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1383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docx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

高级工及技师基础知识理论试题

行业通用理论知识试题

判断题

1.班组交接班记录必须凭旧换新(√)

单选题:

1.班组交接班记录填写时,一般要求使用的字体是(B)

A.宋体B.仿宋体C.正楷D.隶书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班组安全活动的内容是(A)

A.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B.学习安全文件.安全通报

C.安全讲座.分析典型事故,吸取事故教训

D.开展安全技术座谈.消防.气防实地救护训练

3.安全日活动常白班每周不少于(D)次,每次不少于1h

A.4B.3C.2D.1

多选题

1.属于班组交接班记录的内容是(A.B.C)

A.生产运行B.设备运行C.出勤情况D.安全学习

简答题

1.班组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如何?

答:

1)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2)班组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一切工作的立脚点;3)班组地培养职工队伍,提高工人技能的课堂;4)班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2.班组管理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

1)建立和健全班组和各项管理制度;2)编制和执行生产作业计划,开展班组核算;3)班组的生产技术管理4)班组的质量管理5)班组的劳动管理;6)班组的安全管理;7)班组的环境卫生管理;8)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

工种理论知识试题

判断题

1.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在不断的变化.(×)

正确答案: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在25℃时水的密度是最大(×)

正确答案:

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

3.用碱洗方法分离石油烃中的苯.(×)

正确答案:

用酸洗方法分离石油烃中的苯.

4.在精馏塔塔板上传质.传热的结果是:

下降的液相中轻组分部分汽化,上升的汽相中重组分部分冷凝.(√)

5.某精馏塔操作压力越低,越不利于汽化和分馏.(×)

正确答案:

某精馏塔操作压力越高,越不利于汽化和分馏.

6.常压塔底吹入过热水蒸气的作用是汽提出塔底产品中的重组分.(×)

正确答案:

常压塔底吹入过热水蒸气的作用是汽提出塔底产品中的轻组分

7.大分子的烷烃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上反应后,全部生成小分子的烯烃.(×)

正确答案:

大分子的烷烃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上反应后,全部生成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

7.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液体分子间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叫粘度.(√)

8.环已烷不能由纯苯加氢制得.(×)

正确答案:

纯苯在镍触媒存在下,液相加氢制得环已烷.

9.密度是体现渣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

正确答案:

密度是体现渣油组成的主要指标.

10.新买来的滴定管或容量瓶等的的磨口塞漏水,不可自已进行磨口配合。

(×)

正确答案:

新买来的滴定管或容量瓶等的的磨口塞漏水,可自已进行磨口配合。

11.分析工作者对自已使用的天平应掌握简单的检查方法,具备排除一般故障的知识。

(√)

12.电子天平的测定值漂移,可能是被称物带静电,应将被称物装入金属容器中称量。

(√)

13.原子吸收光谱的检测系统是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火焰吸收,单色器分光后到光电倍增管上,转成电信号到记录部分上去。

(√)

14.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时,灵敏度越大越好。

(×)

正确答案:

在确保测定达到要求情况下,尽量选用低灵敏度档。

15.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时,控制溶液的酸度是消除干扰的简便而重要的方法。

(√)

16.原子吸收光谱的波长范围是190-800nm之间。

(√)

17.色谱检测器的相对响应值是衡量一个检测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各常见物质在通用检测器上的相对响应值都可以查到。

(√)

18.色谱上,漂移就是一种特殊的噪声。

(×)

正确答案:

色谱上,漂移和噪声完全不同。

19.色谱分析中,只要组分浓度达到检测限,那么就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

正确答案:

色谱分析中,达到检测限就可以定性,定量需要更高一些的浓度。

20.根据色谱的塔板理论,组分间分配系数差异越大,越难得到分离。

(×)

正确答案:

根据色谱的塔板理论,组分间分配系数差异越大,越容易得到分离。

21.根据速成率理论,选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载气有利于提高理论塔板数。

(×)

正确答案:

根据速成率理论,选用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载气有利于提高理论塔板数。

22.60—100目的填料最适合于填充3mm内径的不锈钢色谱柱。

(√)

23.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是达到良好分离效果的关键。

(√)

24.通常色谱仪的载气流速设定在最佳流速或者更高一点。

(√)

25.为了易于控温,柱箱温度一般至少要比室温高10-15℃。

(√)

26.对于不同的样品,即使都采有分流进样,适宜的衬管形状可能也不相同。

(√)

27.有时候色谱仪分流不分流进样口温度设定在低于样品沸点的值更有利。

(√)

28.在不分流状态下,进入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样品全部进入色谱柱。

(×)

正确答案:

在隔垫吹扫气路有时也会有部分损失。

29.合理利用溶剂效应,可以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定量准确性,这又被称作溶剂聚焦。

(√)

30.玻璃微珠是一种新型的大比表面积色谱载体。

(×)

正确答案:

玻璃微珠是一种新型的小比表面积色谱载体

31.选择色谱固定液时,首先应遵循“相似相溶原理”(×)

正确答案:

选择色谱固定液时,首先应遵循“相似性原理”

32.由于毛细管色谱柱的柱容量很小,因此要采用分流进样来减小进样量。

33.使用毛细管色谱柱时,严禁没有载气的情况下加热色谱柱。

(√)

34.注射器进样口都提供有隔垫吹扫功能,这是为了减少注射器针尖的样品夹带。

(×)

正确答案:

避免隔垫挥发组分进入色谱柱。

35.采用阀进样时,完全可以不用设置隔垫吹扫气路的流量。

(×)

正确答案:

只要有注射器进样口在气路中,就应该设定流量来防止隔垫的渗出。

36.标准加入法要求必须严格精确进样体积。

(×)

正确答案:

不需要

37.ID表是数据处理机进行峰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

38.色变处理机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计算时,ID表内的校正因子没有实际用途。

(√)

39.无论积分过程多么完美,也不能取代采集良好的色谱图。

(√)

40.采用预切气路的目的在于去除样品中的难挥发组分。

(×)

正确答案:

采用预切气路的目的在于去除样品中的高沸点不关心组分。

41.指示电极的电位随着待测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能指示待测离子的浓度。

(√)

42.Ph计一般是由电极和电位测量仪器两部分组成的。

(√)

43.电源电压不稳与ph计指针大幅跳动没有直接联系。

(√)

44.电导法测量仪器的电导池包括电导电极和溶液。

(√)

45.测量未知溶液电导率时,测量时发现指针快速升至最大值,应首先考虑是仪器故障。

(×)、

正确答案:

测量未知溶液电导率时,测量时发现指针快速升至最大值,应首先考虑是仪器量程的位置。

46.微库仑分析中,燃烧管对分析没有影响。

(×)

正确答案:

微库仑分析中,燃烧管的形状对分析没有影响。

47.微库仑分析用的滴定池,一般希望使用较小的池体积,较低的滴定剂浓度。

(√)

48.滴定池内电解液的量对库仑计法水分的测定有影响。

(√)

49.评价PH计性能的好坏,首先要看其测定的稳定性。

(×)

正确答案:

评价PH计性能的好坏,首先要看其测定的准确度。

50.电导率仪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导池性能的好坏。

(√)

51.氧化库仑法测定硫含量时,调节的氧分压越低,二氧化硫收率越低。

(×)

正确答案:

氧化库仑法测定硫含量时,调节的氧分压越低,二氧化硫收率越高。

52.测定PH值时,测量重现性不好,可以通过摇匀溶液来观察问题能否解决。

(√)

53.闭口闪点仪器中,油品的蒸发实际上是在开口的容器中进行的。

(×)

正确答案:

闭口闪点仪器中,油品的蒸发是在闭口的容器中进行的

54.石油产品加热到它蒸气能被接触的火焰点着并燃烧不少于3s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

正确答案:

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能被接触的火焰点着并燃烧不少于5s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55.测定运动粘度时,选择新粘度计即可。

(×)

正确答案:

测定运动粘度时,必须选择检定期内的粘度计。

56.测定石油产品的闭口闪点,脱水与否以水含量是否大于0.05为基准.(√)

57.石油产品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受热蒸发而形成的焦黑色残留物,称为残炭.(√)

58.测定运动粘度时,样品量应稍低于标线a(×)

正确答案:

测定运动粘度时,样品量应稍高于标线a

59.试油中存有气泡会影响装油体积.(√)

60.测定闭口闪点,点火试验在试样温度达到预期闪点前10℃时进行.(√)

61.测定开口闭点,点火器火焰长度应预先调整为3-4mm.

62.测定开口闪点,如果闪火现象不明显,必须在试样升高1℃时点火证实.(×)

正确答案:

测定开口闪点,如果闪火现象不明显,必须在试样升高2℃时点火证实.

63.测定燃点时,点火试验所遵循的原则与测定开口闪点所遵循的原则一致.(√)

64.测定残炭含量时,如果预计残炭量为3,则量取试样量应为10g±0.5g.(√)

65.燃点测定是在开口容器中进行的,所以大气压力对于燃点测定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

大气压力变化对燃点的测定结果有影响,需要修正.

66.运动粘度测定结果的数值,要求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67.测定开口闪点的测定装置应放在避风的地方并用防护屏围着,以使闪点能够看得更清楚.(√)

68.闭口闪点仪用防护屏围着是为了有效地避免气流和光线的影响.(√)

69.测定残炭含量时,瓷坩埚必须在高温炉中煅烧.(√)

70.对于热值测定,应经常检查装入量热计的水量,使每次实验均使用相同数量的水.(√)

单选题

1.气相色谱适合于分析(A)

A.气体样品和易挥发样品B.固体样品

C.热不稳定样品D.高分子样品

2.以下(D)不是催化裂化装置的产品.

A.液化气B.汽油C.柴油D.航空煤油

3.高粘度油品中含水,在测馏程时(D)

A.可不考虑B.无关紧要C.不影响结果D.影响结果

4.体现渣油燃烧性能主要指标的是(A)

A.闪点B.密度C.含水量D.雾度

5.活塞长时间不用因尘土等粘住,可(B)

A.在水中加热至沸,再用木棒轻敲塞子B.泡在水中,几小时后打开

C.用力拧D.微热外层,间以轻敲

6.显色剂用量(C)

A.越多越好B.越少越好C.适量D.对显色无影响

7.原子吸收方法基本原理是(B)发射出该元素的特征谱线被试样自由气态原子吸收,产生吸收信号.

A.钨灯B.元素空心阴极灯C.氘灯D.能斯特灯

8.通常在使用吸收池时,一定要(C)使用.

A.加盖B.预热C.配套D.低温

9.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成(D)

A.激发态分子B.激发态原子C.分子蒸气D.原子蒸气

10.根据速率理论计算,相同的色谱柱,在不同的载气流速下,具有(D)

A.相同的理论塔板高度和塔板数

B.不同的理论塔板高度和相同的塔板数

C.相同的理论塔板高度和相同的塔板数

D.不同的理论塔板高度和塔板数

11.一般来说,填充柱色谱仪载气流速设置在(B)ml/min区间内为宜.

A.10—50B.20-80C.60-150D.100-200

12.分流不分流进样口不分流进样方式,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分流进样方式,普通进样口都有玻璃衬管,这三种衬管(A)

A.结构都不相同B.仅前两种相同

C.仅第一种和第三种相同D.仅后两种相同

13.液体注射器进样时合适的分流不分流进样口设定温度为(B)

A.柱箱最高温度+30℃B.样品中高含量组分最高沸点+30℃

C.样品中高含量样品最高沸点D.柱箱最高温度+10℃

14.通常,分流比是指(A)

A.分流气流量和柱流量的比值

B.分流气流量和柱流量的比值+1

C.分流不分流进样口载气进入流量和柱流量的比值

D.分流不分流进样口载气进入流量和柱流量的比值+1

15.调节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分流比一般通过调节(D)来完成

A.分流不分流进样口进口载气压力B.柱子流量

C.隔垫吹扫气路流量D.分流气出口阀门开度

16.采用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目的是(C)

A.避免胶垫渗出物进入色谱柱

B.减少进样量以获得良好的谱峰宽度

C.减少进样量以适应毛细管柱的小柱容量

D.减少进样量以避免检测器超载

17.下面样品中,采用色谱法分流进样时,最容易发生分流歧视的样品是(A)

A.裂解汽油B.混合二甲苯C.聚合级丙烯D.混合碳四

18.减小色谱的溶剂效应造成的不良后果的最佳办法是(C)

A.减小溶剂的使用量B.提高进样口温度

C.采用瞬间不分流进样D.减小进样量

19.分析极性和含氢键样品时,可以对硅藻土载体进行(C)处量.

A.酸洗B.碱洗C.硅烷化D.釉化

20.色谱法分析组分比较复杂的样品,应该优先选用(B)固定液

A.弱极性B.中等极性C.强极性D.氢键型

21.国产的GDX类色谱固定相,属于(C)类固定相.

A.分子筛气固色谱B.硅胶气固色谱

C.高分子多孔小球气固D.中低极性气液色谱

22.采用毛细管色谱柱时,色谱速率理论中的(A)项可以忽略不计

A.涡流扩散B.分子扩散C.传质阻力D.气液交换

23.普通毛细管色谱柱的内径一般为(B)

A.0.24mmB.0.32mmC.0.53mmD.0.78mm

24.宽口径毛细管色谱柱的内径一般为(C)

A.0.24mmB.0.32mmC.0.53mmD.0.75mm

25.采用色谱内标法时,应该通过文献或者测定得到(D)

A.内标物的绝对校正因子

B.待测组分的绝对校正因子

C.内标物的相对校正因子

D.内标物相对于待测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

26.在含有预切气路的双气路色谱仪中,至少要有(C)根色谱柱.

A.2B.3C.4D.6

27.相同电量通过不同电解质溶液时,各种物质所析出的量与它们的化学当量(A)

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正比D.1:

1

28.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含量时,终点的等待时间必须设置为(D)

A.5B.10C.15D.20

29.滴定速度对于电位滴定分析至关重要,滴定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定结果(B)

A.偏低B.偏高C.无法衡量误差D.精密度升高

30.电位滴定分析过程中,分析时间过长,其原因是(D)

A.样品量过大B.样品含量高

C.标准溶液浓度太小D.前三者之一或复合作用

31.分析微库存仑分析的过程,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应围绕(A)展开.

A.滴定池B.放大器C.样品性质D.燃烧管

32.氧化微库仑法测定硫含量时,转化率低,通过参数调整,正确的操作是(C)

A.增大电阻B.减小电阻C.增加偏压D.减小偏压

33.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含量时,调节搅拌速度以(D)为准

A.进样量B.试剂消耗量C.滴定速度D.滴定池内无气泡

34.运动粘度的单位是(A)

A.cm2/sB.dyn.s/cm2C.dyn.cm2/sD.s

35.开口闪点一般用来测定(B)

A.轻质油料B.重质油料C.轻重两种油料D.要求测定的油料

36.开口杯法测定石油产品的闪点,闪点低于210℃的试样,内坩埚试样液面距离坩埚口部(C)mm

A.3—4B.4—6C.5—8D.4—8

37.测定燃点时,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D)

A.2℃B.3℃±1℃C.4℃D.4℃±1℃

38.测定残炭含量时,最后称量应在冷却(C)min后进行.

A.20B.30C.40D.60

39.测定开口闪点时,内坩埚内剩余洗涤剂内应(D)

A.烘箱干燥B.自燃干燥C.空气吹干D.煤气灯加热

40.测定闭口闪点时,油杯一般用(B)洗涤

A.溶剂油B.无铅汽油C.铬酸洗液D.乙醇

41.残炭测定用瓷坩埚必须在高温炉中煅烧(C)h后清洗烘干.

A.0.5—1B.1—1.5C.1.5—2D.2—2.5

多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相同的是(B.C)

A.HI和NaIB.NaF和KCLC.Cl2和HCLD.F2和NaBr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H+和OH-浓度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为1*10-14.

B.在中性溶液里H+和OH-浓度相等为1*10-7

C.在酸性溶液里没有OH-

D.在碱性溶液中OH-浓度比H+大

3.催化裂化装置一般由以下(B.C.D)部分组成.

A.加氢精制B.吸收稳定C.反应—再生D.分馏

4.对容量瓶可使用(A.C)方法进行校正

A.绝对校正(称量)B.相对校正(称量)

C.相对校正(移液管)D.相对校正(滴定管)

5.凡土林等油状物粘活塞,可以(B.C.D)

A.用力敲击B.电吹风慢热

C.微火慢热D.微热外层后用木棒轻敲

6.电子天平的显示不稳定,可能产生的原因是(A.B.C)

A.振动和风的影响B.称盘与天平外壳之间有杂物

C.被称物吸湿或有挥发性D.天平未经调校

7.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石脑油中的铅时,对光源的使用,正确的说法是(A.B)

A.空心阴极灯B.铅灯C.铁灯D.能斯特灯

8.仪器接通电源后,指示灯用光源灯不亮,可能是(A.B.C.D)

A.电源线路,开关接触不好B.仪器保险丝烧断

C.电源插头接触不好D.电源变压器损坏

9.根据光度学分类,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分为(B.C)

A.单波长分光光度计B.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C.双光束分光光度计D.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10.相对响应值有两种,它们是(A.C)

A.质量相对响应值B.浓度相对响应值

C.摩尔相对响应值D.体积相对响应值

11.根据塔板理论,可以得出以下哪个结论(A.C)

A.分配系数差异越大,组分越容易分离B.载气流速越慢,组分越难分离

C.色谱柱越短,组分越难分离D.柱箱温度越高,组分越难分离

12.相对于较大粒度的填料,选用较小色谱柱填料粒度可以(A.D)

A.减小峰宽B.减小柱子压力降

C.增大柱容量D.增加柱效率

13.用于控制载气流速的设备通常有(B.D)

A.减压阀B.稳压阀C.针型阀D.稳流阀

14.硅藻土类担体可以细化分为(A.D)

A.白色B.黑色C.褐色D.红色

15.选择合适长度的色谱柱,应该主要考虑(A.C.D)

A.单位长度色谱柱的效率B.样品组分的多少

C.样品中难分开组分要求的分离度D.为柱子提供足够流量所需的柱前压

16.色谱仪柱箱温度可以影响(A.B.C.D),因此应严格控温.

A.柱效率B.分离度C.选择性D.分配系数

17.分流不分流进样口设定温度过高可能造成(B.C)

A.柱前压增大B.样品中组分发生裂解

C.产生鬼峰D.分流比不稳定

18.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注射器进样速度越快越好,这是因为(B.C)

A.有利于快速得到分析结果B.有利于得到良好的初始带宽

C.能有效地防止不均匀气化D.有利于保证分流比

19.合适的以谱固定液应具有(A.B.C.D)的特点.

A.沸点高B.粘度低C.化学稳定性高D.选择性好

20.毛细管柱和填充柱一样,可以分为(C.D)两种.

A.宽口径毛细管柱B.细口径毛细管柱

C.分配毛细管柱D.吸附毛细管柱

21.宽口径毛细管和微填充色谱柱的共同特点是(A.B.C)

a)具有相对普通毛细管要高的柱容量

b)具有相对于填充柱要高的理论塔板数

c)可以在不分流的情况下进样

d)较填充柱更长的柱长度

22.在下面的色谱进样方式中,需要隔垫吹扫的有(B.C)

A.液相阀进样B.填充柱气相注射器进样

C.毛细管柱液相注射器分流进样D.气相阀进样

23.在HPChem工作站来说,主要由三个页面控制工作站的各种功能,它们是(A.B.C)方法来消除基线不稳造成的小峰的误识别.

A.设定最小检出峰高B.设定最小检出面积

C.设定更高的峰检出域值D.设定更大的基线漂移

24.在工作站上,与积分仪最在的不同在于可以手动积分峰面积,它的功能主要包括(A.B)

A.手动设定峰的起点和终点B.手动分割不完全分离峰

C.手动设定基线漂移程度D.手动设定数据采集频率

25.在色谱仪本身的时间程序中,可以进行的工作有(A.B.D)

A.改变TCD的桥电流B.切换FID检测器的灵敏度

C.清除不关心组分信号的输出D.控制色谱仪连出的其他设备开关

26.关于指示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A.B.C)

A.金属电极可以做成片状,棒状B.银电极可以用细砂纸打磨

C.金属表面应该清洁光亮D.铂电极可用20%硝酸煮数分钟

27.电化学分析用参比电极应具备的性质包括(A.B.C.D)

A.电位值恒定B.微量电流不能改变其电位值

C.对温度改变无滞后现象D.容易制备,使用寿命长

28.电导率测定中,常见的电导率仪故障包括(B.C)

A.量程选择错误B.主机没有响应

C.设备不校准D.操作误差

29.微库仑仪的增益对分析的影响是(A.D)

A.增大增益可以增大峰高B.增大增益可以降低峰高

C.增大增益可以增大半峰宽D.增大增益可以降低半峰宽

30.PH计读数时,示值大幅变动,则相应的处理方法为(A.B.C.D)

A.检查电极B.检查插头C.检查分档开关D.检查有关调节器

31.氧化微库仑法测定硫含量时,转化率高,通过参数调整,正确的操作是(A.D)

A.增大氧分压B.减小氧分压C.增加偏压D.减小偏压

32.粘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能的指标,表示方法有(A.B.C.D)

A.绝对粘度B.运动粘度C.相对粘度D.条件粘度

33.下列关于闪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汽油的闪点实际上是爆炸上限

B.汽油的闪点实际上是爆炸下限

C.同一油品的闭口闪点比开口闪点高很多

D.同一油品的闭口闪点比开口闪点低很多

34.下列关于运动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测定对象一般为液体B.温度特定

C.温度固定D.测定时,液体靠重力流动

35.测定石油产品的闭口闪点,火焰直径符合要求的数值为(B.C)

A.1mmB.3mmC.3.5mmD.5mm

36.开口杯法测定燃点,对于砂层规定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A.两坩埚之间砂层厚度可为6mm

B.两坩埚之间的砂层厚度应为4-8mm

C.细纱的表面应距离内坩埚口部边缘约11mm

D.细纱的表面应距离内坩埚口部边缘约13mm

37.关于石油产品残炭的测定,正确的叙述是(A.B.C)

A.规定的实验条件B.残留物焦黑色

C.装入量不超过内容积3/4D.装入物不超过内容积1/2

38.测定闭口闪点时,使用电热装置加热时,应注意(A.B.C.D)

A.闪点低于50℃的试样,从开始到结束要不断搅拌

B.闪点低于50℃的样品,从开始到结束温度每分钟升高1℃

C.闪点低于50℃的试样,开始加热速度要均匀上升

D.闪点低于50℃的试样,开始加热时要进行定期搅拌

39.下列属于残炭含量测定技术要素的是(A.B.C.D)

A.按规定称取试样B.预点火阶段控制在10min±1.5min内

C.含水试样要脱水和过滤D.试样要有代表性

40.下列关于燃点测定数据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B.C)

A.大气压力变化时需要修正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