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050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

《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附件13测风员作业操作规程文档格式.docx

(二)主要风道中的测风工作应在测风站内进行。

(三)在无测风站的地点测风时,应选在巷道断面规整、支护良好、无空顶片帮、前后10m巷道内无障碍物和拐弯的地点。

第六条:

根据测量风速的大小,选用合适的风表。

第七条:

用侧身法测风时,测风员在测风断面内应背靠巷道壁站立,手持风表将手臂向风流垂直方向伸直,风表叶片迎向风流并与风流垂直,在断面内均匀移动。

为消除人体对风速的影响。

应将所测得的风速乘校正系数。

校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K=(S-0.4)/S

式中k:

校正系数;

S:

测风巷道断面积,m2;

0.4:

测风员人体所占面积,m2。

第八条:

风表测风的方法有定点测风和线路测风两种。

(一)定点测风:

巷道断面在10m2以上时测120s;

巷道断面在4~10m2以上时测60s;

(二)线路测风:

风表在测风断面内按规定线路、规定时间(60秒、120秒)匀速移动。

根据断面积大小线路分四线法、六线法、迂回八线法。

第九条:

测风时,应先将风表记数器指针回零或记下始读数,待风表叶轮转动30s左右后,再同时启动风表记数器和秒表进行测定,测定结束时同时关闭,风表开、停应与秒表开、停一致。

第十条:

根据测得的表速在风表校正曲线上查得对应的真风速。

第十一条:

在每个测风断面测风应至少测3次,取其平均值。

第十二条:

测得的风速乘以巷道断面积即得通过该断面的风量值。

第十三条:

测风时风表不能距人体及巷道顶、帮、底部太近,一般应保持200mm以上的距离。

第十四条:

各类风表要配有长度0.5m左右的非导电表把。

第十五条:

在倾斜巷道内测风时,要注意使叶轮与风流方向始终保持垂直。

第十六条:

在遇列车和人通过或风门开启等情况时,要等待一定时间,待风流稳定后再进行测风。

第十七条:

在有电机车架空线的巷道中测风时,风表与架空线要保持100mm以上的距离,以防触电。

第十八条:

及时记录和换算测定结果,发现问题应重新测。

第十九条:

测风时要同时测定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所测结果应时填入测风牌板。

原始数据应立即记入测风日志。

第二十条:

风表叶片不得和其他物体接触、倒转或用嘴吹,风表用后应放入盒内,不得交给非测风人员管理。

第二十一条:

应按规定的测风制度进行工作。

第二十二条:

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风量用下述方法测定:

(一)在风硐内测风时,可使用自动测风仪表或超声波风速仪;

(二)在主要通风机出风口测风时,轴流式通风机测风断面应选在环形扩散器断面,用等面积环的原理在断面内布置测点;

离心式通风机测风断面应选在扩散器出口,在断面内按网格状布置测点。

测3~5次后,取其平均值。

第二十三条:

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局部通风机吸风量)用下述方法测定:

(一)用风表测定时,先在局部通风机吸风口前10m巷道内用风表测风速,求得风量值;

再在局部通风机后5m巷道内用风表测风速,求得风量值,A、B断面的风量差即为局部通风机的工作风量;

(二)用皮托管和压差计测定时,在局部通风机吸风口外加一节风筒作测风段,测定断面选在A、B处。

为求得平均风速,可用等面积环原理在测量断面内布置6~10个测点,测出速压值后,用下式计算平均风速,根据平均风速求得风量。

V均=(2/ρ)1/2*((hvi)1/2/n

V均:

断面平均风速,m/s;

ρ:

测点的空气密度,kg/m3;

hvi:

各测点测得的速压值,帕;

n:

同一断面内布置的测点数。

(三)在局部通风机的进、出风口直接用高速风表测定时,应手持风表紧靠防护网按绕线法在吸风口全断面内均匀地移动1min而测得。

测风人员须站在一侧,不可正对吸风口。

第二十四条:

测定全风压供给掘进工作面的风量时,测点应选在局部通风机吸风口前10m的进风巷内。

第二十五条:

掘进工作面的风量测定应在风筒出口以外10~20m的巷道内进行;

也可在风筒内用皮托管、压差计测得。

第二十六条:

测定风筒百米漏风率的测点布置情况,先用皮托管、压差计分别测得B、C断面的风量。

风筒百米漏风率按下式计算:

p100=(Qf-Q)/(Qf*L)*100*100

式中p100:

风筒百米漏风率,%;

Qf:

局部通风机的工作风量,m3/s;

Q:

掘进工作面风量(风筒末端风量),m3/s;

L:

风筒长度,m。

第二十七条:

矿井有效风量按下式计算:

Q有效=ΣQ采i+ΣQ掘i+ΣQ硐i+ΣQ其他

式中Q有效:

矿井有效风量,m3/s;

ΣQ采i:

各采煤工作面实测风量之和,m3/s;

ΣQ掘i:

全风压供给各掘进工作面的风量之和,m3/s;

ΣQ硐i:

各独立通风硐室实测风量之和,m3/s;

ΣQ其他:

其他用风地点实测风量之和,m3/s。

第二十八条:

矿井有效风量率按下式计算:

E=Q有效/Q总进*100

式中E;

矿井有效风量率,%;

Q有效:

Q总进:

矿井总进风量,m3/s。

第二十九条:

矿井外部漏风量的计算可按下式进行:

ΔQ外漏=ΣQ主通i-ΣQ总回i

式中ΔQ外漏:

矿井外部漏风量,m3/s;

ΣQ主通i:

各台主要通风机排风量之和,m3/s;

ΣQ总回i:

各回风井的风量之和,m3/s。

第三十条:

矿井外部漏风率按下式计算:

L=ΣQ外漏/ΣQ主通i*100

式中L:

矿井外部漏风率,%;

ΣQ外漏:

矿井外部漏风量之和,m3/s;

各台主要通风机排风量总和,m3/s。

第三十一条:

计算矿井有效风量、漏风量时,风量应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风量,可按下式计算:

Q标=Q测*ρ测*1.2

式中Q标:

标准状态下的风量,m3/s;

Q测:

测定地点的风量,m3/s;

ρ测:

测定地点的空气密度,kg/m3;

1.2:

标准状态下矿井空气密度,kg/m3。

第三十二条:

按测定要求准备测压仪表、工具、材料等。

第三十三条:

入井前应检查测压仪表,空盒气压计应经过标定、外壳玻璃应无破损、刻度及温度校正表应齐全、量程合乎要求,压差计或补偿微压计应不漏气、并装有酒精,精密气压计应充足电、且其数显示要稳定,皮托管不堵塞,胶皮管气密应良好。

第三十四条:

选择测压仪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测量绝对压力时用空盒气压计、精密气压计;

(二)测量相对压力或压差时用U形水柱计、单管倾斜气压计、补偿微压计;

(三)测量静压差时,也可用精密气压计;

(四)用精密气压计测定时,要同时测定测点的标高和空气密度。

第三十五条:

用空盒气压计测压时,应将仪器盒面平行于风流方向放置,等待10~20min,一面注意指针位置,一面用手轻击气压计的玻璃,至指针稳定后,直接读出测点的大气压力。

第三十六条:

U型压差计或U型倾斜压差计在测压前应注入蒸馏水或酒精,U型管两侧的液面应处于同一水平。

第三十七条:

操作单管倾斜压差计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用单管倾斜压差计测压时,应配备皮托管和胶皮管,皮托管的管嘴要正对风流方向。

(二)测定时,先将仪器调平,把三通旋钮转到测压位置,用短胶管排除积存于仪器中的气泡,把仪器的液面调到零位,确定仪器的校正系数k值,然后把上风侧测点皮托管“-”端连到测压仪的“+”端,把下风侧测点皮托管的“-”端连到测压仪的“-”端,稳定后,读出刻度数;

(三)将测得的读数记入记录本,同时记下测定时仪器的校正系数k值,读数乘以k值即为两测点间的压差。

第三十八条:

使用单管倾斜压差计时的注意事项是:

(一)测定时,应防止水、杂物堵塞胶皮管,防止车辆、设备、行人挤压坏胶皮管;

(二)仪器和胶皮管的所有接点要严密,防止漏气影响精度;

(三)携带压差计行走时要小心,防止损坏和溢出酒精。

第三十九条:

使用精密气压计(又称数字式气压计)测压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①将电源开关拨到“电源通”位置,接通电源;

②将压差分档置于“0”位置,选择开关拨到“电池”位置,此时显示的值为电池的电压,该值小于规定的值时,应更换电池或进行充电;

③电池电压正常后,将选择开关拨到“气压差”位置,仪器通电15min后,可开始工作。

(二)测量绝对压力时,应将压差分档置于“0”位置,选择开关拨到“气压”位置,此时仪器上显示的数字与仪器本身标注基数的代数和即为该测点的绝对压力(注:

显示数字前无符号为正值,有“-”号时为负值);

(三)测量静压差时,将压差分档置于“0”位置,选择开关拨到“气压差”位置,转动气压调节旋钮,使数字显示零值,再将仪器移到下一个测点,仪器显示值即为两测点间的相对静压差,正值说明第二点高于第一点,负值说明第二点低于第一点。

若数字显示器上只亮小数点,说明差值超过仪器测量范围,这时应将压差分档旋到“+”200或“-”200位置,实际气压差应为:

p气压差=±

200±

p′气压差(p′气压差为显示器显示的气压差值)。

第四十条:

使用精密气压计时的注意事项

(一)接通电源后,至少15min后仪器才能工作;

(二)由于气压变化使气压差示值来回跳动时,读数应取示值跳动范围内的平均值;

(三)测定流速较大气流的静压时,静压管应尽可能与气流方向平行;

(四)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将电源开关关闭,切断电源;

(五)若仪器发生故障,应送修理部门检修,不要随便更换元件。

第四十一条:

其他参数的测定空气相对湿度φ(%)可用手摇湿度计或风扇湿度计测定。

湿度测定仪的两支温度计应完好,盒中钥匙、纱布、滴水管、查对相对湿度的牌版应齐全。

(一)手摇湿度计有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用净水润湿的纱布(湿润程度以不滴水为宜)包裹在任一支温度计的水银球外面;

测定时手握摇把,使其以120转/min的转数匀速旋转1~2min,待数值稳定后,读出干、湿两支温度计的读数;

根据干、湿温度计的读数差和干温度计的读数从相对湿度查对表上查得相对湿度φ值;

(二)使用风扇湿度计时,用发条开动风扇,以形成风速为2m/s的气流,待湿温度计的数值稳定后,读出干、湿温度计的读数,然后查湿度表即得相对湿度φ值。

第四十二条:

操作湿度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人员不能对着仪器呼吸;

(二)必须在温度计的数值变化稳定后再读数;

(三)旋转风扇湿度计的发条时,不要过紧、过猛,以防止上断发条。

第四十三条:

空气密度的测算方法为用空盒气压计测定空气的大气压力,用湿度计测定空气的干温度和相对湿度,根据化简公式计算空气密度,即:

ρ=(0.003458~0.003473)p/T

式中ρ:

空气密度,kg/m3;

p:

大气压力,帕;

T:

空气绝对温度,开。

T=273+t;

t:

干温度计读数,摄氏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