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9073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docx

《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docx

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

桥隧高空作业指导书

桥隧高空作业:

在桥隧设备上进行作业,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1.作业条件

1.1根据作业位置及施工方案确定作业条件。

2.作业人员要求

1.1作业负责人根据《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规定确定,作业人员为身体状况符合高空作业条件职工及劳务工。

2.2人员配置

作业负责人1人,作业人员数量根据工作量确定,防护员:

2-4人。

3.作业机具

作业架(挂钩、脚手架)、信号旗(灯)、作业标、通讯设备(对讲机)、安全网、安全绳、安全带等根据施工方案需要进行增加。

夜间作业,必须严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

4.配合要求

根据现场影响设备情况确定配合单位及相关要求。

5.安全风险构成

5.1违章施工作业风险

5.2作业人员伤害风险

6.防护要求

6.1现场防护员必须由经考试合格且取得防护资格的职工担任,并根据作业要求设置好防护标牌。

6.2现场防护员、中间联络防护员、驻站防护之间应严格执行通话、复诵和确认制度,及时准确掌握行车及安全信息,按规定填写《防护通话记录本》,做好自控、互控、他控。

6.3进入铁路建筑物限界作业时,设置"三位一体防护":

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关门防护2人(视距不足、联系困难地段增设两端防护或中转联络员);站内作业,设置"两位一体防护":

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

6.4不进入铁路建筑物限界范围内的作业,驻站防护1人、工地防护1人。

6.5隧道内高空作业须在封锁点内进行,进行接触网安全限界内作业时须停电封锁。

7.作业程序

7.1作业前作业地段风险调查。

7.2点名分工

作业负责人组织作业人员列队点名,明确作业分工项目、内容及时间,所有职工均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根据当日作业项目进行全员安全预想。

安全值日讲话有针对性。

7.3工(机)具检查

作业人员对工(机)具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确认,防止将损伤或不符合安全的工(机)具带入作业现场,影响作业安全和质量。

7.4人(机)料转移

7.5桥隧高空作业

7.5.4隧道内搭设临时作业平台,根据现场施工具体要求,制定作业平台的搭设方案,作业平台必须满足结构安全、稳固,拆、装简单快捷的要求。

作业平台护栏的四角用尼龙绳固定于钢轨或者衬砌外漏的锚杆上,防止作业平台倾倒,施工作业时搭设台架位置的道床铺设5厘米厚木板,使作业台架4个脚的橡胶垫坐落在木板上,保证平台底在一个平面上。

7.5.5作业架搭设完成后由作业负责人对新搭设的作业架作全面检查,确认安全、稳定、不侵入建筑接近限界后方可使用。

7.6作业过程控制

7.7作业撤除要求

8.安全防护设施质量要求

8.1在地面2m以上的高处及陡坡上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或安全绳,不准穿带钉或易溜滑的鞋。

安全带、安全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安全带、安全绳每次使用前,使用人必须详细检查。

安全绳左右移动距离不得大于5m。

安全带、安全绳应挂在牢固的物体上并拴绑牢固,安全桩应一桩一绳。

安全绳应一绳一人,严禁在一个物体上拴挂几根安全带或安全绳,严禁一根安全带或安全绳上拴挂2人及以上。

每半年对安全带、安全绳做一次检测,其方法为:

静荷载试验:

用静荷载3000N的力拉5min不断;冲击试验:

固定安全带(绳)一端,用800N重物由3m高处自由坠落悬空而不断。

8.2临边作业应设置防护围栏和安全网。

悬空作业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未设置隔离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不得垂直施工。

使用移动式梯子时,梯脚应坚实,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措施。

8.3作业架必须满足工作安全要求,搭设牢固、无空头板,不变形、倾斜、摇晃,脚手板外伸悬臂,应有专人负责,经常检查整修,不得浮起活动。

搭拆作业架时,架下不准人员停留或通过。

靠近架空电线搭拆脚手架时,应严格按照供电部门的规定留出安全距离(一般动力线2m以上,照明线1m以上);作业中应时刻注意,防止碰触架空电线。

8.4作业架所用材料必须坚韧耐用,无腐朽裂损,每平方米荷载不得超过2700N,脚手杆间距不应大于1.5m(经检算许可者除外)。

尺寸符合下列规定:

立杆有效部分小头直径:

木杆不得小于70mm,竹竿不得小于80mm。

横杆有效部分小头直径:

木杆不得小于80mm,主要横杆不得小于90mm。

脚手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两端必须固定在横杆上;斜铺脚手板铺设坡度不得陡于1:

3,并钉防滑木条。

脚手板接头应设置在撑杆上,不得悬空。

高度在3m以上的脚手架,其工作边外侧及斜道两侧应安设挡脚板和1m高的防护栏杆。

钉脚手板铁钉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拆下的护木脚手板及模型板上的铁钉,应及时拔掉或打平。

采用圆钢弯制成脚手架时,双钩式圆钢直径不小于22mm,单钩式圆钢直径不小于25mm,钢材不得有裂纹、锈蚀等缺陷,并应按规定检查钢钩质量。

9.作业流程

调查----安全设施备料----搭设安全设施----作业----拆除安全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