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7623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docx

《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docx

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

2014年畜牧业发展态势探讨

  今年以来,我县畜牧业面临两大主要因素影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特别是生猪产业的震荡比较大。

一方面,国家扩大内需,加大了的畜牧业的投入,尤其是近两年来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调动了农民的养猪积极性,促进了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市场价格变化以及猪流感等因素的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从今年2月份开始,短短三个月时间,肉猪每头由盈利近200元转为亏损近100元。

养猪效益剧降,农民收入减少,对畜牧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如何正确分析生猪生产形势,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推动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开展了一些调查,提出一些建议作为参考。

  一、正确分析当前畜牧业生产形势

  畜牧养殖业作为一项农业基础产业,越来越发挥着其它产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壮大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重要支柱产业。

特别在我们山区广大农村,畜牧业是一个中间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一头连着种植业,实现了粮食及其副产品转化增值;它一头连着加工业和城镇市场,使产品变成现金,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还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障了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在实施良种补贴、改善基础设施、生产条件和促进规模养殖方面实行了重点倾斜,加快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我县目前畜牧业发展形势分析,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总体发展形势是好的。

一是畜牧业生产全面上升。

据调查统计,五月底猪、牛、羊、禽存栏量分别达到47.26万头、1.94万头、12.93万只、79.81万只,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5%、18.1%、20.2%、21.6%,其中能繁母猪达到4.96万头,同比增长50%,创历史最好水平。

1-5月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21.64万头、0.1万头、4.12万只、37.81万只,都保持了10%以上幅度增长。

二是规模养殖大幅度增加。

当前,正处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转型时期,改进生产方式,改善饲养条件,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已成为农村畜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随着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各项惠牧政策的实施,畜牧业生产方式得到了明显改进,畜禽规模养殖呈上升趋势。

2008年我县用于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和良种畜禽补贴的资金达600多万元,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万元。

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场1个,培植和发展各种类型的规模养殖场、大户383个。

今年县委、政府继续把规模养殖作为全县畜牧业发展重点工作,并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决定以高坪、三里、红岩、花坪等乡镇为重点,投资268万元,发展“150”和“1350”养猪模式204个,实行连片开发,以点带面,搞好示范,促进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发展。

在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建设中,县、乡镇畜牧兽医部门十分注重生产方式的改革和创新,立足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优良的畜禽品种,完善的基础设施,规范的疫病防控,健全的营销体系,实行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力争做到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和持续高效。

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符合建始实际生猪“150”、“1350”、山羊“1235”、肉牛“165”、蛋鸡“153”和土鸡散养等生产模式,较好地发挥了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推动了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发展。

三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加快。

进一步完善了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在三里、长梁等乡镇建立了二元母猪和本地良种母猪繁殖基地,加强了标准化生猪人工授精站建设,全面落实了能繁母猪补贴,实施了能繁母猪保险,保护和发展了良种母猪,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优化了杂交组合,在规模养殖场、户推广了外三元杂交,在散养户推广了以长大本为主的内三元杂交组合模式,三元杂交率达到了70%,生猪生产力和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同时加大了景阳鸡保种与开发力度,建立了景阳鸡原种场和自然保护区,实施了板块基地建设,制定了景阳鸡品种系列标准,景阳鸡地理标志产品已通过国家评审,这将是我州畜牧业发展史上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

推广山羊杂交改良和牛冻精配种技术,牛羊品种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四是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得到加强,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始终坚持了预防为主和依法治疫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完善了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了春秋普注,常年补针免疫制度,实施免疫标识和可追溯制度,建立了定期消毒和常年监测制度,严格实施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检验,加强了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督管理,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五是科学养畜水平得到提高。

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基础条件和饲养管理得到明显改进,特别是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现代养殖技术达到推广应用,基本实现了良种、良法、良料配套和优质、高产、高效生产。

六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几年来,国家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大大增加,如实施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猪小区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

二、当前我县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县畜牧业正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

特别是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生猪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以及猪流感等因素的影响,畜牧业经济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已由盈利转向亏损,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1、猪价剧跌,养殖效益下降。

根据我县定点调查记载,2008年生猪市场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4月份达到顶峰,仔猪价格达到56元/公斤,肥猪达到16元/公斤,猪肉达到25.6/公斤。

其间虽有小幅波动,波幅不大,仔猪均价在50元/公斤,肥猪均价在14元/公斤,猪肉均价在24元/公斤左右。

但从今年2月份以来,我县生猪市场价格出现持续下跌,而且跌幅较大,到5月底,仔猪10元/公斤,肥猪8.4元/公斤,猪肉12.3元/公斤,而玉米和饲料市场价格变化不大,猪粮比价由8:

1降至5.2:

1,已经跌到盈亏临界点以下。

农民出栏一头肥猪减收500多元,规模养殖户出栏一头肥猪亏损80至100元。

据长梁乡一名猪场老板反映,他今年养了340头母猪,育肥猪600头,2至5月亏损22万元,目前已出现资金严重短缺,难以得到贷款,压力很大。

类似情况比较多,但大家都还是充满信心,千方百计共度难关。

  生猪市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一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猪肉产品外销受阻。

我县猪肉产品主要销售沿海等地的一些方企业减员或停产停业,农民工大量返乡创业,猪肉产品需求量减少,致使外销量减少。

据对县境内肉类加工企业了解,春节以来,一直没有开展猪肉加工和外销,三个加工企业只有一个企业开展生猪加工屠宰,主要满足本地肉食品供应。

去年三个企业每天加工销售200头左右,而今年每天屠宰加工仅60头左右。

二是生猪价格进入回落期。

根据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规律,生产快速恢复,形成新的供需格局之后,市场价格将会进入回落期,寻找新的平衡点。

近两年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扶持生猪产业,陆续出台了能繁母猪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良种补贴、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等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政策,促进了生猪生产发展。

与此同时,2007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攀升,且较长时间处于高位,养殖效益可观,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养猪业,加速了生猪生产发展。

从而形成了供大于求的格局,使生猪市场价格进入了回落期。

三是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

墨西哥、美国等国家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并在全球蔓延,导致民众对吃猪肉产生了一定忧虑,购买量相对减少。

四是发展畜牧业保障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畜牧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

畜牧业生产、销售、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益分配严重失调,整个畜牧生产环节周期长,风险大,效益差,饲料、屠宰、运输、销售等环节却处于盈利,而生产环节处于微利、保本或亏损,养殖户利益得不到保障。

往往市场行情好时,大家蜂拥而上,行情差时,甚至出现宰杀母猪的现象,已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2、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畜牧养殖业是一项基础产业,产业要发展,是离不开投入的。

虽然近两年来,各行各业加大了对畜牧产业的投入,但相对于其它产业来说,投入的比例是相当偏低的,以致于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一是科技实力不足。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养殖数量的增加,缺乏对一些科学技术的运用,所以畜禽商品率不高,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不强,往往是养殖风险大于收益。

二是加工业滞后。

我县目前虽然有4家肉食品加工企业,但规模小,设备落后,只停留在加工白条肉等粗加工阶段,畜禽产品几乎是原产原卖。

产品没有进行深加工,所以,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低。

三是经济实力不足。

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我县目前还处于贫困落后时期,财政、农民无力加大在畜牧产业方面的投入,以至于产业化、规模化养殖难以完全实现。

  3、产销脱节,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不健全

  产业要发展,科技是手段,资源是依托,效益是核心,市场是关键。

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我县还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服务体系,即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

以至于出现三种矛盾无法解决:

一是畜禽产品相对过剩和市场疲软的矛盾无法解决;二是千家万户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无法解决;三是弱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与畜牧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无法解决。

主要是没有“龙头”企业带动,产品销售难以保征,受市场影响的因素较大。

使得一个产品在市场价格好时,大家都抢着生产,在市场价格低时,又都放弃生产,从而造成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的交替出现。

一体化服务机制不全,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难以搞活,严重影响了产业快速稳步向前发展。

  4、结构不优,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长期以来,我县形成了以生猪为主体的畜牧业生产结构,无论是猪肉产量还是产值都占畜牧业总量的90%以上,牛、羊、禽三大养殖只占10%左右。

我县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牛羊等市场需求大、价格好的产业发展缓慢。

景阳鸡是我县特有的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已初步形成知名品牌,但规三、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村一项基础、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十分作用。

针对当前我县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认真分析畜牧业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本地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现代养殖科技为手段,注重特色,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发展。

  1、搞好正确引导,应对市场变化

  针对当前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的现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市场监测,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市场动态,科学判断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应对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生猪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亏损,增加收入。

一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生猪市场动态,及时向养殖户传递信息,指导生产发展。

二是调整生猪生产结构和规模,淘汰劣质品种,更换优良品种,不等价、不压栏,对育肥猪做到适时出栏。

三是保护和发展母猪,提前兑现能繁母猪补贴,防止养殖户宰杀良种母猪,加强品种改良,提高良种比重和生产力。

四是加强饲养管理,科学搭配饲料,降低生产成本。

五是各级政府应协调财政、金融、信贷等部门,积极为规模养殖户提供贷款支持,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对良种母猪实行补贴,对商品猪应建立市场保护价,以防止猪贱伤农现象发生,保护生猪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是发挥山区资源优势,鼓励发展草食畜禽养殖,确保畜牧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2、强化政府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畜牧业是我县农村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的要求,把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加强指导,搞好服务。

一是政府要制定一些可操作性的政策,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要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国家对产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对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资源配置、土地流转等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要建立政府奖励机制,给予龙头企业、养殖大户、运销大户、畜产品加工企业、对养殖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促进畜牧养殖业的更快发展。

二是政府要做好银信部门的工作。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龙头企业用于畜牧业基地建设、技术改造、收购产品所需的资金优先给予安排。

财政方面,每年要从农发资金、农村信用小额贷款给予企业、养殖大户、养殖协会、农户等一定的资金、贴息扶持。

三是政府、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找项目、引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从而加大对产业的投入,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后劲。

同时要广泛融集社会各界资金,投入到产业建设中。

四是政府要强化责任制的落实。

要切实加强对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

同时要加强环境治理,以合同管理为基础,以法制管理为保证,为畜牧业快速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建立产业信息网络,加大宣传力度。

把外面的信息引进来,把自己的信息发出去,连接大市场信息。

六是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办点示范。

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到企业,确保人员、科技、示范“三到位”,进行办点示范,开展技术服务,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向前发展。

  3、加强养殖创新,改进生产方式。

   要认真总结本地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因地制宜,指导农民改进传统生产方式,创新养殖模式,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

在发展方向上,结合山区特点和优势,应坚持稳定发展生猪,提高质量和效益;突破性发展草食畜牧业,提高草食畜牧业的比重和增长率;大力发展养禽业,提高景阳鸡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特色养殖,提高畜牧业发展后劲和特色优势。

在发展模式上,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优势,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注重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无公害、环保、优质、生态品牌。

当前应在不放松千家万户养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千家万户养殖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在当前农村还存在一定的生命力。

因为我县农村和农民习惯于春节前宰杀年猪(畜禽)过年,腌熏腊肉,便于储存和来年食用,同时农民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交汇在一起,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养殖业使粮食转化增值,并提供有机肥料,增加现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同时通过实施“三建一改”改善了环境,增加了能源。

当前应引导农民进一步改善饲养条件,改良畜禽品种,适时扩大规模,发展绿色、无公害和生态养殖,提供优质商品畜禽生产。

要大力提倡和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改进生产方式,创新养殖模式。

适度规模养殖户应保持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年出栏山羊50只以上、年出栏牛10头以上、年养禽500只以上,实现当年畜牧业纯收入3-5万元以上。

在养殖模式上重点推广生猪“150”、“1350”、山羊“1235”、牛“165”和本地良种鸡散养模式。

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兴建千头、万头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养殖小区,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4、加强技术指导,搞好规范管理。

   畜牧业是一个高技术高密集型产业,在品种改良、饲料配方、养殖方式、疫病防治等环节都需要较高的科技含量。

特别是规模养殖,技术要求更高,规范管理更严。

科学技术和规范管理必须贯穿于畜禽养殖的全过程,某一环节的技术不到位,都将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发展规模养殖必须以现代养殖技术为支撑,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规模养殖户中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精、养猪“三料一补”、生物发酵床养猪、牛冻配、肉牛快速育肥、山羊“一推三改”饲养、土鸡散养、饲草“三贮一化”、草场改良、规模养殖场程序免疫等十项养殖技术,进一步加强畜禽良种繁殖推广和饲草源头监管,坚持以地方特色品种选育与引进良种相结合,重点加强畜禽“三群一站”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保障规模养殖及全县畜禽良种需要。

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境内优质饲草饲料资源,加强兽药、饲料、添加剂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进入养殖户,从源头上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要切实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提高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切实搞好畜禽规模养殖的管理和指导,实行专职技术人员分片分户(场)负责制,建立养殖档案,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对圈舍规划设计和建设、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资源利用等实用技术开展无偿培训,及时提供各类信息和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养殖效益,保护养殖者信心,积极开展健康养殖、高效养殖和生态养殖,促进畜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5、培植龙头企业,完善经营机制

  龙头企业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市场、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功能。

因此,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来抓,并且要做到按生产规模和发展需要来规化布局龙头企业。

要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和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农民引向市场,促进农业现代化,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按照经济规律,要妥善处理好生产、加工、经营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是扶持生产,保护农民利益。

在生产、加工、经营体系中,生产是基础,加工、经营部门必须着眼长远利益,把生产当着实现自身利益的源泉,主动扶持生产、服务生产、保护生产。

二是利益均沾,风险共担。

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加工、经营者,在市场波峰期,都能得到均衡合理的利益分配。

在市场低谷期,能够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和利益损失,真正形成共损共赢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三是依法按章办事。

产业体系通过健全章程,用法规契约规范各方面的经济行为,使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利益分配以及违约处罚,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把畜牧业经济纳入依法管理、有序运行的轨道。

  6、加强疫病防控,增强保障能力。

一是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24字防控方针,全面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着力强化基础免疫,扎实抓好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禽流感、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切实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二是严格检疫,强化监督,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不断强化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的执行力度,完善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动物防疫长效机制。

三是着力抓好畜牧食品安全,结合新的发展形势,不断完善畜产品食品安全保障措施的监管制度。

建立完整的生产环节(产前、产中、产后)、流通环节、消费环节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继续加大畜牧业市场专项整治力度,加强兽药质量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行养殖、加工、流通全程监测,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模不大,产业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