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00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24.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doc

*******办事处****工程

规划选址论证报告

建设单位:

*******办事处

编制单位:

湖南**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5年01月

****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

项目名称:

****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

建设单位:

*******办事处

编制单位:

湖南**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编制时间:

2015年1月

证书编号:

工咨甲12220070047

资质等级:

甲级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背景..................................................8

1.2、编制选址论证报告的目的....................................8

1.3、项目拟建地点及线路走径...................................9

1.4、项目建设等级与规模.......................................11

1.5、选址论证报告编制依据......................................11

1.6、选址原则.................................................12

1.7、研究方法与过程...........................................14

第二章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2.1、区域社会经济概况.........................................15

2.2、沿线地形、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16

2.3、筑路材料与运输条件........................................20

2.4、沿线现状控制条件..........................................21

2.5、征地拆迁..................................................21

第三章道路现状及现状交通评价

3.1、项目区位..................................................22

3.2、道路现状..................................................22

3.3、道路沿线用地现状..........................................24

3.4、综合交通运输网现状.......................................24

3.5、**办事处交通现状......................................26

3.6、鹏城片区道路交通网络现状................................28

3.7、现状及评价..............................................29

第四章相关规划解读及现状交通评价

4.1、《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30

4.2、《深圳市东部生态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葵涌、**、南澳】》32

4.3、《深圳市龙岗402-03号片区[**鹏城]法定图则(草案)》.....33

4.4、交通量预测..............................................37

第五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选址方案

5.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50

5.2、选址方案...............................................52

5.3、项目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的论证..............................54

第六章道路工程规划方案

6.1、道路设计定位............................................56

6.2、道路工程方案设计........................................56

第七章项目配套及附属工程

7.1、交通工程...............................................62

7.2、给排水工程.............................................63

7.3、电气工程...............................................65

7.4、燃气工程...............................................67

7.5、管道(线)综合.........................................68

7.6、绿化工程..............................................68

第八章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8.1、环境质量标准..........................................69

8.2、环境质量现状..........................................69

8.3、环境评价的范围.......................................70

8.4、项目施工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70

8.5、环境保护措施.........................................73

8.6、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与结论...............................74

第九章水土保持、安全卫生及风险识别

9.1、水土保持方案...........................................76

9.2、安全卫生...............................................78

9.3、消防...................................................79

9.5、项目风险识别...........................................80

9.6、风险估计...............................................81

9.7、降低风险的主要措施.....................................81

第十章选址结论与建议

10.1、选址结论..............................................83

10.2、建议..................................................84

第十一章附图

11.1、项目地理位置图........................................86

11.2、法定图则上的选址位置图................................86

11.3、项目选址用地红线图...................................86

11.4、项目规划总平面初步方案图.............................86

11.5、道路标准横断面图.....................................86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背景

本项目为“****工程”,位于*******办事处的鹏城片区。

根据《深圳市龙岗402-03号片区[**鹏城]法定图则》,****工程项目是**办事处鹏城片区城市道路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工程北与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基地相连,南与鹏飞路相接,是连接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基地与城区的重要道路。

随着生物育种创新基地建设的启动,该片区的交通量势必会快速增长;加之****工程现状路段为泥土路面,因打马坜路为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基地内部一条重要的南北向通道,导致基地出行极为不便。

为完善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基地市政基础设施、改善片区交通出行环境,本项目提上议事日程。

根据《深圳市龙岗402-03号片区[**鹏城]法定图则(草案)》规划,打马坜路全段起点接现状鹏飞路,终点至打马坜水库。

为完善路网结构、解决中国农科院深圳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基地交通出行问题,打马坜路鹏城河北段已经纳入生物育种创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之中,目前已施工完成。

因此,本次仅研究打马坜路的南段(鹏城河——鹏飞路路段),即****工程。

1.2、编制选址论证报告的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以及建设部、中央编办、国家计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等有关法规文件,对该工程项目规划选址进行分析论证,综合协调规划、土地、水务等部门,论证项目选址的合理性与否;同时为各主管单位部门行政审批提供依据。

为确保该项目的选址过程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建设方委托我院对本工程项目进行规划选址论证,以明确道路用地红线,加快该地区的道路系统建设,为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基地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院受*******办事处委托后,对本项目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和安排,首先对规划路网、市政管线等方面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再多次对现状地质地貌等的情况进行踏勘调查及对相交路网交通量的详细调查。

结合各层次规划及现状实际情况,对本项目建设的选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研究,并于2015年1月完成了《****工程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

1.3、项目拟建地点及线路走径

1.3.1拟建地点

****工程位于*******办事处的鹏城片区,根据法定图则,****工程呈南北走向,起点接鹏城河,终点至现状鹏飞路,规划为城市支路,红线宽度为12米,双向2车道,道路全长约89米。

图1—1项目地理位置图

1.3.2线路走径

1.打马坜路鹏城河南段

路线起终点:

****工程呈南北走向,起点接鹏城河(X=24881.476,Y=160675.407),终点至现状鹏飞路(X=24792.988,Y=160666.979),道路全长约88.9米。

2.临时道路

由于连接打马坜路北段与该段新建道路的桥梁未列入本次建设之中,考虑近期的使用需求。

本次工程需建设一段临时道路,通过现状小桥连接打马坜路的南北两段。

临时道路的线位沿用原有土路走向,起点坐标(X=24893.922,Y=160667.669),终点坐标(X=24853.483,Y=160672.741),临时道路全长约49.6米,宽度7米。

1.4、项目建设等级与规模

红线宽度:

12米;

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

交通等级:

轻型;

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

设计车速:

30公里/小时;

抗震烈度:

7度;

工程拟占用土地面积:

1271.66平方米。

1.5、选址论证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令);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

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12);

7.《深圳市总体规划》(2010—2020);

8.《深圳市东部生态组团分区规划(2005-2020)【葵涌、**、南澳】》;

9.《深圳市龙岗402-03号片区[**鹏城]法定图则(草案)》;

10.《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4);

11.《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2000.3);

12.*****发展和财政局《关于****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回复》;

13.深圳市及*****关于建设项目选址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14.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划》(CJJ193-201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199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1998);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1997);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15.其他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法规;

16.其他调查和收集的沿线地籍红线资料、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等资料。

1.6、选址原则

项目的选址贯彻“以人为本,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思路,充分抓住项目中的关键性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做好项目的总体综合协调,提高对项目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遵照安全适用、服务社会、尊重现实、整体协调、经济美观、自然和谐、生态环保等原则,结合本项目特点精心做好选址论证。

1.选址应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遵循所属的《深圳市龙岗402-03号片区[**鹏城]法定图则》;注意近远期协调问题。

2.道路沿线两侧涉及基本农田用地,因此道路规划既要坚持超前性,满足发展的需求,又要实事求是,节约用地。

选址应尽可能少占或不占农田,且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便于施工、降低造价。

3.选址不宜设在雨季容易受淹没的低洼处,考虑鹏城河的洪水水位。

4.力求减少对沿线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控制道路挖填方,做到浅挖薄填;避免使用对环境可能造成破坏的材料;尽可能使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

5.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道路建设与环境,做好环境评价工作实现“人、环境、交通、发展”的和谐统一。

6.认真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现有道路基础设施情况,研究标准合理、使用可靠、投资效益高、满足道路功能需要的工程方案。

7.充分认识本项目在路网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本项目与沿线路网的沟通关系,做好与现有路网的对接,做到衔接顺畅。

8.结合**办事处经济实力情况,考虑近期建设要力求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同时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9.规划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行业标准的要求。

道路各项技术指标应尽量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根据道路等级规划一次到位,交通功能明确,交通安全、快捷。

1.7、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现场踏勘,通过现场踏勘调查,对项目所处的位置现状及选址具有感性认识;二是向当地规划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收集各类基础资料和专业工程资料,对资料不足的部分进行了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加以补充;三是分析研究,将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和现场踏勘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系统地分析整理。

1.分析建设项目的建设背景、区域环境概况、道路现状,研究工程项目选址与各上层次规划、片区交通网络的协调发展关系。

2.综合相关各主管部门的意见或支持性文件,协调项目选址与区域内环境、基本农田的关系:

包括基本农田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等。

3.落实城乡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

线路选型、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间的关系。

4.提出规划选址结论,提出选址意见。

依照上述调研方法,项目组于2015年1月多次现场进行踏勘调查,根据收集到的规划、前期设计方案及现状管线等资料,结合正在实施和拟将实施的项目情况,经与甲方多次沟通和协调后,最终形成本次选址论证报告成果。

第二章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2.1、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2.1.1深圳市概况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中南沿海,东濒大亚湾,西临珠江口,南拥香港,北靠东莞市和惠州市,现辖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龙岗、光明新区、坪山新区、龙华新区及*****共十个区,总面积1952.84Km2。

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2012年,本地生产总值1295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6亿元,下降18.2%;第二产业增加值5737.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7206.88亿元,增长12.5%。

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四位,人均生产总值123247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首位。

2.1.2*****概况

*****是深圳市的一个功能新区,位于深圳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西抱**湾,遥望香港新界。

辖区面积60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94.18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市六分之一。

下辖**、南澳、葵涌三个办事处,25个居委会,总人口约18万。

2011年12月30日“*****”揭牌成立。

2012年,新区GDP为2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8.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81亿元,地方级税收11.28亿元。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93.1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35.06万人次。

新区是深圳的生态“基石”,森林覆盖率达到76%,海岸线长133.22公里,拥有大小不等的21个黄金沙滩,环境优美。

新区是深圳的文化之根,辖区内的**所城,被誉为鹏城之根,是深圳又名鹏城的由来,也是深圳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区是深圳的能源重镇,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岭东核电站等重点能源项目,到2012年底累计发电量达4559亿度。

2.1.3**办事处概况

**办事处位于深圳*****中部,辖区总面积76.24平方公里,辖**、鹏城、岭澳、水头、布新、王母、下沙7个社区,总人口3.29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办事处的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引进了1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形成了一个工业体系;开发了四大景区40多个景点,兴建了一大批旅游服务设施,每年吸引数十万游人观光游览;树立了“天蓝、海碧、青山、绿地、花红、城美”的**新形象,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国家卫生镇”、“全国村镇建设示范镇”、“中国小城镇科学建设百强先进单位”、“全国城镇优美乡镇”,被誉为深圳的“大氧吧”。

2.2、沿线地形、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场地位于深圳市*******办事处鹏城片区,周边地貌为丘陵,场地内比较平整,高程在5.2至7.0米之间。

本工程沿线路段为泥土路面,地势平坦,道路状况差,交通极其不方便,已很不适应交通量不断增长的需要,且将无法满足正在规划建设的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基地未来的交通需求。

2.气象

项目工作区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具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全年气候温和湿暖,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干、湿分明。

(1)气温

年平均气温约22℃,1月平均气温最低(14.9℃),7月平均气温最高(28.6℃)。

(2)降雨量

深圳年平均降水量为1966mm,地域分布自东向西减少,东南部年平均雨量达2200mm以上,西北部地区只有约1500mm。

雨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年份有2747mm(2001年),最少的年份只有913mm(1963年)。

全年雨量有85%的出现在4-9月,其中48%分布7-9月(后汛期)。

月平均雨量呈单峰型,最多为8月,平均达368mm,最少是1月,只有30mm。

深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4天,最多的年份184天,最少的年份也有109天。

小雨占总降水日数的68%,中雨占16%,大雨占10%,暴雨以上降水日数年平均约9.3天。

降水日数与降水量一样,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平均降水日数为97天,以后汛期占51天,第四季度最少,平均只有20天。

据水文部门雨量记录,1997年7月19日,三洲田24小时最大雨量达531.7mm,1小时最大雨量为104.9mm。

(3)湿度

多年平均湿度80%以上。

(4)风

深圳属南亚热带季风区,受季风环流的控制,常年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即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和东北风(频率分别为17%和14%)。

深圳市濒临南海,气候明显受海洋影响,台风频繁。

台风影响时间为5~12月,以6~10月较多,尤以7~9月为高峰期。

1997年、1999年、2000年每年两次台风对深圳造成严重影响,深圳均出现6-9级大风及强降雨过程。

3.水文

深圳水系分南、北、西3个水系,以海岸山脉和羊台山为主要分水岭,南部诸河注入深圳湾、**湾、大亚湾,属海湾水系。

在深圳境内,海湾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河、王母河、大沙河、深圳河等,其中**河发源于**笔架山,自东北向西南流,从沙鱼涌注入**湾。

本项目场地内的水系为鹏城河,水质受到一定的污染,但迳流顺畅。

4.工程地质条件

经现场踏勘,全线路段地质情况基本良好,因无进行具体地质勘查,本次按照区域其他道路的情况参考设计,暂按机动车道下换填3米,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下换填1.5m考虑,后期可根据地勘报告结果做进一步处理。

5.地质稳定性评价

(1)拟建工程场地沿线地表及一定深度内未发现活动断裂构造通过,也未发现滑坡、崩塌、土洞、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

场地工程地质较好,新近填土经处理后适宜作路基及箱涵的拟建场地。

(2)根据《深圳市区域稳定性评价》中“深圳市区域稳定性分区图”的划分,拟建场地位于基本稳定~较稳定区内。

(3)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拟建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土类型为中软~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场地为可进行建筑的一般场地。

(4)沿线边坡分析:

工程沿线无高边坡。

6.地震烈度区划

图2—1深圳地质构造图

按《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的划分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深府[1990]304号)《关于深圳市地震基本烈度评定结果的通知》,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2.3、筑路材料与运输条件

1.石料

道路沿线筑路材料丰富,工程所需石料可在当地就近解决。

利用就近的石料场石料,可作为路基防护工程用料,部分石料可作为路面材料,据调查可按需加工,供应各种规格的碎石。

2.砂料

项目区域内有少量中粗砂供应,大部分中粗砂需要在附近的沙场购买,平均运距不足10Km。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