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1377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4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格式.docx

为此,本公司对项目建设的内容、规模、技术、周边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同时对拟建项目投资、建设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作了较充分的分析和预测,最后确定了本建设方案。

1.4研究结论

1.4.1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立足监利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根据“三高”农业规划政策,充分考虑监利县棋盘乡自然资源条件、人口数量、种养面积、地理环境状况、市场风险、资金投入效益和可能等因素,最终确定基地建设面积7.5万亩,开展蟹、虾、鱼混养模式,公司计划分四期完成投资。

2010年,公司筹备资金2000万元,已发展水产养殖15000亩。

到2013年,完成水产养殖面积7.5万亩。

按“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公司带动农户养殖蟹虾鱼20万亩以上,带动农户8000户以上。

为监利县大力发展水养殖产业,提供服务。

建设河蟹苗种培育基地10000亩,其中:

大棚土池1000亩800亩,标准化鱼池9000亩,900口,(130×

51米),年培育扣蟹500吨。

基地建成后,辐射带动河蟹养殖面积100000亩。

建设虾苗基地面积为2000亩,年培育亲本虾300吨,年产虾苗6.5亿尾。

基地建成后,辐射带动龙虾养殖面积65000亩

通过鱼池标准化鱼池改造,建设虾蟹鱼混养基地面积6.3万亩,鱼池规格30亩/口,配套新修生产路30公里,完善水利和供电及其他配套设施。

1.4.2项目选址

监利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选址位于监利县棋盘乡,具体方位见《监利县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示意图》。

1.4.3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42550万元,其中:

建筑工程费用13318.5万元;

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6701万元;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65.19万元;

基本预备费1014.23万元。

生产投入资金21251.08万元。

资金来源为争取国家农业部“三高”扶植资金借贷专项资金3000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12550万元。

1.4.4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4年,即2010-2013年。

1.4.5研究结论

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普及监利县河蟹、小龙虾、优质鱼健康养殖技术,产生良好的产业化辐射效应,引导和带动农民发展水产养殖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对监利县水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开辟新的途径,为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监利都将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项目符合国家“三高”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符合监利县农业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建设监利县蟹虾鱼养殖基地,将取得社会、经济及生态“三赢”的显著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建设十分必要,而且可行。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蟹虾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1-1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基地建设面积

75000

 

1.1

扣蟹培育池

10000

1700口

1.1.1

土池

9000

900口

1.1.2

大棚土池

1000

800口

2

虾苗基地

2000

200口

3

养殖基地

63000

2100口

4

年培育扣蟹

500

5

年培育小龙虾亲本虾

300

6

年产小龙虾虾苗

亿尾

6.5

7

年成蟹产量

5670

8

年小龙虾产量

4725

9

年鱼产量

7200

10

基地人员定编

159

纳入公司管理

11

投资估算

万元

42550

11.1

建筑工程费用

13318.50

11.2

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6701.00

11.3

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

265.19

11.4

预备费

1014.23

12

流动资金

21251.08

13

资金来源

800.77

13.1

申请农业部专项资金

30000.00

13.2

项目单位自筹

12550.00

14

建设工期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的由来

2.1.1国家、省支农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1号)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三高”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

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

要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继续向重大农业农村建设项目倾斜。

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

继续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模。

淡水小龙虾野生寄养(虾稻轮作)和池塘养殖、虾蟹鱼混养、是各级政府大力推广的富民措施,特别是小龙虾,湖北省人民政府为此制订了《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强调大力发展淡水小龙虾的人工批量繁殖和健康养殖。

2.1.2小龙虾产业化发展情况

小龙虾,又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移入我国,一直处于自发野生状态。

近两年来,小龙虾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消费模式风靡全国,从田间地头登上了城市经济的大舞台,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重要养殖品种,发展迅猛,势不可挡。

2009年,监利县小龙虾产量达4.11万吨,占全省的15.5%。

湖北省有33个较大规模的淡水小龙虾加工厂,其中15个加工厂被批准直接向国外出口淡水小龙虾加工产品,年加工能力在20万吨以上。

2008年我省出口淡水小龙虾加工品3.2万吨,创汇约2亿美元,但出口量不及年加工能力的1/8或出口订单的1/2,究其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虾源。

因此,每年的生产加工季节,这30多个加工厂都要开展激烈的虾源争夺战,不仅加工厂与加工厂争夺虾源,加工厂也与国内市场争夺虾源,使得加工厂只能半开工生产,一年只能加工3个多月的时间,严重的影响了我省淡水小龙虾的出口创汇。

近几年国内市场淡水小龙虾的价格不断上涨,2010年比2009年平均每千克上升2.0-4.0元,达到16-40元/kg,价格远远超过我国的传统鱼类。

监利县位于江汉平原湖区,有适合养殖淡水小龙虾的水域65万亩,其中已开发养虾的低湖田(回形池)45万亩,池塘20万亩,此外还有宜于养虾的稻田50万亩,但一方面小龙虾种苗的缺乏,二是养殖设施标准与水平不高,极大地制约着小龙虾产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1.3河蟹产业发展情况

河蟹是湖北省水产业发展的十大主推品种之一,监利是河蟹养殖大县,全县养殖面积近40万亩,但因为苗种依靠外源,养殖的规格较小,生产水平也不高。

完善河蟹种苗培育基地和推行河蟹标准化生产体系和病害防控体系,推进产业升级和特色品牌建设,推行健康无公害养殖,才能实现河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2项目单位概况

武汉生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月日,注册资金壹仟零捌拾万元人民币。

主要经营农业水产养殖、家禽养殖的培育、研究、开发、销售。

公司现有办公人员9人,养殖从业人员150人,设办公室、财务部、生产部、销售部等1室3部。

武汉生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根据国家、省、市、县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加快农村综合开发,促进脱贫奔康等一系列政策,结合监利县土地、劳力资源优势的有利条件,拟在湖北省监利县建立7.5万亩的水产养殖等基地。

公司首先建立种苗基地,培育推广蟹苗和虾苗良种,积极引进外地先进技术,同时选育本地良种。

公司现有养殖面积达到15000亩。

其中蟹苗基地500亩,年育有良种蟹苗4000公斤,每年可以培育良种蟹苗5万公斤以上,可以养殖面积1万亩以上。

公司发展养殖生产的结构是:

培育良种、建立基地、带动农户、扶持贫困户养殖、收购农户养殖水产品,进行产品销售。

2.3项目建设的技术支持

2.3.1先导工程

2005年以来,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率先在全国完成的“淡水小龙虾人工诱导繁殖技术”、“淡水小龙虾与中稻轮作技术”、“淡水小龙虾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和“淡水小龙虾加工技术与综合利用”四项成果,其中两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项获中国水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武汉市标准化奖,其技术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水平。

1980年,洪湖河蟹人工放流增殖成功,1990年,监利河蟹人工养殖成功,2006年以来,监利县探索虾蟹混养模式,取得成功,亩产河蟹60公斤,小龙虾65公斤。

2007年,公司开展河蟹扣蟹培育成功,亩产扣蟹80公斤左右。

为项目实施打下了较为可行的基础。

因此,完成该项目具有良好的技术、设备和工作基础。

2.3.2技术支持

项目第一责任人:

×

,男,19年生,×

专业,×

毕业,(单位与职务)。

项目直接责任人:

,×

,男,19年生,×

项目技术负责人:

毕业,(毕业学校、学位)(单位与职务)。

(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

首席专家: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1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小龙虾和河蟹是湖北的一大特色水产品,发展虾蟹产业,对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重要出路。

监利水产养殖面积大,如何提高养殖效益,人们不断在探索。

通过试验,蟹虾鱼混养是很好的优化模式,为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充分享受国家“三高”农业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重要出路。

2.4.2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监利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鱼、猪生产基地。

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方针的不断贯彻落实和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广泛推广应用,监利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飞速发展。

其中水产养殖面积达48.48万亩,占到国土面积的9.34%,年总产量23.33万吨,水产业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100元,水产养殖成为监利县农民的主要农业经济收入之一。

2.4.3提升农业产业化的需要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公司、农户有效对接的重要基础。

目前,监利县的农业产业化与先进县市和自身发展要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发展不够;

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化经营不够,区域性、专业化的大基地数量少、建设标准低,区域间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仍然存在;

三是精品名牌发展不够,初加工、粗加工产品多,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序不够,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农民自己的专业经济组织、协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五是产业化运行机制规范不够,产供销各环节、各利益主体之间联系不紧。

通过基地建设,可组织农民,扩大合作社规模,合作社可以更好地开展技术服务和中介服务,有利于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2.4.4示范带动农户的需要

把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引入农业领域,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营和管理,坚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实行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本项目将成为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农民参观学习和培训的重要基地,成为展示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技术推广的实验地和堡垒,是探索不同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试验区,以点带面,其辐射带动作用能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能。

2.4.5促进农村和谐的需要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和谐,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

本项目除了带动农民致富外,还将通过示范和引导,带领广大农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新农村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农村的和谐和全面奔小康。

第三章市场预测和建设规模

3.1小龙虾与河蟹价值

小龙虾和河蟹,属珍贵的水产经济动物。

其肉味独特,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尤其钙、磷、铁、锌、碘含量极为丰富,且含有丰富的硒、维生素A、维生素C、低糖、低脂、低胆固醇,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其所含的脂肪主要是由不饱和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易于人体吸收。

尤其是富含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的功能,对提高运动耐力具有重要作用。

小龙虾的虾头和虾壳含有20%的甲壳质,经过加工,可以提取甲壳素。

甲壳素可以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可制作成保健品,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抗癌的功效。

另外,小龙虾还可以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是营养和食疗价值非常高的动物性食品。

在虾蟹池中混养鳜鱼、泥鳅等名特鱼类,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3.2产品方案与价格

项目设计年生产河蟹成蟹3780吨,河蟹扣蟹500吨(自养315吨,外销185吨),豆蟹5000万只(外销),培育小龙虾亲本300吨,育苗6.5亿尾(自养),年产小龙虾成虾3780吨,鳜鱼540吨,泥鳅630吨,其它鱼类6030吨。

根据近年产品销售价格,项目产品价格取以下价格计算。

河蟹价格46元/公斤,龙虾10元/公斤,鳜鱼40元/公斤,泥鳅25元/公斤,成鱼5元/公斤,扣蟹50元/公斤,豆蟹500元/万尾,虾苗350元/万尾。

3.3国内外市场需求

淡水小龙虾和河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氨基酸总量占蛋白质含量的70%以上,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因而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国际市场对小龙虾的深加工制品需求十分巨大,已形成日本、美国、欧盟、东南亚等4大市场格局,年需求量达120万吨,贸易额70多亿美元,而小龙虾产量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小龙虾价格不断上涨。

欧盟和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螯虾量达2万吨。

瑞典更是螯虾的狂热消费国。

每年瑞典举行为期3周的螯虾节,全国上下不仅吃螯虾,而且人们在餐具、衣服上绘制螯虾图案,情景十分隆重,瑞典每年进口克氏原螯虾就达5~10万吨。

西欧市场一年消费克氏原螯虾6~8万吨,而西欧自给能力仅占总消费量的20%。

淡水小龙虾在我省常以整虾、虾球、虾仁的形式出现在高、中、低各层次的酒店、饭馆,也时常在百姓家中的餐桌上见到它。

湖北省有8000多万人口,如以每人每年食用2千克计,需求量即为16万吨以上。

此外,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合肥、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每年都从湖北采购大量淡水小龙虾,据初略统计上述大中城市每年需求量在10万吨以上。

我省共有33个较大规模淡水小龙虾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在20万吨以上。

若以加工出口10万吨计,即需淡水小龙虾成虾约为60万吨(加工1千克淡水小龙虾虾仁,需6千克淡水小龙虾)。

三者合计需求量有86万吨,而我省淡水小龙虾的年产量最高不到30万吨。

因此,淡水小龙虾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必须发展人工养殖和人工繁殖。

河蟹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和东南亚,十分畅销。

特别是150克以上的品牌大闸蟹市场价格200元/公斤左右。

3.4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容量,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公司的实际,确定项目的具体规模为:

项目面积7.5万亩,其中扣蟹培育池10000亩,年培育扣蟹500吨。

豆蟹5000万只,优质鱼900吨;

小龙虾繁育基地2000亩,年培育小龙虾亲本虾300吨,年产小龙虾虾苗6.5亿尾。

蟹虾鱼混养基地6.3万亩,年河蟹产量3780吨,小龙虾3780吨,优质鱼6300吨。

第四章建设地点与条件

4.1监利县经济社会概况

监利县位于鄂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腹地。

京珠国道主干线与太澳国家重点公路中间的重要加密线——随岳高速公路南北纵贯监利。

南北向连接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其南段起于仙桃市毛咀,与沪蓉国道主干线相接,途经仙桃市、监利县,止于监利境内拟建的荆岳长江公路大桥。

监利县是湖北境内最大的县之一,古有“芙蓉之国”的美称。

监利人所获得的土地,完全是由于长江和东荆河的馈赠。

它位于洞庭湖的北面,东带洪湖,南濒长江,汉江支流东荆河绕北部边界蜿蜓东去。

正是监利境内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土壤肥沃,故也有湖北省鱼米之乡的美称。

监利县现辖红城、棋盘、柘木3个乡和白螺、尺八、三洲、桥市、朱河、容城等18个镇和大垸农场、荒湖农场2个农场。

全县共766个行政村,6101个村民小组,有56个居民委员会(街道社区),279个居民小组。

监利县域面积326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2579.78平方公里。

截至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42.43万人,城镇人口49.28万人,城镇化水平34.60%。

人口密度439人/平方公里。

2009年全县实现国内总产值108.59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45.89:

22.24:

31.87。

人均总产值达到7624元。

详见表4—1。

监利县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表4-1

指标

单位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备注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

平方公里

3266

年末总人口

万人

140.36

142.07

142.43

2.1

乡村人口

105.93

104.53

93.15

2.2

城镇人口

35.33

37.54

49.28

年末总户数

万户

33.92

41.04

41.14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77.00

95.40

108.59

4.1

第一产业

35.00

43.86

49.83

4.2

第二产业

16.92

22.11

 24.15

#工业

15.06

20.41

20.87

4.3

第三产业

25.08

29.43

 34.6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26.60

28.24

50.69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0.59

26.37

38.64

财政总收入

5.00

2.36

2.7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06

1.27

1.42

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

41.10

49.69

60.01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9018

1012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027

4867

5331

出口总额

万美元

903

1085

1521

监利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257万亩,水面95万亩。

改革开放以来,监利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得条件,是全国商品粮、商品鱼、良种猪、麻类和优质棉生产基地,也是湖北省速生丰产林、出口麻生产基地,粮食总产位于全国百强之列,其中水稻总产位居全国县(市)之首,牲畜、家禽、麻类总产均进入全国百强之列,芦苇产量占全省四分之一,油料和水产品总产量也位居前列。

工业方面,目前监利也已形成以轻工、燃化、纺织、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建筑、机械、塑料等门类基本齐全的工业体系,一批骨干企业如银欣公司、福江木业、大枫纸业、滨湖集团、龙蟒集团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大批优质产品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先后又71种产品分别获国优、省优和部优产品称号,有30多家企业年产值超过千万元,其中6家产值过亿元。

监利县立足于鄂中南、湖北广阔腹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适应长江经济开放开发及湖北省、荆州市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强化农业基础,加重工业份量,壮大第三企业,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监利(容城)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经济结构合理,第三产业发达,功能布局优化,生态环境良好,城市风貌独特的现代化中等城市,逐步建设为两湖平原的商品流通中心、信息中心、长江中游的主要交通枢纽,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2010年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上达到长江中游同类城市领先水平。

4.2项目建设地点及土地权属

4.2.1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选址在监利县棋盘乡。

项目用地选址符合监利县城市总体规划。

4.2.2土地权属

公司现已办理了鱼池承包合同,此土地性质为农业用地。

4.3自然及基础设施条件

4.3.1地形、地貌

项目选址位于监利县棋盘乡。

监利县南部长江沿岸,北部东荆河沿岸和西部较高,中间和东部属湖洼地带,低于西面和南北两侧地区,高低相差6米左右,自然成撮箕型,宜灌溉和水利,这是由于长江和东荆河多次泛滥,大量泥沙溢出河床沉积而成天然大堤,天然大堤随洪水上涨不断增高,两岸地势变得亢,江河之间形成地势相对低下的洼地。

4.3.2气候条件

监利县属亚热带内陆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分、无霜期长等特点。

历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2.8℃,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28℃,最冷月平均气温3.6℃,常年主导北风,平均风速2.3m/s,出现频率为17%,夏季主导南风,出现频率为20%,冬季主导北风,出现频率为20%,年静风频率为22%,夏季静风频率为19%,冬季静风频率为23%。

年平均降雨量1113.0mm,年最大降雨量1500.0mm,时最大降雨量73.0mm,平均蒸发量1312.1mm,年平均日照时数1865.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56.6天,年均雾日数38.2天,最大积雪厚度300mm,年平均气压1122mb,历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最冷月平均湿度77%,最热月平均湿度83%(7月)、82%(8月)。

主要灾害天气有寒潮、暴雨(最大日降雨量174.3mm)、秋寒、干旱、大雾和冰雹。

4.3.3水资源条件

长江监利段,上起冯家潭,下至韩家埠,境内河道165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