

答案:

×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语音就是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对象。

18.唐宋时代的韵书里的“韵”就是现代所说的韵母。

()

答案:

×现代所说的“韵母”包括介音(韵头),唐宋韵书中的“韵”不包括介音。

19.《儒林外史》第二回“荀老爹向申祥甫道:

‘你亲家自当了门户,时运也算走顺风。

’”其中的“门户”为“当家人”的意思。

()

答案:

×是指在衙门当差。

20.《五灯会元》中记载:

“(雪峰和尚)辞,(大同禅)师送出门,召曰:

‘道者!

’(雪)峰回首应诺。

师曰:

‘途中善为!

’”其中的“善为”二字相当于后代的“保重”之类意思。

(√)

21.《禅林僧宝传》:

“但饥来吃草,渴来饮水,若能恁么,不愁不成办。

”其中的“成办”就是“成功”的意思。

(√)

22.《敦煌变文》有“浑家大小,亦总惊忙”;元曲中“不幸浑家亡化已过,撇下这个女孩儿”。

这两处的“浑家”意思相同。

()

答案:

×第一个浑家是全家的意思,第二个浑家是妻子的意思。

23.《水浒传》:

“杨志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

”句中“老大”意即“很大”。

(√)

24.“承业曰:

‘郎君缠头,皆出自承业俸禄。

’”句中“缠头”是指赏给歌妓艺人的钱物。

(√)

25.近代汉语中“老”字既可做前缀,又可做後缀,还可做形容词。

(√)

26.近代汉语中的“子”字既可做名词後缀,又可做副词後缀。

(√)

27.“恁”既可能是人称代词,又可能是指示代词。

(√)

28.“某”、“某甲”、“某乙”这几个第三人称代词主要用于南方方言。

()

答案:

×这几个是第一人称代词,也不限于南方方言中。

29.俺、咱、洒家、伊、渠这些人称代词都是南北通用的词语。

()

答案:

×俺、咱、洒家是北方方言词。

30.第三人称代词“他”是从“它”演变而来的。

()

答案:

×是从作“别人”“他人”解的“他”演变而来的。

五、名词解释题

1、判断句216

判断句是多用名词性谓语来说明主语是什么(肯定判断)或不是什么(否定判断)的句子。

2、“还”字句225

“还”字句是由疑问副词“还”和句尾的否定词共同造成反复问语气的疑问句。

3、“可”字句228

“可”字句是由疑问副词“可”使用在反复问句和特指问句之中的疑问句。

4.模式词语108

有些词语有一定的字数,其中有不变的字,有固定的组合模式,有固定的意义类型,这种类型还具有能产性,可以造出同样结构的词语。

这样的词语就是模式词语。

5.倒序词语113

倒序词语亦称倒辞,指意义不变而字序可以颠倒的词语。

6.倒反词语120

不但有较为固定的、与其字面意义相反的意义,而且还往往有一定的结构形式的词语,叫做倒反词语。

7.祈使句232

祈使句是表示请求、使令、劝诫或禁止等语气的句子。

8.处置句246

用“把”、“将”等介词把谓语动词的宾语提前,主要表示处置意义的句子,称为处置句。

9.主从复句254

主从复句是分句有主句、从句之分的复句。

表达主要意思的分句称为主句,表达次要意思的分句称为从句。

主从复句包括转折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等。

10.联合复句

联合复句是各个分句之间关系对等(或基本上对等),不分主次的复句。

联合复句包括并列复句、连贯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等。

254

11.五音

答案:

古人把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