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0236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千亩特菜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Word下载.docx

1.1.7 项目提出的理由

蔬菜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副食品,是人们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

在监测的32种产品中,26种食品价格上涨,约占监测产品总数的80%。

而**市场反馈情况也说明大部分食品价格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涨。

蔬菜从生产到销售中间需要三、四个环节,过多的销售环节造成菜价价格居高不下。

建设特菜基地,是保障市场蔬菜供给,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蔬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蔬菜的生产关系到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的现实要求和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蔬菜生产正面临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建设特菜基地对促进我国蔬菜生产的换代升级和调控当地蔬菜价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我市、我省乃至全国蔬菜市场价格忽高忽低,蔬菜价格低时,菜残伤农,影响了菜农种菜的积极性。

比如:

2004年万荣大葱销售不畅喂了羊,2007年大蒜每斤价格仅0.2元钱,农民种菜得不偿失。

而2007年至2008年全国蔬菜的价格忽然上涨几倍,城市居民叫苦连天,这样的涨价消费者吃不消。

为此,国家应大力扶持有能力开发蔬菜的企业,进行种植、加工、开发等方面的补贴,在蔬菜价格高涨时他们所生产的蔬菜,加工的蔬菜,以较低价格投入市场,可有效平抑蔬菜市场价格。

创建于2002年的**市绿源栽培有限公司地处市区汾滨街,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示范生产基地,6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聚集了人才,积累了技术和经验,建立了营销网络,在该市柴家庄乡峪村投资150余万元建造了100亩大型日光温室,在海南投资200余万元种植1500亩辣椒基地。

具备了大发展的内部优势。

公司聘请了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省技术站和运城市蔬菜站的有关专家进行常年指导,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种菜技术能手,增加了科技含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市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盆地西北端,侯马—西安铁路横贯东西,209国道竖穿南北,为蔬菜外销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且公司基地所处乡村道路全部硬化,县际公路穿境而过,程控网络电话畅通,农业信息化网络配备到位。

**市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年日照时数为2400-2500小时,全年有效积温4800℃,无霜期20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500mm,有着丰富的光热资源。

**市人多地少,工矿企业占地面积大,闲散劳力多,加之前几年下岗职工的不断增加,为这种劳动密集性的特菜生产,具备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1.2 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该项目区位于**市阳村乡连伯村东,本次工程实施内容包括:

⑴基地农业基础设施⑵冷藏保鲜库⑶包装车间⑷冷藏运输车。

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该项目在**市西南的阳村乡连伯村东边新建1000亩特菜基地,主要对多个绿色无公害特菜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品种有芥兰、菜心、娃娃菜、西芹、紫甘兰、紫红薯等。

并为1000亩特菜基地配套建设基地基础设施、冷藏保鲜库和包装生产线。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技术,从基地选择品种、良种良法配套、科学管理、采收加工、包装贮藏等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技术指导,使蔬菜生产全过程有标准有规范,质量管理有规程,改变过去生产低、质量差、效益低的现象,使项目区的蔬菜种植转为规模化、规范化生产。

1.2.3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系在原项目区进行扩建,供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均已建设到位。

1.2.3.1交通通讯条件

该项目区位于**市阳村乡连伯村东,该村距阳村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村内道路全部硬化,距侯马至禹门口的一级公路4公里,交通方便,地势优越,地面平整,适宜搞蔬菜种植及加工项目。

1.2.3.2其它基础设施

该项目的排水、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打井、灌溉、冷库制冷、包装加工等增加用电需与乡供电部门提前联系解决。

1.2.3.3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位于村镇附近,周边村民具有种植蔬菜的经验,劳动力资源丰富,通过培训即可胜任工作;

产品外运量除该公司承担外,还可让社会车辆和客户车辆承担。

1.2.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320万元,其中:

建安直接费256.0万元,其他费用40.3万元,基本预备费23.7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为:

申请省级价格调节基金120万元,公司自筹资金200万元。

1.2.5主要经济指标

1、特菜基地:

1000亩

2、蔬菜大棚:

15座

3、冷藏保鲜库:

1栋(500m2)

4、包装车间:

300m2

5、办公、检测及其它用房:

400m2

6、培训农民:

150人

7、冷藏运输车:

3辆

8、抗震设防:

Ⅶ度

9、项目总投资:

320万元

10、建设工期:

19个月

11、年产量:

200万公斤

12、实现利润:

180万元/年

1.3结论及建议

1.3.1结论

1、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建成1000亩绿色特菜基地,采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建成标准化大棚,进行反季蔬菜科学栽培,效益高、无污染,并可带动周边村民的果菜业规模化生产;

通过绿色蔬菜基地向产业化经营方向迈进,进一步加快**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2、该项目总用地面积1000亩,新建大棚15座,建设规模适宜,符合绿色蔬菜基地建设标准,设计方案可行。

3、本次建设项目的实施可解决当地农业技术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带动农民发展蔬菜产业,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活跃地方经济,对促进我国蔬菜生产的换代升级和调控当地蔬菜价格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4、该项目属于平抑副食品价格异动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上可行,市场前景广阔,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1.3.2建议

1、应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筹措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需要。

2、建议及早做好外部环境协调工作,以便使工程建设保质保量顺利完工。

3、应加强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确保创建优质工程。

4、随时做好市场调查,汇集全国无公害特菜信息,使公司在市场经营中发展壮大,争取在国内同行业中占居榜首。

5、项目开建就要掌握产品质量标准,并通过媒体发布预售产品信息和广告,促进供货合同的签定。

2 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及必要性

2.1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市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运城市的西北角,汾河和黄河汇流的三角地带。

东迎汾水与稷山县为邻,西隔黄河与韩城市相望,南有台地与万荣县毗连,北依吕梁山与乡宁县接壤。

地理坐标,东经为110°

32′15〃—110°

50′45〃,北纬35°

8′17〃—35°

17′15〃,海拔高度在367.5公尺至1107公尺之间。

全市东西宽27.5公里,南北长35公里,管辖面积为593平方公里。

**市下辖城区街道办、清涧街道办、樊村镇、僧楼镇、小梁乡、柴家乡、赵家庄乡、下化乡、阳村乡等2个街道办事处、2镇、5乡,148个行政村,2009年末总人口390996人,城镇化率45.13%。

**山奇水秀。

数万年沧海桑田,天造地设出人间奇景:

黄河峡谷山崖壁立,水势汹涌,惊涛折岩,龙门、石门形如门阙,船行其中有惊无险,可与长江三峡相媲美,黄河三门游已波列入国际旅游热线。

瓜峪清幽,万泉跳殊,虽处工业区而不闻喧闹,虽盛夏而不知暑热。

**人才辈出。

春秋时晋国上大夫郤缺夫妻相敬如宾为人称道,**别名“如宾乡”即源于此。

隋代大儒王通,调教授徒,造就了盛唐十名宰相。

初唐四杰之首的大诗人王勃,一篇《滕王阁序》千古传诵。

名将薛仁贵屡立战功,唐太宗欣喜地说;

“朕不喜德辽东,喜得彪将”。

明代大理学家薛瑄是“河东学派”的缔造者。

辛亥革命首义太原的总司令姚以价、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皆生于**,都有过他们的辉煌。

**市境内交通四通八达,水陆两便。

209国道纵贯南北,108国道横穿东西。

三条运煤专线(龙虎公路、上山公路、上固公路)公路,昼夜车辆川流不息。

稷西、万苍、东张三条公路干线现已全面贯通。

已实现乡乡村村通油路。

黄韩侯铁路(国家一级干线)、侯(马)西(安)铁路贯穿全境,境内铁路长28公里。

G5京昆高速(侯禹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有**东和西两处出入口,吉县至**、**至运城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形成两条国道(108、209)两条高速(G5、山西西纵高速)+干线铁路(黄韩侯、侯西国家一级电气化)的晋陕交通枢纽。

**市水资源较为丰富。

是缺水的山西省和运城市的相对富水区,并且总体水质较好。

**市矿藏资源丰富。

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有:

煤炭、石英石、硫铁矿、石灰石、钾长石、耐火粘土等20多种矿藏。

原煤储量7亿吨左右,煤田展布面积68公里,埋藏浅,开采易,多矿藏,地质储量为7亿吨左右,硫铁矿探明的面积为8.3平方公里,储量为2268万吨。

石灰石储量在20亿立方米以上。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据统计,2009年全市GDP完成161.2亿元,同比增长0.6%;

全市人均GDP为41289元,同比增长0.03%;

财政总收入完成183834万元,同比增长-52.2%;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2亿元,同比增长16.7%;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63.6亿元,同比增长-16.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7亿元,同比增长22.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45元,同比增长12.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25元,同比增长10.0%。

2009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627万元,比上年增长14.8%。

其中:

农业总产值56622万元,增长20.7%;

林业总产值2367万元,增长63.6%;

牧业总产值16980万元,增长29.7%;

渔业总产值159万元,增长31.6%;

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500万元,增长33.9%。

2009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见下表。

2009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

产量(万公斤)

比上年增减(%)

粮食

14060.2

-0.1

#小麦

5930.2

-8.8

#秋粮

8130.3

7.4

棉花

33.4

-42.5

油料

79.7

-20.1

蔬菜

5944.5

54.2

水果

2648

68.6

2.2城市规划与发展状况

《**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确定,城市总体布局为“一城两区、两位一体”的空间布局结构,两区即为新耿区和龙门区。

城市布局由北向南依次为王家岭煤矿区、龙门区和新耿区。

城市各区之间通过生态绿地相互隔离,未来各分区相对独立、自成体系,既联系便捷、又互为补充。

目标是将**市建设成为省级园林城市和辐射周边县市的“区域中心城市”。

依据规划到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9.8km2,其中:

新耿区城市用地为13.1km2,龙门区城市用地为16.7km2;

到2010年城市人口达24.1万人,其中新耿区12.3万人,龙门区11.8万人。

规划新耿区近期外延式发展方向主要是向东和向南发展,其中城市居住用地主要是向东和向南扩展,其它公共设施用地、教育用地及第三产业用地主要是向南发展。

龙门区近期城市发展方向主要是向西、向南发展,其中工业用地拓展主要集中在山西铝厂东部和**电厂北部等区域,而公共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拓展主要集中在铝厂生活区南部,即十二号路以南地区。

新耿区即**市老城区,规划城市道路主干框架系统为“六纵八横”,“六纵”分别为南北向九龙大街、汾滨街、紫金街、新耿街、延平街、万春街等;

“八横”分别为东西向的府前路、新兴路(龙门大道)、华兴路、中兴路、振兴路、龙岗路、学府路、永兴路等;

目前除南北向的九龙大街中段尚未贯通外,其他城市主干道已全部通车,城区面积已扩展到10km2以上。

2.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3.1建设蔬菜基地,是保障市场蔬菜供给,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蔬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蔬菜的生产关系到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的现实要求和重要途径,当前**市蔬菜生产正面临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建设蔬菜基地,可进一步促进**市蔬菜生产的换代升级步伐,全面提升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2.3.2建设蔬菜基地,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近年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实施蔬菜基地,为该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创立蔬菜新的品牌、拓展该地区农业新领域、引导农民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标准。

该项目的实施,既能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又能确保质量。

2.3.3项目的实施,是规模效益与我国蔬菜产品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市蔬菜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高,难以按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统一监测,规模效益不明显,实施蔬菜基地,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模式,适度规模化发展,对提高蔬菜产品竞争力大有裨益。

2.3.4项目的实施,是进一步满足市场对特种蔬菜的需求,丰富当地市民的菜篮子。

该项目为特菜基地建设项目,主要产品有西芹、山野娃娃菜、紫甘兰、芥蓝、菜心、樱桃西红柿、小乳瓜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蔬菜种类的要求也不断增大,目前生产特种蔬菜的商家不多,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市场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市民的餐桌。

综上所述,实施特菜基地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3场址选择及建设内容

3.1 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场址选择主要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

⑴节约用地,少占耕地。

⑵减少拆迁移民,尽可能不穿越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⑶有利于场区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

⑷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

该项目区位于**市阳村乡连伯村东,新建无公害特菜种植基地1000亩及配套基础设施、冷藏保险库和包装生产线,该村距阳村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村内道路全部硬化,距侯马至禹门口的一级公路4公里,交通方便,地势优越,地面平整,适宜搞无公害蔬菜种植加工项目。

3.2场址建设条件

3.2.1地震情况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动峰值图》(2002年),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烈度为Ⅶ度,属第一组。

3.2.2气候条件

项目所在地**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

年均降水量在450-600mm之间,年平均气温为8-14度,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3.2度,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26.5度。

全年无霜期160-190天。

平均风速2.9m/秒。

3.2.3交通通讯条件

项目区位于**市阳村乡连伯村东,距市区仅8公里,有县际油路相通,能够满足保鲜车行驶,距民航运城机场75公里,交通便利。

该公司配备有足够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把公司计算机系统连入国际互联网,建自己的网站,信息来源广泛,各类通讯畅通。

3.2.4供电

项目建成运行需要增加用电,应与阳村乡供电部门达成供电协议,更换变压器,在场区设10KW开闭所,场区电缆采用地下直埋电缆方式。

3.2.5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位于乡镇所在地周边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裕,农民收入在全市属中等水平,初中文化程度居多,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利于项目在此建设和发展。

3.3建设内容

在**市西南的阳村乡连伯村东新建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主要对多个绿色无公害特菜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品种有芥蓝、菜心、娃娃菜、紫甘兰、紫红薯、西芹等。

冷藏保鲜库建设:

建设贮藏量50吨的冷藏保鲜库。

由于特菜一年四季生产,并且全部销往大中城市,在产品投放市场前,必须进行打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包装车间:

总面积300m2,根据客户的要求,按照不同规格进行包装。

冷藏运输车:

特菜主要销往广州、西安、太原等大城市,路途遥远,需要冷藏运输车3辆,对产品的保鲜起很大作用。

4 设计方案

4.1项目选址

根据**市绿源栽培有限公司总体规划安排,本次建设项目位于**市阳村乡连伯村东,该地块远离城市及工矿区、无大气、水源及土壤污染、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有机肥料充足、交通便利,有利于项目的建设。

4.2建设规模

4.3大棚设计方案简要说明

4.3.1结构设计

1、棚体骨架:

由拱杆、拉杆、棚头立柱、斜拉撑、拱连接管卡槽等组成。

棚体骨架是棚的主体,主要保证棚体的抗风雪能力。

2、联接卡具:

管槽固定卡与锲行卡,U行卡与U行卡压板,钢丝夹,夹箍,亚膜卡。

主要用于棚体骨架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和固定,以保证棚体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门:

有单门和双门各一副,主要解决操作人员和机具的进出。

4、摇膜结构:

由拉杆、万向节、活动管、子柄等焊接组成,主要用来使用棚肩部的薄膜开闭,以改善棚内小气候。

5、压膜线张紧结构:

由拉杆、压膜线、螺旋地桩等组成,主要是压紧棚顶薄膜,起到保护薄膜和利于泻雨雪的作用。

4.3.2主要技术参数

1、结构参数:

长度L=140m

顶高H=2.5m

跨度B=5.75m

肩高h=1.2m

拱间距a=1m

单棚面积S=5.75×

140m=805m2(合1.2亩)

2、性能参数:

风载≥0.441KN/m2

雪载≥0.13KN/m2

主要构件的使用寿命应≥10年,所有金属构件均采用镀锌防腐。

4.3.3结构技术要求

管棚结构主要由拱杆、移门、纵向拉杆、水平拉杆、斜撑、手动卷膜、螺旋桩及卡槽等组成。

各部分要求如下:

1、拱杆

采用Φ32×

1.5直缝电焊钢管,热浸镀锌,模具弯形加工。

2、拉杆和斜撑

1.5直缝电焊钢管,热浸镀锌防腐。

纵向拉杆共3条(1条顶拉杆、2条侧拉杆),斜撑在管棚两侧端部,共4根。

3、水平拉杆和V形支撑

水平拉杆采用Φ32×

1.5直缝电焊钢管,热浸镀锌防腐,每栋管棚共装13付水平拉杆及V形支撑。

4、移门

管棚两山墙居中安装悬挂式双扇移门各一樘。

每扇移门尺寸为1.5×

1.6m(宽×

高),采用钢管制成。

移门上滑道采用60×

30×

15×

2C型钢,下滑道为20×

20×

2方管,门立柱采用40×

40×

1.5方钢管,所有金属件均采用热浸镀锌防腐。

5、卷膜机构

在管棚两侧立面安装手动卷膜机构,每侧一套,共两套。

卷膜机构由卷膜杆,压膜卡,卷膜器等组成。

其中卷膜杆采用Φ22×

1.2直缝电焊钢管经热浸镀锌后组成。

6、卡槽及卡簧

管棚侧立面,山墙立面及移门均装有卡槽及卡簧,用以固定薄膜,管棚两侧面的肩部和群部各安装一条卡槽,采用管槽卡将卡槽固定在拱杆和立柱上,卡槽端头与拱杆连接均采用包箍方式。

7、地拉杆与螺旋桩

管棚两侧底部安装地拉杆。

地拉杆采用Φ22×

1.2直缝电焊钢管,热浸镀锌防腐,采用管卡将其固定在拱杆上,地拉杆由螺旋桩拉紧贴近地面,螺旋桩自管棚端部装起。

8、各节点固定要求

⑴拉杆对接处采用M6或M5螺栓对穿固定(或采用M5.5自攻自钻定位)。

⑵顶纵拉杆与拱杆采用钢丝夹固定。

⑶2条侧拉杆与拱杆采用管卡固定。

⑷水平拉杆与拱杆、V行撑与水平拉杆及拱杆均采用包箍方式连接。

凡是有包箍的地方均采用M5自攻钉固定。

⑸斜撑与拱杆使用U型螺栓固定。

⑹顶纵拉杆(3条)与山墙拱杆采用M6埋头螺栓由上而下对穿固定。

4.3.4棚膜的性能和规格

棚膜是蔬菜大棚栽培中最重要的覆盖材料,大棚薄膜的覆盖采用“一棚三模”法,即一张顶膜、两张围膜。

顶膜采用大棚专用膜,围膜采用普通农膜。

4.4冷藏保鲜库方案简要说明

4.4.1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现场清理——保温库体安装——制冷设备安装管道气密试验——冷却水系统管路连接——电气系统连接单机试运行——系统调试

4.4.2库体结构施工

4.4.2.1地面防潮、隔热、隔气

1、防潮层:

要求做防潮层之前,地面必须平整、乳化沥青做底,防水卷材要求100~200mm搭头,并且两层搭头必须错开接头,用0.4mm的聚乙烯薄膜做面并用封口胶粘严。

2、隔热层:

用高密度阻燃聚苯乙烯泡沫板铺底,板缝预留10-20mm、现场聚氨脂发泡剂发泡填充。

3、隔气层:

用一粘二油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加0.4m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做面并密封,做到底面前,应做20mm厚的水泥面保护层。

4.4.2.2库体的安装

1、立板安装:

先从角板开始安装、要求横向、纵向、必须垂直安装,其垂直度应大于2‰边角板采用45°

角方式对接。

板缝必须用聚氨脂发泡剂填充严密。

2、顶板安装:

板缝用聚氨脂发泡剂填充严密。

3、库门的安装:

库门要求必须垂直安装,其偏差小于2‰且与库板连接必须牢固、平整、严密。

冷藏库为成套专用冷库平移门,但必须做断冷桥处理,要求美观、牢固,符合相关工艺要求。

门安装好后应开关轻松、自如、严密、牢固、用灯光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