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7345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6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docx

学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至二单元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

电子备课表

备课教师

日期

2018.2.10

课题(内容)

第一单元:

认识东、南、西、北

四个方向

课型

新授课

年级(班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上/下册

下册

知识

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过程

与方法

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将学生编好观察小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旧知。

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教室在第几层?

楼上是几年级?

楼下是几年级?

如果现在咱们要开家长会,请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你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呢?

2、导入新课。

太阳是从什么地方升起?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发言)

二、新授

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全体到操场,找一找太阳在哪里。

(2)说一说,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

(东方)

(3)想一想,太阳从什么方向落下。

(西方)

(4)指一指,西边在哪里。

(5)请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

提问:

你们面对的、背对的、左手的、右手的位置分别是什么方向?

(6)讲述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的联系。

2、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

说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什么方向。

站在操场中央,看一看,校园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

3、学习两组相对的方向。

(1)站在操场上,你能确定出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

(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

(3)观察:

家在东、西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

(背对背而战)

(4)观察:

家在南、北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

(也是背对背而战)

(5)发现:

东与西两个方向,南与北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6)说一说,操场四个方向的建筑物,那两个是相对的。

(7)说一说,你与谁家的方向是相对的。

4、P3例1书上填一填

(1)提问:

小明是面向什么方向站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2)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操场四周的建筑物各在什么方向。

(3)把结果填在教材上。

三、作业设计

1、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

(1)说一说,教室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2)说一说,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各有些什么。

2、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2题。

向同学们介绍你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3、思维训练

出示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物平面图。

观察后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天安门城楼、正阳门、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物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关系。

认识东、南、西、北

西东

东与西相对

南与北相对

教学反思

 

电子备课表

备课教师

日期

2018.2.11

课题(内容)

第一单元: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课型

新授课

年级(班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上/下册

下册

知识

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能够在图上表示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过程

与方法

让学生在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在平面图上确定东、南、西、北的方法,进一步形成方位感,培养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

教学难点

能正确表示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学习了哪些方向。

2、连一连,找出相对的方向。

前左下东南

北西上右后

3、提问:

谁能说出我们校园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二、新授

1、完成校园示意图。

(1)描述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把教室内的黑板看作地图,指出北在什么位置。

(3)提问:

现在我们确定了方向北,你能不能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请同学到前面黑板上指出相应的位置。

(4)用语言描述建筑物的具体方位。

(5)提问:

如果我们把上方规定为其他方向行不行?

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请你们尝试着。

做一做,并说出其他三个方向。

(6)小组交流。

(7)集体反馈。

比较各种方式,说一说,怎样画最清楚。

2、小结。

通常情况下,地图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这样标准统一,简单清楚。

当我们看一幅地图时,一定先看清所给方向,然后根据所给方向,辨认出其他方向。

3、完成书上P4例2。

三、作业设计

1、教材第4页做一做。

2、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3、4、5、6题。

3、向同学们介绍你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1)绘制出自己房间的平面示意图。

(2)确定图上的方向。

(3)和同伴交流。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教学反思

 

 

电子备课表

备课教师

日期

2018.2.12

课题(内容)

第一单元: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课型

新授课

年级(班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上/下册

下册

知识

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

与方法

了解并掌握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和确定其余七个方向的方法,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指南针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聪聪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

聪聪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二、新授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

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学校的餐厅,问:

餐厅在什么方向?

(东南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教师指着学校的校门,问:

校门在什么方向?

(西北方向)

(7)用指南针验证。

(8)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9)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10)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11)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12)填一填例3。

2、巩固新知。

完成P7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三、作业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一填。

5、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4题。

巩固上学期所学知识。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教学反思

 

 

电子备课表

备课教师

日期

2018.2.13

课题(内容)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年级(班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上/下册

下册

知识

与技能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过程

与方法

训练学生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描述路线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准确、简洁地描述行走路线。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你去过哪些地方?

你是怎样辨认方向,找到要去的地方的?

二、新授

1、创设情境:

参观动物园。

(1)熟悉导游图。

出示例4主题图。

动物园里有哪些主要场馆,请用八个方位说明每个场馆都坐落在什么位置?

(2)了解学生的参观意向。

你最想参观哪个地方?

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

学生一人当游客,一人当导游介绍行走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师生共同评价,引领集体参与。

同桌二人各选一个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再换角色,多次练习。

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说清行走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3)解决问题。

文文位于长颈鹿馆,她要去看狮子,再去猴山,应该先往西北方向走到狮山,再从狮山往西南方向走到猴山;小平位于狮山,要去熊猫馆,可以向西北方向走,也可以先向西走到大象馆,再从大象馆向北走到熊猫馆。

同桌互相提问题时,可以提的问题有很多。

例如,从大门到熊猫馆怎么走?

2、拓展。

师:

看着这张导游图,作为游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结:

通过刚才对行进路线的描述,你有什么想说的。

三、作业设计

1、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5—7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2、思维训练从你所在市区的地图中,指出自己家所在的大概位置,并说一说自家相对于学校的位置。

解决问题

行进中以一个地点作为中心来观察其它物体的位置。

(观察点不同,同一物体方向也就不同。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电子备课表

备课教师

日期

2018.2.13

课题(内容)

第二单元: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

课型

新授课

年级(班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上/下册

下册

知识

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

与方法

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温故知新,引入新课(5分钟)。

1、口答:

(1)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24里面有几个8?

(3)20里面有几个十?

(4)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个20是多少?

口算。

表内除法

3、解决问题:

师:

快开学了,同学们都在积极准备学习用品。

有两个同学一共买了16枝铅笔,平均每个同学买了多少枝?

问:

怎样列式?

你是怎样算的?

4、谈话:

那边还有两组同学在买铅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买铅笔中的数学问题吧。

第二板块:

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20分钟)

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

(1)教师:

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

提问:

一共有多少张纸?

平均分给几人?

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

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

60÷3

(2)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

(3)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

2、学习600÷3=

(1)板书:

600÷3=师:

这道题应怎样想呢?

(2)提问:

谁能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

3、学习教材第12页例2。

(1)教师:

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

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工纸?

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怎样列式?

板书:

120÷3

(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

第三板块: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0分钟)

1、教材第11页“做一做“。

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确。

(当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1—3题。

3、思维训练。

列式并写出得数。

(1)6000除以3的多少?

(2)3600除以4的多少?

第四板块:

课堂总结(5分钟)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除法

60÷3=20

600÷3=200

120÷3=40

教学反思

 

 

电子备课表

备课教师

日期

2018.2.14

课题(内容)

第二单元: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课型

新授课

年级(班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上/下册

下册

知识

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过程

与方法

使学生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

课前准备

师:

多媒体课件;生:

预习数学数第12上的例3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1、听算20题。

整十、整百数数除以一位数。

2、口答。

450除以9得多少?

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

36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导入新课

妈妈要买3个茶杯,一共带了60元钱,每个茶杯大约多少钱?

你是怎样想的?

通过聆听学生的思考过程,揭示今天的教学内容。

第二板块:

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20分钟)

1、出示例3。

要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2、分一分。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小棒,交流算法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3、说一说。

怎样列式?

怎么想的?

4、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5、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口算方法。

6、练一练。

80÷2=46÷2=55÷5=

88÷2=64÷2=96÷3=

7、小结: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第三板块: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0分钟)

1、练习三第4题。

学生独立练习。

2、450÷9=6000÷6=100÷10=270-52=

15×3=37+18=39÷3=44÷4=

80÷5=30÷3=200-26=2700÷9=

练习三第5、6题。

练习三的第7、8、10题。

学生先分析再解答,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

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1)读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6、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第四板块:

课堂总结(5分钟)X|k|B|1.c|O|m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要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66÷3=22(张)

教学反思

 

电子备课表

备课教师

日期

2018.2.15

课题(内容)

第二单元:

笔算除法

(1)

课型

新授课

年级(班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上/下册

下册

知识

与技能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

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课前准备

师:

多媒体课件;生:

预习数学数第15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温故知新,引入新课(5分钟)。

听算(20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答:

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几个一?

3、笔算:

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第二板块:

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20分钟)

1、出示数学书第15页的主题图。

(1)理解图意。

(2)说一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3)想一想:

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算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的并算出结果吗?

2、你会用笔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1)想一想:

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

(2)试一试,写出竖式。

(3)交流笔算方法。

(4)图式结合。

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数是21。

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

第三板块: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0分钟)

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

2、看病门诊:

3、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

四、思维训练

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图中的第二额问题吗?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第四板块:

课堂总结(5分钟)

这节课有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特别要注意的是什么?

笔算除法

(1)

教学反思

 

电子备课表

备课教师

日期

2018.2.15

课题(内容)

第二单元:

笔算除法

(2)

课型

新授课

年级(班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上/下册

下册

知识

与技能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

与方法

使学生明确每次除后必须比除数小。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温故知新,引入新课(5分钟)。

1、口算。

55÷549÷7240÷648÷445÷5280÷7

2、笔算。

说一说,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二板块:

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20分钟)

出示数学书第16页例2。

(1)动手分一分,每分钟有几捆。

(2)尝试解答。

(3)质疑。

当第一步50÷2除完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十位上的数不能被2除尽)

(4)说一说,在竖式中怎样计算。

(5)图式结合。

从图上看,每份是26根,分完整捆后,把剩下的1捆打开,1捆与2根合起来是12根,再把12根平均分成2份。

从竖式看,得数是26,把余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计算。

(6)学生第二次试商,边做边说计算过程,强调最大能商几个十。

2、比较例1与例2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点:

例2的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3、师生共同归纳例2的计算方法。

第三板块: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0分钟)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第二排的四道题。

2、病题门诊。

练习四第2题

3、教材第16页“做一做”

4、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3、4题。

(1)出示题。

(2)理解题意。

(3)根据题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尝试解答。

(5)交流解题思路。

第四板块:

课堂总结(5分钟)

这节课有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特别要注意的是什么?

笔算除法

(2)

52÷2=26(棵)

教学反思

 

 

电子备课表

备课教师

日期

2018.2.16

课题(内容)

第二单元: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课型

新授课

年级(班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上/下册

下册

知识

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过程

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运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师:

多媒体课件;生:

预习数学书第17-18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5分钟)。

听算20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笔算。

56÷4=78÷2=46÷2=

交流回忆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板块:

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20分钟)

1、出示第17页例3。

(1)观察情景说一说从中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2)尝试列式。

http:

//www.xk

(3)能自己列竖式计算吗?

不能的可以先看书,如果能独立尝试练习。

(4)比较与复习题的区别。

(5)验算方法探究。

师:

怎样检验计算的是否正确呢?

验算方法:

商×除数=被除数

(6)进行验算。

验算过程:

256÷2=128(张)

验算:

128×2=256(张)或2×128=256(张)

2、学习教材第18页例4.

(1)出示主题图。

(2)理解题意,完整读题。

(3)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4)列式计算。

(5)引导学生尝试估算。

(6)揭示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怎么办?

(7)讲述:

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应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看成几十个十来计算,23个十除以6,商的首位应在十位上。

(8)观察例4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发现其规律。

下面我们用此方法进行验证。

3、出示题。

第三板块: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0分钟)

1、先估一估,再计算。

2给商是两位数的涂上红色,商是三位数的涂上黄色。

3、数学书第18页的做一做。

第四板块:

课堂总结(5分钟)

这节课有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特别要注意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电子备课表

备课教师

日期

2018.2.17

课题(内容)

第二单元: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

练习

课型

练习课

年级(班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上/下册

下册

知识

与技能

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过程

与方法

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