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8064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8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题库.docx

西方经济学题库

西方经济学题库

一、简述题

1.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含义和形成条件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主要内容: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其它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持续等量地增加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开始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某个特定值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将是递减的。

引起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为:

在生产过程的开始阶段,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逐渐使得不变要素得到越来越有效的利用,也即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的组合越来越接近最佳,因此,此时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增加的,当可变要素增加到要素组合最佳时的数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最大,此后,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则意味着固定要素与可变要素的组合中可变要素相对过多,而固定要素相对不足,这时继续增加可变要素,虽然可以使总产量增加,但总产量度增加量则出现递减现象,即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简述标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借助于序数效用函数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一种方法。

它反映了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商品组合的集合,是消费者偏好的集合表现。

标准的无差异曲线有如下五个特征:

(1)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

其含义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获得相同的效用水平,如果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那么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必定要减少。

(2)不管两种商品是如何组合的,这些组合总是处于某一条无差异曲线之上。

这一特点也称为无差异曲线的密集性。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沿着任意一条给定的无差异曲线向右移动时,其斜率的绝对值下降或曲线变得更加平坦。

从边际替代率角度而言,这表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而其根本原因在于边际效用递减.

(4)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其上的商品组合达到的满意度越高,即对任意给定的无差异曲线来说,所有在其右上方的无差异曲线都代表着更高的满足程度。

这反映了偏好的“无餍足性"。

(5)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如果存在反映同一偏好的相交的两条无差异曲线,那么在这一交点商品组合带来了相同的效用水平,但由于每条无差异曲线反映了不同的效用水平,因而无差异曲线相交会产生定义上的矛盾.

3.简述需求收入弹性与恩格尔定律。

需求收入弹性: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恩格尔定律:

是指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来表述就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4.简述在只有一种要素可变的短期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分析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时,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在此阶段部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

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

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但在这一区域中,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可生产多少,必须结合成本函数才能确定。

5.利用图形说明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6.利用图形和公式说明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

7.什么是外部性?

外部性的矫正措施有哪些?

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征税与补贴科斯定理企业合并

8.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

1。

市场上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任何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2.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不存在差别.

3.生产者进出市场,不受社会力量的限制。

4.市场交易活动自由、公开,没有人为的限制。

5市场信息畅通准确,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各种情况。

6.各种资源都能够充分地流动。

9.简述垄断、垄断成因和反垄断的措施。

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

卖方垄断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

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

买者垄断

(Monopsony)则刚刚相反。

形成垄断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1、自然垄断:

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

这是最常见的垄断形式

2、资源垄断:

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如:

无线电视的配音业)

3、行政性垄断:

政府给与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

也有由政府自行垄断,称为专卖.

反垄断的措施:

1.政府干预市场结构的措施2.政府干预企业行为的措施

10.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从支出方面如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11.利用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如何消除挤出效应.

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消除挤出效应的对策:

一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要一致,避免政策本身的内耗和效应的抵消。

二是政府应努力避免与民争利、与民争投资。

三是增强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四是最有利措施,同时也是刺激需求的最好措施,就是大力鼓励民间投资,扩大民间投资的规模和范围。

五是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降低利率克服“挤出效应”。

12.请解释为什么在政府预算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政府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

如果政府采取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则所增加政府开支等于所增加的税收,即△G=△T从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出发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即是C=C(Y-T)

从而有Y=C(Y-T)+I+G

求增量可得:

Y=c△Y-c△T+△G=C△Y+(1-c)△G

因此,可以求得△Y/△G=1,即乘数为1,即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

13.在国民收入决定中,政府支出乘数是如何推导的?

14.什么是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有哪些措施?

15.请简述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具体过程。

中央银行根据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需要,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如国库券、公债等)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活动

中央银行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各种有价证券,从而增加和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以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目的。

16.简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GDPDeflator)的异同

GDP国民生产总值,用来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创造的财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用来衡量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

实际上,CPI其实不是用名义GDP除真实GDP计算出来的,它是调查得来的(选取一部分居民样本或城市样本,观察各种商品价格变动趋势)。

而名义GDP除真实GDP的值应该叫做“价格平减指数”!

差别是平减指数是“加权平均”的结果,而CPI不是加权的(它是调查结果与一定的比例折算而来,这个比例可以使去年各种商品占GDP份额).所以说平减指数更能准确反映当前价格水平。

比如,房地产价格增幅很高,如果以CPI看,价格指数就很高;但价格高了交易量少,对整体价格带动就减少了,所以这种情况下平减指数肯定低于CPI指数。

17.简述货币政策和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第五,调整再贴现率.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18.简述货币乘数的含义、货币乘数如何推导、影响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9.简述蒙代尔不可能三角。

其含义是: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Monetarypolicy),固定汇率(Exchangerate),资本的自由进出(Capitalmobility)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来实现调控的目的。

20.何为“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为什么会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安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

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二、论述题

1.论述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的含义、后果。

最高限价是指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

最低限价又称“保护价”。

是指一国政府对某种进口商品规定的最低价格界限,即当进口货物的价格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时,则对其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

(1)基于“先来先得的分配,可能引起排长队

(2)政府被迫采用定量供应的制度,如为每一种配给的产品发给人们一定数量的配给票。

(3)最高价格的主要问题是可能出现黑市,顾客不能在合法市场中买到足够的东西,可能会转向黑市,用高昂的价格来购买。

(4)另外一个问题是最高价格减少了已经短缺的商品的生产数量。

制定最低价格的问题之一是有过剩产品。

最低价格政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高价格会引起效率低下.

支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但很有限,扭曲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

2.利用图形论述短期生产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中TP为总产量;AP为平均产量:

MP为边际产量

(1)总产量和平均产量

从几何角度讲:

平均产量实际上就是总产量曲线上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因此当APL在C点达最大值时,在TPL上必有一条最陡的切线,与TPL相切于C点。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

根据边际产量定义可知:

边际产量等于总产量在各点切线的斜率。

在B点前,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在B点边际产量达到最大:

B点到D,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以递减的速率增加,在D点达到最大值。

边际产量此时降到零;D点之后,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开始下降.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于C`点。

C`之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将平均产量上拉;C`之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将平均产量下拉。

边际产量的变化总快于平均产量的变化.

3.论述市场失灵的含义和原因.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为:

成本或利润价格的传达不适切,市场不存在,如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进而影响个体经济市场决策机制;次佳的市场结构,垄断市场的影响。

4.什么是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是如何形成的?

吉芬商品,是一种商品,在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

所谓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

英国人吉芬于19世纪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

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作吉芬物品。

5.论述失业的类型和失业的形成原因

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

(1)自愿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2)非自愿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3)隐蔽性失业等不同类型。

失业的原因主要有:

1总需求不足。

由于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使经济社会的各种经济资源无法得到正常与充分的利用。

2、摩擦性失业。

当一个国家某个地区的某一类职业的工人找不到工作,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却又缺乏这种类型的工人时,就产生了摩擦性失业.

3、季节性失业。

有些行业的工作季节性很强,而各种季节性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工作又不能相互替代,季节性失业可以设法减少,但无法完全避免

4、结构性失业.在动态的经济社会中,平时总有一些人要变换他们的工作,或者换一个职业,或者换一个雇主,有的可能调到其他地区工作,当某项合同到期时也会出现劳动力多余.这些情况中,未找到另一个工作之前,常常会有短暂的失业。

6.论述通货膨胀的类型和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程度:

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

以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分类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其特点:

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输入型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汇率所致)。

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

7.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替换关系在长期为什么会消失?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因为如果预期有效,那么在长期人们总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期,预期的通胀率迟早与实际一致,因而相应的要求改变工资,使得失业率不变并永远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所以,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变成一条垂直的线,失业率不再受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8.运用弗莱明一蒙代尔模型,分析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1。

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短期是有效的,但长期来看是无效的,在浮动汇率下则更为有效

2.在资本有限流动情况下,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本流动时基本一样

3.而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在浮动汇率下,则是有效的。

9.论述规模经济的含义、类型和形成原因。

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1。

规模内部经济。

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

2、规模外部经济。

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

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

3、规模结构经济。

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

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原因

1、专业化,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

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

2、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高效率

3、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

4、运输、订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

5、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10.论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1、劳动的投入数量:

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社会投入生产的劳动数量越多,生产的产品就可能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劳动投入数量取决于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以及劳动者投入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2、资本的投入数量:

在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资本数量投入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

资本的投入数量也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的利用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率.

3、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一般用在一定时间内每个劳动者所生产的GDP,或单位劳动时间所生产的GDP来计算。

在同样的劳动投入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

4、资本的效率,也就是投资效益,是指单位资本投入数量所能产生的GDP,一般用GDP与资本总额的比率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GDP需要投入的资本数量表示。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的效率提高就会带来经济增长,反之,资本效率下降就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因素:

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的利息、税收、财政和汇率政策来增加经济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