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0514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5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新部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月亮正加速远离地球!

后代没月亮看了。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月球的引力在地球上产生了周期性的潮汐现象,潮汐力耗散地球的自转能量,降低地球的旋转速度,同时也导致月球正在以每年3.8cm的速度远离地球。

不考虑其他变化,则很多年后与现在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减小

B.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增大

C.地球同步定点卫星的高度增大

D.地球同步定点卫星的角速度增大

15.1932年考克饶夫特(J.D.Cockroft)和瓦耳顿(E.T.S.Walto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高压倍压器,他们将质子(

)加速到0.5MeV的能量去撞击静止的原子核X,得到两个动能均为8.9MeV的氦核(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人工加速粒子实现的核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

B.X由

组成

C.上述核反应中出现了质量亏损D.上述核反应的类型是裂变

16.用于热处理的电阻炉,由于发热体R在升温过程中电阻值的增大很多,所以在炉子和电网之间配备一台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

已知R的正常工作电压与电网电压相同,欲使R启动时的热功率与正常工作时基本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启动时,应将P向下滑动,使副线圈的匝数小于原线圈的匝数

B.启动时,应将P向上滑动,使副线圆的匝数大于原线圈的匝数

C.保持P的位置不变,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电流表的示数会逐渐增大

D.保持P的位置不变,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R的功率会逐渐增大

17.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距离转轴某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小物体由最低点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摩擦力逐渐减小

B.小物体由最低点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摩擦力逐渐增大

C.小物体由最低点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摩擦力没有做功

D.小物体在最低点与最高点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相等

18.如图所示,竖直的xOy平面内有一曲杆,可以绕竖直的y轴转动。

曲杆上套有一小环,可以无摩擦地沿着杆自由滑动,当曲杆以某一角速度ω绕y轴匀速转动时,小环可以保持在任意位置相对曲杆不动。

理论上可以证明曲杆的形状为过原点的抛物线,已知抛物线y=ax2在x0处的切线斜率K=2ax0,则抛物线方程是

A.

B.

C.

D.

19.如图所示,A、B、C、D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正

四面体是由四个全等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封闭图形),所有棱

长都为a。

现在A、B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分别为均+q和-q的

两个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两点的场强相同B.C、D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C、D两点电势相等D.将一正电荷从C点移动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20.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

,它们用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接(栓接)。

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自然长度。

第一次给物体A一个沿弹簧轴线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第二次给物体B一个沿弹簧轴线方向水平向左的等大的初速度v,如图所示。

已知弹簧的形变未超出弹性限度,比较这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情况物体A、B的共同速度大小相等

B.第一次物体A、B的共同速度较小

C.两种情况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相同

D.第二次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较大

21.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的第二象限内有沿y轴负方向的

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第三象限内存在匀强磁场

Ⅰ,磁感应强度为B1,y轴右侧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Ⅱ,

磁感应强度为B2=3B1.Ⅰ、Ⅱ磁场的方向均垂直于纸面

向里.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自P(-l,l)点由静

止释放,沿垂直于x轴的方向进入磁场Ⅰ,接着以垂直于y轴的方向进入磁场Ⅱ,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场Ⅰ的磁感应强度B1=

B.粒子从第一次经过y轴到第四次经过y轴的时间t=

C.粒子从第一次经过y轴到第四次经过y轴这段时间内的位移s=

l

D.粒子从第一次经过y轴到第四次经过y轴这段时间内的位移s=

l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合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他们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如图所示,并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然后保持小车和重物的质量不变,通过改变小车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s)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时要求每次小车都从静止释放.

(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d=__________cm.

(2)如果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小车到光电门的距离为s.该同学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来反映合力做的功与动能改变关系,则他作的图象关系是下列哪一个时才能符合实验要求__________.

A.s-tB.s-t2C.s-t-1D.s-t-2

(3)下列哪些实验操作能够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

A.必须保证小车从静止状态开始释放

B.必须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重物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D.细线与轨道平面平行

23.(9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实验器材供选择,请你帮助该实验小组完成以下操作。

A.待测电阻Rx:

阻值约为200Ω;

B.电源E:

电动势为3.0V,内阻可忽略不计;

C.电流表A1:

量程为0~30mA,内电阻r1=20Ω;

D.电流表A2:

量程为0~50mA,内电阻r2约为8Ω;

E.电压表V:

量程为0~15V,内电阻RV约为10kΩ;

F.定值电阻R0:

阻值R0=80Ω;

G.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为10Ω;

H.滑动变阻器R2:

最大阻值为1000Ω;

J.开关S,导线若干。

(1)由于实验室提供的电压表量程太大,测量误差较大,所以实验小组的同学准备将电流表A1和定值电阻R0改装成电压表,则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V;

(2)为了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选填“G”或“H”),请在右侧方框内已经给出的部分电路图中,选择恰当的连接点把电路连接完整。

(3)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Rx的表达式为Rx=____________。

24.(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2kg的带有弧形轨道的平台置于足够长的水平轨道上,弧形轨道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水平轨道上静置一小球B。

从弧形轨道上距离水平轨道高h=0.3m处由静止释放一质量mA=1kg的小球A,小球A沿轨道下滑后与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小球A被弹回,且恰好追不上平台。

已知所有接触面均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

求小球B的质量。

(g取10m/s2)

25.(20分)如图甲所示,空间存在一范围足够大、方向垂直于竖直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让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沿xOy平面入射。

不计粒子重力,重力加速度为g。

(1)若该粒子沿y轴负方向入射后,恰好能经过x轴上的A(a,0)点,求粒子速度v0的大小;

(2)若该粒子以速度v沿y轴负方向入射的同时,一不带电的小球从x轴上方某一点平行于x轴向右抛出,二者经过时间t=

恰好相遇,求小球抛出点的纵坐标;

(3)如图乙所示,在此空间再加入沿y轴负方向、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让该粒子改为从O点静止释放,研究表明:

粒子在xOy平面内将做周期性运动,其周期T=

,且在任一时刻,粒子速度的水平分量vx与其所在位置的y轴坐标绝对值的关系为vx=

y。

若在粒子释放的同时,另有一不带电的小球从x轴上方某一点平行于x轴向右抛出,二者经过时间t=

恰好相遇,求小球抛出点的纵坐标。

26.(14分)前两年华北地区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化学反应原理可用于治理环境污染,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一定条件下,可用CO处理燃煤烟气生成液态硫,实现硫的回收。

①已知:

2CO(g)+O2(g)=2CO2(g)ΔH=−566kJ·mol‾1

S(l)+O2(g)=SO2(g)ΔH=−296kJ·mol‾1

则用CO处理燃煤烟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1molSO2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90%,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SNCR─SCR是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硝技术(除去烟气中的NOx),其流程如下:

已知该方法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NH3(g)+4NO(g)+O2(g)

4N2(g)+6H2O(g)ΔH=−1646kJ·mol‾1,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恒压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4υ逆(N2)=υ正(O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c(N2)∶c(H2O)∶c(NH3)=4∶6∶4

d.单位时间内断裂4molN─H键的同时断裂4molN≡N键

(3)如图所示,反应温度会直接影响SNCR技术的脱硝效率。

①SNCR技术脱硝的温度选择925℃的理由是。

②SNCR与SCR技术相比,SNCR技术的反应温度较高,其原因是;但当烟气温度高于1000℃时,SNCR脱硝效率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

(4)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污水净化、海水淡化,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中间室的Cl‾移向(填“左室”或“右室”),处理后的含硝酸根废水的pH(填“增大”或“减小”);

②若图中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用C6H12O6表示,请写出左室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27.(15分)三氯化氧磷(PO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实验室制取POCl3并测定产品含量的实验过程如下:

I.制备POCl3采用氧气氧化液态的PCl3法。

实验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及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分子质量

其他

PCl3

-112.0

76.0

137.5

均为无色液体,遇水均剧烈

水解为含氧酸和氯化氢,两者互溶

POCl3

2.0

106.0

153.5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生成POCl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需控制通入O2的速率,对此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除观察O2的流速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温度应控制在60~6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POCl3产品含量的实验步骤:

①实验I结束后,待三颈烧瓶中液体冷却到室温,准确称取16.725gPOCl3产品,置于盛有60.00mL蒸馏水的水解瓶中摇动至完全水解,将水解液配成100.00mL溶液;

②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3.5mol/LAgNO3标准溶液(Ag++Cl-=AgCl↓);

③加入少量硝基苯(硝基苯密度比水大,且难溶于水);

④以硫酸铁溶液为指示剂,用0.2mol/LK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溶液(Ag++SCN-=AgSCN↓),到达终点时共用去10.00mLKSCN溶液。

(6)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测得产品中n(PO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Ksp(AgCl)>Ksp(AgSCN),据此判断,若取消步骤③,滴定结果将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8.(14分)NH3作为一种重要化工原料,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与其性质有关的催化剂研究曾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1)催化剂常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即专一性。

已知:

反应Ⅰ:

4NH3(g)+5O2(g)4NO(g)+6H2O(g)ΔH=-905.0kJ·mol-1

反应Ⅱ:

4NH3(g)+3O2(g)2N2(g)+6H2O(g)ΔH=-1266.6kJ·mol-1

写出NO分解生成N2与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恒温恒容装置中充入一定量的NH3和O2,在某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Ⅰ,测得不同时间NH3和O2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c(NH3)/(mol·L-1)

1.00

0.36

0.12

0.08

0.072

0.072

c(O2)/(mol·L-1)

2.00

1.20

0.90

0.85

0.84

0.84

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使用催化剂时,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其反应速率

B.若测得容器内4v正(NH3)=6v逆(H2O)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当容器内

=1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D.前10分钟内的平均速率v(NO)=0.088mol·L-1·min-1

(3)氨催化氧化时会发生上述两个竞争反应Ⅰ、Ⅱ。

为分析某催化剂对该反应的选择性,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H3和2molO2,测得有关物质的量关系如下图:

①该催化剂在低温时选择反应____(填“Ⅰ”或“Ⅱ”)。

②520℃时,4NH3+3O2

2N2+6H2O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不要求得出计算结果,只需列出数字计算式)。

③C点比B点所产生的NO的物质的量少的主要原因________。

(4)制备催化剂时常产生一定的废液,工业上常利用氢硫酸检测和除去废液中的Cu2+。

已知:

25℃时,K1(H2S)=1.3×10-7,K2(H2S)=7.1×10-15,Ksp(CuS)=8.5×10-45。

在计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时,涉及弱酸的电离通常要进行近似处理。

则0.1mol·L-1氢硫酸的pH≈______(取近似整数)。

29.(8分)

分析下面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甲图纵坐标中段来表示。

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2)乙图中160min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所学内容,分析丙图曲线:

①对于曲线abc,若x轴表示pH,则曲线上b点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曲线abd,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y轴可表示_____________。

曲线bd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0.(10分)

血液在血管内不断地循环流动,具有运输能力,还具有维持内环境稳态、参与体液调节、防御和保护等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各种营养物质和激素都是通过血液运输的,请比较饭后4小时肝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动脉端和静脉端中血糖浓度的高低:

(2)正常人肌肉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血浆要依靠等无机盐离子的调节,使血浆的PH维持在7.35~7.45。

(3)人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在胃酸的作用下,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导致。

(4)研究表明,人体血液中含有的生长素来源于消化道,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31.(9分)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设流程如下:

退田还湖、水道清淤→清理地基,铺设减渗层→回填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和砂石(土壤取自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河底)→栽培本土水生及湿生植物,如芦苇、蒲草等,并注水→引入鲤鱼、草鱼等水生生物。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______________。

(2)该湿地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演替,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

可见,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和______进行。

(3)此湿地生态系统岸边到湖中央的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动物,这体现出群落的______结构。

其中阅海园区有鸟类107种,鸣翠湖园区有鸟类97种,这体现出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

(4)湿地在改善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32.(12分)下图是两个家族两种不同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图1中3号和4号为双胞胎,图2中4号不含致病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若3号、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

若3号、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来自_____________。

(2)图2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遗传,理由是_____________。

若8号与10号近亲婚配,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病的概率为。

(3)若图2中8号到了婚育年龄,从优生的角度考虑,你对她有哪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

B.相对湿度是空气里水蒸气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比值

C.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D.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

E.气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

(2)(10分)如图,体积为V、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气缸顶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气缸内密封有温度为2.4T0、压强为1.2P0的理想气体。

P0和T0分别为大气的压强和温度。

已知:

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aT,a为正的常量;容器内气体的所有变化过程都是缓慢的.求:

①气缸内气体与大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V1;

②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Q.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

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

lm,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0.02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

由此可知()(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此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C.从t=0时起,经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

D.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正方向

E此列波不能和频率为50Hz的横波发生干涉现象

(2)(10分)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射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

这种“回归反射膜”是用球体反射元件制成的。

如图所示,透明介质球的球心位于O点,半径为R,光线DC平行于直径AOB射到介质球的C点,DC与AB的距离H=

若DC光线经折射进入介质球,在介质球内经一次反射,再经折射后射出的光线与人射光线CD平行。

试作出光路图,并计算出介质球的折射率。

35.【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5分)

金属钛性能优越,被誉为继Fe、Al后应用广泛的“第三金属”。

(1)Ti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2)钛能与B、C、N、O等非金属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电负性:

C___Ti(填“>”或“<“,下同);第一电离能:

N____O,原因是_________。

(3)月球岩石——玄武岩的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

FeTiO3与80%的硫酸反应可生成TiOSO4。

SO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形,其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写出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

________。

(4)Ti的氧化物和CaO相互作用能形成钛酸盐CaTiO3,CaTiO3的晶体结构如图1,Ti位于立方体的体心。

该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

(5)Fe能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FeO晶胞结构如图2。

FeO晶胞边长为428pm则FeO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1pm=10-12m,写出计算式即可)。

36.【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从薄荷油中得到一种烃A(C10H16),与A相关反应如下:

已知:

(1)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含两个-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种(不考虑手性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2个吸收峰的异构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4)G为含六元环的化合物,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

(5)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得到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名称为____。

(6)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己二酸的合成路线。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木聚糖酶可以将半纤维素(一种多糖)转化为单细胞蛋白和其他有用物质。

有些嗜热菌能产生耐热木聚糖酶,在食品工业上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现欲从温泉中分离能分解半纤维素的嗜热菌,并从中筛选木聚糖酶高产菌株,获得耐热木聚糖酶。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接种环使用前后都在酒精灯上灼烧,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适量体积的样品涂布在富含__________且其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菌落长出后,挑取单个菌落并进行一系列操作,然后在培养基上用_____________法接种培养,进行菌株的________________。

最后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富集。

(3)将富集后的菌株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待菌落长出后用0.1%的__________染色1h,再用1mol/L的NaCl溶液脱色。

菌落周围会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