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704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05 酸碱盐性质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精品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答案】B

【解析】图中发生反应的顺序:

2NaOH+H2SO4=Na2SO4+2H2O,2NaOH+CuSO4=Cu(OH)2↓+Na2SO4。

据图判断A点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有CuSO4和Na2SO4等2种;

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CuSO4和Na2SO4等2种;

AB段有Cu(OH)2沉淀生成;

F点氢氧化钠过量,溶液的pH>

7。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2、【2019辽宁省铁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查阅资料】a.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b.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1)甲实验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此实验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请简要写出补充的实验:

_____。

(2)乙实验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其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丙实验观察到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上层溶液为无色。

证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了化学反应。

(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丙实验试管中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

【设计实验】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石蕊溶液B氯化钡溶液C氯化镁溶液

【拓展延伸】小组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又联想到学过的氢氧化钙,发现二者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用符号表示)

【答案】

(1).试管内液面上升;

(2).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重复上述实验;

(3).2NaOH+H2SO4=Na2SO4+2H2O;

(4).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证明反应的发生;

(5).硫酸钠;

(6).AC;

(7).OH﹣

【解析】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甲实验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内液面上升;

二氧化碳也溶于水,补充的实验是: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重复上述实验;

(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所以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证明反应的发生;

(4)猜想假设:

丙实验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后上层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一定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所以猜想二是:

硫酸钠;

设计实验: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选AC;

拓展延伸: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原因是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2019青海西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确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NaCl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

Na2SO4、NaCl;

猜想2:

Na2SO4、NaCl和。

猜想3:

Na2SO4、NaCl和H2SO4

猜想4:

Na2SO4、NaCl、H2SO4和Na2CO3

【交流讨论】小强同学认为猜想4一定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设计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

猜想3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

______

请写出方案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思与总结】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答案】【提出猜想】Na2CO3。

【交流讨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进行实验】

溶液变红色

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Fe+H2SO4=FeSO4+H2↑。

【解析】【提出猜想】

猜想1:

盐酸和碳酸钠、稀硫酸和氢氧化钠都恰好完全反应:

碳酸钠过量时:

Na2SO4、NaCl和Na2CO3

稀硫酸过量时:

故填:

Na2CO3。

【交流讨论】

小强同学认为猜想4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稀硫酸;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是因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方案二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碱盐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在平时加强识记,解答时还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完成。

1、【2019四川自贡】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答案】C

【解析】A、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故正确;

B、m点表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

C、m点表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n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故错误;

D、酸具有挥发性,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故正确;

故选:

C。

2、【2019湖北孝感】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据图判断发生反应方程式:

HCl+NaOH═H2O+NaCl,CuCl2+2NaOH═Cu(OH)2↓+2NaCl。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HCl、NaCl和CuCl2,该项错误;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该项正确;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pH>7,该项正确;

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该项错误。

故选A。

3、【2019山东临沂】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的是(  )

A.铝与硫酸铜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C.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答案B

【解析】A、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会观察到铝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能发生反应,但现象明显,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故选项正确。

C、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但现象明显,故选项错误。

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

4、【2019山东潍坊】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

【解析】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

步骤①: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步骤②:

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所以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A、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故A错误;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小,故B错误;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故C正确;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

5、【2019广西梧州】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⑤②①③

B.②④⑤①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③①

【答案】C

【解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

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

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

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

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

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

6、【2019湖北鄂州】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NH4Cl、K2CO3、NaOH、Na2SO4B.MgSO4、NaCl、Ba(NO3)2、FeCl3

C.KOH、Na2SO4、HCl、NaHCO3D.HCl、NaNO3、K2SO4、NH4Cl

【答案】D

【解析】NH4Cl和NaOH不能共存,产生刺激性气味氨气;

MgSO4与Ba(NO3)2生成白色沉淀,FeCl3溶液显黄色;

KOH、NaHCO3都与HCl发生,不能共存;

HCl、NaNO3、K2SO4、NH4Cl两两均不能反应且溶液为无色。

故选D。

7、【2018四川乐山】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

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

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

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

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

④可促进土壤中的Ca2+、Mg2+被植物吸收。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

【答案】D

【解析】①因为碳酸受热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二氧化碳与水都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故可加速光合作用进行,正确;

②因为碳酸受热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形成温室效应,故有助于农作物“防冻”,正确;

③碳酸显酸性,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正确;

④碳酸溶液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进而可以形成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而植物主要以离子形式吸收矿质元素,正确。

8、【2018江苏省扬州市】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答案】BC

【解析】A、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错误;

B、A点对应溶液pH<

7,溶质为过量的HCl和反应生成的NaCl,正确;

C、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正确;

D、反应过程中,稀盐酸完全反应前溶液是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溶液变红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错误。

故选BC。

9、【2019湖北襄阳】.某溶液含有HCl、Na2CO3、H2SO4、MgCl2中的两种溶质,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答案】HCl、MgCl2。

【解析】加入Ba(OH)2溶液,一段时间后产生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钡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后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因此该溶液中的溶质是HCl、MgCl2。

HCl、MgCl2。

10、【2019山东泰安】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

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

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1)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

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Ⅰ,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

步骤Ⅰ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b.稍过量的BaCl2溶液 

c.稍过量的NaOH溶液

(2)母液中有MgCl2,却经历了步骤Ⅳ、Ⅴ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_;

(3)步骤Ⅱ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的重要途径。

上述流程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答案】

(1)cba(或bca或bac);

(2)富集、提纯MgCl2;

(3)促进碳酸氢钠的生成与析出;

NaCl+H2O+CO2+NH3═NH4Cl+NaHCO3↓;

(4)置换反应。

(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MgCl2、Na2SO4和CaCl2等可溶性杂质,所加试剂的顺序是加稍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再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再加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顺序不唯一,只要把稍过量的BaCl2溶液放在稍过量的Na2CO3溶液前面加入就行;

(2)母液中的氯化镁纯度不够高,浓度较低,经历了步骤Ⅳ、Ⅴ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富集、提纯MgCl2;

(3)步骤Ⅱ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碳酸氢钠的生成与析出;

反应物是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和氨气,生成物是氯化铵和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

(4)Ⅰ、Ⅱ、Ⅳ和Ⅴ都是复分解反应;

Ⅲ、Ⅵ和贝壳生成氧化钙是分解反应;

氧化钙到氢氧化钙是化合反应;

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11、【2019.北京】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NaOH溶液;

(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

(3)2HCl+Na2CO3=2NaCl+H2O+CO2↑。

(1)根据图2压强变化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判断先推入的溶液是NaOH溶液;

(2)bc段压强不变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

(3)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

碳充分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即2HCl+Na2CO3=2NaCl+H2O+CO2↑。

12、【2019.海南】现有如下药品:

NaOH溶液、浓H2SO4、Na2CO3溶液、Fe、Mg、酚酞试液、蒸馏水,用来进

行酸碱中和实验。

请回答:

(1)实验时涉及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稀释浓硫酸B.倾倒氢氧化钠溶液C.滴加酚酞试液

(2)小明进行酸碱中和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振荡,最后滴加2滴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不变色。

小明据此判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①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

②请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选用提供的药品继续实验,判断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方案为。

(1)C;

(2)①若硫酸过量,加入酚酞溶液因为不变色;

②向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色。

(1)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2)①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振荡,最后滴加2滴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不变色,小明据此判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小明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因为若硫酸过量,加入酚酞溶液因为不变色。

②判断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即判断酸是否有剩余,可向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不变色,则硫酸过量;

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13、【2019四川自贡】按如图进行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其原因是  。

(1)BD;

(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

(1)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能产生气泡的是

(2)滴有酚酞溶液的石灰水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该物质是铜片,其原因是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14、【2019吉林长春】通过如下实验对稀硫酸部分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

Mg和稀硫酸实验二:

MgO和稀硫酸实验三:

Ba(NO3)2溶液和稀硫酸实验四:

KOH溶液和稀硫酸

(1)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四无明显现象,再将打磨过的铁丝浸入该试验后的溶液中,仍无明显现象,据此(选填“能”或“不能”)验证KOH溶液和H₂SO4发生反应

(3)将上述所有实验后的溶液混合,并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滤液a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

②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白色沉淀A一定能除去MgC1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B.用白色沉淀B能检验CaCl2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C.用滤液b与适量的K2SO4溶液混合,过滤,制备KNO3溶液D.向溶液c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或过量的Na₂CO3溶液都有明显的现象

【答案】:

(1)Ba(NO3)2+H2SO4=2HNO3+BaSO4!

(2)能

(3)①:

①KNO3、Mg(NO3)2和②KNO3、Mg(NO3)2、HNO3

②:

B、D

【解析】:

(2)加入铁丝后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已经没有H2SO4,故可证明H2SO4是与K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①滤液a中所含离子分析如下图:

首先确定溶液中一定有K+和NO3-,根据加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可知滤液a中不含有Ba+,根据加过量的Ba(OH)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B,且白色沉淀B完全溶于稀硝酸,可知滤液a中一定有Mg2+,一定没有SO42-和OH-。

综上所述滤液成分为一定有KNO3、Mg(NO3)2,可能有HNO3。

白色沉淀A中可能只含有BaSO4,故A错误;

白色沉淀B为氢氧化镁,故可以用米检验CaC12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故B正确。

滤液b的成分为KNO3和Ba(OH)2,不能用来与适量的K2SO4溶液制备KNO,溶液,故C错误;

溶液C的成分为Mg(NO3)2和HNO3,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与过量的Na2CO3反应会产生气泡,故D正确

15、【2019湖南郴州】甲、乙、丙三位同学对一瓶实验室久置的NaOH溶液变质程度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  ,他认为该溶液未变质。

(2)乙同学查阅资料获知,Na2CO3溶液遇指示剂变色与NaOH溶液相同,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不正确。

乙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