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0909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工业大道道路工程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计划书文档格式.docx

2.1管理体系总要求:

八项原则是公司建立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2.2管理体系模式:

公司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遵循过程方法的模式,并依据PDCA管理模式确定规划、实施、验证、改进等不同阶段的管理活动。

PDCA方法适合组织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使管理体系螺旋式上升。

三、术语

1、ISO0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术语和定义;

2、ISO0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的术语和定义;

3、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术语和定义;

4、公司:

指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分公司:

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分公司。

项目部:

西岸工业大道。

四、综合管理体系

1.总要求

1.1目的:

项目部依据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文件》(2008A)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以确保综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1.2组织机构

见组织机构图、职能分配表(附)

1.3职责、权限和沟通

见项目部岗位职责(附)

1.4信息沟通

1.4.1项目部依据《信息交流与协商控制程序》,以便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和反馈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信息,确保管理体系有效的进行沟通。

1.4.2信息包括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外部信息:

如顾客要求、相关方反馈的信息其抱怨和投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

内部信息:

如方针、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监视和测量记录、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其他记录、不符合信息、异常或突发信息、员工的建议等。

2.方针和承诺

2.1方针和目标:

2.1.1管理方针:

(1)科学管理,优质高效;

(2)安全生产,保障健康;

(3)节能环保,文明施工;

(4)诚信守法,持续发展。

2.1.2管理目标

(1)项目部质量目标:

1)顾客满意度达到90%以上。

2)单位工程竣工一次交验合格。

3)工程竣工验收观感质量综合评价为“好”。

(2)项目部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噪声、粉尘、污水、固体废弃物达标排放;

2)有效控制化学品、油品、危险品泄漏;

3)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率为0;

4)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合理利用能源资源;

5)安全达标合格率100%;

6)轻伤频率控制在1‰以内;

7)死亡、重伤事故、职业病发生率控制在0.08‰以内;

8)相关方投诉回访率为100%。

2.2管理承诺

2.2.1项目经理对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的有效性作出承诺,应通过职责的履行和相关活动的开展作为证实其承诺的证据。

a)落实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b)依据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项目部实施。

C)确保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满足顾客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通过会议、报告、文件等形式向项目部相关人员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相关方面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d)逐步实现和完善污染预防、对危险源有效控制,持续改进环境业绩和职业健康绩效。

e)进行管理评审,确保并持改进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f)确保管理体系获得必要的人、机、料、(方)法、环等资源。

2.3关注的焦点

2.3.1以顾客、环保和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为关注焦点,确保顾客与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得到确定,以达到顾客和相关方满意的目的。

2.3.2通过对顾客相关方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识别确定顾客和相关放过的需求和期望,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措施,确保满足顾客需求。

2.3.3确定项目部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确保环境因素确认过程和危险源评价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3.策划

3.1目标策划

3.1.1项目部制定的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应符合公司管理方针的要求,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采用最佳可行的技术方案,确保制定的目标。

3.1.2当制定的目标需要修改时,相关部门提出修改意见,经项目经理、分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3.2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辨识、评价

项目部对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附环境因素评价表格)

3.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3.1项目部依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确保项目范围内所有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获取渠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报纸、书店、标准出版社、网上索取等方面进行了解、咨询和购买。

3.3.2技术部收集与其职能相关的国家、地区、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3.3.3技术部负责汇总最新版本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并及时更新《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经项目经理审批后发布。

4.资源保障

4.1资源提供

4.1.1项目部依据《劳务供方控制程序》、《供方控制程序》、《机械设备车辆运输安全与环境控制程序》、《劳动保护及安全防护用品控制程序》、《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控制程序》,保障管理体系运行、有效运行,提供的资源包括:

人员、信息、技术、合格供方、基础设施、机电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工作环境与财务资源等。

4.1.2项目部通过管理体系运行,确保顾客满意、减少环境影响、保障员工健康安全所需资源的要求。

4.2人力资源

4.2.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满足从事生产及管理活动的岗位人员,确保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

4.3基础设施

4.3.1项目经理部依据实际情况,设立固定或临时办公室,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水、电、通讯设备。

4.3.2确定、提供和维护使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

a)办公和生产场所以及相应的设施。

b)机械、工具、设备、硬件、软件或其他设备。

4.3.3施工现场地规划及临时用水、用电和道路。

4.4工作环境

为确保产品符合性提供所需的工作环境,确定并管理影响产品符合性的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影响、人员工作环境、设备运行环境及试验工作环境。

4.4.1在生产中合理安排生产人员,根据满足产品所需人员的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体能条件,精神状态、技术能力,确保生产人员适宜生产活动。

4.4.2依据安全、文明施工有关管理规定和管理办法,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做到文明、安全施工,自觉保护环境,为员工提供满足劳动保护要求的防护用品。

4.4.3编制施工方案,应有季节性措施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4.4.4创造条件建立文明的、适宜的工作环境,公司要求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标准》(JGJ59-99)由生产安全管理中心管理。

5.文件和记录控制

5.1项目部依据《文件控制程序》、《综合记录控制程序》,确保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处于受控状态,并保证能提供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按管理体系要求将文件分为四大类:

即管理体系文件、行政文件、技术文件、法律法规。

5.2文件控制要求应包括对文件的识别、编制、审批、标识、发放、使用、更改、作废等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a)为确保文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文件发布前必须经授权人批准。

b)文件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就其适宜性进行评审,文件需修改时,对更改部分要再次批准后发布实施。

c)各部门应建立收文、发文清单,确保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文件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发放,确保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e)文件应按规定形式进行标识、分类、储存,便于文件的识别和检索。

文件的编制、填写、修改应清晰、准确、整洁。

f)各种外来文件在使用前应得到识别,确认可以使用的文件应予以登记,并按要求发分发。

g)及时收回作废文件,并进行标识、处理,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若需保留作废文件时,应对保留文件进行适当标识。

5.3综合记录控制程序流程如下:

确定记录表格一审批一标识一使用一贮存保管一处理。

6.运行控制

6.1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

6.1.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项目部《信息交流与协商控制程序》,对顾客的要求加以识别和评审,并及时安排与顾客沟通,以确保顾客满意。

6.1.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项目部与顾客沟通,随时获悉法律法规和顾客的要求。

顾客要求包括:

a)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固有特性的要求。

b)顾客隐含的要求,即虽然在合同中未作明示,但对预期或行业规定所必须达到的要求,或超越顾客需求的承诺。

C)与产品的有关义务,包括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其他社会的要求。

d)环保和劳保要求。

e)确定的附加要求。

6.1.3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删减)

6.1.4顾客沟通

为了充分,准确地了解顾客要求,在产品实现前、生产过程中、产品实现后的各阶段,收集和识别顾客对产品要求和满意程度的有关信息,与顾客建立多种沟通渠道,确保:

a)产品的信息畅通

b)合同能有效执行,对变更及时进行修正,使顾客对合同要求达到的满意。

c)及时收集产品实现过程中以及交付后顾客反馈的信息,随时掌握顾客新的需求和期望,对顾客的满意程度进行测量和评定。

6.1.5采购

项目部依据《物资采购、检验、贮存及其预防污染、健康安全控制程序》,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进行控制。

以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a)采购过程控制

根据公司合格供方名单进行采购

b)采购信息

采购文件应准确表达采购产品的信息,包括:

物资名称、规格、型号、质量要求、环保要求、已识别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程序和要求等。

c)采购产品的验证

(1)采购物资质量的验证执行公司《物资采购、检验、贮存及其预防污染、健康安全控制程序》,当需要或顾客提出到供方现场进行验证时,应在采购文件中明确验证方法和放行方式。

(2)物资的搬运、贮存、发放使用执行公司《物资采购、检验、贮存及其预防污染、健康安全控制程序》。

6.1.6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a)控制和确认

(1)依据《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控制程序》,确保向顾客提供产品的符合性,使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2)项目部通过对顾客要求评审、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获取产品特性的信息。

(3)明确本工程的关键工序为砼工程(道路),特殊工序为/工程

(4)依据施工组织设计中选择施工机械。

(5)标识和可追溯性。

为防止产品混淆和实现可追溯,对原材料、半成品及其状态予以恰当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6.1.7顾客财产

对顾客财产应进行识别、验证、储存和维护,发现丢失、损坏和不适用情况要记录并向顾客报告。

6.1.8产品防护

对产品的搬运、储存和防护等进行控制,确保顾客的要求和产品的符合性要求。

a)贮存

物资仓库和堆放场地应保持适宜的存储环境,材料保管员要根据物资的特性妥善地储存物资并定期检查,以防物资变质损坏或丢失。

发现异常,应及时会同相关部门确认处理。

b)防护

6.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

项目部依据《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办公区、生活区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使与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有关的活动、产品、服务得到有效控制,确保项目部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实现,且不偏离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6.2.1通过充分的调查、识别与评价,确定项目部存在的、对环境易产生影响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对相关活动规定工程程序,做到预防为主,消除或减少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影响。

6.2.2经过对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调查、识别与评价,确定对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形成的风险进行控制。

6.2.3评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标准是:

是否符合管理方针;

是否完成了管理目标和指标;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6.3应急准备和响应

6.3.1根据已识别的潜在重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确定下列物质或场所为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点。

a)易燃、易爆(气)体的爆炸:

如汽油、柴油、油漆、氧气、乙炔气、天然气等;

b)可(易)燃物体:

如建筑中的垃圾、丙烯脂肪水涂料、SBS油膏、聚苯乙烯泡沫板、冬季施工保温材料;

c)有毒物品及化学品泄漏:

如硫酸、硝酸、氢氧化钠、苛性钾、酒精、二甲苯、焦油、沥青、生石灰;

d)作业点或场所:

如电气焊作业点、防水作业面、仓库、油库、配电室、食堂等;

e)相关方重大投诉和重大环境、安全事故;

f)可能发生的工伤事故、中毒、重大设备事故、职业病。

6.3.2对以上重点制定预防措施及应急措施。

详见《应急救援预案》

7.监视和测量

7.1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1.1明确建筑产品实现过程中需要监视和测量,为产品符合要求提供证据。

包括工程定位、水准点的确定、进货检验、施工过程检验和试验、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竣工质量等级核定等。

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所必须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包括试验设备。

测量仪器、度量衡器等。

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具有与测量要求相一致的测量能力,应确保:

a)按规定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准或检定。

b)建立监视和测量台帐,检定(校准)合格的测量装置,粘贴合格标识。

c)在搬运、储存期间应避免挤压、震动、摔、磁、潮,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准确度和适用性完好。

7.2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适时对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性、有效性、适宜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过程与要求的符合性,从而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能力。

7.2.1通过检查和评价、过程及其输出的监视和测量、过程有效性评价、内部审核等方法,实施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7.2.2通过系统工作检查、工作例会与报表、对顾客回访、目标完成情况评审等方式,监视和测量过程控制和实施能力。

7.2.3项目经理部通过阶段考核,对各供方的能力进行监视和测量。

7.2.4经测量发现的过程能力不足或不符合要求时,应责成被监测法方予以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并在施工后跟踪验证。

7.3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7.3.1产品监视和测量包括:

采购产品、顾客提供产品验证;

分部分项工程检验和竣工验收;

回访保修项目的质量检验。

7.3.2产品放行按公司规定权限执行,对符合验收准则的过程和产品的证据形成文件。

7.3.3过程所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未完成或不符合要求时,不能进入下一过程;

在策划项目没有圆满完成前,不得放行和交付。

7.3.4当有授权人批准放行时,还需征得顾客同意:

顾客要求放行的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批准放行不能免除公司的责任,批准放行必须留存放行记录。

7.4运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

建立的管理体系运行绩效、方针、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控,以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7.4.1绩效监视和测量内容

a)方针、目标和指标是否得到实现。

b)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与遵守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C)运行控制与管理方案的执行状况。

d)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程度。

e)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是否控制在允许范围。

7.5顾客满意监视和测量

项目部对顾客满意程度的有关信息进行监视、分析和利用,以评价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明确可以改进的领域。

7.5.1顾客满意程度信息收集渠道:

对顾客或市场的走访、调研;

顾客的投诉和抱怨;

调查;

媒体;

市场;

消费者组织或其体相关方信息等。

7.5.2顾客满意信息内容主要包括:

a)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b)有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c)满足其要求的感受

d)产品价格及交付情况

e)反映顾客需求变化的信息。

7.5.3对收集到的顾客满意程度的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定性和定量的结结果,找出差距,作为评价管理体系业绩和改进的依据。

7.6不符合控制

项目部依据《不符合控制程序》,使不符合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对客观已经发生或存在的不符合作出及时调查和处理。

7.6.1不合格品控制

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

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项目部制定了不符合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的鉴别,标识,隔离和记录评审和处置做出明确规定,,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为:

a)对发现的不合格品采取标识或隔离措施,防止非预期的使用和交付。

b)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包括:

返工;

经返修或不经返修作让步接收;

降级使用;

拒收或报废。

c)经返工、返修的产品需经再次验证后交付。

d)不合格让步放行时,向顾客或监督机构报告。

e)产品交付后或投入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执行公司《回访保修管理办法》。

7.6.2事故、事项、不符合项控制

a)内、外审及日常工作检查发现的不符合由项目经理组织调查。

处置与纠正。

b)轻伤事故由事故单位调查、分析原因、处理,同时制定避免重复发生的措施。

c)重伤、死亡、急性传染病、食物中毒、火灾、爆炸及危险品泄漏事故发生后,执行公司《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d)事故、事件与不符合发生后,按国家、行业规定上报,并作好相关记录,必要时提交管理评审。

7.6.3事故处理必须遵守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对其防范措施进行跟踪,直至确认其有效性。

7.7内部审核

项目部全面积极配合公司的内部审核工作。

7.8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项目部依据《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以消除实际和潜在不符合的产生原因,防止不符合再发生。

7.8.1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的实施应采取以下步骤:

a)通过体系运作和质量、环境、危险源、风险监控及顾客、相关方投诉发现不合格与不符合。

b)通过对不合格和不符合原因的调查分析,制定应采取的措施,并对此措施进行评价(包括采取纠正措施的客观需求)。

C)确定和实施这些措施

d)对纠正的结果进行记录。

e)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对纠正效果不明显的采取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

7.8.2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的实施应采取以下步骤:

a)通过管理评审,内部审核,质量,环境和危险源风险测量和监视活动,顾客及相关方意见等识别潜在不合格,并分析其原因。

b)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客观需求。

C)按照潜在不合格与不符合的特性,通过专项技术措施及管理方案等形式制定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

d)跟踪并记录预防措施的效果。

e)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7.9环境因素合规性评价

依据《环境因素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通过定期对适应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合规性的监视,及时找出潜在的或实际的不符合,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和减少环境不符合的产生,保证对环境因素控制的合规性。

7.9.1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符合性一般应包括的内容:

a)遵守法律法规的公开承诺

b)识别并获取法律法规要求

c)法律法规要求如何应用于环境因素

d)建立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e)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是否已建立了必要的程序,管理人员是否具备适宜的法律及其应用的知识。

f)纠正和预防措施

8管理评审与持续该进

8.1数据分析

通过应统计技术,收集、整理、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作为改进的依据。

8.1.1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

a)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如质量记录,产品不合格信息,不合格率,顾客满意度调查信息等。

b)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数据,如过程运行的测量监控信息,产品实现过程的能力,内部审核结论,管理评审输出,合同履约率等。

c)与产品和运行能力相关的环境和风险因素的数据。

d)环境表现(行为)数据

e)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数据。

8.1.3项目经理部应将分析的结果及时进行传递,重要数据分析结果应及时报送贯标办公室。

数据分析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以识别是否需要改进。

8.2管理评审

依据《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对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8.3.1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提高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项目部通过下述过程实现持续改进:

a)对日常的改进活动策划和管理,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b)由项目部组织实施。

c)通过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寻求改进机会和方向。

d)通过数据分析和内部审核不断改进管理体系及过程。

e)通过管理评审的输出,确定改进目标及改进的措施。

(6)按照产品特性对产品实现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同时对人员技能、设备状态、工作环境状态等相关过程做出必要的监测。

(7)产品放行或交付前,证实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合同要求;

未经检验合格或经验未满足要求的产品不得放行;

产品交付后,组织实施工程回访保修,听取顾客意见并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西岸工业大道项目部

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伍锐标

工业大道试验计划及验证记录

检验计划

验证记录

规格

部位

计划组数

数量m3

试验

组数

日期

结果

责任人

C35

路面

1组/每100m3(抗压)

1组/每100m3(抗折)

同条件2组

钢筋

Φ6、Φ10(I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