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7539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我学习,我快乐》

主题一时光老人对我说

【教材分析】

时间意味着财富,时间意味着生命,时间意味着希望,时间意味着知识……每个人要从小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

本活动主题安排了“一分钟能做什么”“水把时间偷走了”“我的学习时间表”三部分内容,分别阐述了时间的宝贵、如何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调查爸爸、妈妈一分钟能干哪些事情?

2.同学合作进行一分钟活动:

我一分钟能()。

(如:

跳绳、跑步、写字、画画……)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动画导入:

播放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动画片《狮子王》一分钟。

2.让学生在焦急的心情下等待一分钟。

3.交流:

你认为看动画片的时间长,还是等待的时间长。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

体验一分钟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一分钟。

2.交流课前调查情况。

妈妈的职业()

一分钟能()

爸爸的职业()

一分钟能()

一分钟能()

3.老师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

会计一分钟能数300张人民币。

铅笔厂一分钟能可生产1600枝铅笔

飞机一分钟能飞1800米。

……

活动二:

感受一分钟

1.举例说明“时间就是生命”的道理。

如珍珠港事件。

(说说自己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时间就是生命。

2.让学生算一算,自己一天要浪费多少时间。

(学生算一算,一月?

一年?

一生?

3.用系红领巾比赛来让学生感受“时间就是胜利”。

(说说哪一组取得了胜利,他们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活动三:

巧用一分钟

1.交流自己每天各项生活所用的时间。

2.相互比较,说说谁用得合理。

3.你认为自己以后应该怎样做?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师:

有的人,懂得和时间交朋友,利用每一分钟,快乐地学习,尽情地玩耍,充分地休息,有的人却恰恰相反。

1.请大家看P4图,是哪些人在浪费时间?

有什么样的结果?

2.看P5图文,了解鲁迅先生对自己成就的评价。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先生说的话的理解。

并说说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第二课时

活动一:

谁把时间偷走了

1.算算自己每天吃饭、睡觉、游戏、学习的时间,和同学们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说说自己的时间是被谁偷走的?

小结:

实际上,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多的,但为什么有的人会不够用呢?

那一定是他自己不会花时间。

3.讨论:

怎样才能不浪费时间?

(鼓励学生自学P6,说说自己的主意。

活动二:

我的学习时间表

要做时间的主人,就得制定自己的时间表。

(讲方法)

1.想想自己每天必须做什么事?

2.哪些事先做,哪些事后做?

把它们排列起来。

3.要注意给自己留休息的时间,不然就白做计划了。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的设计一张“我的生活时间安排表”。

2.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并想想它对自己有什么启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成书签。

附:

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达尔文

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主题二我有一把金钥匙

【教材分析】

本主题包括“锦囊妙计”“记忆快车”和“身边的学问”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懂得讲究学习方法对学好功课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实践中发现并主动采用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在学习上不怕困难,能独立、自主地学习;

3.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搜集名人的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同学之间征集科学的学习方法。

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许多同学在学习上盼望有一把神奇的金钥匙,能迅速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你认为有这样的金钥匙吗?

有它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有了它,我们就能有效地获取宝贵的知识。

活动一:

锦囊妙计

1.看P7图,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2.请你给他们出出主意。

3.在学习过程中,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你是怎样解决的?

(1)有的人学习有方法,学得轻松愉快,有的人却恰恰相反。

你呢?

(2)你认为哪种方法适合你?

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进入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把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收入你的锦囊吧!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二:

记忆快车

从一年级开始,你对对老师讲的所有的知识,是不是都还记得呢?

不记得的去了哪儿呢?

1.遗忘是我们学习中的大敌,你是如何对付它的呢?

2.看P9图中小朋友有哪些好的方法值得你学习。

引导:

复习要及时、感官总动员、理解+联想(回忆:

在学习际中记忆哪些些东西运用到了这些学习方法?

3.小结:

一般来说,在学习知识时,看、听、做配合起来,效果就会更好。

4.识记游戏:

看看谁能先记住这一组数字:

词语“马小河奔跑麻雀房子树打火机”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三:

身边的学问

师:

发现和了解身边的学问与学会记忆的意义同样重要。

它是丰富我们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的又一把不可缺少的金钥匙。

观察故事图片。

1.小女孩为什么要向那个男孩子学踢球?

就是因为他的球技高。

擦玻璃的例子也是一样的,那么你向周围的同学学习过什么吗?

2.小结: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告诉我们:

周围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要虚心向他们学习。

其实,知识是在一次次的体验中发现和积累的。

你看,书中的小朋友在自己的生活中积累了什么样的知识,这些知识你能解答吗?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识记一篇课文,与同桌比一比谁记忆的最快?

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并记录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主题三今天我进步了吗

【教材分析】

“今天我进步了吗?

”活动主题包括“今天又有新发现”“每天进步一点点”两个内容。

培根说得好: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学习上经常有新的发现,才会有新的收获。

收获意味着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发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起一种不断求知和不断学习的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是本活动主题的所在。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期待自己的成绩能不断取得进步;

2.知道习惯是可以养成的,是可以改变的,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制作学习档案,鼓励自己有计划地学习。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在回家的路上,你有那些发现?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同学们,对于我们小朋友,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你们每天都有哪些新的发现呢?

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

今天又有新发现

1。

指导看图

(1)师:

请同学们看13页连环画,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看画,说说故事的内容

(2)师:

一个小小的鸡蛋,都有我们不明白的地方,可见生活中,一定还藏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你发现过这样的秘密吗?

(3)与同学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

(4)记录自己的发现。

2.交流

(1)借鉴书14页中伙伴的对话,看看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快乐

学习的快乐在哪里?

(2)谈谈自己的感受。

3.活动:

我们有不少的同学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但是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1)将手掌张开,十指交叉合起来。

重复几次。

看看是你的右手拇指在上,还是左手拇指在上?

再试几次。

这说明了什么?

(2)继续游戏,并将右(左)手拇指在上改为左(右)手拇指在上,稍稍用力重复一次,再重复一次……是不是习惯了一点?

生做实验,说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

每天进步一点点

1.引入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只要我们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积累知识,就能取得进步。

2.我们有信心

(1)引导学生看书P15图文,感受一下这位同学做仰卧起坐的进步。

(2)你有什么话要送给这位取得进步的同学吗?

(生自由表达)

(3)感受一下这位同学做仰卧起坐的进步。

(4)交流一下自己读书的感受。

3.交流

(1)学做仰卧起坐是这样,学习其他的事呢?

(2)说说怎么样学习课本上的小朋友,让自己取得进步。

4.活动

(1)制作学习档案1读P16主题文。

(2)引导学生自由制作学习档案。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早上,问问自己:

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准备在哪些方面进步一点点?

晚上,问问自己:

今天进步了没有?

把它记下来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几点建议:

每天读书

学会自制

确定主次

强迫自己

一定弄懂

今天就做

早睡早起

克服惰性

第二单元《家庭因我更美丽》

主题一妈妈,您放心吧

【教材分析】

本活动主题中“瞧,我能行”“平安每一天”两部分内容分别指向学会自理﹑学会自护的主题,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树立安全意识,让家人放心。

每天平平安安是家庭幸福的基本保障,因此,学会照料自己﹑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的表现。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安全常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处救的能力;

2让学生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不做父母的“小麻烦”。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初探

1.故事导入:

讲动物反哺的故事。

2.学生谈感受。

3.师:

“连动物都知道要报答自己的父母,我们了解过爸爸妈妈的工作,懂得他们的辛苦,我们应该用什么来爱和帮助爸爸妈妈呢?

4.小结,我们学会了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和帮助了。

二﹑课中深究

(一)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活动一:

瞧,我能行

1.看P18图,讨论:

我该怎么做?

学生自由说方法。

2.汇报:

用故事的方式说说爸爸妈妈的一天。

生:

(1)我碰到难题了,爸爸就在我身边。

(2)妈妈看着我整理自己的房间。

(3)明天春游的午餐怎么办?

师:

让我们用行动告诉爸爸妈妈:

你放心,我能行!

3.活动:

明明白白父母心

(1)写出父母对自己的帮助

(2)如果我能行,会怎样?

(3)说说爸爸妈妈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希望?

(4)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二课时:

平安每一天

1.录像导入:

(1)播放火灾实况片段,观看录像。

(2)导语:

同学们,水火无情,如果我们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会给自己、他人带来多大痛苦!

2.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危险?

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危险:

……

3.智斗陌生人

有跟着你的陌生人,你会怎么办?

(全班同学为斗陌生人想办法)

4.活动:

认识安全标志

(二)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1.在生活中还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

交流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

2.生活自救:

当危险出现时,你会怎么办呢?

模仿书上的情节,做表演。

(三)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1.考考你:

如果油锅起火了,能用水扑灭吗?

2.生自由讨论

3.同学们想了许多办法,但最好的办法是:

用湿布迅速盖住油锅,或者是用沙土盖住油锅,或用锅盖盖住锅,然后再用湿布盖在锅盖上,这样就能把火扑灭。

三﹑课后实践

1.制作﹙我的安全卡﹚

2.活动:

比一比:

谁的自救能力强,开展自救比赛。

学生分组参加比赛。

活动主题二我爱我的家人

【教材分析】

本主题由“我的爱是什么”和“快乐的全家总动员”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把“爱”具体化,用典型形象的事例引导学生如何对家人付出自己的爱。

第二部分帮助学生通过和家人的合作与分享,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沟通。

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延展到真实的生活中,富于情趣。

【教学目标】

1.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2.能和父母家人平等沟通、相互理解;

3.为组织家庭活动出谋划策,给家庭带来欢乐。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感受着家人的爱。

那是妈妈的拥抱、爸爸的目光、可口的晚餐……爱,不只是一个字。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我的爱是一句贴心的话”。

一句关心的话、礼貌的话,就可以使家人感到温暖。

把自己的心事和家人分享,也能增进彼此的信任,平时在家中你是怎么做的?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贴心的话语

(1)你会说课本中的这些贴心话吗?

说一说,懂得与家人说话的语气。

(2)你还会说哪些让家人高兴的话。

交流一下自己的经验。

(3)奶奶送孙子去上学,并千嘱咐万叮咛为什么孙子还不高兴?

奶奶为什么会唠叼?

听了男孩的话奶奶会怎样想?

讨论,充分感受家人的爱。

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活动二爱是理解的微笑

(1)有的事看起来很简单,只是举手之劳,我们用心去做好它,就能给家人带来快乐和温暖。

说说自己对家人的爱,相相互赞赏和鼓励。

(2)像课本中的这些事,你做过吗?

陪爷爷散散步、帮妈妈干家务、给奶奶夹菜、给下班的爸爸拿拖鞋……

(3)爱是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一起分享……我要把它记在我的爱心日记里。

活动三快乐的全家总动员

让我们回忆和家人共处的欢乐时光,说说有趣的家庭故事,在家庭成员过生日或逢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时的活动。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制作爱心卡: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设计“快乐的家庭总动员”金点子,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与家人一起设计,多听听长辈的意见。

这个活动鼓励学生和家人共同设计,一是为了尽可能增加学生和家人共处、交流的机会,享受家庭的融洽氛围,二是通过一起活动学生能理解家人。

主题三我们共同面对

【教材分析】

本主题由“也让我来分点忧”“美好的家庭计划”和“我的温暖心情”三部分组成。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想的多,而子女为父母、他人想的少,这样的情况让很多教育工作者担忧。

长此下去,孩子们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思想,缺乏家庭责任感,不关心社会。

所以,这一主题针对目前家庭教育的弊病,让学生自觉地从家长单方面宠爱孩子的教育误区走出来,也学着为家人、为家庭分忧,和家人共同畅想美好未来。

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心,深化“家庭因我更美”的含义。

【教学目标】

1.关心家庭生活,用实际行动学会为家人分忧。

2.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家庭建设,和父母一起制定美好的家庭计划;

3.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观看影片《花木兰从军》,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师:

你们知道花木兰为什么要参军吗?

师:

是啊,生活中的每一天,或许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感受着家人的爱,然而你去关心家人了么?

你为家人、家庭分忧了么?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从身边做起

(1)出示场景图片,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妈妈忙不过来,我该怎么办?

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各自的处理办法。

分组合作表演

(2)父母吵嘴时,我该怎么办?

在小组内说说,然后组长发言。

(3)在商店,你想买一个东西,妈妈有点为难,你怎么办?

活动二我的温暖心情

1.读刘伯承的故事。

体会孝获父母,为家庭分忧的美德。

2.让学生介绍一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的辛苦。

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父母。

3.你认为应该怎样孝获自己的父母?

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美好的家庭计划,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来为它努力,增进全家人的感情,共同进步。

家庭计划,每个人都有责任。

说说自己的能力,为下一步打基础。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设计我的家庭计划,你们家目前有什么样的计划?

你打算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或贡献?

为了我们温馨的家,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第三单元《共享友爱阳光》

主题一大家都是好朋友

【教材分析】

“大家都是好朋友”是本单元的导入部分,包括“认识你真好”和“不一样的朋友”两个内容。

本主题试图营造亲切的氛围,引导学生感受平常而又真实的同学情谊。

【活动目标】

感受同学之情,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珍惜友谊,学会表达自己的友情。

明折真正的朋友要真诚相待、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欣赏和友爱之情。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搜集自己与朋友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自己和同学之间最难忘的事。

2.通过搜索,了解朋友的种类,对"朋友"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如,什么是挚友、什么是学友等等)。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引入课题,唤醒生活

1.往事回忆

学生说说自己和同学之间最难忘的事,并说说当时的心情,可以边讲故事边呈现同学在一起的照片。

感受同学之间的亲密友谊。

2.介绍我的好朋友

向班上同学介绍"我的好朋友",可以介绍朋友的性格、爱好、特长,也可以介绍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等,表达对同学的欣赏。

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认识你,真好

活动一:

讨论:

假如没有朋友

让学生说说没有朋友的感受,体会朋友的重要性,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活动二:

卡片传友谊

学生各自制作一张卡片,卡片上可以记录彼此之间难忘的故事,也可以画上与朋友在一起的温暖画面,还可以写上感谢的话。

如果有时间,可以多写几张小卡片,装饰得漂亮些,送给自己的几位朋友。

2、不一样的朋友

活动一制作我的"朋友词典"

学生在课前所所搜集的资料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朋友,完成自己的"朋友词典"。

活动二交流:

我的不一样的朋友

交流自己有哪些不一样的朋友(如学习上的朋友是谁,生活上的朋友是谁……),还可以说说自己和不一样的朋友在一起的感受,将感受写下来。

活动三:

真正的朋友"辩论赛

辩论的主题是"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把学生分成反方两组:

正方的观点是"能指明自己的缺点,互相帮助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反方的观点是:

"有好吃的、好玩的、能共同分享的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通过辩论让学生了解,真正的朋友常常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跟你一起面对困难,帮助你进步。

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为朋友制作小卡片,并亲手送给他,对朋友说上一句心里话。

2.说一说当你收到朋友的卡片时心情是怎样的?

与大家共享快乐。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为朋友做件力所能及的事。

主题二你的心情我理解

【教材分析】

友谊的魅力在于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和互相支持,理解是架设在朋友之间心灵深处的桥。

本单元意在帮助同学之间架设起这座桥梁。

“你的心情我理解”这一主题,包括“别难过,有我呢”和“让我先说对不起”两个内容。

【活动目标】

学会关心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与朋友相互理解。

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时,能多反思自己的言行,尽量对他人宽容。

学会珍惜友情,与朋友平等。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准备朋友帮助自己的故事,并想一想得到朋友帮助时的感受。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课题,唤醒生活

学生在班上交流朋友帮助自己的故事,并说说得到朋友帮助时的感受。

对帮助过自己的朋友说句谢谢,感受友情的可贵。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别难过,有我呢

活动一送他一缕阳光

学生换位思考,说说朋友什么时候需要你在他旁边,鼓励他、支持他、帮助他(如生病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做错事的时候……)。

体验他人的心情和需要,知道该在什么情况下去关心身边同学和朋友。

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理解的电话,都能让人感到友情的可贵。

活动二谈心屋:

说说我和朋友间的烦恼事

小说组交流:

现在和朋友之间有什么烦恼的事情。

然后每小组推选代表一名,讲述各自小组成员的困惑及小组集思广益提供的解决办法(对学生不愿意在班级公开的烦恼,可以征得其同意,写在小卡片交给老师,师生共同交流)。

明白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里,每个同学都可以成为自己值得信赖的朋友。

活动三:

制作"友谊"书签

1、学生课前利用网络、图书等,查找收集有关"友谊名言",把它摘抄下来制成书签,与朋友一起交流分享,还可以互相赠送友谊书签。

2、让我先说对不起

活动一勇敢地说声"对不起"

学生说出自己曾经和自己的朋友、同学产生过误会和心结,并勇敢地对朋友说声对不起(可以小声对自己的朋友说也可以自己心里默默说)。

知道只要一点点的勇气,就可以换回难得的难得的友情。

活动二说句心里话,找回自己的好朋友

采取让学生在老师发的小卡片上写出心里话的办法,鼓励学生彻底顾虑,以书面的形式主动向与之有过冲突的同伴、朋友表示歉意,达到消除朋友之关间的隔膜、维护友谊的目的,促进学生豁达、大度、宽厚待人等优秀品质的形成。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我们的矛盾化解了

说说自己与朋友闹矛盾的经过,自己用什么办法化解了矛盾。

让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化解朋友之间的矛盾。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制作小卡片,在小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心里话,主动向有自己有过冲突的同伴、朋友表示歉意,消除隔膜,维护之间的友谊。

主题三友爱是相同的

【教材分析】

友爱是相同的这一主题,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等内容要求。

本主题帮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也正是这因为这种差异,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

我们要理解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和选择,这样才会彼此享受平等的友爱。

教材中先通过一幅图揭示主题,文中的小女孩的困惑也许很多孩子都有,接下来的两组图画则以具体的交往事例引导学生怎样面对这种个体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矛盾。

因此在相互交往中,相互理解与相互尊重就显得尤其重要。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想法和选择;

2、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之间友好地沟通。

【活动时间】

建议本主题教学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让学生找一找:

如不同颜色的纸、不同样子的钢笔、圆珠笔等,初步感受事物之间存在差异性。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活动一找差异

1.师出示不同颜色的纸,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差异。

2.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不同样子的东西。

3.师: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不同的人对事物的感受和看法也会有所不同。

一位小女孩给小狗突穿上花背心,把小狗打扮得好看。

许多人围观,大家说的话一样吗?

各是怎样说的?

4.学生分组讨论:

面对她的疑问,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5.师小结:

你的别人的眼里也是别人。

别人与你的意见不同,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的想法总是和自己一样。

活动二制作小小差别卡

1.分组讨论自己小组成员有哪些不同之处。

2.制作小小差别卡

不同之处

学生甲

学生乙

学生丙

学生丁

课余爱好

爱看的书

喜欢的水果

对某一问题看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