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8390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0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文档格式.docx

三、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2)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

(4)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盖灭。

(5)酒精灯内的酒精既不能少于1/4,也不能多于2/3。

2、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的注意事项

(1)试管外壁应该干燥,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

(3)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即预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4)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5)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四、连接仪器装置:

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将空气中的氧气耗尽,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1/5。

(3)化学方程式:

4P+5O2

2P2O5

(4)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空气的成分

体积分数:

氧气21%,氮气78%。

3、混合物、纯净物

(1)混合物:

有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河水、合金、溶液等。

(2)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如氧气、氯化钠、水等。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

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活泼,本身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

用途: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2、氮气: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支持燃烧。

作保护气,冷冻麻醉,制硝酸、化肥的重要原料。

3、稀有气体(惰性气体):

无色无味、很不活泼的气体,不同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作保护气、霓虹灯、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

三、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2.5)、臭氧等。

2、防治措施:

植树造林种草、使用清洁能源、消除污染、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课题2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木炭

在空气中:

持续红热,无烟、无焰。

在氧气中: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碳+氧气

二氧化碳C+O2

CO2

(2)硫(黄色固体)

燃烧放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燃烧放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S+O2

SO2

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铁

红热,不能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3Fe+2O2

Fe3O4

①点燃前铁丝要打磨除锈。

②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4)红磷

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4P+5O2

现象:

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

因为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小颗粒,是烟,而雾是小液滴。

(5)镁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反应更剧烈。

镁+氧气

氧化镁2Mg+O2

2MgO

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石棉网上方燃烧,防止损坏桌面。

(6)蜡烛

燃烧,发出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稍有黑烟。

发出明亮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瓶壁上有水雾出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注意:

集气瓶要干燥。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

多变一。

例如:

C+O2

CO2S+O2

2、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2H2+O2

2H2OH2+CuO

H2O+Cu

氧既指氧气,又指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3、缓慢氧化:

缓慢进行不易觉察的氧化反应。

铁生锈,呼吸作用,食物腐败。

课题3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

原理:

根据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低温蒸发的方法制取氧气。

此过程是物理变化。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高锰酸钾、氯酸钾

1、反应原理

(1)药品: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2)药品: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2KClO3

2KCl+3O2↑

2、发生装置:

固体加热型(需要酒精灯)。

选择原则: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3、收集装置: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因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

又因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还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密度、是否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4、实验步骤:

查、装、定、点、收、离、熄。

(1)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连接好装置,将导管插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

将药品装入试管。

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增大受热面积,均匀受热。

(3)定: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点:

点燃酒精灯。

先用酒精灯给试管预热,然后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5)收:

收集氧气。

将收集好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后,正放在桌面上,防止氧气逸出。

(6)离:

撤离导管。

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7)熄:

熄灭酒精灯。

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以防引燃灯内酒精。

5、氧气的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6、氧气的验满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已收集满。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7、注意事项

(1)铁夹应夹在试管中上部或距试管口1/3处。

(2)导管刚露出橡胶塞为宜,否则不利于气体的导出。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不纯。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而堵塞导管。

(5)反应结束后,应先把导管从水槽取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回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6)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插到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尽空气,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

(7)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可用少量高锰酸钾代替。

因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可作催化剂。

(二)过氧化氢

1、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2、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水+氧气

2H2O2

2H2O+O2↑

3、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

固液常温型(不需要酒精灯)。

收集装置:

三、催化剂(触媒):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一变二不变。

一变:

改变其他物质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含义。

二不变:

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四、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分子、原子、离子。

二、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

(1)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即没有生成新分子。

(3)化学变化: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即生成了新分子。

2、

(1)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空气:

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

由同种分子构成。

水:

由水分子构成。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同种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三、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气态物质分子间隔很大,液态、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很小。

间隔:

气体>

液体>

固体

四、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3)原子之间有间隔。

课题2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荷)

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1、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

2、原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二、核外电子排布

1、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易发生化学反应。

2、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易发生化学反应。

3、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8(氦为2),难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难发生化学反应。

结论: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三、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阳离子:

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Na+。

2、阴离子:

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Cl-。

四、相对原子质量:

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得出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符号Ar。

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质子、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电子的质量很小,一般忽略不计。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二、元素符号:

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

1、书写:

一大二小(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小写)。

氧元素—O钙元素—Ca

2、意义(举例如下)

O

(1)表示氧元素;

(2)表示一个氧原子。

Fe

(1)表示铁元素;

(2)表示一个铁原子;

(3)表示单质铁(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3、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了数字,只表示几个原子。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

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

1、周期(横行):

一横行叫作一个周期。

共7个横行,即7个周期。

2、族(纵行):

一个纵行叫一个族。

18个纵行,其中第8、9、10三个纵行为一个族,即16个族。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

二、爱护水资源

1、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2、水体污染来源: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课题2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

沉淀、吸附、过滤、蒸馏。

1、吸附沉降:

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

2、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嘴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1)滤纸破损;

(2)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烧杯不干净。

4、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

二、硬水和软水

1、硬水: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检验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有浮渣的是硬水。

3、硬水的软化

生活中——煮沸实验室——蒸馏

课题3水的组成

一、氢气

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2、验纯: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若声音很小表明氢气较纯。

3、氢气的燃烧:

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氢气+氧气

水2H2+O2

2H2O

二、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通直流电):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

2、检验

正极:

产生气泡速率较慢,将燃着的木条(或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口,木条燃烧更剧烈(或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氧气。

负极:

产生气泡速率较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口,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证明负极产生氢气。

3、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水

氢气+氧气2H2O

2H2↑+O2↑

5、电解水通直流电,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6、氢气和氧气体积比大于2:

1的原因: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大,少量氧气溶于水。

三、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微观:

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

氮气N2、石墨C、铁Fe。

2、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微观: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

水H2O、高锰酸钾KMnO4、碳酸钠Na2CO3。

四、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二氧化碳CO2、氧化钙CaO。

五、物质的分类

单质:

氧气、红磷、氦气

纯净物酸:

盐酸、硫酸

化合物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物质盐:

氯化钠、碳酸钠

氧化物:

二氧化碳、氧化钙

混合物:

空气、河水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二、化学式的写法

(一)单质(由原子构成的直接用原子符号即元素符号表示,由分子构成的由分子符号表示。

1、

金属:

由原子构成,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铁Fe、铜Cu。

2、稀有气体:

由原子构成,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3、固态非金属:

由原子构成,用元素符号表示,如硫S、磷P、木炭C。

4、气态非金属:

由分子构成,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出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如氧气O2、氮气N2、氢气H2。

(二)化合物(一般把化合价为正价的元素符号写到前面,为负价的元素符号写到后面,原子个数为1时省略不写。

1、氧化物:

氧元素符号在后,另一种元素符号在前,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钙CaO。

2、酸:

如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

3、碱:

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4、盐:

如氯化钠NaCl、氯化铵NH4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硫酸铜CuSO4。

三、化学式的读法

(一)单质

1、金属:

读物质名称,如Fe铁、Cu铜。

读气体名称“某气”,如He氦气、Ne氖气、Ar氩气。

读物质名称,如S硫(硫磺)、P红磷、P白磷。

读气体名称“某气”,如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二)化合物(正写反读,即从右向左读,1一般省略不读,但1易混淆时要读。

读“某化某”或“几某化几某”,如CaO氧化钙、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Fe3O4四氧化三铁、P2O5五氧化二磷。

读“某酸”,数字省略不读,如H2SO4硫酸、H2CO3碳酸、HNO3硝酸、HCl盐酸(氯化氢水溶液俗称盐酸)。

读“氢氧化某”,数字省略不读,如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KOH氢氧化钾。

读“某化某”或“某酸某”,如NaCl氯化钠、NH4Cl氯化铵、Na2CO3碳酸钠、NaHCO3碳酸氢钠、CaCO3碳酸钙、CuSO4硫酸铜。

四、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一)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宏观:

1.表示一种物质,如CO2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2.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如CO2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微观:

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如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4.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如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

(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1.表示该物质,如Cu表示铜这种物质。

2.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如Cu表示铜由铜元素组成。

3.表示该物质的原子,如Cu表示铜原子。

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如Cu表示一个铜原子。

(三)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前出现数字只能表示微观意义。

3O表示三个氧原子,3O2表示三个氧分子,

3O2-表示三个氧离子。

5Fe表示五个铁原子,5Fe2+表示五个亚铁离子,5Fe3+表示五个铁离子。

3Cu表示三个铜原子,3Cu2+表示三个铜离子。

2H2O表示两个水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前面的1省略不写:

H2O)。

2SO42-表示两个硫酸根。

(四)元素符号周围数字2的含义

2Ca表示两个钙原子。

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P2O5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两个磷原子。

五、化合价:

表示元素原子之间互相化合的数目。

(一)写法:

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二)规律

1、元素的化合价有正、有负,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P2O5(+5)×

2+(-2)×

5=0

2、在离子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等于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化合价的正、负与离子所带电荷一致。

在形成氯化镁时,一个镁原子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即镁为+2价;

一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即氯为-1价。

数字、正负号相同,位置、意义不同。

化合价:

离子:

Mg2+、Cl-

3、在化合物里,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

4、在化合物里,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

5、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三)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锌钡正二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

铜有正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

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六。

莫忘单质都为零。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六、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

Fe--56O--16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56×

2+16×

3=160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56×

2):

(16×

3)

=7:

3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Fe2O3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

=70%

4.计算一定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50tFe2O3含铁元素多少吨?

50t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

=50t×

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70%

=35t

5.求某不纯物质的纯度或某不纯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物质的纯度=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①关键词“参加”、“生成”、“质量总和”。

②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③质量守恒定律是指物质的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1、实质:

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不会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化学反应的变与不变

①六个不变

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②两个一定变:

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变。

③两个可能变:

分子的数目、原子团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氧化碳

C+O2

读法: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