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8766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 高考讲座三.docx

版高考历史教师用书第4部分高考讲座三

高考讲座(三) 世界史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

 

1.材料要“三读”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

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2.要点要“三找”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即材料的第一句,或材料的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系教材,列出提纲,材料涉及要点完整全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3.答案要“三界定”

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

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做出明确规定的。

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

[例1] (2018·全国卷Ⅱ)(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

《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

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

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

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

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

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5分)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要注意“三读”“三找”“三界定”,体现规范解答的要求。

材料要“三读”

速读:

材料出处《“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显然是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

粗读:

材料介绍了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后来引入北美。

细读:

材料举了许多例证说明我国人民最早培育了大豆,并广泛种植,后来大豆在北美洲得到广泛种植

要点要“三找”

一找材料中心论点:

材料中第一段中心论点是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第二段中心论点是大豆引入北美。

二找关键句、关键词:

“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三找中心点与教材的结合点,中国古代农业、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

答案要“三界定”

(1)问的第一小问,逐条分析材料可知,从时间看,种植大豆历史悠久;从区域看,经历了由北方向南方的推广过程;从大豆的价值看,既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又有改善土壤等作用,价值广泛;从推广者来说,有民间,又有政府参与,各方合力;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等信息概括。

(2)问,从材料时间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推动物种交流;从大豆本身的价值看,它被美国人接受并认同;从美国的自然环境看,有适宜大豆推广的区域;从大豆与工业化的关系看,工业化推动了大豆种植,大豆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

第(3)问,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有利于世界文明交流等角度作答

【规范答案】 

(1)特点:

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等。

作用:

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等。

(12分)

(2)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8分)

(3)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5分)

1.(2017·全国卷Ⅰ)(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

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

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

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

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17分)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运用“三读”“三找”“三界定”,第

(1)问,根据材料一得出民族主义的内涵是反对君主专制、构建民族国家,结合所学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挖掘法国大革命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作用,从思想、政治角度回答出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人们认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及材料二中“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概括;第二小问“不同”,根据二者反对的对象概括,“原因”要结合中法两国各自的社会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分析。

答案:

(1)作用:

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8分)

(2)相同:

追求民主与平等。

(2分)

不同:

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是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4分)

原因:

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11分)

2.(2016·全国卷Ⅲ)(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

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

明律规定:

“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

”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

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

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

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1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7分)

解析:

本题以社会救济为切入点,考查不同时期东西方国家社会救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综合性强。

既涉及学科主干知识,又渗透热点问题,涉及当前精准扶贫这一现实问题。

(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中英两国救济的对象及材料“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概括;第二小问相同点,从政府作用、救济方式、保障方法、救济规定等角度分析;不同点,结合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及材料二“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那里的条件……恶劣得多”分析。

(2)问,要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落脚在教材主干知识上。

答案:

(1)共同目的:

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相同点:

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不同点:

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的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18分)

(2)发展: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了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7分)

 

高考试卷每一个小问题后面都标有相应的分值,根据近几年的经验,文综试卷一般都是按要点采分,考生回答的要点不可能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应该尽可能全面,如果把考生组织的答案看作数学上的“集合”,那么这个“集合”里包含的“要素(得分点)”一定要多,尽可能使这个“集合”与标准答案的“集合”形成“交集”。

试题设问会做与否都要敢于回答,除了感觉明显回答错了,一般也不要划掉,因为回答不准确的部分不影响正确部分的得分。

评卷者是来“给分”的,不是来“扣分”的,只要你的答案中有“得分点”,不会因前面的错误而受到“株连”。

[例2] (2019·全国卷Ⅰ)(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

万吨)

年份

中国

美国

苏联

日本

1950

61

8785

2733

484

1955

285

10617

4527

941

1965

1223

11926

9102

4116

1975

2390

10582

14134

10231

1980

3712

10080

14800

11141

——摘编自《1949—1984年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

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

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10分)

【解题思路】 解答非选择题应注意分值,按分值作答,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说明要点多,要详尽回答,分值小则要简答。

审材料

材料一1950-1980年中国、美国、苏联、日本等国家钢产量变化反映了这几个国家钢产量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的发展

按分值审设问

(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四个国家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钢产量快速增长,其原因结合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建设及一五计划的影响回答;美国也在增长,主要是受到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但是要考虑到20世纪70年代因经济“滞胀”所带来的下降;苏联数据也在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放缓,原因主要在于斯大林时代,苏联的改革仍然以重工业为主,实现了稳步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受整体经济颓势影响而放缓;日本主要是因为战后在经济的恢复过程中利用美国的扶植,引进技术而快速增长,但由于20世纪70年代受到美国经济“滞胀”的影响而放缓。

(2)问,根据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引进外资等角度概括;同时根据材料二“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等信息也可概括出相关的答案。

【规范答案】 

(1)趋势:

美国:

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20世纪70年代放缓。

苏联:

稳步增长,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放缓。

中国:

快速增长。

原因:

美国:

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经济“滞胀”影响。

日本:

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

苏联:

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

中国:

重视发展重工业。

(15分)

(2)主要原因:

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

(10分)

3.(2016·全国卷Ⅱ)(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

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

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主要移

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

洲、大洋洲

人口

迁移

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

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

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

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17分)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运用解答非选择题的常见解决办法。

(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人口迁移数量、迁移范围、迁移地区等方面概括。

(2)问的第一小问,比较材料一、二可知,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等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海外移民基本停止,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第二小问,从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时间、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局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方面去分析;第三小问,可结合华侨华人对民族工业、民主革命、抗日战争等的贡献分析作答。

答案:

(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8分)

(2)特点:

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6分)主要原因:

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4分)贡献:

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7分)

4.(2015·全国卷Ⅱ)(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

“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

“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

“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

”孟子说:

“舜怎么能阻止呢?

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

“那舜又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5分)

解析:

(1)问,孟子法制观念结合材料“抓起来”“舜怎么能阻止呢?

法官是按职责办事”“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概括归纳;苏格拉底法制观念结合材料“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城邦将无法存在”等信息概括。

(2)问的第一小问,要从两位哲人所处时代的特征入手,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其实是要找出两位哲人的法制观念的影响及价值。

答案:

(1)孟子:

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5分)苏格拉底:

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5分)

(2)社会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6分)历史价值:

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3分)

 

“全国卷第42题”,有人称为“开放型试题”,也有人称为“探究型试题”和“创新能力评价题”。

这一类型试题在设问中通常有“说明”“评述”“评析”“探讨”等关键词,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观点、历史规律的认知、分析和论证能力。

1.命题特色——试题命制灵活化、探究化

(1)从能力要求上看: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命题立意上看:

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渐加强了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过去重视考查记忆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考生全面发展转变。

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其中的表现特别明显:

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3)从考查目标上看:

近几年大多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2.应试策略——学科思维史论化、素养化

(1)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在当前中国教育大环境下,教科书依然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挖掘好这一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把历史课本当作读本。

(2)注重历史学科的史证思维: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作为高中学生研究能力的体现。

(3)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学科核心素养日益影响着高考试题的命制。

(4)熟练掌握答题技巧方法:

考生熟悉答题格式,才会保证答题的完整性。

在回答观点、论证问题时,首先需要提出观点,或选择观点,或判断观点。

其次是利用史实加以论证,论证时要注重史论结合和语言连贯,形成连贯性思维。

同时在论证过程中,注意结合多个史实来进行论证。

最后要上升到理论或史观的高度。

[例3] (2017·全国卷Ⅱ)(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钟表的演变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命题立意】 本题选取古代到21世纪初钟表的演变,涉及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生活史的内容,主要考查人类科技进步与钟表演变的关系。

试题给出的观点是“钟表的演变”,要求从“钟表的演变”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如“科技发展与钟表的演变”“钟表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与钟表的演变”等,然后结合所学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注意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分析全面。

【解题思路】 开放探究型试题最大的特点在于答案具有多样性,应注意围绕“钟表的演变”审题、论题、阐述。

第一:

审题。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第二:

论题。

通过时间演变,定位科技演变,把握钟表的演变。

论题为“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演变”。

第三:

阐述。

论题、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

【规范答案】 示例一:

论题:

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提高。

(2分)

阐述:

①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只有时和刻,但不精确。

②近代科技的产生,实验与数学相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