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1014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docx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直埋电缆敷设

直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6.1电缆敷设流程

 

 

标志桩

6.2操作工艺

根据设计图确定电缆敷设路由并放线定位,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及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人工还是机械挖沟。

一般是长距离、电缆多、地下障碍少时,采用机械,反之,则采用人工挖。

挖沟前应对沿沟长方向的地下障碍情况加以了解,尤其是地下埋有通讯、电力电缆,燃气、消防及热力管线时,一定要有施工措施,防止损坏和造成重大损失。

缆沟尽量挖直,深度、宽度一致,土质过于松软时应适当放坡。

机械挖沟应用人工进行清沟,(机械挖沟的宽度及深度不好掌握)

6.3保护管制安

根据道路及地下障碍情况,加工制作电缆保护管,一般情况选用钢保护管。

保护管的直径应由设计确定,如设计未规定时,应按保护管内径大于所穿电缆外径的1.5倍,有弯曲时应大于2.0倍。

保护管的长度要求是:

比路宽和障碍每侧均应大出1.0米,由室内引到室外的保护管应伸出散水边缘。

保护管的两端管口应打成喇叭状,管口应光滑无毛刺。

较长的保护管的连接方式:

·螺纹连接:

将要连接的管子需要连接的端部套丝,丝扣应连续无断丝现象,用管接头连接起来,并应拧紧,再焊好跨接地线,对焊接处及气焊烤过处应涂以热沥青防腐。

·套管连接:

套管的长度应大于需连接管子的外径的1.5~3倍,套管的直径应与需连接的管的直径相配,不得过大或过小。

管子对口缝应平直,间距一致,对口应在套管的中间部位。

焊接应严密、连续无断焊。

对管子防腐被破坏处,应用热沥青防腐。

保护管不允许直接对口焊接。

保护管需要弯曲时,其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于一般电缆,其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对于带钢铠的动力电缆,其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5倍。

对于长距离的保护管,为了方便应提前穿入带线。

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6.4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应将电缆沟内满铺细纱或软土,不应掺杂石块等尖锐物。

电缆应从电缆轴上方引出,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牵引力应加以控制,防止损坏电缆。

电缆从轴上引下后,不得直接在地面上磨搽,应放置在地滑轮上,或人员手托及肩扛。

牵引电缆应使用专用的自紧式钢丝网套。

电缆转弯时,应在转弯的内侧放置侧向滑轮,或用人员手托,人员一定要站在弯曲部分的外部,防止人员被电缆挤伤。

在电缆穿管处应加以控制,防止电缆跑偏而受到损坏。

电缆敷设应统一指挥,加强联络,前后协调一致。

如人力施放电缆,应根据电缆轻重安排适量的人员,用力应一致,精力应集中,防止发生伤人事故。

电缆在沟内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排列整齐,但不宜拉得很直,应按波浪式敷设。

6.5铺砂盖砖

电缆敷设完毕,且经过调顺后,应在上面盖满10cm厚的细砂或软土,厚度应均匀,不得掺有石块及尖锐杂物。

在砂上铺盖红砖(或薄水泥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砖或板应紧贴摆放,盖板上应标出受电方向。

6.6回填土

回填土中不得夹杂石快铁器等,应以软土为主。

回填土应每填200mm后,就应摊平,并用人工夯实,第一层不得过于用力,防止电缆受力过大而损坏。

回填至离地平300mm时,应将已预制好的电缆标桩放入沟中,底部垫砖,然后埋住。

电缆标桩埋设位置:

在电缆沟起、终点,转角处、分支处、长直线段的适当处也应放置。

桩顶应距地面150mm左右。

标桩上应标有“下有电缆”字样,并应涂以红漆。

回填土应高出最终地面150mm,以留有下沉量。

6.1电缆敷设有关要求

6.1.1对电缆的质量验收要求

·型号规格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和“CCC”认证标志及认证复印件。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褶和扭曲现象。

橡套、塑料电缆外皮、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6.1.2电缆敷设

·电缆轴移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无方向指示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以免电缆松动。

·电缆敷设应以起点为宜,架设电缆轴应注意电缆头的转动方向,电缆应从电缆轴的上方引出。

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机械牵引施放电缆时,电缆牵引头与牵引钢缆间应装设防捻器,最大牵强度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的有关规定。

·电缆敷设弯曲半径必须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的有关规定。

(一般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对于YJV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直埋电缆应选用铠装电缆,电缆沟深度及平整度、铺砂盖砖的厚度及宽度,必须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有关规定。

·按规范要求及现场实际加工和安装电缆沟内电缆支架,支架高度应一致,误差不应大于10mm。

·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逢应饱满;用膨胀螺栓固定时,应使用M10mm膨胀螺栓,且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支架应按要求进行刷漆防腐。

支架必须与接地干线相连接(焊接)

·电缆敷设前应先做绝缘电阻及通路检查,以防返工浪费人力及拖延工期,高压电缆必须做耐压试验。

·电缆排列应整齐,少交叉;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

·电缆出入电缆沟及管口处应做密封处理。

·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其截面不应小于16mm2,电缆截面大于150mm2时,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2。

6.1.3预制分支电缆敷设

·分支电缆为在规定的干线电缆位置上,连接支线电缆。

分支头采用特殊材料和工艺处理,完全满足施工简易性、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其阻燃和耐火品种能满足高安全要求,可替代各种中、小型母线槽,且具备可弯曲性和长度制造方便性。

由于分支电缆的分支接头和上端支撑都是气密和防水的,因此可使用于潮湿环境。

·主干电缆和分支电缆已经在工厂预制,故现场施工较简便。

6.1.4施工前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会同厂家到现场按实际情况进行测量、定位,以确定主干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长度以及分支接头的位置,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订货采购。

·核对所要敷设的主干电缆与分支电缆的品种及规格,并按设计要求、图纸规定检查组合是否符合要求,分支接头连接是否牢固。

·检查建筑物的预留孔洞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敷设前应测试电缆的绝缘电阻,规定其绝缘电阻不低于规范要求才可敷设。

6.1.5电缆敷设

·采用三部电缆架,一拉一送,另在转弯处设一过渡电缆架轮,以防止电缆敷设过程中建筑物或其它物件损坏电缆,采用从地面拉起的敷设方法。

·敷设过程中应把分支电缆全部与主干电缆绑扎在一起,避免在电缆垂吊中分支电缆摆动,划伤电缆护套层。

分支接头过第二个电缆架时,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电缆挤压受损。

·敷设过程中做好分支接头的保护工作,避免在垂吊中碰伤。

·主干电缆在订货采购时应多预留500mm,以便电缆头受潮或水分的侵蚀或在敷设中受到损伤时,可锯掉该部份,并对电缆头进行处理,确保整条主干电缆符合要求。

·电缆穿过楼板预留孔洞后,应用防火密封泥封堵孔洞。

6.1.6电缆固定

·角钢支架安装

安装前应进行现场勘查,检查墙面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如偏差太大则必须进行处理。

放线定位。

选取一木条马鞍线夹电缆槽的中心点为基点,按此基点离墙面的距离为标高,从敷设的始端到终端拉线,每个电缆槽拉一根线,确保线夹的电缆槽中心点上下垂直对齐,以防止电缆敷设安装时扭曲,然后再按照此基准安装角钢支架。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均匀配置支架的安装位置,并保证支架的水平度及垂直度。

支架安装时不能直接固定在批荡层上,应凿去批荡层再用膨胀螺栓将支架固定在混凝土墙上。

·木条马鞍线夹安装

该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电缆固定。

将线夹的底部用镀锌螺栓和螺母固定在角钢支架上,电缆在线夹上敷设好后,退下螺母再用线夹将电缆夹持,用镀锌螺母紧固。

固定线夹时一定要用水平尺打平,使线夹上的电缆槽垂直向下,同时应保证预拉线穿过线夹槽的中心点,使上下线夹一致对齐,避免紧固电缆时,扭曲电缆。

如图7-7-1所示。

其作用是:

将预制分支电缆的总体重量,均匀分布在每隔1.5~2m的电缆支架和马鞍线夹上。

避免了电缆在大电流运行时所产生的电磁吸力、斥力和抖动。

 

6.1.7电缆卡子的安装

该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电缆固定。

先将电缆按序排好,再根据配电箱的位置按组在角钢支架上排好,做好标记,然后用电缆卡子把电缆固定在角钢支架上。

固定时一定要在电缆与卡子、支架的接触面垫橡胶垫圈,防止金属破坏电缆的绝缘保护层。

如图7-7-2所示。

6.1.8在卡子安装的过程中,应绑好电缆的上下端,防止电缆扭曲,分支接头要上下要略为错开。

 

 

6.2电缆测试

电缆敷设后,对整条电缆的相间及对地绝缘电阻测试,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规范要求,且48h后重复测试。

电缆的耐压试验结果,泄漏电流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质量标准

名称

质量标准内容

检查方法

电缆敷设

电缆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

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抽查10%,观察检查。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位置正确,排列整齐,固定牢固;

有防火隔离措施的完整正确;分支电缆外走

向整齐清楚,电缆的标记清晰齐全,挂装整

齐无遗漏。

抽查5处,观察检查。

角钢支架

每隔1.5~2m需安装一个支架,支架固定牢

固,分布均匀。

全数检查,观察检查。

木条马鞍线夹

夹紧电缆,等距离均匀隔离且固定电缆。

全数检查,观察检查。

接地(接零)

电缆支架保护接地(接零)线敷设正确,

连接紧密牢固,接地(接零)线截面选用

正确,接地(接零)线走向合理。

全数检查,观察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