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7659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

《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精准复习系列天津市中考物理浮力压强密度单元复习阶梯训练题Word文档格式.doc

()7.质量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静止在水银里,下面正确地结论是(ρ铝<ρ铁<ρ铜<ρ水银)

A.铜块受到的浮力大B.铜块排开水银的体积大C.铜块露出水银面的体积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8.如图所示,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A球漂浮在水面上,B球悬浮在水中,C球沉至容器底(对容器底有压力)。

已知A、B

球质量相等,B、C两球体积相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B

A

A.C球的体积大于A球的体积B.A球所受浮力大于C球所受浮力

C.B球所受浮力大于C球所受浮力D.三球所受浮力相等

()9.把质量相同的铅块和铜块都浸没在煤油中,则它们受到的浮力(ρ铅>ρ铜>ρ煤油)

A.铅块大B.铜块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

()10.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甲漂浮,乙悬浮,则:

A、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B、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C、甲受到的浮力大于乙受到的浮力D、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

()11.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放手后,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

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F木=F铝B.F木<F铝C.F木>F铝 D.无法确定

()12.如图14-144所示,把甲、乙、丙三个小球放入水中,已知V甲=V乙m乙=m丙,则受到浮

力最大的是

A.甲球B.乙球C.丙球D.无法判断

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比较浮力

如果将同一物体浸在不同液体中,比较F浮,要根据物体在各自的液体中的状态来确定比较的方法:

1.都是漂浮时,浮力相等(可以利用这一状态比较液体的密度,即ρ液与V排成反比—表达式:

ρ1V1=ρ2V2)

2.都是沉底时,浮力的大小要看液体的密度,(同一物体浸没时V排相等)液体密度大的物体的浮力也大。

3.若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处于不同状态,则可运用浮沉条件,漂浮或悬浮时的浮力大于沉底时的浮力。

()13、将同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分别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B、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

C、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D、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浮力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

()14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右图所示,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时间t的

变化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15.如右图示,将两只同样盛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的两盘时天平平衡。

将一木块放在右

盘的溢水杯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并将溢出的水取走,此时天平:

A、右边上移B、保持平衡C、右边下移D、无法确定

()16.小明有一正立方体金属块,他想知道该金属块的密度,于是将金属块浸没在某种液体

中,如图7甲所示,在将金属块缓缓从液体中竖直提出来的过程中,画出了测力计拉力F

随提起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7乙所示。

则该金属块的密度约为:

A.2.7×

103㎏/m3

B.3.1×

C.3.5×

103㎏/m3

D.4.4×

103㎏/m3

()17.如图9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从底部接触水面开始缓慢到完全没入水中到底部

A的过程中,以下能表示圆柱体所受浮力F浮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18.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下部分截去,则剩下的部分将

A.上浮一些B.静止不动C.下沉一些D.无法确定

()19.在烟盒内取一片包装纸,用火烧去纸皮,便得到一片铝箔,将它做成中空的碗状,可以漂浮在

盛有水的塑料桶中。

如果将这片铝箔揉成团,它会沉入水底。

那么

A.铝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B.铝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铝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D.铝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四、比较物体和液体的密度。

比较浸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

可以用浮沉条件(密度关系)直接得结论:

首先明确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这一点极其重要),利用浮沉条件将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进行比较得出结果:

沉底则ρ物>ρ液。

悬浮则ρ物=ρ液。

漂浮则ρ物<ρ液。

比较液体的密度:

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时。

运用密度计的原理ρ1V1=ρ2V2来比较大小:

即ρ液与V排成反比,若同一物体在两种液体状态,可以利用浮沉条件将液体的密度与物体的密度比较,得出结论

()20、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

将同一鸡蛋分别放人其中,鸡蛋静止时如图3所示。

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

 

A.F1>

F2 

p1>

p2 

B.F1=F2 

C.F1<

p1=p2 

D.F1=F2 

p1=p2

()21、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上图所示,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A、ρB,

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分别是FA、FB,则:

A、ρA<ρB,FA=FBB、ρA<ρB,FA>FB

C、ρA=ρB,FA>FBD、ρA>ρB,FA=FB

( )22.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放入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状态如图4所示,液

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

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F甲=F乙B.ρ甲=ρ乙,F甲>F乙

C.ρ甲=ρ乙,F甲<F乙D.ρ甲<ρ乙,F甲=F乙

()2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放在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同,但液体对

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则

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B、甲球的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

C、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D、甲球、乙球的密度关系无法判断

五、物体浸入液体后比较压强变化

物体浸入液体后,一般会使容器总重增加,又由于受到浮力作用,物体将排开一部分液体,往往会导致液面变化,从而造成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变化以及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

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是液体深度变化引起的,物体浸入液体后,必然要排开一部分水。

要抓住Δh.即液面的变化(V排=S物h浸=S容Δh)(若容器装满液体时,由于液体的溢出。

液面不会变化,对容底的压强不变);

2.液体中的物体发生熔化和拆分,可能引起液面的变化,进而引起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否变化,关键看物体融化或拆分后,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变化。

浮力变小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强变小,浮力不变则压强不变。

可以通过物体的状态变化来确定浮力是否变化,拆分后仍然漂浮(悬浮)的浮力不变,拆分后出现沉底的浮力变小。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是容器的总重变化引起的,放入物体后一般整个容器的重力会增加。

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会变大。

(如果容器装满液体而且物体处于漂浮状态,由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容器溢出液体的重力并且等于物体的重力。

则整个容器的重力不变,故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这是特殊的情况)

()2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内放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放一个小球悬浮在水中,此时,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B.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将上浮

()25.容器内装有水,水对容底的压强为P1,将重为6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水没有外溢,它排开水的

重力是5N,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及水对容底的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6NP1B.5N大于P1C.6N大于P1D.5N等于P1

()26.一个大容器中装有部分水,水中有个小容器,且在小容器中有一木块(ρ木<ρ水),如图所示。

若将木块轻轻放入水中,则

A、水面会上升B、水面会下降C、水面高度不变D、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

(  )27.如图所示,同样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

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28.轻轻将一小球放入装满水容器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的质量肯定大于50g,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变大。

B、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不变

C、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

D、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50cm3

()29.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

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A.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D.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

六、密度压强浮力综合分析比较(多选题)

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画图标“量”,读题完毕应清晰地画出题设物理情景,(一般画出两种情况)。

2.明确物体所处的状态(这一点非常重要),3.分析物体不同状态时的受力分析图.并列出平衡力表达式。

4.带入相应的公式,进行必要的推导并得出结论。

()30.如下图所示,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一个实心小物体的密度时,采用了如下的实验

操作:

首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o;

然后在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

和水的总质量m1;

再用细线将物体系好后,用手提着细线使物体浸没在此烧杯的

水中(水无溢出且物体不接触烧杯),此时天平平衡时测量值为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m0gB.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m2一ml)g

C.物体的密度是m0ρ水/(m2一ml)D.物体的密度是m0ρ水/(m2一m0)

()1()31.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的质量肯定不小于50gB.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

C.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D.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50cm3

()32.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容器和水的总重为5N(如图4甲所示).将体积为10cm3的物体

A全部投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1为0.4N(如图4乙所示).若将容器、水和浸投

水中的物体A用弹簧测力计一起称量(如图4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2.则

A.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0.1NB.浸没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0.4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5.5N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5.1N

(  )3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上下两部分均为柱形的薄壁容器,两部分的横截面积分

别为S1、S2.质量为m的木球通过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T,此时容器

中水深为h(水的密度为ρ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球的密度为ρ0B.木球的密度为ρ0

C.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为T

D.剪断细线,待木球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为T

()34.装有金属球的小容器A漂浮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大容器B的水面上,所受的浮力为F1,若把金属球从A中拿

出投入水中沉到B的底部时,小容器A所受的浮力大小为F2,池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大小为N,那么

A.金属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Fl—F2  B.小容器所受重力的大小为F2

  C.小容器所受浮力减小了N    D.大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小了N

()35.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ρ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体积为V的实心金属球浸没在该液体中(如图9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撤去弹簧测

力计,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n倍.则

A.金属球受到的浮力为ρ1gVB.金属球的密度为 

C.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为D.金属球静止于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支持力为ρ1gV

()36.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小球,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且ρ甲:

ρ乙=3:

2.将它们放入足够深的水中,

甲、乙两球静止时所受浮力之比可能的是  

A.2:

3  B.1:

1  C.ρ水:

ρ乙 D.ρ水:

ρ甲

七、比较密度压强与浮力的关键词

在比较分析密度压强浮力问题时,要正确理解下列关键词:

1.装满----容器中装满液体时,再放入物体液面不在升高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满则溢,此时V溢=V排.2.浸没-----物体浸没时V排=V物;

3.将液体倒进容器中时,物体对容底的压力刚好(恰好)为零-----物体没有离开容器底面已经处于漂浮状态;

4.物体刚好浸没,液面与物体上表面正好相平,V排=V物;

5.细线刚好拉直,细线已经拉直但细线的拉力等于零;

6.柱形容器,竖直放在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底的压力等于液重(F=G液);

7.漂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物且ρ物<ρ液;

8.悬浮,物体悬浮则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

八、密度压强浮力学习效果检测题

1()3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盛满了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了100g水,则下列判断中

正确的是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B.小球的质量不会等于100g

C.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cm3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0.98N

2()38.甲、乙、丙三个球体积相等,甲球沉在水底,乙球悬浮在水中,丙球漂浮在水面上则它们所受的浮力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2()39.一实心金属小球体积为V,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端挂钩上,小球先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为

F1,后又浸没于酒精中,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为F2,比较F1和F2的大小,正确的是

A.F1=F2 B.F1<F2C.F1>F2 D.无法比较

2()40.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浸没在同样的液体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球受到的浮力大B.铁球受到的浮力大

C.铝球受到的浮力大D.三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2()41.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

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

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关系是

A.p甲<

p乙      B.p甲=p乙    C.p甲>

p乙    D.无法确定

()42.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三个实心小球A、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4

所示。

则三个小球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AρA=ρB=ρCBρA<

ρB=ρCCρA<

ρB<

ρCDρA>

ρB>

ρC

()43.将重为4N,体积为6×

10-4m3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若

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10N/kg)

A.物体上浮,F浮=3NB.物体悬浮,F浮=4N

B.物体漂浮,F浮=4ND。

物体下沉F浮=6N

()44.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木块后

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

()45.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如图所示,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

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

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4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放在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同,

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则

A、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B、甲球的密度等大于乙球的密度

C、甲球的密度大小乙球的密度D、甲球、乙球的密度关系无法判断

()47.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且

ρ1>

ρ2>

ρ3,则这三个正方体对

水平地面的压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

BF1<

F2<

F3。

CF1>

F2>

D不能确定。

()48将质量为100g的物体投入盛有100ml酒精的量简中(ρ酒精=0.8×

103kg/m3),静止后,液面上升到200ml

刻度线处,则这个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

A、物体沉入量筒底部B、物体漂浮在酒精面上C、物体悬浮在酒精中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9、漂浮在水池中的一木盆,里面有一块石头,如果将石头从木盆中取出扔进水池里,则池内水面高度将: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

()50.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

面高度如右图所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甲杯中液体的密度最小B液体对乙杯底部压强最大

C液体对甲乙丙烧杯底部的压力相等D三只烧杯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51.某物体重为0.5牛,把它放入盛水烧杯中,溢出重为0.3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多选)

A.可为0.2牛。

B.可能为0.3牛。

C.可能为0.5牛。

D.可能为O.6牛。

()52.如图所示,AB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水,水面相平,底面积不同(SA>S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水对A与B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B水对A与B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C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大于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

D甲球所受浮力小于乙球所受浮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