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1445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工商银行福建分行招聘

试题及答案解析

(网络整理版,与原题顺序可能不一致)

1.

为了让人迅速识别,大多企业都选择了不惜重金聘请名人代言新产品,期许利用名人战术在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这是因为“名人代言”有助于_____。

A:

商品价值的实现

B:

商品使用价值的提高

C:

商品质量的提升

D:

商品生产成本的降低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使用价值指的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就是物品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

“名人代言”无法使商品使用价值提髙。

同时商品的质量也无法通过“名人代言”得到提高,商品的成本无法通过“名人代言”得到降低。

选项BCD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A。

2.

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中,每一粒尘土的运动状况都是纯粹必然的。

这是一种_____

A: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B: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机械决定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必然的原因决定的,把必然性等同于有原因,把偶然性等同于无原因,把必然性绝对化。

本题答案为C。

3.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_____。

A:

竞争机制

B:

供求机制

C:

价格机制

D:

法制机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共同构成市场机制,但其中的核心是价格机制。

法制机制不是市场机制的直接内容。

故本题答案选C。

4.

霾和雾的区别在于_____。

A:

水汽含量的大小

B:

气象现象的颜色

C:

行程消散的时间

D:

细小颗粒物的成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是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现象。

它的形成是由贴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在凝结核上凝结而成。

霾主要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物在低层大气的稳定层下部累积所形成的集合体。

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

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

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

故本题答案选A。

5.

某局招聘员工时,以不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女性,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劳动者的_____。

A:

平等就业权

B:

休息休假权

C:

取得报酬权

D:

安全卫生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注意材料反映的信息,招聘中以不正当的理由拒绝女性,是一种在工作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侵犯的是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而不是休息权、取得报酬权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6.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_____。

A:

数学

B:

天文学

C:

医学

D:

化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

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

如果从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算起,天文学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五、六千年了。

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巨石阵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遗址。

故本题答案为B。

7.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原动力。

三十多年前,“填饱肚子”的朴素愿望让小岗村人按下了红手印,掀起了席卷神州的包产到户浪潮。

而今天,消费者保障“舌尖安全”的迫切呼声,催动完善监管的步伐。

这恰如宋诗所写,“莫言下岭更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从哲学的角度看,它反映了_____。

A: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C:

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

D: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辩证法的内容。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原动力。

其中的问题和动力就强调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故本题答案选B。

8.

人类选择月球作为探测宇宙星际航行第一站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

探索月球的危险性小

B:

月球上富含地球上稀缺的矿种,且分布广泛

C: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D:

月球上有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环境,这是将来加工工业的理想场所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因此人类地外探测的第一个目标选择了月球,便于人们进行探测。

故本题答案选C。

9.

夏季在烈日下剧烈运动出汗过多时,为预防中暑应多喝_____。

A:

淡盐水

B:

糖水

C:

白开水

D:

茶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人体的水是含有一定量的盐分的,剧烈运动增加了出汗量,会加剧盐分的损失,破坏体液平衡。

因此在剧烈运动后应适当喝一些淡盐水,补充体内盐分,恢复体液平衡。

故本题答案选A。

10.

在是否戒烟的问题上,总有些不算明智的人。

除非他们戒烟成功,否则就不得不为其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

老李已有20年的烟龄,但他很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不想因为自己的不明智而承担健康恶化的后果。

由此,可以推出:

_____

A:

老李请亲朋好友严格监督自己戒烟

B:

老李若要实现自己的想法,必须成功戒烟

C:

老李戒烟不能成功,因为他总是做不明智的选择

D:

如果老李身体不好,一定是吸烟造成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除非……否则……”,“只有……才不”,故题干逻辑关系为:

不为健康恶化承担所有后果—戒烟成功。

老李怕失去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生活,肯定了前件,根据推理规则,可以肯定后件,即老李戒烟成功,故B项正确。

此题也可直接根据“除非……否则……”否一推一的规则,“不想承担健康恶化的后果”否定了后件,因此可以推出戒烟成功,故B项正确。

11.

既要重视物质财富,也要重视精神财富;既要重视个人财富,更要重视社会财富。

财富来自社会,也要回归社会。

所以我们应当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来清除财富观中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让财富成为全体成员共享的物质与精神盛宴。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_____

A:

不同类型的财富都需得到应有的重视

B:

社会财富应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享用

C:

改革分配制度有利于建立正确的财富观

D:

社会性是各种类型财富共有的重要特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文段说的是“全体成员共享”,而非“全体社会成员平等享用”,B项偷换概念。

本题选B。

12.

某甲捏造某乙(某机关干部)受贿20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

某甲的行为属于_____

A:

诬告陷害罪

B:

诽镑罪

C:

侮辱罪

D:

报复陷害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构成诽谤罪。

如果某甲向公检法等机关告发意欲使乙受刑事处罚,则构成诬告陷害罪。

但本案中甲只是将诽镑的情况写成小字报散发。

13.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_____。

A: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一

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C:

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速度不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B,.解析: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

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

不变资本是指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

故本题答案选B。

14.

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发文内容可采用_____。

A:

多级行文

B:

越级行文

C:

直接行文

D:

同时行文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发文内容可采用多级行文。

故本题答案选A。

1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_____。

A:

意识是第一性的

B: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

C:

物质是第一性的

D:

物质和意识都是决定性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C。

[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16.

所谓技术创新,是指对新产品,新过程的商业化以及新组织结构等进行搜寻、发现、改善和采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某种观点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不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_____

A: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加快创新速度

B: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规模一般偏小,并且缺乏垄断利润作为技术创新的投资

C: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产品容易被模仿,因此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

D:

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适宜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企业规模的大小从两方面影响技术创新的能力,一方面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承担一定的风险。

规模越大,这种能力越强。

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大小影响技术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前景的大小,一个企业规模越大,他在技术上的创新所开辟的市场越就越大。

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规模一般较小,且缺乏垄断利润,因此有观点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不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17.

_____不完全属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宏观调控目标。

A:

经济增长

B:

增加就业

C:

价格稳定

D:

国际收支平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B【解析】为履行好现代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责,市场经济国家基本上都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列入基本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

18.

发源于青海省的澜沧江,是亚洲第六大河,共流经六个国家,澜沧江没有流经的国家是_____。

A:

缅甸

B:

尼泊尔

C:

泰国

D:

越南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故本题答案选B。

19.

如果美元贬值,因此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

A:

我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竞争力上升

B:

世界新兴经济体将增加美元储备

C:

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D:

我国经销商将减少进口美国产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C【解析】本题属于经济常识题。

美元贬值,意味着美元持有者货币量缩水,购买能力下降。

所以,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会上涨,世界新兴经济体将不会增加美元储备。

所以,C项正确,B项错误。

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们进口,不利于出口,所以,选项A、D均错误。

故选C。

20.

下列公文中的语句,没有语病的是:

_____

A:

参与私分赃款的有五个公司的经理

B:

他们对本单位职工及其家属,都漠不关心

C:

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高思想觉悟,抵制某些不正之风

D:

所有的进口药品,基本上已经封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A项有歧义,一种理解是五个修饰的是公司,即五个公司,经理的人数不知道;另一种理解是五个修饰的是经理,即一个公司的五个经理。

B项有歧义,一种理解为他们对本单位职工漠不关心,也对本单位职工的家属漠不关心;第二种理解是他们对本单位职工漠不关心,另外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家属也漠不关心。

D项修饰词冲突,正确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所有的进口药品已经封存;另一种是进口药品基本上已经封存。

本题中只有C项没有语病。

21.

“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是_____。

A:

综合国力是否增强

B:

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

C:

精神面貌是否得到根本改变

D:

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决定着综合国力是否增强、精神面貌是否得到根本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所以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是“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并处于核心地位。

故本题答案选D。

22.

甲数是乙数的2/3,乙数是丙数的3/4,甲、乙、丙的和是216,问甲是多少?

_____

A:

37

B:

42

C:

48

D:

53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

乙:

丙=2:

3:

4,一共是9份,对应的实际值为216,即1份对应24,故甲为2x24=48。

故选C。

23.

整个收入分配制度中最具基础性的组成部分是_____。

A:

再次分配

B:

初次分配

C:

奖金分配

D:

要素分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它要解决的,主要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利益分配问题,不仅数额大,而且涉及面广,如果在初次分配中出现重大的社会不公正,在政府再分配中就很难加以扭转。

所以整个收入分配制度中最具基础性的组成部分是初次分配。

故本题选B。

24.

王某在某服装店挑选风衣,店员向王某推荐了一款。

王某试穿后觉得不合适,便脱下来要走,店主却强迫王某买下这种风衣。

店主的这行为侵犯了王某的_____。

A:

财产安全权

B:

损害求偿权

C:

维护尊严权

D:

选择商品自主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D【解析】D【解析】王某不想买,店主却强迫他买,这属于侵犯了王某的选择商品的自主权。

25.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的哲学含义是_____。

A:

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B:

精神的力量可以改变物质

C:

精神理解可以替代物质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说明精神、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精神力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物质,B正确。

A项正确的说法是物质第一。

C项,精神不能替代物质力量。

D应为先有物质i后有精神,这才是坚持了物质第一性原理。

故本题答案选B。

26.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_____。

A:

—般属性

B:

特殊属性

C:

自然属性

D:

社会属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解析: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故本题答案选C。

27.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_____。

A:

社会形态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故本题答案选D。

28.

公共政策表现为一个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即_____,不断循环往复。

A:

政策咨询——政策制定——政策评估——政策终止

B:

政策输入——政策制定——政策输出——政策反馈

C:

政策提出——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终结

D:

政策提出——政策制定——政策监督——政策终止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公共政策不仅表现为一个系统,同时也表现为一个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即表现为政策输入—政策制定—政策输出—政策反馈的不断循环往复。

故本题答案为B。

29.

在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需求层次为_____。

A:

爱和归属的需要

B:

受人尊重需要

C:

安全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的次序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

故选D。

30.

从时间管理上,可以将工作按照_____纬度分成4个象限。

A:

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

B:

经费多少和时间长短

C:

经费多少和重要程度

D:

参与人数和时间长短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他把工作任务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不同的纬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

故本题答案选A。

31.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划分依据是_____。

A:

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

B:

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C:

资本的使用时间长短

D:

资本不同部分的价格高低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都属于生产资本,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依据资本各部分价值流通和周转方式的不同。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2.

_____是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性。

A:

规范性

B:

合理性

C:

合法性

D:

系统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C【解析】合法性是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性也是行政管理机构权威性的来源。

故本题选C。

33.

当今社会的外部生活实在是太丰富了,人们的所有的反应都是感官上的反应,凡事都想快速得到成果。

慢慢地也把阅读简单化了,觉得阅读是让你知道一件事情。

事实上,阅读并不是这么简单,而是让你去感受。

现在的人恰恰对感受毫无耐心,只关心结果。

电影都很讲究效率的,它们不再慢条斯理地讲故事,而是很快就达到一个效果。

这段文字的主旨强调:

_____

A:

现代人不喜欢阅读的原因

B:

阅读的特性重在促使读者感受

C:

阅读与电影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

D:

阅读将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淘汰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文段属于转折结构,强调转折之后的信息:

阅读并不是这么简单,而是让你去感受。

B项是对中心句的同义转述,故当选。

A项,现代人不喜欢阅读的原因并不是文段重点描述的内容,排除;C项表述绝对;D项推论过度。

34.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_____

A:

普遍性

B:

绝对性

C:

客观实在性

D:

直接现实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区别于认识的特点,而不是实践的一般特点,此题出自列宁的论断: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这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现实性的品格。

”干扰项A、B是实践的一般特点,理论也具此类特点,不合题意,应当排除,干扰项C则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也不合题意,也应排除,故应选D。

35.

国家制度的核心是_____

A:

政体

B:

国体

C:

国家结构形式

D:

政党制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B答案解释:

B。

解析:

国家制度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所确认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等方面的制度。

国家制度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政治上层建筑,其核心问题是实行一定阶级的专政,以确立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

由此可见,在国家制度中,国家性质(即国体)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形式和国家发展的总方向。

选项B为正确答案。

36.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价格上升,供给增长;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这种变动表现为_____。

A:

供给曲线发生位移

B:

供给沿供给曲线变动

C:

需求曲线发生位移

D:

需求沿需求曲线变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价格上升,供给增长;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沿供给曲线变动。

故本题答案选B。

37.

王某、刘某、陈某三人合伙开办一餐馆,后王某急需用钱,意欲转让其在餐馆中的份额,刘某、王某的邻居何某均欲以较低价格购买,王某应当将该餐馆份额_____。

A:

转让给刘某

B:

转让给何某

C:

各转让一半给刘某与何某

D:

各转让一半给刘某与陈某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中的财产份额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购买权。

故本题答案选A。

38.

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个人敬业、勤业、履行职责,努力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_____。

A:

内在动力

B:

外在压力

C:

内在阻力

D:

外在抗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公民职业道德。

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根本性作用,外因起影响性作用。

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个人敬业、勤业、履行职责,努力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能够鞭策人奋发上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本题考生可用排除法进行解答,外在压力、内在阻力、外在抗力都起负面作用,只有内在动力是起正面作用的,故本题选A项。

39.

条件反射的发现者是_____

A:

弗洛伊德

B:

巴普洛夫

C:

爱因斯坦

D:

苏霍姆林斯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

他把生物生理学神经系统研究分支推进了高级神经活动研究的新阶段。

故本题答案选B。

40.

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体现了_____。

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D:

事物存在着因果联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D【解析】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关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

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题干的事例即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故选D。

41.

pH试纸放入弱碱性的溶剂中,试纸颜色会变_____。

A:

B:

C:

D:

绿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pH试纸干的时候是黄色的。

变红证明遇到了酸性物质,酸性越强,颜色越红。

变蓝是遇到碱性物质,深蓝色代表碱性很强,弱碱性物质与pH试纸接触,可变成绿色。

故本题答案选D。

42.

组织为说服管理对象而采取的传播管理方法是_____。

A:

新闻发布会

B:

沟通性会议

C:

公务谈判

D:

游说策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当组织出于自身需要,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要向它的管理对象进行专门的说服时便形成了游说策动工作。

故本题答案选D。

43.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这句话强调的是_____。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C:

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的重要性

D:

事物发展过程中质变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这句话强调的是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故本题答案选C。

44.

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中,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德国诗人是_____。

A:

拜伦

B:

雪莱

C:

普希金

D:

海涅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