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1036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6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docx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学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导学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2.建立

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经过激烈的争论,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最终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方案,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3.内容

(1)确定国际货币制度(双挂钩一固定):

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金衡制1盎司=31.1035克),美国随时向各国按官价兑换黄金。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其他会员国的货币与

美元挂钩。

各国确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③固定汇率(钉住汇率制)。

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1%的幅度内波动,否则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

(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决定成立

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主要机构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成立

1945年12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并于1947年3月1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总部设在华盛顿。

现有成员国180多个。

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宗旨

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通过稳定

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通过提供

短期贷款,协助成员国解决其国内经济困难,以平衡国际收支的逆差

(2)世界银行(WBG):

(3)两者关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相互补充。

①前者的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如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可向该组织求援,所以该组织具有“救急”的特点,是世界金融的“救火队”。

②后者侧重支持会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开发。

世界银行的贷款主要是为了帮助成员国建立、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基础,向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如在贷款中提供用于可行性研究、资源调查、管理及培训方面的专门资金,向成员国提供咨询服务等。

可以说该组织是世界经济的“扶贫队”。

5.影响

6.体系的瓦解

(1)1968年,美国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

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经济相对衰落,美元的地位发生动摇。

各国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金价暴涨。

美国宣布仅对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黄金,而市场金价则自由浮动。

(2)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放弃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金本位制”。

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倒塌其中之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

(3)1973年3月,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而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

至此,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另一支柱即固定汇率制度也完全垮台,布雷顿森林制度最终解体。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7.瓦解的原因

(1)体系自身存在缺陷。

只有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其他国家获得充足的美元供应;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引起美元危机。

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2)美元危机。

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使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大量外流。

石油提价、经济危机,美国财政赤字庞大。

政府大量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严重冲击了美元的信誉。

各国纷纷抛售美元兑换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3)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等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与美国分庭抗衡,美国的经济竞争力相对削弱。

二、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1.建立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

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三大支柱: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

2.影响:

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标志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

制度化方向发展。

1.(2019·益阳模拟)1944年,苏联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但由于固定卢布汇价、交流经济情报等规定,最终没有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

这表明(  )

A.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B.美国准备实行“冷战”政策

C.苏联担心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D.苏联将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解析 材料所述时间是1944年,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美苏两国仍处于战时同盟状态,冷战未开始,故A、B、D三项错误;从材料来看,“固定卢布汇价、交流经济情报等规定”有可能危及苏联的经济安全,所以苏联没有批准,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9·乐山高三联考)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镑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元代替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世界市场体系的完善B.世界经济霸主的更替

C.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D.国际金融制度的优劣

解析 题中反映的是货币体系,并不是市场体系,故A项错误;“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镑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元代替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体现了世界经济的霸主由英国转移到美国,故B项正确;题干主要讲述货币体系的演变,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国际金融制度的优劣,故D项错误。

答案 B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

这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

A.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B.推动了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C.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经济组织

D.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解析 A项“消除了”说法太绝对,故排除;据题干中“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了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故B项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9·临沂高三调研)某一国际组织的资格要求是:

必须是一个能够管理其本身的对外事务,并且愿意而且能够履行该组织协定条款——它的宪章——所规定的成员义务的国家。

按照这些义务,成员国在实施其汇

率政策和有关经济与金融政策时必须以协定条款为依据,并提供所要求的经济和金融信息。

成员国还必须支付认缴款。

该国际组织(  )

A.需对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紧急资金融通

B.有权对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

C.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协助

D.对生产领域投资使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发展

解析 由题干可知这一国际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A项属于其主要任务,故A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有权对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故B项错误;C、D两项都属于世界银行的宗旨,错误。

答案 A

5.关贸总协定规定:

“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

”这有利于(  )

A.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和技术投资

B.缓解其成员国间的贸易不平等状况

C.维护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D.减少贸易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解析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命题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史料实证

史料一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

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

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解读:

史料一共四句话,前两句话一层,体现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后两句话一层,评价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史料二 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停止按35美元价格兑换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

1973年3月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最终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解读:

史料二分别说明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及表现,抓住其关键信息“日本、西欧崛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分析。

史料三 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一个准国际组织。

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仍没有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

这也是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真正解决的重要原因。

美日贸易战旷日持久,美欧农产品之争相持不下,而总协定对此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其局限性也可窥见一斑。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解读:

史料三信息“临时协定”“没有法律约束性”“对此却束手无策”主要体现了关贸总协定的不足。

这决定了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各国的贸易纠纷。

【探究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的原因是什么。

有何积极作用?

试答:

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作用:

促进了贸易自由,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探究2】 史料二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试答:

变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原因:

体系自身的矛盾;日本、西欧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探究3】 根据史料三说明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其最终归宿如何?

试答:

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组织,规则不严密,不具有法律约束性。

归宿:

其局限性决定了它终将被世界贸易组织所替代。

■历史理解

1.综合认识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包括货币、贸易、市场等方面。

(2)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3)美国倡导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体系,是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是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具体步骤。

(4)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2.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

■素养提升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练习 (2019·开封高三调研)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使美元在海外不断沉淀而导致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即美国必须保持长期的贸易顺差,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升各国清偿能力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

B.“双挂钩”原则使美元处于有利境地

C.美元具有美国货币和世界货币的双重职能

D.该难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

解析 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双挂钩”原则使美元不仅是一国货币,也是世界货币,此举有利有弊,B项错误,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D项错误。

答案 C

【思维升华】 “特里芬难题”

上题考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和存在的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重建了国际货币体系,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可调整固定汇率的制度,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汇率风险,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缓解了各国国际收支的困难,维持了各国经济稳定、高速的发展态势;等等。

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撑了战后20年资本主义世界的高速增长,因此有人把这段时期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但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内在缺陷,最终还是崩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即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顺利运行,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分不开。

要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需具备三项基本条件,但这三项条件却又是矛盾的,这便是“特里芬难题”。

题源史料——大领悟

史料一 (摘自江苏高考)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

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

史料二 (摘自江苏高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

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

该体系虽然于20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新创题)

试答:

背景:

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

(高考原题)

试答: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3)根据史料一、二分析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特殊意义。

(新创题)

试答:

意义:

有利于美国对外推行经济扩张;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微课说法——大提能

定位:

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认识不清

典例 美国和英国等国在二战中通过谈判协调,建立国际组织来确定多方在战后世界金融关系中的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这样评价: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超出从中的收益。

”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A.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

B.是美国单方面强加于世界的

C.是美苏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的产物

D.实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意图

解题悟法 

定时空:

二战后

抓关键:

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超出从中的收益

析选项:

历史追问

根据上题材料结合所学思考,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影响。

试答:

影响:

稳定了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其他国家的某些经济主权。

查错补短

1.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重要内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制度,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属于“救急”性质的机构,当一个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时,可以向它求救,其贷款属于短期行为。

世界银行属于“救贫”性质的机构,主要资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其贷款多为长期性贷款,利率很低。

名家评史——大收获

观点1 (二战后)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机构,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

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而且它们本来就是在美国的倡议下产生的。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

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问题设置】 材料中美国用以“左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国际金融机构”有哪些?

说明美国得以控制上述金融机构的原因。

试答:

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原因:

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观点2 1930年美国出台史慕德—哈利关税法案,大幅提高进口税率至53%,但并未成功解决美国面临的困境。

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对外贸易区法案”,提出的非歧视最惠国原则,后来成为1947年GATT的基本原则。

美国所具有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及借欧洲复兴推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大大推动了美国实力的增长及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摘引自戴军《自由贸易理论对美国

外贸政策的影响及简评》

【问题设置】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40年代美国是怎样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

试答:

反思应对危机的策略,调整外贸政策;二战后美国实力空前强大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政府干预、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和马歇尔计划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

1.(2016·天津高考)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

“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

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

”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  )

A.威尔逊时期     B.罗斯福时期

C.杜鲁门时期D.肯尼迪时期

解析 威尔逊对美国在国际金融、工业、贸易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提出构想,这一意图是在二战后初期杜鲁门执政期间实现的。

美国通过二战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实现了对国际金融和贸易的支配,故C项符合题意;威尔逊、罗斯福时期未建立统一的国际金融、贸易组织,肯尼迪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已建立,A、B、D三项错误。

答案 C

2.(2015·全国卷Ⅰ)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

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解析 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从材料信息看,到1981年,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和贷款总额都显著增加,这是向广大新兴独立国家提供贷款的结果,故选C;这一时期,美国和西欧经济实力并未下降,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与材料信息无必然联系;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D项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

答案 C

3.(2015·广东高考)一位学者说:

“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贸易总协定》D.《布雷顿森林协定》

解析 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依据材料中“印钞机”“黄金兑换标准”可以判断这反映的是《布雷顿森林协定》,故D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援助西欧经济复兴的计划,没有涉及“印钞机”,也没有涉及“黄金兑换标准”问题,故B项错误;A、C两项都与货币特权无关,故错误。

答案 D

资料1 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为了维持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保护世界贸易的正常进行,避免再次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战争,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相继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战后国际关系中确立的政治经济秩序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听命于美国。

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些组织在维持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符合整体世界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越来越大。

——据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整理

资料2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作用的观点

1.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总结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稳定战后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

她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双挂钩”为世界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货币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功构建,也为当时各国通过合作协商的形式解决争议问题提供了典范。

2.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充分肯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至今仍延续的重要影响。

朱光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年结束,此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牙买加体系取代,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个重要机构,继续发挥着全球性的影响。

就这个意义而言,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仍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金中夏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已不复存在了,但其影响非常大。

它留给了世界三条重要理念,一是各国都认为应该避免货币的竞争性贬值。

二是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应该进行多边合作,这种合作体现为国际经济关系的民主化。

三是要建立有序约束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和国际收支的调节应从属于一种强有力的规则,而不是基于某国自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