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7055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docx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

关于做大做强苏州市区服务业的调研

发达的服务业是中心城市繁荣兴旺的重要标志。

做大做强市区服务业,是调整优化苏州中心城市经济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高苏州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为促进市区服务业加快发展,我们课题组先后国内部分城市进行了专题考察,并通过座谈、访问和资料整理等方式,就市区旅游、物流、信息、文化、商贸等重点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区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九五”以来,市区服务业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支柱行业不断壮大,旅游、房地产等先导行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中介等新兴行业迅速成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2001年,市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35.6亿元,比1995年增长3.3倍,年均递增27.8%;剔除不可比因素,同口径年均递增19.3%。

市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壮大了地方财力。

作为地方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2001年市区服务业共完成地方税收13.5亿元,占市区全部地方税收的59.81%,比全市水平高出8.8个百分点。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财政增收,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

2、扩大了经济增量。

市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整体推动作用也越来越强。

“九五”以来,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量的贡献份额年平均达到39%,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

3、增加了就业岗位。

2001年市区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44万人,比1995年增加了4万多人,其中“十五”头两年增加了2.5万人,占同期全社会新增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5%。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下岗人员和农村富裕劳动力,促进了劳动力有序流动和就业结构调整,同时也拓宽了居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了社会消费需求。

市区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在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以及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的发挥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差距。

1、规模偏小、比重偏低。

市区服务业与南京、无锡、杭州、宁波、青岛等城市相比(见表一),不仅总量偏小,而且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市区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也偏低,服务业增加值还不到南京和杭州的一半,比重的差距达10--34个百分点。

2001年市区人均GDP达到3577美元,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服务业比重应达50%以上,而目前市区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38.1%,只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比常熟市还低2个百分点,严重影响了中心城市的集聚带动功能的发挥。

长此以往,将在很大程度上形成“瓶颈”,制约经济社会更高层次上的持续快速发展。

2001年苏州市区服务业发展情况与沿海部分城市比较表

(一)

城市

中心市区

服务业

增加值

(亿元)

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市区GDP比重(%)

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比重(%)

南京

485

49.4

89.1

无锡

354.7

44.3

64

杭州

553.8

46.3

83.5

宁波

279.3

48.1

56.6

青岛

321.4

45.9

61.3

温州

157.5

40.6

45.4

苏州

235.6

38.1

35.2

2、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基本上都经历了从以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的流通类行业为主向以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旅游等新兴服务业为主的结构升级过程,20世纪末新兴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目前在市区服务业中,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的流通类行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而包括中介服务业在内的社会服务业和涵盖文教科卫体等社会事业在内的其它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市区服务业内部结构落后于国内先进城市(见表二)。

 

苏州市区与部分城市市区服务业各行业比重比较表

(二)

南京

无锡

杭州

佛山

青岛

苏州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14.7

12.9

16.2

29.7

29.2

18.2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20.8

43.7

27.4

23.0

25.1

25.8

金融保险业

22.0

7.2

15.7

6.5

12.6

16.4

房地产业

8.3

6.5

5.6

11.0

11.1

12.7

其它服务业

34.3

29.7

35.1

29.8

21.9

26.9

#社会服务业

17.9

13.0

12.4

10.8

18.4

11.6

3、服务业对外开放相对滞后。

进入九十年代,苏州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均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但90%以上的外资均投入制造业,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偏低。

去年,市区服务业引进外资只有2.96亿美元,占市区利用外资总额的1.46%,比重落后于南京、无锡、杭州、青岛等城市,而且利用外资的领域也较狭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商业等少数几个领域,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区服务业的发展。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市区服务业与其它城市存在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

一是市场化程度低,使服务业发展缺乏活力;二是产业化进程慢,使服务业发展缺乏动力;三是优势龙头企业少,使服务业发展缺乏辐射带动效应;四是国际化水平不高,使服务业发展缺乏竞争力;五是城市化进程不快,使服务业发展缺乏载体。

虽然市区服务业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但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与其他城市相比,具备许多独特优势:

一是工业高度化优势。

市区工业经济发展已率先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高新技术企业多,产业集中度高,社会分工更趋细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明显增加。

二是城乡一体化优势。

市区经济已逐步向都市经济发展,城乡差别淡化,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上的区别不大,各类消费性服务需求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是经济人文化优势。

市区有着响亮的城市品牌和鲜明的文化特色,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人文特征,经济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市区的服务业发展具有巨大的亲和力。

四是交通地利优势。

市区位于“丰”字加“O”形高速公路网的中心,拥有太湖、金鸡湖两大极具开发价值的城市湖泊,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市区服务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

二、市区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现状分析和主要任务

《苏州市服务业“十五”发展计划纲要》确定了市区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要实现“十五”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从我市市区实际出发,应着重在旅游会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教育和商务商贸等五大服务业领域寻求突破性发展,以此带动市区服务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一)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大旅游联动格局尚未真正形成。

市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古城、古镇、古典园林和太湖风光交相辉映。

自19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来,市区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1年接待境内外旅游者89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2.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9%,旅游业已初步发展成为市区支柱产业。

虽然我市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大旅游格局尚未形成,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总体上仍属于观光型旅游,过夜、购物、休闲、度假的游客较少。

目前,我市的旅游带动系数为1:

1.8,而桂林市则为1:

2.5;市区境外游客平均逗留天数为1.53天,而五市(县)达到2.64天;周边城市也均高于我市(见表三),而且市区旅游产业的规模与杭州的差距开始拉大。

2001年苏州市区与部分城市游客逗留天数比较表(三)

上海

南京

杭州

无锡

苏州

国际游客逗留天数

3.87

2.57

2.41

1.58

1.64

国内游客逗留天数

5.1

2.14

2.4

1.96

2.0

需要指出的是,造成市区游客在苏时间少、消费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旅游的姐妹产业会展业不发达。

同为旅游城市的大连,2001年举办大型会展55个,实现交易额302亿元,总展出面积39.2万平方米,共有64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万家企业单位参会参展,而我市的会展业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充分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上海会展业的延伸优势加以开发和培育,缺少规模效应和连续性。

为尽快把苏州建设成为旅游强市、做大做强旅游业,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扩大旅游外延。

近年来,苏州的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来苏游客大多只是冲着苏州的古典园林观光而来,游览内容较为单一,使得游客在苏州逗留的时间不长。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休闲度假旅游将成为一种趋势。

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旅游强市,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但目前的“三古一湖”旅游格局与周边城市相比,特别是与杭州的“长三角组合牌”大旅游格局相比,旅游思路还“大”得不够。

“三古一湖”中的古城、古镇、古典园林拥有较高知名度,但对太湖的宣传和开发力度就显得相对薄弱。

苏州拥有太湖总水域面积的三分之二,优美的湖泊桥岛风光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休闲度假旅游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但我们对此重视不够、开发力度不大,外地90%的游客一说起太湖风光,首先想到的是无锡,很少有人知道苏州还拥有美丽的太湖风光。

要丰富旅游产品、延长游客在苏逗留时间,就要进一步扩大旅游外延,重点是要加快环太湖旅游区的建设。

以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大力发展集国际会展、休闲度假、绿色生态、水上运动、观光游览于一体的环太湖旅游经济产业带,不断丰富市区旅游内涵。

其次,要采取果断措施,严格控制和规划好著名园林周边的地块和建筑用途,积极引导发展相关产业,实现园林从景点到景区的转变,从单一观光到综合消费的转变。

再次,要研究改善市区夜生活的问题,除了正在积极筹建“一台戏”的问题,还应本着少“堵”多“疏”的原则,采取积极规范的措施,逐一解决和放开诸如大排档、夜花园、旅游定点餐饮、定点商店、汽车泊位、娱乐场所等问题,最近,市公安局就如何丰富市区夜生活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各有关部门都要积极参与这件事,解放思想,加强监管,进一步落实王珉书记提出的让游客“游上海,住苏州”的要求,尽快实现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商务旅游转变。

二是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苏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相对分散,要做大做强旅游业,特别需要形成统一领导、统一运作的大旅游格局。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苏州的旅游管理体制仍然不顺,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影响了大旅游格局的形成。

苏州名义上成立了旅游管理委员会,但至今仍是个空壳。

在这个问题上,杭州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应尽快强化旅委的综合协调作用,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和引导,这是做大做强苏州旅游业的重要组织保障。

同时,要继续抓好景区统一管理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在利益兼顾、市场运作条件下,坚持走景区一体化管理的路子。

再次,要加强旅游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散客自助旅游的益增多的现状,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

三是加大民资开发力度。

近年来,我市旅游市场已逐步对民资开放,但由于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民资介入旅游业从总体上看还是范围小、资本少,尚未形成真正的亮点。

应借鉴学习浙江的成功经验,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加大民资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政府应加快从旅游之类的一般性竞争领域中退出。

同时,要加大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力度。

苏州旅游业在国内外虽然名气较响,但目前还没有一家旅游上市公司。

像桂林市,通过组建旅游上市集团公司,到资本市场大量募集资金,对旅游环境和城市面貌进行大规模改造,对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不仅对旅游景点进行了大规模整治开发、美化了城市环境,吸引大量游客前去休闲度假,而且吸纳了近75%的当地家庭从事旅游行业,“两江四湖”游览度假区项目的成功运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资参与旅游小商品的开发和销售,把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纪念意义的工艺品、纪念品、小食品推向旅游市场的各个角落。

(二)现代物流业快速起步,但提供综合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尚不成熟。

随着经济总量的逐步扩大、工业园区和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IT产业制造基地的初具规模,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忆成为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

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十五”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加大培育扶植力度,促进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市区共有规模以上物流企业45家,实现物流业增加值95亿元,完成货运量3077万吨公里;发展了一批以开发区为依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交通、商贸、邮政等行业也出现了一批以配载、配送为核心业务的具有现代物流雏形的企业。

高新区中外运高新物流中心、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企业的业务量名列全省前茅。

同时,许多中外物流企业对在苏州发展物流业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热情,广州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把在本部之外的第一个物流基地建在苏州,总投资4.3个亿,目前一期工程即将完工,二期项目正在积极申报中。

虽然近年来我市物流业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1、由于政策尚不配套,加上物流市场竞争秩序不够规范,一部分企业仍持观望态度。

2、本地物流企业数量虽然增长较快,但企业规模普遍不大,总体实力较弱,服务功能比较单一,特别是依托港口的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的发展不快,其原因不仅有推动和引导不够的问题,更有港口本身集中度不高的问题。

九十年代初,苏州港(包括张家港、太仓港、常熟港)与宁波港的经济规模差距并不是很大,但如今,宁波港通过港口整合和发展,已成为辟有59条航线、年货物吞吐量1.3亿吨、集装箱吞吐180万标箱的大型港口,而苏州三港的总量只有宁波港的四分之一,集装箱不到宁波的八分之一。

从目前市区物流业的现状来看,要促进其加快发展,应着重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1、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步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苏州现代物流规划》确定全市规划建设十个物流园区,其中市区规划建设唯亭、高新、白洋湾、相城等四个物流园区。

目前,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高新区中外运高新物流中心业务发展迅速,并正在进行扩建。

但这两个物流园区的业务范围仍然有限,主要是为本开发区内的外资企业从事原材料和产品的保管、分拣、储运、配送以及进出口代理等物流业务,基本未辐射到区外企业,也未涉及国内业务和流通加工业务。

白洋湾物流园区目前虽建有货运配载中心,但占地只有30亩,停放100多辆卡车,与无锡可停300多辆卡车的配载中心相比,规模仍然偏小。

苏州铁路货运量与无锡的差距正在拉大。

相城区的物流园区刚确定规划,尚未开始建设。

要做大物流产业、培育物流企业,就必须加快物流园区这一载体建设,对规划确定的物流园区加紧落实建设规模、建设年限、建设条件和投资主体,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由于物流企业占地面积大、资金需要量大、利润率较低、投资回报期较长,因此为促进物流业加快发展,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进驻园区,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意见,对入驻园区的物流企业在建设用地、资金、用电、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扶持。

如对物流企业项目用地,优先审批、土地出让金按标准适当下浮;物流企业用电按工业标准收取电费;研究制定物流企业税收制度;对物流企业向银行贷款给予推介和贴息;帮助重点物流企业申请国际货代资格;放宽对物流企业的交通管制等等。

2、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物流资源整合力度。

目前市区第三方物流企业还不多,能够提供全国性或全球性物流服务网络的企业更是没有,这一现状导致我市近70%的进口、90%的出口业务被上海等地的物流企业或货代公司做去了,物流服务成为外商投资企业在苏州长期发展过程中最关键、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另外,连锁超市、大卖场等新型流通业态在我市发展迅速,但配送中心则跟不上门店数的扩张。

据统计,我市26家连锁企业自有配送中心只有9个,面积2.4万平方米,运输车辆49辆,统一配送比例48%,低于国家规定的50%的连锁企业标准。

因此,加快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已成为优化投资环境、做大物流产业的当务之急。

一是要加快自我培育。

依托开发区、充分发挥市区三个海关直通监管点的作用,把现有的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加快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物流企业落户苏州,营造物流业务本土化优势。

三是要整合现有资源。

通过外引内联、租赁经营、存量盘活、资本重组等方式,加快推进传统物流企业改造转型。

四是要全面开拓业务经营范围。

现有的物流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优势,延伸服务产品,逐步成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务的供应者。

五是要在政府主导下,建设共用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尽快改变“供方有能力接不上,需方有需求找不到”的情况。

(三)信息和中介服务业初具规模,但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

信息和中介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巨大,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中心城市经济集聚作用和带动作用的润滑剂。

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目前市区信息和中介服务业已初具规模。

“苏州热线”、“名城苏州”、“苏州经济信息网”、苏州一百“网上商店”等网站成为我市重要的信息窗口,具有较大影响力;市区共建成宽带信息化小区近200个,互联网注册用户32万户,网络和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会计、律师、评估、房地产等中介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

市区共有各业中介机构1000家左右,其中有会计事务所20家,310多名执业CPA,近600名非执业会员,年营业额达1.2亿元,华星会计事务所已位居全省第七。

房地产中介企业也从无到有,有100家登记在案,1971人通过房地产中介培训考试。

市区信息和中介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与周边城市相比,在信息服务业领域,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不足;信息服务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利用信息网络开展业务尚未形成气候;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在中介服务业领域,企业规模小而散,特别是服务品种不齐全、服务功能不完善,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急剧变化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像项目策划、市场调查、企业发展咨询、文化策划、专业设计等新兴中介服务企业过少过小,甚至根本没有,使得本地许多工商企业不得不去上海、浙江等地甚至去国外寻找专业服务。

目前市区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已进入攻坚阶段,但至今没有一家从事企业并购重组业务的中介机构;工商企业的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在会计、报关、策划等许多完全可以由中介企业代理的领域仍然事必躬亲、大包大揽;中介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许多业务活动的开展还有赖于一些非市场化行为,部分中介咨询机构离开了政府部门的“呵护”和“关照”就难以参与市场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中介行业的发展。

中心城市一般都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信息活动的中心,要充分发挥这个“活动中心”的作用,政府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

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运行机制等支撑环境。

二是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

逐步推行“网上办公”、“网上审批”和“网上咨询”,为企业和市民提供各类无偿和有偿的信息服务。

三是加强对信息资源开发的组织和管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发公益性信息资源,加快形成社会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和有效共享的机制。

四是根据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的特点,重点培植一批与国际接轨、精通世贸规则的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咨询力量的顾问队伍及智力服务网络。

五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加快中介咨询机构的脱钩改制工作,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同业合作,协助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

六是建立健全中介服务的行为准则,研究制定《苏州市行业协会管理暂行办法》和《苏州市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规范管理意见》,为中介服务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四)文化产业发展喜人,但产业化进程不快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背景和文化的先进性对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的开始,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开始追求一种精神的、文化含量更高的生活方式,社会消费开始向精神、文化消费转型,发展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等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内在而必然的需求,文化产业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

苏州自古就有崇文兴教的风气,十多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6%以上,高考录取率达到8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33%,居全国领先水平;通过高校合并,以苏州大学和苏州科技大学为主的高等教育产业和后勤社会化初具规模;各类成人教育、假期教育、在职培训、就业培训、高层次学历教育已为群众普遍接受,并辐射到周边地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在市区的东面正在规划建设12平方公里的研究生城,西面也将建设10平方公里的国际教育园。

随着这两个教育园区的建成,苏州的教育事业将再上一个新台阶,良好的环境和设施必将吸引大量人才进驻,既大大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又不断增加市区的文化消费总量,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吴文化自成一体。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加大文化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各项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文化生活逐步丰富,城市文化品位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地位的提升,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发展与现代化城市建设要求还很不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刻变化很不适应、与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很不适应。

目前我市的大文化建设仍然是以政府投入、政府管理为主,现有的文化企业大多至今难以“断奶”,企业转制困难。

如电影公司去年一年的票房收入仅250万元,只相当于杭州市的1/10。

又如我市的演出市场,目前仍然以政府活动为主,市场化运作程度低,时常出现“买票不如要票多”,“外卖不如摊派多”的现象,由于经营机制不灵活,造成演出人才的奇缺。

由于文化建设产业化、市场化滞后,造成资金的匮乏,相当一部分文化遗产迟迟得不到开发。

文化与旅游、商贸、房地产开发的融合和互动格局尚未形成。

许多节庆活动还离不开政府出钱出人、“搭台唱戏”。

体育中心的建成,为市区体育产业的做大做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市区基本形成了“五大中心”:

竞技体育中心、演艺中心、购物中心、娱乐休闲中心和市民健身中心。

体育的产业化运作,不仅增强了市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也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由于我市体育产业市场化运作还刚刚起步,这种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充分地显现出来,同时,由于缺少高级策划人才和经纪人才,体育产业化的内涵和外延也还远远不够,就拿竞技体育来说,目前只有八一女篮、新浪狮男篮和大连赛德隆男足以苏州为主场,职业体育俱乐部和训练基地苏州还没有,体育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市已经确定创建学习型城市和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借助国内外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的教育科研优势,加大高级管理与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各层次对人才的需求。

二是积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现代传媒业、文化演艺业、娱乐健身业和文化旅游业,带动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是优化文化资源配置。

政府投资重点支持公益性文化单位、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和少数高雅艺术团体,其他文化单位要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学会“做老板”,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

四是加快节庆文化活动的市场化运作步伐。

重点节庆中确定的文艺演出和其它文化活动,应采取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向社会招标。

五是重视对文化延伸产品的开发,以文化为纽带,积极拓展文化商品业、文化旅游业、赞助业、广告业等。

(五)商贸流通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优质、集约程度较低

目前市区服务业中,商贸流通业的比重仍然比较大,约占26%左右,是服务业中最大的行业,也是从业人员最多的行业。

2001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亿元,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