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育肥技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7892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肉牛育肥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肉牛育肥技术.docx

《肉牛育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牛育肥技术.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肉牛育肥技术.docx

肉牛育肥技术

 

肉牛育肥技术

第一章牛的品种

一、我国黄牛

我国黄牛分布很广,东起沿海各省,西起新疆西藏,南到台湾、海南,北至内蒙黑龙江等省(区)都有饲养。

在我国牛的总数中黄牛占首位,约占总牛数的72%。

我国黄牛具有役用、肉牛、乳用多种经济用途,是农牧民的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料。

在我市较多的黄牛有:

蒙古牛、鲁西牛、南阳牛、秦川牛等。

(一)、蒙古牛

产地:

原产内蒙古高原地区。

现在东北、华北至西北各省都有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品种。

外貌特征:

体格大小中等,毛色以黄褐色、黑色居多。

头短宽而粗重,角向上前方弯曲,髯甲低平,背腰平直,胸部狭深,腹圆大而紧吊,后躯短,尻部尖斜,四肢粗短,后腿肌肉不发达。

成年公牛体重400—470公斤,母牛300—370公斤。

生产性能:

具有肉、乳、役多种用途,但生产水平都不很高,故非专门化品种。

在良好的放牧条件下,肥育性能尚好。

秋季是蒙古牛膘肥体壮屠宰适期。

8月份屠宰的蒙古牛上等膘情的屠宰率为51.5%,而4月中旬屠宰的,其屠宰率仅为40.2%。

(二)、鲁西牛

产地:

原产于山东西部、黄河以南、运河以西一带。

菏泽、济宁两地是鲁西牛的高产区。

外貌特征:

体形高大略短,被毛为黄色,也有棕色、深黄。

结构较为细致紧凑,肌肉发达,前躯较深,背腰宽广,侧观呈长方形,具有役、肉兼用牛的体形。

多数牛具有完全的三粉特征,即眼圈、嘴圈、腰下四肢内侧毛色为浅色。

成年公牛体重一般为400—650公斤,母牛体重一般为250—450公斤。

生产性能:

鲁西黄牛是我国产肉性能较好的地方牛种,皮薄骨,肉色鲜嫩,色泽红润,其生产的高档牛肉可打入星级宾馆。

18月龄公、母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65公斤和0.43公斤。

平均屠宰率为58.88%,眼肌面积95.5平方厘米。

(三)、南阳牛

产地:

原产于河南的南阳地区,分为平原牛和山地牛两种。

外貌特征:

毛色多为黄色、米黄、草白等色。

体格高大,骨骼结实,背腰宽广,发育匀称,肢势正直,公牛颈短而厚,销呈弓形;母牛颈薄,呈水平状。

尻部短且尖,尾根高。

具有较好的役用性。

成年公牛体重达400—550公斤;母牛300—400公斤。

生产性能:

役用性能良好,肉用性能较好,18月龄日增重平均为0.8公斤,平均屠宰率为55.6%,眼肌面积92.6平方厘米。

(四)、秦川牛

产地:

原产于陕西省渭河流域关中平原,是著名的役用牛品种。

外貌特征:

肯骼粗壮,肌肉丰厚,前躯发育特别良好,后躯发育较弱,被毛为紫红色或红色。

角短多向外下方或后方稍弯,公牛颈粗短,肩长而斜,胸部宽深,尻部长短适中,但多为尖斜尻。

成年公牛体重平均为600公斤,母牛450公斤,属国内大型役、肉兼用品种。

生产性能;役用性能好。

秦川牛肉质细致,容易肥育。

屠宰率为58.28%,眼肌面积91.02平方厘米。

瘦肉率高。

其产肉性能基本接近国外肉牛品种的一般水平。

二、从国外引入的主要肉牛品种

(一)、夏洛来牛

产地:

夏洛来牛原产于法国的夏洛来及涅夫勒地区。

1964年以后我国陆续从法国引进。

外貌特征:

体大而强壮,毛色为乳白或枯草黄色。

头小而宽短,向前方伸展。

胸深肋圆,背厚腰宽,臀部丰圆。

全身肌肉充实,四肢端正。

成年公牛体重一般为1100—1200公斤,母牛为700—800公斤。

生产性能:

6月龄公犊体重可达234公斤,母犊为210.5公斤。

周岁公、母牛体重分别可达458.4公斤和368.3公斤。

阉牛14—15月龄体重为495—540公斤。

肥育期平均日增重1.88公斤,屠宰率65—70%。

夏洛来牛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强,具有皮薄、肉嫩、胴体瘦肉多,肉佳味美的特点。

用夏洛来牛改良本地黄牛,其后代个体大,生长快,全身肌肉丰满。

杂种牛初生重30公斤,一月龄平均日增重1000克,18月龄体重可达250——300公斤。

分别比本地牛提高25%、50%,屠宰率为48.3%至50.4%。

(二)、海福特牛

产地:

海福特牛原产于英国的英格兰西部威尔士地区的海福特县及其毗邻的牛津县等地,是中小型早熟的肉用品种。

我国于1964年以后陆续引入,现分布在全国各地。

外貌特征:

头短额宽,有角者角呈腊黄色或白色,向两侧伸展,微向下弯曲。

颈短厚,颈垂发达;躯干肌肉丰满,呈圆筒形;肩峰宽大,胸宽而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宽阔,臀部丰满。

四肢短粗,蹄质结实,背毛为暗红色,但头、颈垂、腹下、四肢下部及尾帚为白色;皮肤为橙黄色。

生产性能:

海福特牛为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体型中等,具有较高的日增重、屠宰率和饲料报酬率,胴体品质良好。

一般初生重:

公犊为36公斤,母犊为33公斤;成年母牛体重可达600—750公斤,成牛公牛体重可达1000—1100公斤。

屠宰率一般为60—65%。

该品种牛具有体质强壮,较耐粗饲,适于放牧,产肉率高,肉质柔嫩多汁,味美可口等特点。

用海福特牛改良本地黄牛,海杂一代牛在肥育期内平均日增重446.2克,屠宰率53.9%,净肉率45%,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8%、6.5%和7.2%,改良效果明显。

(三)、西门塔尔牛

产地: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

是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品种。

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南方一些省均有饲养。

该品种由于常年在山地放牧饲养,因此具有体躯粗大结实,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

外貌特征:

该品种牛体格粗壮结实,头、颈中等,颈垂发达,前躯发育较后躯好,胸深、体躯呈圆筒形,腰宽身躯大。

尻部长宽平直,肌肉丰满,四肢粗壮结实,肌肉发达。

蹄圆厚。

乳白毛多在肩胛、腰部绕体躯呈带状分布,头部白色或带小块色斑,腹、腿部和尾帚均为白色。

鼻镜、眼睑为粉红色,皮肤为粉红色。

生产性能:

西门塔尔牛耐粗放,适应性、抗病性及繁殖力均强,肉质好,产乳量高,乳脂率高,是多种经济用途的优秀兼用品种。

一般成年公牛体重为1000——1200公斤,成年母牛650—700公斤。

公犊初生重45公斤左右,母犊44公斤左右,周岁体重可达454公斤。

经育肥屠宰率可达55—65%。

年平均产乳量为4070公斤,乳脂率为3.9%。

用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西杂一代初生重一般为32公斤,12月龄体重200公斤,18月龄体重277.3公斤,比本地牛分别提高49%、48.6%和37.9%,改良效果显著。

第二章牛的消化器官与消化生理

一、牛的消化器官

(一)口腔:

牛没有上切齿,只有臼齿(板牙)和下切齿。

牛是通过左右侧臼齿轮换与切齿切断饲草,在唾液润滑下吞咽入瘤胃,反刍时再经上下齿仔细磨碎食物。

(二)四个胃区:

牛有四个胃,即瘤胃、网胃(蜂巢胃)、瓣胃(腺胃)、皱胃(真胃)。

由于牛本身营养的需要,必须采食大量饲草饲料,因此,消化道相应地有较大的容量来完成加工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其消化道中以瘤胃的容量最大。

(三)小肠与大肠:

食入的草料在瘤胃发酵形成食糜,通过其余三个胃进入小肠,经过盲肠、结肠然后到大肠,最后排出体外。

整个消化过程大约需72小时。

二、牛的消化生理

(一)瘤胃微生物:

瘤胃里生长着大量微生物,每亳升胃液中含细菌250—500亿个,原虫20—300万个。

瘤胃微生物的数量依日粮性质、饲养方式、喂后采样时间和个体的差异及季节等而变动,并在以下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能分解粗饲料中的粗纤维,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即挥发性脂肪酸(VFA),约占牛的能量营养来源的60—80%,这就是为什么牛能主要靠粗饲料维持生命的原因;第二,瘤胃微生物可以利用日粮中的非蛋白氮(如尿素)合成菌体蛋白质,进而被牛体吸收利用。

所以,只要为瘤胃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氮源,就可以适当解决牛对蛋白质的需要。

(二)瘤胃发酵及其产物:

瘤胃粘膜上有大量乳头突,网胃内部由许多蜂巢状结构组成。

食物进入这两部分,通过各种微生物(细菌、原虫和真菌)的作用进行充分的消化。

事实上瘤胃就是一个大的生物“发酵罐”。

(三)反刍:

当牛吃完草料后或卧地休息时,人们会看到牛嘴不停地咀嚼成食团,重新吞咽下去,每次约需1—2分钟。

牛每天大约需要6—8小时进行反刍。

反刍能使大量饲草变细、变软,较快地通过瘤胃到后面的消化道中去,这样使牛能采食更多的草料。

(四)嗳气:

由于食物在消化道内发酵、分解,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

这此气体会随时排出体外,这就是嗳气。

嗳气也是牛的正常消化生理活动,一旦失常,就会导致一系列消化功能障碍。

第三章肉牛的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制

一、肉牛营养需要

肉牛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的生长速度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不相同。

如能充分满足肉牛的营养需要,则可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

1、能量。

能量的作用是保证牛的新陈代谢,维持牛的日常生命活动。

日粮中能量不足,就会导致肉牛减重,由体组织贮存的营养物质分解,释放能量来维持肉牛的生命活动。

因此,在肉牛育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供给牛足够的能量。

牛由于有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可利用相当数量的粗饲料作为能量来源。

2、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物体细胞的基本成份。

肉牛需要蛋白质先是补充机体组织的损耗,如毛发、角、蹄的生长,酶和激素的合成等,其次才是用于增重。

由于一般的青干草和秸秆类含蛋白质较少,在肉牛育肥阶段需补充蛋白质饲料或非蛋白氮。

3、矿物质。

矿物质占家畜体重的3—4%,是机体组织和细胞不可缺少的成份。

除形成骨骼外,主要起维持体液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和参与酶、激素和某些维生素的合成等。

几种主要的矿物质有盐、钙、磷等称为常量元素。

盐——应经常供给,既可让牛自由舐食,也可在日粮中添加;

钙——在肉牛育肥阶段精饲料增加较大时,要给予必要的补充;

磷——可根据肉牛营养需要加到日粮中进行补充。

与肉牛有关的微量元素有硒、锌、铜、锰、钴、碘等。

一般情况下,这些微量元素不会缺乏,只在一些土壤中缺乏某种元素的地区,才有必要在日粮中加以补充。

4、维生素。

维生素是属于维持畜禽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日粮中维生素缺乏可导致生长迟缓。

肉牛最易缺乏的是维生素A,建议在以秸秆为主的基础日粮中,每100千克体重每天补充6600国际单位维生素A。

5、水。

水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肉牛的需水量,受增重速度、活动情况、日粮类型、进食量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影响。

一般250—450千克的育肥牛在环境温度10℃时的饮水量在25—35千克之间。

二、肉牛日粮配制

(一)配制原则

1、要符合肉牛饲养标准,并充分考虑实际生产水平。

2、尽可能利用当地的饲料原料,品种多样化,努力降低饲料成本。

3、精粗饲料比例依牛的类型和粗饲料的品质优劣而不同。

一般按精粗比30—40:

60—70搭配。

4、注意考虑所配日粮的适口性和饱腹性。

(二)日粮配制方法

日粮配制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合理的饲养,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效益。

1、营养凑合法:

第一步,列出所用饲料并查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

第二步,根据经验先列出配方并分项目计算出各种指标(如代谢能、粗蛋白、钙磷等)

第三步,检查第二步计算结果,并和需要对比,并对相应的成份进行调整,以达到营养需要。

2、对角线法:

只有2—3种饲料时,用此法较简便,但此法只考虑了粗蛋白含量,没有考虑能量、矿物质等。

3、电脑计算法:

目前国外较大型的肉牛场和饲料厂都广泛采用计算机进行饲料配合的计算方便、快速准确,能充分利用饲草饲料来源降低配方成本。

(三)育肥牛配方实例

1、肉牛各育肥阶段饲料配方

单位:

%

2、每日添加混合精料饲料配方

⑴混合精料:

玉米面57%、麸皮29%、豆饼14%(70克尿素用水拌入玉米面中)。

粗饲料:

青贮玉米秸73%、麦秸27%。

另外添加贝壳粉60克,食盐20克和小苏打粉10—15克。

在充分喂用粗饲料的情况下,每日喂混合精料1.5—2.0公斤。

⑵混合精料:

玉米面40%、麸皮20%、棉籽饼40%(玉米面中加水拌入尿素40克)。

粗饲料:

干地瓜秧36%、麦秸28%、干花生秧36%。

另外添加贝壳粉50克,食盐26克。

棉籽饼用1%硫酸亚铁水溶液浸泡六小时再用。

混合精料每日可喂1.5—1.8公斤。

⑶混合精料:

玉米面68%、麸皮16%、豆饼16%(玉米面中加水拌入尿素60克)。

粗饲料:

青贮玉米秸67%、花生秧13%、麦秸20%。

另外添加贝壳粉60克,食盐20克和小苏打粉5克。

混合精料每日可喂1.8公斤左右。

⑷混合精料:

玉米面60%、麸皮20%、花生饼20%。

粗饲料:

氨化麦秸33%,青贮玉米秸67%。

另外,添加贝壳粉60克、食盐20克和小苏打粉5克。

混合精料每天可喂1.5—2.0公斤。

⑸混合精料:

玉米面83%(加水拌入尿素70克)、豆饼17%。

粗饲料:

稻草9%、青贮玉米秸82%、麦秸9%。

另加贝壳粉60克、食盐20克和小苏打粉5克。

混合精料每天可喂1.5—1.8公斤。

上述配方适用于7—18月龄的生长育肥牛。

成年老残淘汰牛育肥,可采用下述饲料配方:

混合精料:

棉籽饼60%、玉米面40%。

粗饲料:

青贮玉米秸70%、氨化麦秸30%。

第四章粗饲料加工

在农区养肉牛以舍饲为主,除青干草外,农作物秸秆是肉牛的主要饲料,而秸秆由于粗纤维,木质素含量高,家畜难以消化,因此饲用价值低。

可采用物理(粉碎、切短)、化学(氨化)、微生物处理(微贮、青贮)等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提高秸秆饲用价值。

这里主要介绍饲料青贮和秸秆微贮技术。

一、饲料青贮技术

青贮饲料是将新鲜的青刈饲料作物、青草、作物秸秆等,经切碎后装入青贮容器内,在厌氧环境下经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饲料。

在冬春季节可为牛羊等草食家畜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并可增强其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一)青贮饲料的制作:

1、建青贮窖(壕):

应选在地势较高、向阳干燥、土质坚实的地方建窖。

一般采用长方形(日用草量大、铡草速度快时)上口宽2.0m,下底宽1.5─1.6m,深2─2.5m,窖长取决于原料的数量;亦可采用圆形窖(日用草量小时)一般直径2.0m,深3.0m。

2、原料的铡短:

收穗后的玉米秸、高粱秸等粗硬原料长度控制在2─3cm;山芋蔓、青草等幼嫩原料长度控制在3─5cm。

注:

玉米、高粱秸以保留1/2的绿色叶片为最佳,若3/4的叶片干秸,青贮每100kg原料需加水5─15kg,或喷洒0.5%的尿素水溶液5─15kg。

3、装窖:

先在窖底铺一层10cm左右的麦秸,四壁衬上塑料薄膜(永久性水泥窖不铺不衬),然后将铡短的原料逐层装入压实,特别是容器的边角更应注意压紧压实。

注:

原料的装填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忌在阳光下度时曝晒。

4、封窖:

装填原料高出窖口0.5─0.7m时,先用塑料薄膜覆盖,然后用土封闭,四周修排水沟。

制作完成后,要经常检查整修。

发现青贮窖(壕)表面因原料下沉出现裂缝要及时填土封严,谨防漏气。

(二)青贮饲料的利用:

1、取料:

青贮制作30─50天后即可利用。

要求分段开窖,从上到下,分层取草,切勿全面打开。

防止曝晒、雨淋、结冻,严禁掏洞取草。

每天取料厚度不应小于5cm。

取后及时覆盖草帘或席片。

2、饲喂:

开始喂青贮料时必须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停喂时,应由多到少逐渐减少。

牛日喂量8─12kg,羊1.5─2.5kg。

3、品质鉴定:

颜色绿或黄绿色,气味芳香,质地柔软,湿润者为佳;颜色为黑褐色,气味腐败或发霉、结块或过干者不能饲喂。

二、秸秆微贮技术

(一)窖池的建造

1、窖池选址:

选择地势向阳、高燥,排水容易、土质坚硬、离畜舍较近、接近水源的地方。

2、尺寸:

家庭养牛一般尺寸为深3.2米,宽1.2米,长3.5米为宜,大型养牛场可适当增加长宽度。

同时家庭养牛最好多建1个,大型养牛场多建几个,以便交替使用。

大小可根据牛数量而定,一般以可喂2—3个月的数量为宜。

3、可以建成土窖,也可以用砂石料建成永久性的窖,土窖在搞微贮时要从底到顶全铺上塑料布。

(二)秸秆的选择和加工

1、选择:

用于微贮的农作物秸秆非常广泛,麦秸、高梁秸、黄干玉米秸、山芋秧、青玉米秸、青干草等都可以用来微贮。

2、加工:

秸秆一般铡成2—3厘米。

(三)制作方法:

1、菌种的复活:

秸秆发酵活秆菌每袋3克,可处理麦秸秆、玉米干秸秆1吨或青秸秆2吨。

在处理秸秆前,先将菌剂倒入200亳升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使菌种复活。

复活好的菌剂一定要当天用完,不可隔夜使用。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放入菌剂前加入2克(不可以多)白糖,充分溶解,

可以提高10倍复活率。

2、菌液的配制:

将复活好的菌剂倒入充分溶解的0.8%—1.0%食盐水中拌匀。

食盐、水、菌种用量的计算方法见下表。

3、秸秆入窖:

先挖一个锅底状的坑,直径约2米,深1米左右,然后铺上塑料布(比底略大),然后在窖底放20—30cm厚的秸秆,均匀喷洒菌液水,压实后再铺入20—30cm厚秸秆,再喷洒菌液压实,直到高出窖口50—100cm再封口。

4、封窖:

装窖完毕后,再充分压实,在最上面均匀洒上食盐粉,再压实后盖上塑料薄膜,食盐用量为每平方米250克。

盖上塑料薄膜后,在上面撒20—30cm厚的麦秸,覆土15—20cm,密封。

5、在微贮垛周围挖好排水沟,以防雨水渗入,贮料下沉后应及时加盖土。

(四)、饲喂方法:

1、秸秆微贮饲料一般30天后才能取喂。

2、饲喂时,可作为主要粗饲料与其它草料搭配,也可与精料同喂。

3、家畜对微贮饲料有一个适应过程,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饲喂量。

4、一般每天每头饲喂量为牛15—20公斤,羊1—3公斤。

(五)、注意事项:

1、制作时一定要压实、密封,发发酵菌制造厌氧条件。

2、每次取出量应以当天喂完为宜。

3、每次取喂完毕后,必须立即将口封严,避免微贮饲料变质。

4、微贮饲料由于在制作时加入了食盐,这部分食盐应在日粮中扣除。

第五章肉牛育肥技术

肉牛快速育肥,按饲养方式可分为放牧与舍饲育肥。

舍饲育肥方式有持续育肥(一贯育肥)和后期集中育肥(架子牛育肥)。

按牛的年龄划分又可分为犊牛肥育、育成牛肥育和架子牛肥育。

一、育成牛持续育肥

1、概念:

犊牛随母哺乳,采用常规饲养,6个月断乳以后,就地转入育肥牛群,以舍饲拴系饲养方式进行强度育肥。

采用高水平饲养,保持日增重1至2公斤,周岁体重达到400公斤以上出栏、屠宰。

2、育肥方法:

肉用牛多是季节繁殖,4、5、6月配种,1、2、3月产犊,即早春产犊。

我们以春季出生的育成牛为例介绍其育肥方法。

⑴饲养原则:

春季出生的犊牛到6月龄断乳(7至9月份),正值夏秋季节,育成牛消化功能很强,利用青草、干草的能力很强。

所以应采取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补给混合精料的育肥方法。

⑵混料调整方法:

补精料的方法应随牛的生长和季节变化情况逐渐增加日喂量。

断乳初期至7月龄时,日喂精料3.4公斤,每月调整一次喂料量,到12月龄平均每天补料4.1公斤。

全育肥期约需692公斤混合料。

⑶育成牛的混合精料配方:

玉米83%、高梁15%、石粉1.5%,食盐0.5%。

⑷管理:

青草、青干草自由采食。

全期给足饮水,冬季要给温水。

限制活动,保持安静环境,每天刷拭一次。

3、1岁犊牛出栏的强度育肥:

犊牛出生后,随哺乳或人工哺乳,日增重稍高于正常生长发育。

断奶后以高营养水平持续喂至1周岁左右。

180日龄体重达180公斤以上。

断奶后精料喂量占日粮的35—45%,周岁体重达400kg,平均日增重1公斤左右,则可获得优质高档牛肉。

经过这样育肥的我国地方良种黄牛生产出了品质极佳的牛肉,屠宰率达到63%以上。

净肉率达54%以上,能为涉外饭店(四、五星级)接受。

二、架子牛育肥

在一般情况下,认为12月龄以上的肉牛称为架子牛。

只有12—24月龄的架子牛才能生产出高档的牛肉来。

(一)架子牛选择的应注意的问题

1、品种:

以本地牛、鲁西黄牛及其杂交后代为最好,其肉质色泽红润,味道鲜美,很受欢迎。

优种肉牛与本地母牛的杂交改良牛,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但肉质疏松。

2、年龄:

选择1至2周岁,体重200至300公斤的架子牛。

3、性别:

以没去势公牛为最好,其次是阉牛。

4、个体健康:

让有经验、懂饲养管理技术的采购员购牛。

健康牛的特征是:

鼻镜潮湿,双目明亮,结膜为浅红色,双耳灵活,行动自然;被毛光亮,富有弹性;食欲旺盛,反刍正常,采食后多喜欢将两前肢屈于体下卧地;粪便多呈软粥样,尿色微黄;体温在38至39℃。

买时要注意有当地畜牧兽医站开具的检疫证。

5、了解产地情况:

注意考察购牛地区气温、饲草饲料品种以及饲养管理方法、价格等问题,以便育肥时参考,避免出现应激反应和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二)育肥牛环境要求

虽然牛有较强的适应性。

但是,如果气温低于零下30℃或高于27℃时,就会有较强的不良反应。

牛生长的最适宜温度4℃至18℃,即春秋季节。

用一个桩、一根绳、三平方米的地方便可养一头牛,搭一个简单牛棚,能遮风挡雨即可。

夏季要在凉棚下或树荫下钉桩拴牛。

冬季不取暖,但要保持干燥,无贼风,特别防止牛腹下有水、冰、雪、尿等脏物。

冬天每天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尽量将牛拴在面向南方晒太阳。

要做到“六净”,即草、料、水、槽、圈、体的清洁卫生,饲料槽要天天刷。

建圈注意的问题:

(1)、不宜投资太高,可利用闲置房屋或搭简易牛棚。

(2)、料槽不易太高,以50cm高为宜。

(3)、地势高燥、水源充足,远离交通干线和污染源。

(4)、尽量建设青贮池。

(三)抓好适时过渡期

一般情况下,买来的牛大部分来自牧区、半牧区和千家万户,又经过长途运输,草料、气候、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所以要注意过渡期的饲养管理。

其方法:

一是对刚买的牛进行称重,按体重大小和健康状况分群饲养。

二是前1至2天不喂草料,只饮水,适量加盐,目的是调理肠胃,促进食欲。

适应过渡一般为15天左右。

在这段时间内,前一星期只喂草不喂料,以后逐渐加料,每头牛每天喂精料2公斤,主要是玉米面,不喂饼类。

三是买来的牛在3至5天时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

方一:

敌百虫,每公斤体重0.08克,研细混水一次内服,每天一次,连用2天。

方二:

左旋咪唑,每公斤体重6毫克,研细内服,每天一次,连服2天。

四是在长途运输架子牛前,可肌肉注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并喂1克土霉素,可增加牛的应激能力。

(四)科学饲养,抓好育肥

架子牛经过3至4月的饲养就可出栏,体重可达550公斤。

在整个育肥期坚持做到:

1、定时喂饮:

夏季操作日程:

5:

00——7:

00喂饲饮水,第一次检查牛群;

8:

00——10:

00阳光下刷试牛体,清理粪便;

11:

00——16:

00中午加饮一次水,拴在凉棚树荫下休息,反刍;

17:

00——19:

00喂饲饮水,第二次检查牛群,清理粪便,冲洗饲槽。

冬季操作日程:

6:

00——8:

30喂饲饮水,第一次检查牛群;

9:

00——15:

00阳光下刷试牛体,清理粪便,休息反刍,清理饲槽;

16:

00——18:

00喂饲饮水,第二次检查牛群,清理粪便和饲槽。

2、定量:

平均每头牛每天喂精料5公斤,粗料7.5公斤。

喂饲过程是:

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定时定量,少喂勤添,喂完饮水。

给牛饮水要做到慢、匀、足。

一般冬季饮两次水,水温在10至15℃之间;夏季饮三次水,除早、晚外,中午加饮一次。

3、定位:

喂饮完后,每头牛固定一桩拴好,缰绳长度使牛能卧下而且以牛回头舔不到自己的身体为好。

4、刷试:

每天专人刷试两次,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食欲。

刷试的方法是:

以左手持铁刷,右手持棕毛刷,从颈部开始,由前向后,由上至下依次进行。

刷完一侧之后再刷另一侧。

可按颈、背、胸、腰、后躯、四肢顺序,最后刷头部。

夏季高温天时,可用水冲洗牛体。

5、注意安全:

育肥的公架子牛没有去势,其记忆力、防御反射、性反射能力很强,因此,饲养人员管理公架子牛要特别注意安全。

三、酒糟类饲料育肥技术

酒糟属工业下脚料,价钱不高,但营养较丰富,是育肥肉牛的好饲料。

具体育肥方法:

选择250至300公斤重的架子牛,经驱虫、健胃后,分三个阶段育肥,每阶段的日粮是:

第一阶段:

30天(第一个月),每天饲喂酒糟10至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