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7327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docx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

2014年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简析

一、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复合增长超30%2

1、英语系国家是跨境电商出口的三大目的地2

2、消费升级下的跨境电商进口年复合增长57%4

二、跨境电商的“痛点”6

1、跨境电商的几种模式6

2、跨境电商的痛点在于“三流”7

(1)支付方面7

(2)物流通关方面7

(3)售后客服8

三、德祥服务模式“利国利民”10

1、海运进口分拨业务的盈利模式11

近5年中国进出口额年复合增长率为7.2%,而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31.1%,跨境电商进口交易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则达到57.0%。

跨境电商物流综合服务更高附加值,更高单箱盈利能力。

相较于传统进出口贸易方式下的跨境物流综合服务,电商模式下的跨境物流综合服务对于两端网络要求更高、更侧重于客户的极致消费体验;更高的网络要求和更极致的消费体验,对应的是更高附加值的物流综合服务水平和更高的盈利能力。

以海运为例,传统进出口贸易方式下,单箱(TEU)毛利水平为220元-230元左右;但根据我们草根调研数据,海运进口集货分拨业务(网络要求和客户的需求与跨境电商物流相似)单箱毛利水平为900元-4000元不等。

一、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复合增长超30%

1、英语系国家是跨境电商出口的三大目的地

在展开跨境电商进口业务介绍之前,我们先看看跨境电商出口的基本情况和驱动因素。

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电商渗透率12.2%。

根据IRESEARCH的研究数据,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电商渗透率为12.2%(跨境电商交易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

IRESEARCH预计到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6.5万亿元,届时进出口贸易的电商渗透率达到18.9%。

未来2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速仍将维持在年均25%以上增速。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是跨境电商出口的前三大主要市场。

产品结构上,根据eBay数据显示,2013年大中华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产业销售额最高的前五大品类依次为:

电子、时尚、家居园艺、汽配及收藏品;增速最快的三大品类依次为:

家居园艺、汽配和时尚。

很有意思的是,2013年大中华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产业增长最快的三大目的地市场分别是阿根廷(130%)、以色列(78%)和挪威(69%)。

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如此大的市场容量和相对较高的交易额增速,为跨境电商出口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市场潜力无法小觑。

2、消费升级下的跨境电商进口年复合增长57%

我们认为:

消费升级、互联网技术和跨境电商进口基础设施和相关制度政策的逐步完善是推动跨界电商进口大幅发展的三大动力。

跨界电商进口中,可获得性、品质和价格是中国网民跨境网购的三大主因。

根据IRESEARCH的统计调查数据,2013年中国网民选择跨境网购排在前三位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

国内网站买不到(52.0%),品质保证(50.6%)和价格便宜(50.3%)。

单选情景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品质保证成为首要原因,占比21.8%,意味着5个人中有1个人是因为想要更高品质的商品而选择购买海外商品。

这背后的驱动因素可能是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背景下的消费升级。

近5年中跨境电商进口的年复合增速为57.0%,远高于中国近5年进出口贸易7.2%和中国跨境电商31.1%的年复合增速。

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的高速增长,驱动跨境电商进口物流综合服务需求的提升。

与传统贸易类似,跨境电商出口比例要远高于跨境电商进口比例,我们认为未来随着跨境电商进口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制度及政策的出台和中国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的双向交易将趋于平衡。

根据IRESEARCH预测数据,至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口比例将由2013年的12%上升至16%。

二、跨境电商的“痛点”

网络上曾有人整理跨境电商出口和进口企业的生存真相,有关于政策变动频繁、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人力租金成本上涨等等。

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争事实数据是:

跨境电商交易额近几年复合增速在30%以上,跨境电商进口近几年复合增速在50%以上。

1、跨境电商的几种模式

在展开跨境电商物流“痛点”之前,我们先整理下跨境电商的几种主要不同模式。

跨境电商进口:

站在消费者角度,中国消费者网购海外商品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天猫国际、苏宁“全球购”等电商推行的“保税进口”或海外直邮进口模式,第二种是通过亚马逊、eBay等海外网站直接购买商品,第三种是通过个人代购或者像京东海外购等推行的海外代购平台网购。

从物流服务模式角度,也可以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库存在原产地或销售地通过海外仓库直邮,第二种是库存前移至香港、日本、韩国等地后再转运,第三种是库存进一步前移至中国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做保税备货模式。

跨境电商出口由于推行时间较长,模式相对成熟,较跨境电商进口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按商业模式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平台类如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速卖通平台)等,垂直类如环球易购、唯品会、兰亭集势等。

不过从目前趋势看,有平台类和垂直类相互交融的迹象。

2、跨境电商的痛点在于“三流”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跨境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进口行业的“痛点”主要包括:

(1)支付方面

由于涉及换汇、购汇问题,相较于国内网购跨境支付流程复杂。

虽然外管局已于2013年3月下发《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但牌照颁发数量仍然有限、不同参与试点机构获得牌照的资格有差别。

(2)物流通关方面

各个海关对于报检、报关、跨境运输和储存等实操上各有不同,加之相关物流基础设施缺乏。

如跨境电商进口,不同关区对于跨境电商进口货物的操作系统并未接轨,但又受制于作业能力每天通关数量及其有限。

(3)售后客服

与传统进出口贸易模式不同,若是电商销售(有属地化仓储设施的垂直电商类除外)则退换货周期长,甚至很困难。

在这个要求极致化体验的时代,跨境电商由于产销地跨境和虚拟销售带来的售后服务难度加大。

从跨境电商企业角度而言,在基础跨境电商物流基础设施相对缺乏之外,最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跨境电商相关政策及制度的不确定性。

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六大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公共服务平台逐步推出,通道和渠道越来越广。

第一批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包括上海(跨境通)、宁波(跨境购)、郑州(E贸易)、杭州(跨境一步达)、重庆(爱购保税)和广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均已经先后推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的通道和渠道越来越广。

具体到跨境电商进口综合物流服务领域,报检是电商公司最大的“痛点”。

传统贸易方式下,一般需要报关报检后方可进入中国境内,一般是品牌商在中国的代理商或者注册在中国国内的子公司(或合资公司)作为货物报检机构。

但在跨境电商B2C或者C2C交易模式下,个人消费者为实际收货人,跨境电商平台作为销售平台缺乏作为进口报检方的资质。

目前需要等待这一政策的明朗,我们认为随着海淘阳光化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报检政策将逐步落实并推动跨境电商进口的发展。

海淘阳光化政策的进一步落地也将推动保税备货B2B2C模式下进口货物的放量。

跨境电商企业的第二大痛点则是做到海关要求的“三流合一”的难度不小,需要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验及能力。

三、德祥服务模式“利国利民”

对于目前增速最高的跨境电商进口而言,我们上文提到从物流视角划分的三种不同方式。

电商企业也面临支付、报关报检和售后服务等“痛点”,分析之后我们认为“进口B2B2C保税备货模式”能解决“痛点”。

我们认为华贸物流收购的德祥物流能够切入“进口B2B2C保税备货模式”,且具备落地的商业模式。

具体来说,进口B2B2C保税备货模式下,集中进口、分批销售,因为库存在国内,可以很好的解决时效性问题和售后退换货问题。

由于集中进口,能够防止在报关报检环节出现类似于“双十一”货物因为通关等效率被积压的风险。

在“三流合一”方面,若能很好地将订单流、支付流和货物流匹配起来,则达到行邮税通关的基本要求。

先看德祥进口仓储分拨业务的作业流程:

德祥主要业务是进口仓储分拨:

德祥通过完善的海外物流网络和集货能力,将小批次的散小货件拼装后集运到中国口岸,再由具备上述资质的物流企业(德祥物流)进行理货、发送分货舱单、发放分货提货单,办理完成海关清关或者转关放行手续后,分别交付给国内各收货人。

进口仓储分拨业务整合了仓储、清关、转关、拆箱、理货、单证处理、配送等的全流程,向客户提供完善、快速、高效的增值服务。

1、海运进口分拨业务的盈利模式

进口分拨的分类:

主要分为一手单、二手单及三手单,环节、盈利模式及毛利率情况参考下表。

集货拼装契合跨境进口电商的物流需求,境内分拨业务将随跨境电商发展而获得新一轮发展。

进口跨境电商分海外存货的“直邮”模式、仓库向消费地进一步前移的“转运”模式和国内保税区存货的“备货保税”模式三种,由于“直邮”模式和“转运”模式采用国际快递或者普通空运货物运输,其物流成本高,交货时间相对较长。

而“备货保税模式”由于可考虑采用海运集货拼箱模式运输,物流成本极低;由于将库存已进一步前移至中国保税区“备货保税”模式的派送时间更短。

我们认为:

如此采用小订单短期备货经海运拼箱运输的“保税模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电商所采纳。

德祥拥有公司未曾取得的特许经营资质,收购后有助于完善公司跨境物流综合服务,进而战略性切入跨境电商物流服务领域。

(1)德翔物流主营海运进口分拨业务,连续多年保持上海口岸进口分拨排名领先的行业地位,“牢牢占有上海口岸进口分拨业务量近30%的市场份额”(摘自德祥物流网站介绍)。

其具有上海地区经海关批准具有专营进口分拨业务特殊监管区资质,目前仅六家专业公司有该资质,华贸物流尚未获得开展这项业务的仓储特许经营资质。

(2)收购有助于完善公司跨境物流业务,迎合跨境电商物流需求。

影响有两点:

一、收购完成后,华贸物流取得可以从事进口分拨业务的海关监管场所注册登记证书和初具规模的进口分拨业务,有助于完善跨境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并提升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有利于公司抓住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带来货物进口小件化带来的机遇,契合跨境电商的物流需求。

我们认为此项收购有助于发挥公司与德祥的协同效应,是1+1>2的收购。

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国外物流网络建设项目”中用于华贸物流(德国)有限公司、华贸物流(欧洲)有限公司的未投剩余募集资金6647万元变更用于收购德祥集团65%股权。

考虑到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收购德祥股权比投资海外网点能够更快更好地增强业务的协同能力和盈利能力。

德祥的团队、经验及牌照与公司海外网络匹配,可最大限度的挖掘市场潜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网络规模是现代物流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公司拥有遍布全国主要城市的国内网络和以海外代理为主的全球服务网络。

目前公司形成了目前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北、北美六大区域业务和服务中心:

(1)总部设在国际航运中心之一的上海,在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中西部经济区主要城市,以及香港、欧洲、美国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设有自有营业网点,并通过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关系的海外代理网络,实现业务全球覆盖。

(2)上市后,通过募投项目,公司加速铺开网络建设,使之更为丰富化,仅2013年就新设北京、上海外高桥、常熟、昆山、济南、张家港六个网点,2014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佛山快速消费品分拨中心。

(3)国内网络中,截至2013年底公司已在44个城市建立了29家分公司、41家子公司和6个办事处。

从控股子公司分布中,可以发现,公司的重点布局在华南地区,华东长三角地区,华北天津子公司是盈利最好的公司,中部和西南地区的覆盖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