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8333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docx

造纸行业分析报告调研报告

第一章造纸行业市场供需分析5

第一节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5

一、行业产业链分析5

二、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变化5

三、行业投资额度占全国投资总额比重变化分析6

第二节行业供给分析8

一、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8

二、供给结构分析9

第三节行业需求分析11

一、需求总量及速率分析11

二、需求结构及特点分析12

第四节行业进出口分析14

一、进口量分析14

二、进出口特点分析14

第二章行业规模与效益分析16

第一节行业规模分析16

一、资产规模变化分析16

二、收入和利润变化分析16

第二节行业效益分析18

一、行业三费减少18

二、行业效益分析19

三、行业平均生产率显着提高20

第三章行业竞争分析22

第一节行业竞争特点分析22

一、行业的规模特点22

二、行业的政策监管状况22

三、行业的资本结构特点23

四、行业的资源整合趋势24

第二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25

一、供应商分析25

二、购买者分析26

三、替代品分析26

四、潜在竞争者分析26

第三节行业垄断性分析27

一、企业集中度总体分析27

二、前20家企业集中度具体分析27

第四节行业进入壁垒分析30

一、投资金额大30

二、设备技术含量高及其管理水平要求高30

三、废水处理等环保措施要求高30

四、原料供应渠道稳定性要求高31

第四章企业分析32

第一节造纸业企业特征分析32

一、行业企业总体特征分析32

二、规模特征分析32

三、所有制特征分析34

第二节主要企业运营状况对比分析37

一、盈利能力分析37

二、偿债能力分析39

三、发展能力分析40

四、营运能力分析41

第三节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对比分析43

一、总体排名分析43

二、盈利能力对比分析44

三、经营能力对比分析45

四、偿债能力对比分析45

五、发展能力对比分析46

附表

表11992年-2007年纸及纸板消费量11

表22004-2007年造纸行业盈利能力变化19

表32004-2007年造纸行业偿债能力变化20

表42004-2007年造纸行业发展能力变化20

表52004-2007年造纸行业营运能力变化20

表6造纸行业相关政策23

表72007年造纸行业集中度27

表82007年造纸行业前20家企业销售收入集中度28

表92007年造纸行业前20家企业资产集中度28

表102007年造纸行业前20家企业利润集中度29

表11造纸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资产状况33

表12造纸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亏损状况33

表13造纸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及盈利状况34

表14造纸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产状况35

表15造纸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人员状况35

表16造纸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亏损状况36

表17造纸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盈利状况36

表182007年造纸业前20家企业盈利能力分析38

表192007年造纸业前20家企业“三费”增长情况39

表202007年造纸业前20家企业偿债能力分析40

表212007年造纸业前20家企业发展能力分析41

表222007年造纸业前20家企业营运能力分析42

表23上市公司分析指标及权重43

表242007年9月造纸行业上市公司企业排序43

表252007年9月上市公司获利能力44

表262007年9月上市公司经营能力45

表272007年9月上市公司偿债能力46

表282007年9月上市公司发展能力47

附图

图1造纸行业产业链结构5

图22004-2007造纸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6

图32004-2007造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比重7

图42004-2007纸及纸板产量及增速8

图52004-2007年造纸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9

图62006年造纸行业供给结构9

图72007年造纸行业供给结构10

图82004-2007年造纸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11

图92006年造纸行业需求结构12

图102007年造纸行业需求结构12

图112007年各国人均消费纸张数量比较13

图122004-2007年造纸行业资产变化16

图132004-2007年造纸行业收入与利润变化17

图142004-2007年三费增速变化18

图152004-2007年三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变化19

图162004-2007年造纸行业平均生产率水平变化21

图17我国造纸行业单个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变化30

图18造纸行业企业规模分布32

图19造纸行业企业所有制分布34

第一章造纸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一节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

一、行业产业链分析

造纸行业的产业链相对较短,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划分为制浆、造纸和纸制品行业。

造纸行业产业链中的上游行业主要是指纸浆制造产业,包括造纸木浆、非木浆和废纸浆的制造。

中游的造纸链条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划分标准可分为机制纸及纸板、手工纸和加工纸三类。

一般地,我们按照产品可以分为新闻纸、文化用纸、包装用纸和特种纸四个子行业。

其中,新闻纸主要用于报业;文化用纸主要用于印刷出版业,包括涂布纸和非涂布纸,涂布纸又包括铜版纸、涂布白卡纸等等;包装用纸主要应用于包装业,通常有白板纸、箱板纸和瓦楞原纸等品种;特种纸常见的有电容器纸、卷烟纸等。

而下游行业则主要指各种纸制品的制造,包括纸和纸板容器的制造、加工纸的制造等。

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造纸行业产业链结构

此外,根据中国造纸工业协会对造纸行业的子行业细分标准,将造纸行业细分为以下十种子产品:

新闻纸、未涂布印刷书写纸、涂布纸(主要包括铜版纸)、生活用纸、包装用纸、白板纸(主要包括涂布白板纸)、箱板纸、瓦楞原纸、特种纸及纸板、其他纸及纸板。

二、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变化

造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纸和纸板为消费型的原材料,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需求。

近几年来,造纸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一直以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发展,近四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20%。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一个长周期的增长期,GDP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这将继续拉动我国纸张消费的快速增长。

从下图看出,造纸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2003年和2004年时分别约占1.52%和1.43%,2006年时回升到1.49%,2007年则继续回升,达到1.52%。

从未来看,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对纸及纸板的需求和消费将继续增加,这将使得造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进一步增加。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22004-2007造纸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

三、行业投资额度占全国投资总额比重变化分析

由于需求增长的拉动和国家反倾销保护政策的刺激,我国造纸行业的投资从03年开始经历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这种增长在04年达到顶峰。

然而在06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但是,到07年11月份为止,行业投资额度又逐渐回升。

另外,从03年以来,全国投资总额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造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占全国的比重在06年达到最低点0.7%,但07年后有所回升。

具体见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32004-2007造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比重

但是,我们认为07年以来的增速回升与04、05年大规模的资产投入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一方面,07年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纸浆生产线建设,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针对“两高一资”行业进行宏观调控,造纸行业纷纷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第二节行业供给分析

一、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造纸行业的供给水平开始快速增长。

随着04年、05年大量新增产能项目的建设,导致05年、06年产能集中释放,从以往的供不应求逐步转变为供过于求。

截至2007年底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有38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产量达7400万吨,同比06年的6500万吨增长13.85%,增速较06年的16.07%有所放缓。

具体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42004-2007纸及纸板产量及增速

我们应该注意到,2007年产量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有:

(1)2007年国家继续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大量关闭淘汰中小产能;

(2)新闻纸和铜版纸等一些子行业市场早2006年就已供过于求,竞争十分激烈,2007年开工率有所下降,产量有所回落;(3)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较04、05年明显下滑,而造纸行业的建设周期一般为10-15个月。

此外,近四年来,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一直保持在18%以上,平均增速超过20%。

到2006年底,造纸行业工业总产值已经突破3000亿元,2007年更是高达3758.4亿元,同比增长20.49%。

具体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52004-2007年造纸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

总的来说,2007年全年纸和纸板的产量高达7400万吨,同比增速13.85%,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但由于06年投资增速回落,产能的快速增长有所缓解。

与此同时,07年绝大多数纸产品相继提价,行业景气度开始回升,使得到07年11月份为止,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49%,高达3445.2亿元。

二、供给结构分析

资料来源:

中国造纸工业协会

图62006年造纸行业供给结构

资料来源:

中国造纸工业协会

图72007年造纸行业供给结构

由以上两幅供给结构图的对比分析可见,2007年产量比重明显上升的品种有:

涂布纸、箱纸板、瓦楞原纸和特种纸及纸板等。

(二)供给特点分析

总结我国造纸行业近几年供给量的变化,有以下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1、外资进入加快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纸及纸板的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造纸业的发展有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带动了对纸及纸板的需求,并刺激国内在造纸领域的投资;二是全球造纸业产业转移的大背景。

造纸业的生产和贸易重心转移应该具备两个条件:

跨国公司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接收国或者地区具备区位优势。

目前,这两个条件已经成熟。

近年来,全球造纸业的生产和贸易重心出现了由欧美等发达国家向亚太、拉美等地区转移的新趋势。

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欧洲和北美等国家的纸及纸板产量与消费量增长有限,甚至还出现负增长的局面,而中国的造纸产量2005年增长达13.13%,2006年增长达16.07%,呈加速增长趋势。

2、市场集中度继续提高

我国造纸行业由于其产品差别化小,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较低;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我国造纸行业集中度逐年提高,主要表现为前十强企业产量比重和销售收入比重这两个指标逐年提高。

同时,产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增产产量所占比重要高于相应的总产量所占比重,表明新的市场多数被大企业占领。

但是与国际前50强相比,国内企业规模仍然偏小,产业集中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行业本身特性的要求,企业存在做大的内在冲动。

在目前行业出现结构性的暂时过剩的情况下,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整合小公司的方式扩大市场份额。

我国造纸业的市场集中度将继续提高。

第三节行业需求分析

一、需求总量及速率分析

我国造纸行业的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期,纸业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热门行业。

全球造纸行业生产与消费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亚洲以8.5%增长,名列各大洲之首,我国的纸品需求快速增长,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纸品消费国,各类纸和纸板的消费量占世界纸和纸板消费总量的14%以上。

具体从1992年到2007年的纸及纸板消费量情况见下表所示:

表11992年-2007年纸及纸板消费量

单位:

万吨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消费量

1948

2088

2430

3030

3071

3259

3348

3522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消费量

3575

3683

4332

4806

5439

5930

6600

7300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我们可以看到,从2004年到2007年,消费量先是越过5000万吨和6000万吨,然后上升至7000万吨,2007年的消费量已经达到7300万吨。

近几年来我国造纸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从下图可以看到,2006年造纸行业销售收入达到3038亿元,2007年前11个月就已经达到3374亿元,同比增长24.16%。

具体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82004-2007年造纸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

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相关产业政策等密切相关。

近四年来,我国GDP已连续五年增速保持在10%以上了,并且呈现出逐年加快的趋势,2006年11.1%,2007年达到11.4%,而且居民收入增速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因此,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会随之升高,消费水平的提高无疑会促进纸和纸板的消费需求。

此外,人民币升值的利好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纸和纸板市场的快速成长。

二、需求结构及特点分析

(一)需求结构变化及分析

当前国际上能生产的纸及纸板种类已达1200多种,我国有600余种。

按照用途我国一般将其分为新闻纸、未涂布印刷书写纸、涂布纸、生活用纸、包装用纸、白板纸、箱板纸、瓦楞原纸、特种纸等十类。

资料来源:

中国造纸协会

图92006年造纸行业需求结构

资料来源:

中国造纸协会

图102007年造纸行业需求结构

由以上两幅需求结构图的对比分析可见,2007年消费量比重明显上升的主要品种有:

未涂布印刷书写纸、涂布纸、白纸板、箱纸板、特种纸及纸板等。

(二)需求特点分析

总结我国造纸行业近几年消费量的变化,有以下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一是纸及纸板的需求增长由缓慢增长阶段逐渐过度到快速增长阶段,造纸行业整体上属于成长性行业。

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对纸张需求的增加,再加上我国纸张出口日益强劲,两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导致我国纸及纸板需求快速增长。

二是高档纸需求快速增加。

我国纸及纸板的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高档纸需求增加,如书写印刷纸中的高档铜板纸、纸板中的白纸板和涂白纸板消费量和消费比重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同类产品,而草浆低档纸用量逐年减少。

三是我国人均纸张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根据统计数据,2001-2007年我国纸与纸板消费量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12%。

然而,我国2007年人均消费量仅为50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300公斤的消费水平,也低于世界人均52公斤的消费水平。

可见我国人均纸张消费水平还很低,增长空间仍然很大。

具体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112007年各国人均消费纸张数量比较

第四节行业进出口分析

一、进口量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纸及纸板的进出口力量对比发生了较大变化。

2000年,我国进口纸及纸板进口595万吨,而出口量仅为65万吨,净进口量为530万吨;至2006年纸及纸板的出口量已达30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9.39%,而进口量自2003年后就逐年下降,2006年的进口量为436万吨,出口量305万吨,年净进口量为131万吨。

2007年纸及纸板出口量首超进口量。

2007年我国纸及纸板出口422万吨,同比增长38.5%,进口量为398万吨,同比下降8.8%,出口量在2007年首度超过进口量。

此外,原材料进口依旧保持增长。

2007年我国纸浆进口量为847万吨,同比增长6.5%,累计进口金额55.49亿美元,同比增长26.3%。

2007年我国进口混合废纸459万吨,同比增长16.59%;旧报纸577万吨,同比增长14.82%;旧箱板纸1199万吨,同比增长15.07%。

二、进出口特点分析

(一)进口特点分析

随着纸及纸板消费的增长和现代造纸工业产能的迅猛增加,国内纤维原料供需矛盾突出,缺口逐年增大。

由于产能的扩张主要集中在以木浆、废纸浆为原料高档文化用纸、包装纸及新闻纸,而国内纤维资源发展滞后,新增产能的对纤维原料的需求部分通过增加进口来满足,木浆和废纸进口量及所占全球贸易量的比例逐年增加。

但是,随着国内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主要产品如新闻纸、铜版纸、涂布包装纸等国内供给能力大幅增加,产品档次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可以逐步代替进口,出口也有了相当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我国造纸工业竞争力已有较大提高。

(二)出口特点分析

近年来,我国造纸行业产能扩张迅速,纸与纸板、纸浆产量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纸与纸板的生产国,纸及纸板出口势头趋于兴旺。

尽管国外市场需求的上升为我国造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造纸行业扩大出口尚需破解两大难题:

一是原材料短缺成为制约我国造纸行业发展的瓶颈。

随着我国造纸原料结构的调整,到2010年造纸工业原料中木浆的比例将从目前的6%提高到20%,提高3倍多,造纸原料之忧日益显现出来。

目前由于我国林木资源稀缺,再加上我国废纸回收率低,造成以木浆、废纸为主要原料的高档纸及纸板的国内供给能力严重不足,需大量依赖进口。

2007年受需求增加、北美生产下降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国际木浆价格持续走高,到07年9月份创12年来的历史高点。

同时,废纸受需求拉动和供给刚性的影响,价格也持续上涨。

木浆和废纸进口价格上涨大大抬升了国内造纸公司的成本。

二是出口市场高度集中,贸易风险加大,造纸业国际化之路将充满坎坷。

我国纸及纸板对印度、东盟和美国三个市场的出口量占纸及纸板出口量近6成,且出口增长迅速,应警惕遭遇反倾销的风险。

第二章行业规模与效益分析

第一节行业规模分析

一、资产规模变化分析

近四年来,造纸行业总资产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平均增速在14.7%左右。

2006年总资产规模超过了3600亿元,2007年1—11月,总资产同比增长了16.91%,达到4075.82亿元。

行业的旺盛需求推动了资产的快速稳定增长。

具体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122004-2007年造纸行业资产变化

二、收入和利润变化分析

近几年来,销售收入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

2006年造纸行业经历着价格下降、成本增加的不利局面,销售收入增速迅速下降了6个百分点,但07年又由于行业景气,增速有所回升。

同时,行业利润的增速在2004年—2006年之间呈跳跃式增长。

从2004年的12.52%利润增长率发展到2006年的27.76%,07年又由于行业景气,行业利润大幅度增长,利润同比增长了40.99%,达到了194.22亿元。

在04、05年,销售收入增速一直高于利润增速。

但在06年时,造纸行业收入增速开始略高于成本增速,行业利润率持续走高,表明行业规模化带来的管理水平提升。

到07年时,行业利润更是大幅增长,利润的增速远远大于销售收入的增速,利润增长进入快车道。

具体数据有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132004-2007年造纸行业收入与利润变化

第二节行业效益分析

一、行业三费减少

造纸行业三费增速低于销售收入增速,2007年,销售收入增速和三费增速之间的差距拉大,收入增速达到24.16%,而三费平均增速在12.50%左右。

从总体趋势看,三费增速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财务费用增速下降显着,从06年的41.16%下降到9.85%。

具体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142004-2007年三费增速变化

由于三费增速下降,销售收入增速稳步上升,导致三费所占销售收入比重下降。

从下图中看出,四年来三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整体上一直为下降趋势,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下降0.88、0.56、0.51个百分点。

三费的下降,主要由于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景气度提升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

国家相关的造纸行业产业政策等因素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己效率,加强对各项支出的控制,最大可能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152004-2007年三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变化

二、行业效益分析

(一)毛利率下滑至历史最低点

在产能过剩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双重不利影响下,造纸行业的毛利率从2004年起开始不断下滑。

至2006年及2007年的上半年,行业的毛利率下降至历史的最低点。

但随着中国制造的纸产品开始逐渐被海外市场所接受,出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原材料价格的增速也有所放缓。

造纸行业毛利率下降的速度开始有所缓和,并从2007年中期开始逐渐回升。

(二)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通过下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到,04年以来,造纸行业的盈利能力逐年提高。

具体地,销售毛利率经历了05年的低谷后稳步回升,销售利润率回升速度更快,同样,资产报酬率从06年的6.06%上升至07年的7.04%,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造纸行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在今后几年更是稳步回升。

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22004-2007年造纸行业盈利能力变化

2007年11月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销售毛利率

13.74

13.39

13.08

14.61

销售利润率

5.76

4.97

4.84

4.96

资产报酬率

7.04

6.06

5.33

5.44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三)偿债能力较高

从04年以来,行业的负债率在07年首次低于60%,较06年大幅下降。

亏损面较06年略有上升,但幅度很小,且近几年的亏损面基本在18%-19%,一直保持在较为合理的状态。

利息保障倍数为3.82,较06年的3.21有所提高,达到近四年来新高。

总的来说,造纸行业的偿债能力较高。

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32004-2007年造纸行业偿债能力变化

2007年11月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负债率

59.83

62.00

61.84

62.03

亏损面

18.33

18.21

19.81

19.18

利息保障倍数

3.82

3.21

3.52

2.94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四)发展潜力巨大

近四年来,行业的发展能力指标变动较大,其中应收账款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有升有降,但行业的利润总额增长率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从04年的12.52%上升到07年的40.99%,说明造纸行业利润增速很快,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42004-2007年造纸行业发展能力变化

2007年11月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应收帐款增长率

14.91

19.85

18.56

3.76

利润总额增长率

40.99

27.76

25.74

12.52

资产增长率

16.91

11.74

18.08

12.13

销售收入增长率

24.16

21.69

27.9

20.94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五)营运能力较为稳定

通常,我们考察行业的营运能力时常选用应收账款周转率、产成品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这三个指标。

通过下表数据可以看到,三个指标均稳步上升,其中产成品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