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8215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科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练习题按知识点分类精选带答案Word下载.docx

反应

B.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8.“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  )

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

C.固体氢氧化钠D.生石灰

三、反应热的测定

9.在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时,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少实验

误差的是(  )

A.碎泡沫塑料B.环形玻璃棒

C.底部垫纸条D.两个量筒

10.在进行中和热

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反应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

B.测量溶液的温度计要一直插在溶液中

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D.为

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11.用50mL0.50mol·

L-1盐酸和50mL0.55mol·

L-1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0.1℃,终止温度为23.4℃,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g-1·

℃-1,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g·

cm-3,则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热(  )

A.55.2kJB.3

91kJ

C.336kJD.1.38kJ

12.将V1mL1.00mol·

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

的浓度约为1.00mol·

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能力提升]

13.反应C(石墨)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  )

①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②石墨没有金刚石稳定

③石墨和金刚石可以相互转化

④石墨和金刚石不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4.固体碘在受热时发生升华现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未破坏I—I共价键,因此未发生吸热反应

B.碘受热升华,吸收热量,发生了吸热反应

C.碘受热升华,未破坏共

价键不供应热量也能发生

D.碘受热升华,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15.已知1g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121kJ,且O2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形成1molH—O键时放出热量463kJ,则H2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

A.920kJB.557kJ

C.436kJD.188kJ

16.计算1molH2和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的反应热为______________。

(已知:

1molH—H键断开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1molCl—Cl键断开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1molH—Cl键断开需要吸收431kJ的能量)

[拓展探究]

17.如下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澄清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块镁条,再用滴管滴入5mL的盐酸于试管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活泼金属镁与酸反应放出氢气,且反应放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可知,MgCl2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条和盐酸的总能量。

(5)如

将本题中“25℃澄清饱和石灰水”换成“20℃的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其原因是。

答案

1.C 2.B 3.D 4.D 5.C6.B 7.B8.B 9.B10.C 11.A 12.B 13.A 14.A15.C

16.-183kJ·

mol-1

17.

(1)试管中有气泡冒出,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

(2)当温度升高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来源:

学|科|网]

(3)Mg+2H+===Mg2++H2↑

(4)小于 (5)试管和烧杯中都有气体冒出 碳酸受热分解会放出CO2气体

训练2 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一、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对于ΔH>

0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

于生

成物的总能量

C.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下能发生

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中和反应

C.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

D.Ba(OH)2·

8H2O与NH4Cl反应

3.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H2O(g)===H2O(l)放出44kJ热量

B.ΔH>

0的化学反应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kJ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二、反应热、反应焓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反应放热时,ΔH>

0;

反应吸热时,ΔH<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

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

5.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kJ·

mol-1,则下列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的Δ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ΔH大于零

C.该反应ΔH=-571.6kJ·

D.可表示36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6.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ΔH1和ΔH2表示:

2H2(g)+O2(g)===2H2O(g) ΔH1

2H2(g)+O2(g)===2H2O(l) ΔH2

则(  )

A.ΔH2>

ΔH1B.

ΔH1>

ΔH2

C.ΔH1=ΔH2D.无法确定[来源:

学科网]

7.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

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1kJ热量,则(  )

A.N4的熔点比P4高

B.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724kJ能量

C.N4是N2的同系物[来源:

Zxxk.Com]

D.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kJ能量

三、热化学方程式

8.已知:

H2(g)+F2(g)―→2HF(g) ΔH=-270kJ·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kJ热量

9.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的热量,1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出2.45kJ的热量

,则下列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g)+

O2(g)===H2O(l)

ΔH=-285.9kJ·

B.H2(g)+

ΔH=-241.8kJ·

mol

-1

C.H2(g)+

ΔH=285.9kJ·

D.H2(g)+

O2(g)===H2O(g)

ΔH=241.8kJ·

10.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S(s)+O2(g)===SO2(g) ΔH=akJ·

mol-1(a=-297.2)。

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S(s)在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S(g)+O2(g)===SO2(g) ΔH=bkJ·

mol-1,则a>

b

C.1mol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molS(s)与1mol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

D.16g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吸收148.6kJ的热量

11.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P4+5O2===P4O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P—P:

akJ·

mol-1、P—O:

bkJ·

mol-1、P===O:

ckJ·

mol-1、O===O:

dkJ·

mol-1。

根据下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其中正确的是(  )

A.(6a+5d-4c-12b)kJ·

B.(4c+12b-6

a-5d)kJ·

C.(4c+12b-4a-5d)kJ·

D.(4a+5d-4c-12b)

kJ·

12.已知断开1mol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断开1molH—N键吸收的能量为391kJ,根据化学方程式:

N2(g)+3H2(g)

2NH3(g) ΔH=-92.4kJ·

m

ol-1,则断开1molN≡N键吸收的能量是(  )

A.431kJ·

mol-1B.945.6kJ·

C.649kJ·

mol-1D.869kJ·

13.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3H2(g)===2NH3(l)

ΔH=2(a-b-c)kJ·

B.N2(g)+3H2(g)===2NH3(g)

ΔH=2(b-a)kJ·

C.

N2(g)+

H2(g)===NH3(l)

ΔH=(b+c-a)kJ·

D.

H2(g)===NH3(g)

ΔH=(a+b)kJ·

14.

根据下图所示,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反应过程①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②的热化学方程式:

(3)Q

与Q1的关系:

Q________Q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化学键的键能是原子间形成1mol化学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以下是部分共价键键能的数据:

H—S:

364kJ·

mol-1,S—S:

266kJ·

mol-1,S===O:

522

kJ·

mol-1,H—O:

464kJ·

(1)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下面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2H2S(g)+SO2(g)===3S(s)+2H2O(l) ΔH=-QkJ·

mol-1,反应产物中的S实为S8,实际分子是一个8元环状分子(即

),则Q=___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将aLH2S与bLSO2混合进行上述反应,当a>

2b时,反应放热______kJ·

mol-1;

当a<

2b时,反应放热________kJ·

(3)又已知H2O(l)===H2O(g) ΔH=44kJ·

mol-1,试写出H2S和SO2反应生成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1.C 2.D3.D 4.C 5.B6.B 7.D 8.C 9.A 10.D 11.A 12.B 13.A

14.

(1)A2(g)+B2(g)===C(g) ΔH=-QkJ·

(2)C(g)===A2(g)+B2(g) ΔH=Q1kJ·

(3)等于

15.

(1)154 

(2)

 

(3)2H2S(g)+SO2(g)===3S(s)+2H2O(g)

ΔH=-66kJ·

训练3 反应焓变的计算

一、由反应焓变比较物质的稳定性

1.化学反应:

C(s)+

O2(g)===CO(g) ΔH1<

CO(g)+

O2(g)===CO2(g) ΔH2<

C(s)+O2(g)===CO2(g) ΔH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  )

A.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大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C.ΔH1+ΔH2=ΔH3

D.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2.已知298K、100kPa条件下:

(1)4Al(s)+3O2(g)===2Al2O3(s) ΔH=-2834.9kJ·

(2)4Al(s)+2O3(g)===2Al2O3(s) ΔH=-3119.1kJ·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

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

2变O3为放热反应

3.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

+H2(g) Δ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ΔH2

③Sn(s,灰)

Sn(s,白)

ΔH3=2.1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1>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二、盖斯定律的应用

4.已知:

①2C(s)+O2(g)==

=2CO(g)

ΔH=-221.0kJ·

②2H2(g)+O2(g)===2H2O(g)

ΔH=-483.6kJ·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的ΔH为(  )

A.262.6kJ·

mol-1B.-131.3kJ·

C.-352.3kJ·

mol-1D.131.3kJ·

mol-1[来源:

学科网ZXXK]

5.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H2、CO、CH3OH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它们的燃烧热依次为285.8kJ·

mo

l-1、282.5kJ·

mol-1、726.7kJ·

已知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l)。

则CO与H2反应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CO(g)+2H2(g)===CH3OH(l)

ΔH=-127.4kJ·

B.CO(g)+2H2(g)===CH3OH(l)

ΔH=127.4kJ·

C.CO(g)+2H2(g)===CH3OH(g)

D.CO(g)+2H2(g)===CH3OH(g)

6.已知:

H2O(g)===H2O(l) ΔH=Q1kJ·

C2H5OH(g)===C2H5OH(l) ΔH=Q2kJ·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kJ·

若使46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Q1+Q2+Q3)kJ

B.-0.5(Q1+Q2+Q3)kJ

C.-(0.5Q1-1.5Q2+0.5Q3)kJ

D.-(3Q1-Q2+Q3)kJ

三、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焓变

7.已知:

H2(g)+

O2(

g)===H2O(l)

ΔH=-285.83kJ·

O2(g)===CO2(g)

ΔH=-282.9kJ·

若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可生成5.4gH2O(l),并放出114.3kJ热量,则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  )

A.0.22molB.0.15molC.0.1molD.0.05mol

8.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C(s)+O2(g)===CO2(g) ΔH=-393.5kJ·

2H2(g)+O2(g)===2H2O(g)

现有0.2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气、固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热量,则炭粉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B.1∶2C.2∶3D.3∶2

9.已知: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1

②2H2(g)+O2(g)===2H2O(g

) ΔH2

③2H2(g)+O2(g)===2H2O(l) ΔH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的热量为(  )

A.-(0.4mol×

ΔH1+0.05mol×

ΔH3)

B.-(0.4mol×

ΔH2)

C.-(0.4mol×

ΔH1+0.1mol×

D.-(0.4mol×

10

.人体内葡萄糖的消耗可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2800.6kJ·

mol-1,如果某人每天消耗12540kJ的热量,则他每天至少需摄入葡萄糖的质量为(  )

A.806gB.1000gC.1250gD.15000g

11.依据叙述,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9

8K、100kPa下,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

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和二氧化氮(NO2)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N2(g)+2O2(g)===2NO2(g)

ΔH=67.7kJ·

mol-1①

N2H4(g)+O2(g)===N2(g)+2H2O(g)

ΔH=-543kJ·

mol-1②

F2(g)===HF(g)

ΔH=-269kJ·

mol-1③

O2(g)===H2O(g) ΔH=-242kJ·

mol-1④

(1)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若用氟气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试写出肼和氟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3.“西气东输”是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这里的气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工业上将C与水在高

温下反应制得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两者的体积比约为1∶1。

1mol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kJ热量;

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

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

(1)写出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890kJ(填“>

”、“=”或“<

”)。

(2)忽略水煤气中其他成分,相同状况下若得到相等的热量,所需水煤气与甲烷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燃烧生成的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