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0852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docx

热工专业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知识讲解

热控检修典型作业项目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

序号

作业项目

危险点

防范措施

1

一次元件传感器检修

1.烫伤

1.检查该一次元件所在系统与其他系统彻底隔断。

2.检查该系统放掉余压。

3.该一次元件降至室温。

2.感电

1.使用电动工器具要安装漏电保护器。

2.工作人员要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用具。

3.使用的电源线外观不准有破损,导线截面积满足要求。

4.该元件的工作电源必须切断,并挂警告牌。

3.机械伤害

1.使用手锤前必须认真检查锤头不得松动,锤柄无裂纹和油渍。

2.使用手锤不准戴手套,挥动方向不许站人。

3.做好防止一次元件与设备滑动挤砸伤人的措施。

4.高处坠落或落物伤人

1.工作现场需要搭设架子、平台时,架子和平台应符合安规要求,经专业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使用。

2.无护栏一台及其他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3.交叉作业设监护人。

4.上下传递物品必须用绳子系牢,高处存放的式器具必须稳固,严禁上下抛物。

2

执行器检修

1.触电

1.切断执行器电源,并挂警告牌。

2.工作前,作业人员验电。

2.机械伤害

做好防止执行器输出轴、手柄转动挤手伤人的措施。

3.高处坠落或落物伤人

1.在无护栏的平台上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2.设监护人。

3.工器具摆放稳固,传递工器具、材料应系牢,不准上下抛掷。

4.烫伤

应尽量避免靠近汽水燃油管路阀门等处,如必须较长时间停留作业时必须做好躲避措施。

5.通电试验时易伤害他人

通电试验前与运行人员联系,确认附近和机旁无人。

3

盘台内检修

1.触电

1.戴好安全帽和绝缘手套、静电防护手套。

2.工作前检查电源情况划出工作区及工作危险部位,危险部位挂警示牌。

3.必要时设监护人。

2.人身伤害

揭开“揭盖式台”上盖时应做好防止回落措施。

4

变送器检修

1.触电

1.切断电源,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

2.工作前验电,确认电源已切断。

3.工作结束后,确认线路无误,联系送电试验。

2.烫伤

1.确认一次门关闭,挂“有人工作”警示牌。

2.二次门关闭后,挂“有人工作,禁止开启”警示牌。

3.变送器活接必须逐渐缓慢松开,确认一、二次门严密,无漏泄时方可全部拆下。

4.有排污门应打开,放尽余压。

5.余压放不尽时立即旋上活接头,待处理。

3.机械伤害

1.拆卸变送器必须戴手套。

2.拆装和搬运时,作业人员配合好,防止碰伤、砸伤人员。

5

锅炉灭火保护系统检修

1.触电及保护误动

1.确认保护已解除、电源已切断。

2.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

2.烧、烫伤

1.作业人员检查探头时,戴防热手套,穿好防护服。

2.装设防护正压喷火档板。

3.与运行人员联系好,使锅炉保持负压燃烧,防止锅炉正压喷火,烧伤作业人员

4.检修作业时应尽可能偏离检测孔,并设监护人。

6

锅炉安全门保护就地设备检修

1.保护误动

开工前检查保护已解除。

2.噪声伤害及烫伤

1.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2.查看排汽方向,避免靠近和停留。

3.做好安全门动作的防护准备工作。

3.触电

1.切断电源。

2.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

3.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4.高处坠落或落物伤人

1.工作时不得靠近平台边缘。

2.不得在板梁上站立或行走。

3.工具、零件应定置存放,避免掉下伤人。

5.介质泄漏伤人

1.拆装压力表时关闭二次门,并挂警告牌。

2.安装电接点压力表应缓慢开幕启二次门,防止高温高压介质冲坏压力表伤人。

7

热工信号检修

1.触电

1.工作前切断电源,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

2.验电。

2.高处坠落

1.使用梯子前检查完好。

2.正确使用梯子,专人扶住梯子。

3.找合适的位置,系好安全带。

8

抽汽逆止门保护检修

1.触电

切断220V直流电源,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牌。

2.联锁误动

1.需停联锁时,先切除联锁,后拉开电源。

2.恢复措施时,先送电源,后投入联锁。

3.机械伤害

拆装电磁阀,作业人员协调配合好,做好监护。

9

高加保护系统检修

1.触电

1.切断高加保护电源。

2.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牌。

3.工作前先验电,确认电源确已切断。

2.烫伤

1.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2.确认测量筒减温泄压后再开始工作。

3.试验前与运行人员联系好。

3.高处坠落

1.正确使用梯子。

2.专人扶住梯子。

3.系好安全带。

10

轴向位移保护系统检修

1.触电

1.切断电源。

2.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牌。

3.工作前先验电,确认电源确已切断。

2.联锁误动

1.需停联锁时,先切除联锁,后停电。

2.恢复措施时,先送电源,后投入联锁。

3.落物伤人

1.做好作业人员自身防护和监护。

2.交叉作业时,做好落物伤人措施。

11

敷设电缆清扫电缆更换,拆除废电缆作业。

1.触电

1.拆除废电缆和敷设新电缆前必须校对准确,防止误拆动力电源,造成触电。

2.敷设新电缆,接线完毕后派专人联系后方可送电。

2.高处坠落

1.拆除废电缆和敷设新电缆过程,在通过无电缆桥架处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2.做好作业组织配合,协调工作。

3.碰伤

1.在电缆桥架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2.配备充足照明,防止作业中碰伤。

12

给煤、给粉控制系统检修

触电

1.工作前先验电,确认电源确已切断。

2.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牌。

2.机械伤害

1.检查给煤机连接处牢固可靠。

2.使用手锤、大锤不准戴手套,挥动方向不准站人。

3.拆装给煤机、排粉机装置时,相互配合好,统一指挥,协调作业。

4.试验与投入时须与运行人员作好联系。

13

吹扫管路

1.高处坠落

1.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严禁低挂高用。

2.正确使用梯子,专人扶住梯子,在梯子上作业时,找牢固的构架挂好安全带。

3.工作环境应保证照明充足。

2.触电

使用空压泵,正确接线,电源线完好无裸露处。

3.机械伤害

1.用大板手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甩出板手伤人。

2.空压泵运输过程注意互相照顾,防止碰伤人。

4.烧伤

仪表管路吹扫时应与运行人员联系,做好安全措施。

14

给水泵保护及联锁回路检修

1.触电

验电后方可作业,并在操作盘处挂警示牌。

2.误切保护系统

1、开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

2、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确认无误后方可工作

3、认真监护防止误切保护,造成给水泵误跳。

15

更换电接点水位表电极

1.烫伤

1.确认一、二次门确已关闭,并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告牌。

2.打开排污门,泄净余压。

3.戴耐高温防烫手套,待测量筒降至室温后再作业。

4.侧对电接点电极缓慢旋松电接点放出余压,发现余压放不净,立即旋紧电接点,待一、二次门关严后再工作。

2.触电

1.拉下该电表电源,并取下保险。

2.在电源开关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牌。

3.工作前验电。

3.人身伤害

1.高处作业,做好防止工具掉落的措施。

2.拆卸电接点时,做好防止脱落的措施。

3.严禁上下抛物,防止工具伤人。

4.高空坠落

1.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设监护人。

2.正确使用梯子,有专人扶梯子。

3.作业环境照明充足。

16

敷设管路作业

1.机械伤害

1.运输、传递管子时注意附近环境,防止碰伤。

2.戴好安全帽、防止落物。

3.正确使用无齿锯,操作人员作业时戴防护眼镜,站在砂轮片的侧面操作。

2.烫伤

1.烘烤管子时,注意火焰的方向。

2.戴好耐高温、防烫手套。

16

敷设管路作业

3.火灾

1.动火作业现场环境干净无粉尘和易燃物品。

2.作业现场备有灭火器材。

3.电火焊作业后清理火源火种。

4.高空坠落

1.把安全带系在牢固的地方。

2.正确使用梯子,专人扶住梯子。

3.不要站在钢梁和管道上传递传送管子。

4.作业处照明充足。

17

弹簧管压力表检修

1.烫伤

1.确认一、二次门确已关闭。

2.缓慢松开管路接头,放掉余压,如发现尚有余压,待放净后再作业。

2.砸伤或摔坏表计

1.把住压力表后再拆卸固定表计的螺丝。

2.作业人员互相协调配合好,不要使表计脱落,伤脚或摔坏表计。

18

二次仪表检修与校验

触电

1.拆接线前拉开该仪表电源及相应信号电源。

2.作业前验电。

3.送电试验做好联系和监护。

19

测量线路检修

1.高处坠落及落物伤人

1.工作人员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2.根据工作条件,必要时应搭设平台。

作业前认真检查,临时平台及电缆桥必须稳固。

3.作业现场照明充足。

4.使用的工具妥善保管,防止落物伤人。

2.烫伤

1.焊接电缆架或穿线管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戴电焊手套,做好防烫措施。

2.高处焊接作业,应在作业下方铺设钢板。

防止焊渣落到电缆上或交叉作业人员身上。

3.感电

1.检查作业场所其他电缆不得有裸露处。

2.作业人员穿绝缘鞋。

20

端子排接线及检修

1.触电

1.切断该端子排处电源,挂警示牌。

2.作业前先验电。

3.做好防止作业人员误碰邻近带电的端子排的措施。

4.做好监护。

2.误接线

所有配线应认真核对图纸,实际与图纸相符,并做好标记,防止误接线。

21

现场设备及电缆桥架清扫

1.触电

2.高处坠落

3.误碰运行中的仪表及一次元件

1.禁止使用湿抹布及手触及端子排及线路带电部位。

2.清扫时戴手套,用干毛刷清扫。

1.清扫电缆桥架积尘时,作业人员要系好安全带。

2.不得站在风道、钢梁、管道上对电缆清扫作业。

1.作业人员应认清运行中的仪表和一次元件的接线,防止误碰。

2.禁止触碰一次元件的接线及裸露处。

22

化学仪表检修

1.触电

1.检修前切断仪表电源。

2.拆装仪表时先验电。

2.酸碱溅出引起烧伤

1.拆卸仪表前必须确认系统内无压力或无酸碱溅出的可能。

2.工作人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戴防护眼镜。

3.工作现场备有清水和急救药品。

23

分散控制系统(DCS)的维护

1、模件拔插、检查、更换和存储损坏

1、热工维护人员按规定应戴防静电手镯,必须时穿防静电工作服。

2、保证电子设备间和机房具备适合模件的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并保持室内清洁。

3、模件的储存环境和条件必须符合制造厂的要求。

2、模件接线错误或新旧换件接线不一致

1、必须事先进行检查,确保新旧模件上的位开关、跨连片和跳线完全一致。

2、不得任意改动,如必须进行模件上的位开关、跨连片和跳线改动时,应做好记录并在专人监护下进行。

3、软件管理不善,造成系统损坏

1、规范DCS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管理,加强对密码权限的管理。

2、软件的修改、更新、升级必须履行授权及责任人制度。

在修改、更新、升级软件之前,应对软件进行备份。

3、严禁未经测试确认的各种软件下载到DCS(包括工程师站)使用,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DCS防病毒措施。

软盘做到专盘专用。

24

设备系统检修

1、DCS、PLC等检修时,系统失去控制电源或网络出现通信故障;接地开路或接地电阻大

1、此项的所有工作必须符合国电公司25项重点反措要求。

2、在运行中的DCS电子设备间不应近距离使用无线电设备及电锤、电钻等电动工具。

3、对DCS电源、接地及通讯网络的检修工作应有经过审批的安全技术方案。

4、DCS间继电器柜内工作应注意防止误碰继电器造成设备动作。

5、对主控制器(含PCU、DPU、AP、PLC的CPU)等进行操作时,要求工作的主控制器不离线、不丢失组态。

6、主控制器(含PCU、DPU、AP、PLC的CPU)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线时,需确保当前工作的组态、程序、梯形图等工作程序可靠收回,其下一级控制器或子控制器的控制输出不随之发生变化,或会发生变化时,使其被控制对象处于就地控制或其他手动控制方式,不受其影响。

2、元件或管路或回路检修时,引起主机跳机或引起保护拒动

1、这些元件或管路或回路有:

凝汽器真空低开关,TSI的汽轮机振动、轴向位移、超速、差胀等的元件与装置,EH油压低开关,润滑油压低开关,发电机断路器接点,探头冷却风机风压或流量开关,锅炉风量变送器,汽轮机或锅炉的手动跳闸按钮,炉膛火焰检测装置的电源回路,炉膛压力高或低开关,汽包水位高低的开关或变送器,空气预热器、吸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的运行状态信号,定子线圈进水压力、流量开关或变送器。

2、这些点的工作必须符合国电公司25项重点反措要求。

3、这些点的检修应按照工作票制度办理相应的保护投、退手续,及做好相应的记录。

4、向运行人员交待注意事项,必须要提供安全技术方案和应急措施。

5、工作时间宜紧缩,且工作时应有人监护。

6、防止误碰相邻元件、接点或回路等造成设备误动作。

3、元件或管路或回路检修时,引起辅机跳机或引起保护拒动

1、这些元件或管路或回路有:

密封水差压,所有轴承温度,工作油油温,润滑油油温,除氧器水位,凝汽器水位,高加水位,给泵入口流量,小汽轮机轴向位移,小汽轮机排汽压力,小汽轮机排汽温度,高、低压旁路后的温度,凝汽器真空,吸风机润滑油压,送、吸风机喘振开关,MEH或505回路,循泵温度液位差保护元件及回路。

2—6条同上2中2—6条预控措施。

4、元件或管路回路检修时,引起机组运行不稳定

1、这些元件或管路或回路有:

汽包水位,汽包压力,主蒸汽温度,汽轮机前压力,调节级压力,给水流量,蒸汽流量,机组负荷,炉膛负压,烟气氧量,一次风风压,二次风风压。

2—6条同上2中2—6条预控措施。

25

测点、执行单元检修

1、电除尘器料位开关检修时遭电击或喷灰伤人或高处坠落

1、检修工作开始前,须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2、与运行值班人员现场落实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3、工作开始前必须先验电,装设接地线。

4、工作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2、暖气通风温度测点检修时高温蒸汽泄漏伤人

1、工作开始前必须开工作票,并与运行值班人员现场落实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2、确认系统泄压降温后方可施工。

3、拆卸探头时必须缓慢间断进行,观察测点是否有高温水气泻出,如发现异常,立即重新紧固,中断检修工作,待重新降温泻压后处理。

3、捞渣机、碎渣机处检修时掉渣伤人

1、工作前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并检查安全帽佩戴牢固,并与运行值班人员协调一致。

2、现场试验时,需在安全的地方认真观察捞渣机的工作情况。

3、严禁在渣斗下方走动、停留。

4、需有两人在工作现场,一人工作,一人监护。

4、循泵出口压力表拆装高处坠落

1、工作前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并与运行值班人员交待工作内容。

2、核实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3、系牢安全带。

4、工作时确保两人在现场,一人工作,一人监护。

5、蒸汽系统压力表、温度表检修时泄漏伤人

1、工作开始前必须开工作票,并与运行值班人员到现场落实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2、确认系统泄压后方可施工。

3、拆卸表计应缓慢进行,检查是否有高温高压水汽流出,如发现异常,马上停止工作,等完成消压后方可继续工作。

6、高压管路工作时射流冲伤或烫伤

1、高压管路、阀门检修前应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有关内容。

2、工作时应注意管路的隔离和消压。

3、炉顶高温、高压管路应防止雨水溅落,造成管路材质损伤。

7电动闸门检修时漏电伤人

1、检修工作开始前须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2、与运行值班人员一道做好安全措施。

3、工作开始前必须验电。

4、严禁拆下电气进线检查接点。

5、工作时确保两人在现场,一人工作,一人监护。

6、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电气专业人员处理。

8、电气信号接点检查时高电压串入伤人

同7点1-6条防范措施。

9、高处坠落或高处落物伤人

1、检修工作开始前必须开工作票。

2、登高作业前应检查架子的结实情况及跳板的固定情况。

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3、当天工作没有完成,第二天继续工作应重新检查。

4、工作人员精神状态及身体状况良好,且没有诸如高血压、低血糖、恐高症等不适合登高的病症。

5、工作时确保两人在现场,其中一人监护。

工作时,都必须戴好安全帽,并且严禁向下乱抛物体。

6、高处作业前工作负责人要检查登高工具(脚扣、安全带、梯子)是否牢固可靠,大小、长度是否适度;并且安全带必须系在牢固的地方。

7、脚手架、脚手板、竹跳板等经安全员检查完好无损。

8、为防止竹跳板湿滑造成人员伤害,必要时要有防湿防滑措施。

9、有多人同时高处作业时,尤其要注意作业人员之间的互相影响及竹跳板、脚手板所能承受的荷重。

10、如有交叉作业,应做好可靠的隔离措施,或者严格分时段进行工作。

11、室外高处作业应注意防止气候、环境变化对作业安全的影响,狂风暴雨时立即停止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