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0761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docx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

DB11/TXXXX—XXXX

DB11

ICSXX.XXX

XXX

备案号: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实施

××××-××-××发布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guideforcarbonemissionofgeneralequipmentwithenergyconsumption

(送审稿)

北京市地方标准

1目次

2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节能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檬、陈曦、查丽、宋红茹、苏明山、唐进、李靖、佟立志、夏祖宏、严海若、张迤。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的核算方法和评价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满足GB171674.3.4界定的主要用能设备条件的通用用能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4040-200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3术语和定义

GB/T24040-2008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通用用能设备generalequipmentofenergyconsumption

在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不具备业务活动特点而在各类业务活动中普遍使用的设备。

注1:

参考CNAS-SC190:

2015G2.1注2。

注2:

通用用能设备一般包括:

锅炉、电动机、风机、液体传输装置、空气压缩机、冷冻设备、空气调节装置等。

3.2

碳排放carbonemission

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总量。

3.3

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carbonemissionfromfossilfuelcombustion

设备边界内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3.4

电力消耗碳排放carbonemissionfromelectricityconsumption

设备所消耗电力的生产而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3.5

热力消耗碳排放carbonemissionfromheatconsumption

设备所消耗热力的生产而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3.6

活动水平数据activitydata

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活动的定量数据。

注:

改写ISO14064-1:

2006,定义2.11。

3.7

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

将活动水平数据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联的因子。

注:

改写ISO14064-1:

2006,定义2.7。

3.8

评价期evaluationperiod

评价设备碳排放的特定时段。

注:

评价期可以是设备运行的一个完整年,也可以是设备运行的一个完整周期。

4原则

3

4

4.1相关性

选择适合于评价相应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的数据和方法。

4.2完整性

所评价设备的碳排放包括所有本标准所界定的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电力、热力消耗所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

4.3一致性

通用用能设备应使用本标准规定的方法评价碳排放,对于同一类型的通用用能设备的碳排放评价,其评价方法应保持不变。

4.4准确性

评价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误差和不确定性。

4.5透明性

在评价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时应该以透明的方式获得、记录、分析碳排放的相关数据,包括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数据等,从而确保评价工作的可重复性。

5边界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的边界范围是指能够实现产品系统性能的单台或单套设备。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的计算范围包括通用用能设备的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电力消耗碳排放和热力消耗碳排放。

6数据确定

5

6

6.1概述

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评价数据应涵盖设备边界内评价期所有二氧化碳排放相关数据,包括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等。

6.2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水平数据

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数据,是通用用能设备使用的某种化石燃料燃烧的热量。

通用用能设备第i种化石燃料消费量的热量按公式

(1)计算:

………………………………

(1)

式中:

Ai——评价期内通用用能设备消耗的第i种化石燃料消费量的热量,单位为太焦(TJ);

RLi——评价期内第i种燃料的消费量,固体和液体燃料的单位为吨(t),气体燃料单位为万立方米(万Nm3);

RZi——评价期内第i种燃料的低位热值,固体和液体燃料的单位为吉焦/吨(GJ/t),气体燃料的单位为吉焦/万立方米(GJ/万Nm3);

10-3——单位换算系数。

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宜采用购买合同等化石燃料供应方提供文件中的数据,没有证据证明此热值的需自行测量。

以上方式均不可行时,可选择地方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

6.3电力活动水平数据

评价期内通用用能设备的电力消耗量,电力消耗量可以通过查读电力计量器具获得。

6.4热力活动水平数据

评价期内通用用能设备的热力消耗量,热力消耗量可以通过查读热力计量器具获得。

6.5排放因子

6.5.1化石燃料排放因子

化石燃料的排放因子按公式

(2)计算:

………………………………

(2)

式中:

Fi——燃料i的排放因子,单位为tCO2/TJ;

Ci——燃料i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tC/TJ;

αi——燃料i的碳氧化率;

ρ——二氧化碳与碳的分子量之比,取值44/12。

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应通过检测和计算获得。

以上方式不可行时,应使用地方主管部门发布的缺省值。

6.5.2电力排放因子

电力排放因子应使用评价期内地方主管部门发布的电力排放因子。

6.5.3热力排放因子

热力排放因子应使用评价期内热力供应企业提供的数据。

以上方式不可行时,应使用地方主管部门发布的热力排放因子。

7碳排放计算

7

7.1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计算

通用用能设备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公式(3)计算:

………………………………(3)

式中:

E——评价期内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1——评价期内通用用能设备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2——评价期内通用用能设备电力消耗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3——评价期内通用用能设备热力消耗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7.2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计算

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量按公式(4)计算:

………………………………(4)

式中:

E1——评价期内通用用能设备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i——评价期内通用用能设备化石燃料燃烧活动水平数据,是通用用能设备燃烧的第i种化石燃料燃烧的热量,单位为太焦(TJ);

Fi——第i种燃料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太焦(tCO2/TJ);

i——化石燃料类型;

l——化石燃料类型数量。

7.3电力排碳放计算

电力消耗碳排放量按公式(5)计算:

………………………………(5)

式中:

E2——评价期内通用用能设备电力消耗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De——评价期内通用用能设备电力消耗量,单位为兆瓦时(MWh);

——电力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tCO2/MWh);。

7.4热力消耗碳排放计算

热力消耗碳排放按公式(6)计算:

………………………………(6)

式中:

E3——热力消耗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Dh——评价期内通用用能设备热力消耗量,单位为太焦(TJ);

——热力排放因子,单位吨二氧化碳每太焦(tCO2/TJ)。

7.5碳排放强度计算

碳排放强度是指评价期内单台/套通用用能设备的单位服务量碳排放,按如下公式计算:

………………………………(7)

式中,

Ea——评价期内单台/套通用用能设备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服务量单位(tCO2/outputunit);

Oe——评价期内该设备所产出的服务量,单位为服务量单位。

服务量应为设备的直接产出,如锅炉产生的蒸汽量、电机的输出功率等。

8碳排放评价报告

8

8.1概述

组织宜编写设备的碳排放报告,以变管理和选择设备,或向内、外部用户提供信息。

碳排放报告宜具有相关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和透明性。

8.2报告的策划

组织在策划设备碳排放报告时宜考虑下列事项并将其形成文件:

a)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b)报告的预定用途和目标用户;

c)起草完成报告的总体和具体职责;

d)报告的频次;

e)报告的有效期;

f)报告格式;

g)报告中包含的数据和信息;

h)报告的可获得性和传播方式。

8.3报告的内容

碳排放评价报告应包括:

a)责任人;

b)报告所覆盖的时间段;

c)所选择评价期;

d)对设备边界的描述;

e)设备使用能源种类的描述;

f)阐明量化方法学的选择,或指明有关的参考资料;

g)所采用的排放因子的文件或参考资料;

h)以吨二氧化碳为单位进行碳排放计算;

i)结果评价;

j)说明量化的不确定性;

k)说明报告的编写符合本标准要求;

l)说明报告及评价结果是否经过核查。

3.1

1.1

9结果评价

通用用能设备应按照本规范要求计算碳排放强度,并将其与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先进值和平均值相比较,评价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等级。

其中,先进值应取北京市辖区范围内同类设备碳排放强度的前10%,平均值应取北京市辖区范围内同类设备碳排放强度的平均数。

碳排放评价等级如表1所示。

表1碳排放评价等级

等级

评价标准

注:

当通用用能设备碳排放先进值和平均值无法获取时,先进值可使用通用用能设备的一级能效值代替,平均值可使用通用用能设备的二级能效值代替。

3参考文献

[1]GB/T2587-2009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2]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3]GB3102.4-1993热学的量和单位

[4]GB/T6422-2009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

[5]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6]GB18613-201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7]GB19761-2005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8]GB19762-200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9]GB20052-2006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10]GB24500-2009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1]CNAS-SC190:

2015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方案

[12]北京市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2014版)

[13]ISO14064-1:

2006Greenhousegases–Part1:

Specificationwithguidanceattheorganizationlevelforquantificationandreportingofgreenhousegasemissionandremoval

[14]ISO14064-3:

2006Greenhousegases–Part3:

Specificationwithguidanceforthevalidationandverificationofgreenhousegasassertions

[15]ISO14065:

2013Greenhousegases--Requirementsforgreenhousegasvalidationandverificationbodiesforuseinaccreditationorotherformsofrecognition

[16]ISO/TS14067:

2013Greenhousegases—Carbonfootprintofproducts—Requirementsandguidelinesforquantificationandcommunication

[17]PAS2050:

2011Specificationfortheassessmentofthelifecyclegreenhousegasemissionsofgoodsandservic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