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7757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阴阳学说

(1)阴阳:

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的基本特征: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3)阴阳的属性特点:

1.阴阳的普遍性:

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根据其各自属性均可用阴阳加以统之,这就是阴阳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基础,不宜分阴阳。

3.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阴阳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特定条件的变更时,阳可变为阴,阴可变为阳,阴阳可相互转变。

4阴阳的可分性:

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如人体脏腑,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中心肺在膈上属阳,肝、脾、肾在膈下属阴等,

(4)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是指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两者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过程。

事物在总体上呈相对稳定,此时就称作“平衡”,所谓健康的人,其主要标志就是阴阳的消长处于动态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

它主要是指阳证可以转阴证,阴证亦可以转为阳证。

(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解释人体组织结构;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2、说明病理变化。

3、指导疾病治疗。

4、指导疾病诊断。

5、概括生理功能。

2、五行学说

(1)五行: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五行归类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五液

小肠

大肠

皮毛

膀胱

第三章藏象学说

1.心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

生理:

1气血运行通畅,脏腑机能正常。

2心气充足—面色红润光泽,舌色淡红,脉和缓有力。

病理:

1血脉空虚,脉虚无力。

2心血瘀阻,唇舌紫暗,脉结代。

(2)心主神志;生理:

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病理:

失眠、多梦、健忘、精神不振、谵妄、昏迷等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关系密切。

系统连属

(1)心在志为喜:

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喜”有关。

(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全身血脉都属于心,面部色泽能反映心气的盛衰。

(3)心开窍于舌:

指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

通过对舌的观察,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状态。

(4)心在液为汗:

“血汗同源”

2.肺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1主一身之气—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的调节。

2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司呼吸—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

生理:

呼吸通畅,均匀,卫外能力强。

病理:

呼吸气短,喘促,易外感。

(2)主宣发和肃降:

主宣发:

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布散的作用①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②肺气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③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

主肃降:

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①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②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

(3)通调水道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4)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

指全身的血脉都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宣降进行气体交换后输送全身。

功能:

助心行血。

主治节:

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

功能:

①肺司呼吸,调节气体交换;②调节气机,调节气的升降出入;③助心行血,推动和调节血运④调节水液代谢。

系统连属⑴肺在志为悲忧:

“悲忧”的情志活动与肺有关⑵肺在液为涕:

鼻为肺窍,涕为鼻黏膜分泌的黏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

⑶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肤、毛、汗腺依赖肺所宣发的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

⑷肺开窍于鼻:

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

发音与肺有关。

病理:

鼻干燥、流涕、毛发干枯、声音嘶哑等。

3.脾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概念:

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以维持其生理功能。

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的作用。

生理:

气血生化有源,精力充沛,壮实。

病理:

气血生化不足,腹胀、纳差、便溏、消瘦等。

2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生理:

脾气健旺,水液运行正常病理:

水液内停。

(2)脾主升清,指脾气以升为顺,1水谷精微2维持内脏正常位置。

生理:

水谷精微吸收和输布正常。

病理:

①气血生化无源,头晕,乏力,腹泻。

②内脏下垂:

脱肛等。

(3)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生理:

气固摄血液功能正常,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发生出血。

病理:

即脾不统血,出现各种出血。

系统连属①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四肢肌肉的壮实与功能的发挥与脾气的运化功能有关。

②在志为思:

“思”的情志活动与脾的运化、升清功能有关。

③在液为涎:

涎由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

④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

饮食、口味与脾运化功能有关;口唇的色泽与脾气的健运、气血的充足与否有关。

4.肝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疏:

疏通、疏导;泄:

发散、宣泄。

指肝具有主升、主动的生理特性,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调畅气机,指肝的主升、主动、主散的特性,能疏通、畅达、升发气机。

2助脾运化,具体表现在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功能,脾胃的升降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3调达情志,指情志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4调节生殖功能,指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和月经来潮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2)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人动血运于全身人静血归于肝系统连属①肝在志为怒:

“怒”的情志变化与肝有关,怒易伤肝;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易发怒②在液为泪:

泪有濡养,滋润和保护眼睛的作用。

③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全身筋膜有赖肝血的滋养。

④开窍于目:

指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物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

5.肾生理功能

(1)主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精: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①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②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2)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

津液代谢需要肾阴和肾阳的调节。

“肾阳为开”—尿液生成排出;“肾阴为合”—水液的重吸收(3)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防止呼吸表浅,调节呼吸的作用。

系统连属①在志为恐:

恐惧、害怕的精神状态与肾有关。

②在液为唾:

唾为为肾精所化,有润泽口腔,助食物下咽的作用。

③开窍于耳和二阴:

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前阴的排尿和生殖功能,后阴的排泄粪便作用均与肾有关。

④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6、气与血的关系:

1.气为血之帅①气能生血:

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②气能行血:

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

③气能摄血:

气能统摄和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即脾统血)。

2.血为气之母①血能载气:

血是气的载体,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

②血能生气:

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保持旺盛。

7、气与津液的关系:

(1)气能生津:

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气旺津足;气虚津不足;气能行津:

津液的输布、变化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

气行水行;气停水聚;气能摄津:

气的固摄津液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维持津液代谢平衡。

气虚多汗、多尿、遗尿。

(2)津能载气:

气必须附着于有形的津液才能存于体内。

津脱气虚:

少气懒言、肢倦乏力。

第四章病因病机

六淫各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风邪致病特点:

风属阳邪,其性开泻,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主动。

湿邪致病特点:

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

寒邪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寒主收引;寒性清澈。

暑邪致病特点: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其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暑多夹湿。

燥邪致病特点: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移上肺。

火(热)邪致病特点: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扰动心神;易耗气伤津;易生风动血;易致肿疡。

疠气即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异常能直接影响内脏,病自内生,又称“内伤七情”。

致病特点:

直接伤及内脏:

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影响脏腑气机:

怒责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影响病情转归。

痰饮: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其清稀者称饮。

稠浊者称痰,两者同出一源,故并称痰饮。

致病特点:

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易扰乱神明;多见滑腻舌苔。

瘀血:

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血行受阻,滞留于经脉、脏腑之内,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未能消散。

特点;①病位不一,病证各异②病证虽多,特点共同:

疼痛、肿块、出血、望诊(肌肤爪甲失荣舌象:

舌质紫)、脉象:

细涩沉弦或结代

气机失常主要有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这几方面。

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式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主要有①气滞(指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②气逆(指气的上升过度,或下降补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③气陷(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④气闭(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气机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⑤气脱(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第四章四诊

望诊:

1、望神,广义:

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

狭义:

指神志、意识、思维活动,有得神、少神、失神、假神之分。

假神:

是指垂危病人出现的暂时性的某些症状“好转”的假象,如原本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声低气弱,懒言少食,突然精神转佳,两颊色红如妆,语声清亮,喋喋多言,思食索食等,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

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2、望色;指通过观察皮肤色泽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包括面色、肤色。

常色:

我国人正常肤色为面色微黄略红润,而有光泽

病色—青色:

主寒、痛、瘀血、惊风;赤色:

主热;黄色:

主湿、虚、黄疸;白色:

主虚、寒、失血;黑色:

主肾虚、水饮、瘀血。

3、望舌舌尖—心肺(上焦)舌中—脾胃(中焦)舌边—肝胆(下焦)舌根—肾

舌质:

望舌色: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红舌,主热证;绛舌,主热盛、主瘀;青紫舌,主阴寒、瘀血。

望舌形:

芒刺:

主热盛(状如草莓)裂纹:

多见于阴液亏损(舌面裂沟、深浅不一)齿印:

多为气虚或脾虚(齿痕舌)舌疮:

主心火热盛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溃疡、红肿)舌下络脉:

青紫色主血瘀(舌尖上卷见舌底两侧络脉)

舌苔:

1.苔质⑴厚薄:

反映病邪的浅深与轻重苔薄—邪气在表,病轻邪浅苔厚—邪入腑脏,病较深重薄厚—病势渐增厚薄—正气渐复⑵润燥:

反映津液之存亡

⑶腐腻:

反映中焦湿浊及胃气的盛衰

苔色⑴白苔:

主表证、寒证、湿证薄白—为病邪在表,病情轻白厚—主湿浊内盛,或寒湿痰饮⑵黄苔主里证、热证1薄黄—风热在表2黄滑舌淡胖—阳虚水湿不化3.黄腻—脾胃湿热或痰湿食滞4老黄焦裂—里热盛极,耗伤气阴⑶灰、黑苔主里证,多见于病情较重者

闻诊:

谵语:

热扰心神,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

郑声:

心齐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独语:

心气不足、痰气郁结、清窍阻蔽

问诊:

问寒热;1.恶寒发热:

外感初期,是表证的特征2.但寒不热:

里寒证,新病为寒邪直中,久病为阳气虚衰3.但热不寒:

里热炽盛、阳明腑实、阴虚湿温、温热病热入营血4.寒热往来:

少阳病、疟疾三部九候:

切诊:

第八章辨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它是根据病人的证候表现之和概括出来的规律。

表证,是病变部位浅在肌肤的一类证候。

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的外感病初起阶段。

八纲辨证是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一类证候,多具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

里证,是病位深在于内(脏腑、气血等)的一类证候,以脏腑证候为主,病程长,不恶风寒,脉象不浮。

寒证,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机体功能活动抑制或衰减的证候。

热证,感受热邪,或阳胜阴伤,表现为机体功能活动亢进的证候。

虚证,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表现的证候。

实证,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表现出的证候。

阴证,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属寒属虚。

阳证,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属热属实。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钢,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辩证方法。

肺气虚证,是指肺气不足所表现出的证候;肺阴虚证,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出的证候;痰湿阻肺证,是指由痰湿阻滞于肺而表现出的证候;肝火上炎证,是指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出的证候;肝阳上亢证,是指肝气亢奋,或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扰头目所表现出的证候;肾阳虚证,是指肾脏阳气虚衰所表现出的证候;肾气不固证,是指肾气亏虚,固摄无权所表现出的证候;肾精不足证,是指肾精亏损所表现出的证候;肾阴虚证,是指肾阴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出的证候。

表证与里证的区别;

病因病位病程病情临床特点

外感六淫浅表短轻发热恶寒同见

表证入里脏腑较长较重发热恶寒分见

表证与里证的关系;①表里同病②表里转化

一、心与小肠病的辨证

(一)心气虚、心阳虚证候心气虚------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心阳虚------心气虚的证状,兼见形寒肢冷,心胸憋闷,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二)心血虚、心阴虚证候心血虚------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面白无华,眩晕,唇舌淡脉细证候心阴虚------心血虚兼见心烦、颧红、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区别;心血虚:

以血虚为主因,重点表现为血脉失充和神明失养。

心阴虚:

以阴虚为主因,重点表现为阴不涵阳,虚热内盛而引起的心阳独亢。

(三)心火炽盛(四)心血瘀阻(心血瘀阻:

是指瘀血,痰浊,阻滞心脉,血液运行不利的病理变化。

五)痰迷心窍(六)痰火扰心(七小肠实热(八)小肠虚热(见于脾胃阳虚)

二、肺与大肠病的辨证

(一)肺气虚喘咳无力,动则气短,面色白光白无华,体倦无力,语音低微,痰清稀,

(二)肺阴虚干咳无痰,痰少而粘稠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潮热颧红,盗汗(三)风寒束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痰稀白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舌苔薄白(四)风热犯肺发热恶寒,咳嗽气促,痰黄粘稠鼻流黄涕,口喝咽干,咽喉疼痛(五)燥热犯肺(六)痰热壅肺(七)痰湿阻肺(八)大肠湿热(九)大肠津亏(十)大肠热结

三、脾与胃病的辨证

(一)脾气虚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口淡无味,大便溏泄,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无力,消瘦,舌淡有齿痕,苔白,脉缓弱。

(二)脾阳虚脾气虚的证状兼见形寒肢冷,脘腹冷痛,喜温喜按或肢体困重浮肿,大便溏薄清稀(下利清谷)或白带量多质稀(三)脾气下陷(四)脾不统血(五)寒湿困脾(六)脾胃湿热(七)胃阴虚(八)胃火炽盛(九)食滞胃脘(十)胃阳虚(十一)胃腑气滞

四、肝与胆病的辨证

(一)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出的证候。

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善太息,胸胁少腹胀痛,或咽部有梗塞感,或胁下痞块,妇女可见乳房胀痛

(二)肝火上炎(三)肝血虚(四)肝阴虚(五)肝阳上亢肝阳上亢是指肝气亢奋,或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扰头目所表现出的证候。

烦躁易怒,头胀痛,眩晕目胀,面部烘热,口苦口干,尿黄,大便秘,结,(六)肝风内动(七)肝胆湿热肝胆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肝胆所表现出的证候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或见身目发黄,发热(八)寒滞肝脉(九)胆郁痰扰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一)肾阳虚肾阳虚是指肾脏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耳聋,神疲乏力,阳痿滑精,妇女可见带下清冷,不孕,形寒肢冷或见全身浮肿,尿少或见五更泄,面色晄白

(二)肾气不固(三)肾虚水泛(四)肾不纳气(五)肾精不足

(六)肾阴虚肾阴虚是指肾阴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眩晕,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咽干口躁,腰膝酸软,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女子经闭,不孕或见崩漏(七)膀胱湿热膀胱湿热是指湿热蕴结于膀胱所表现出的证候尿频,尿急,排尿灼热疼痛,小便短赤涩少或尿血,或尿有砂石

感冒辨证论治;感冒病变多在肺卫,一般以宣肺解表为治则。

一、外感邪气;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喉痒或咳嗽声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葱豉汤加杏仁、苏叶、防风、荆芥等;病情重者,用荆防败、外感风热发热,微恶风,或有汗出,头痛且胀,咳嗽咯痰黄稠口干微渴,咽喉焮红作痛,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银翘散(银花、连翘、淡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穗、苦桔梗、甘草、竹叶鲜芦根)加减。

二、卫外不固内伤发热;基本治疗原则:

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一、阴虚发热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二、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黄疸临床辨证,应以阴阳为纲,分清阳黄和阴黄。

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病程较短,多属热证、实证,以湿热为主;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病程较长,多属虚证、寒证,以寒湿为主。

“湿”邪是本证的关键因素,通利小便则湿有去路,因此,利小便是治疗本证的基本原则。

茵陈蒿汤(茵陈蒿、山栀子、大黄)加味。

胁痛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等疏肝理气。

恶心欲吐,可加橘皮、竹茹阴黄茵陈术附汤(茵陈蒿、附子、白术、干姜、炙甘草、肉桂)加味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

正治与反治。

正治:

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

它适用于疾病证象与本质一致的病证。

反治:

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第八章中药方剂

中药炮制。

目的:

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增强药效,改变药物性能,利于贮存,便于服用。

中药性能:

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及毒性。

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良。

五味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

中药禁忌:

十八反、十九畏。

妊娠用药禁忌,大多毒性强,药性猛烈,如巴豆,牵牛,斑,麝香,虫亡虫,水蛭,莪术,芫花,大戟,甘遂,商陆,水银,轻粉,雄黄等。

煎煮方法:

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

五味⒈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⒉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的作用⒊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⒋苦“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

⒌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

方剂是理、法、方、药的组成部分,临证时首先辩证,然后确立治法,在治法指导下选用相应药物组成方剂。

方剂的组方原则:

君药,指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其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必须具有的药物;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其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药力次于君药;佐药,一是辅佐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既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一、解表药凡具有发散功效,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解除表证的药物,称解表药

辛温解表;

麻黄⒈辛温解表⒉宣肺平喘⒊利水消肿

防风⒈辛温解表⒉除湿止痛⒊祛风止痉⒋透疹止痒

辛凉解表;

薄荷⒈辛凉解表⒉清利头目⒊利咽透疹⒋疏肝解郁

二、祛风湿药指具有祛风除湿功效,以祛除风湿为主要作用,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

独活⒈祛风除湿⒉散寒止痛

三、祛湿药凡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

化湿燥湿药

藿香⒈化湿解暑⒉和中止呕⒊辛温解表

苍术

利水渗湿药

茯苓⒈利水渗湿⒉补中健脾⒊宁心安神

清热利湿药

茵陈⒈利湿退黄⒉除湿止痒

木通⒈清热利湿⒉清心除烦⒊通经下乳

车前子⒈清热利湿⒉渗湿止泻⒊清肝明目⒋清肺化痰

四、清热药凡具有清热功效,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

清热泻火;

石膏⒈清热泻火⒉除烦止渴⒊生肌收敛

栀子⒈泻火除烦⒉清热利湿⒊凉血解毒

清热解毒;

金银花⒈清热解毒⒉疏散风热⒊凉血止痢

连翘⒈清热解毒⒉消痈散结⒊疏风散热

蒲公英⒈清热解毒⒉利湿通淋⒊清肝明目

清热凉血;

生地黄⒈清热凉血⒉养阴生津

牡丹皮⒈清热凉血⒉活血散瘀

清热燥湿;

黄芩⒈清热燥湿⒉泻火解毒⒊清热凉血⒋清热安胎

黄连⒈清热燥湿⒉清热解毒 ⒊清热泻火

黄柏⒈清热燥湿⒉清热解毒⒊滋阴泻火

清热解暑;

青蒿⒈清热解暑⒉退热除蒸⒊清胆截疟

清热明目;决明子⒈清热明目⒉润肠通便

清虚热;

银柴胡⒈清虚热⒉清疳热

消导药指具有消食导滞功效,以消除胃肠积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治疗饮食积滞的

山楂1.消食化积2.行气散瘀

泻下药指具有泻下通便功效,以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治疗胃肠积滞、水肿停饮的药物

包括攻下药、润下药及逐水药三类

攻下药

大黄1.泻热通便2.凉血解毒3.逐瘀通经

芒硝⒈软坚泻下⒉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平喘药

清化热痰药

前胡清热化痰降气平喘疏散风热

贝母1.清热化痰2.解毒散结

温化寒痰药

半夏1.温化寒痰2.燥湿化痰3.降逆止呕4.消痞散结

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1.止咳平喘 2.润肠通便

款冬花1.止咳下气2.润肺祛痰

桔梗1.祛痰止咳2.宣肺利咽3.排脓消痈

温里药指具有温补阳气、祛除里寒功效,以温里散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

主要适用于外寒内侵、脏腑阳虚及亡阳厥逆等病证

附子1.温里助阳2.回阳救逆3.祛寒止痛

干姜1.温里散寒2.回阳通脉

肉桂1.补火助阳2.散寒止痛3.温经通脉

理气药指具有理气功效,以疏通气机、行气解郁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机郁滞诸证的药物

主要适用于脾胃气滞、肝气郁结、肺气壅塞等病证

陈皮1.理气和中2.燥湿化痰

香 附1.行气解郁2.调经止痛

木香1.行气止痛2.健脾消食

理血药指具有调理血液功效,以补血、活血、凉血、止血为主要作用,治疗血分证的药

川芎1.活血行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