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170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简写和略写乘号.

  4.使学生学会应用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根据什么.

  18+34=34+□

  (35+55)+45=357+(□+□)

  35×□=59×□

  (1.2×2.5)×4=1.2×(□×□)

  (4+8)×□=□×3.5+□×□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学生叙述各运算定律的内容,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教师板书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

  2.观察比较: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有哪些优点?

  优点: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二)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教学用字母表示图形面积公式(出示图片:

图形面积公式)

  

(1)表示正方形的面积,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2)表示平行四边的面积,、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3)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4)表示梯形的面积、、分别表示梯形的下底和高.

  2.教学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正方形周长的书写格式.

  

(1)读出下面各式,并说明表示的意义.

  

(2)把下面各式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5×5

  (3)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根据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字母或数.

  (□+□)+□

  □·(□·□)

  (5)如果用表示长方形的长,表示宽,那么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小节: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省略,但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如:

  不能写成;在两个数相乘的时候,乘号不能省略不写,可以改为“·”,但容易与小数点混淆,所以一般仍记作“×”.

  3.教学例1.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教师说明:

在我们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周长时,实际上是把数值代入有关的公式,算

  出的结果就是它的面积或周长.

  

(1)说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2)说出梯形面积公式中每一字母表示的意义.

  (3)说出字母所代表的数值.

  (4)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强调:

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计算的结果不必写出单位名称,只在答题时注明就行了.

  (5)练习: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4厘米,宽是4.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课后作业

  

(一)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8分米,高是1.5分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二)先写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再把数值代入公式计算.

  1.一个长方形,长7.2厘米,宽1.8厘米.

  2.一个正方形,边长24毫米.

  五、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运算定律

  计算公式

  可以写成

  读作:

的平方

  表示:

两个相乘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3.5+5.5)×4÷2

  =9×4÷2

  =18

  答:

梯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探究活动

  找规律

  活动目的

  1.能正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活动题目

  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然后填空.

  35=3×10+5702=7×100+0×10+2

  72=7×10+2123=1×100+2×10+3

  16=1×10+6564=5×100+6×10+4

  …………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a,个位上的数是b,这个两位数是().

  2.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是a,十位上的数是b,个位上的数是c,这个三位数是().

  数学教案-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

  活动过程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汇报思考过程和答案.

  3.仿照题目类型,每个小组自编一组练习,相互交换解答.

  参考答案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a,个位上的数是b,这个两位数是(10a+b).

  2.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是a,十位上的数是b,个位上的数是c,这个三位数是(100a+10b+c).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2设计意图: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的成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

教师的全部劳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乐园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努力的方向。

还有对学生的评价,包罗万象,既有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又有对学习情感的评价,也有对自己的鞭策鼓励。

这样的评价,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启发,便能让学生在被他人肯定的同时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从而把主动探究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乐趣。

这节课我在设计上注重这两点,来设计和展开教学。

  教学要求在知道两数特殊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求出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思考并回答:

①什么是公约数,什么是最大公约数?

②什么是互质数?

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

(回答后做练习十四的第5题)

  2、求30和70的最大公约数?

  3、说说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7和218和15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求这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3

  

(1)求出下列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7和218和1542和1417和19

  

(2)观察结果:

通过求这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方法:

先让学生讲,再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9页的结论。

  (4)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69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做后由学生讲评,集体订正。

  四、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四的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看哪几组数是第一种特殊情况,哪几组数是第二种特殊情况,再解答出来。

  2.做练习十四的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作出判断后再让学生讲明判断的理由。

  3.做练习十四的第9题,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方法。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四的第8、10、11题。

  2、有兴趣、有余力的同学可做练习十四的第13*题和思考题。

  课后反思:

有的数学问题比较复杂,光靠个人的学习,在短时间内达不到好的效果时,教学时,我让学生前后桌组成四人小组,小组中搭配上、中、下三类学生,由一位优等生任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讨论如下问题:

(1)、一个数的约数与这个数的质因数有什么联系?

  

(2)、两个数的公约数与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有什么联系?

  (3)、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知道“最大公约数”一课最难理解的就是其算理,我也尝试过多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无论是老师讲解还是学生看书,给学生的感觉大多是:

太难懂了,算了吧!

这时,何不让学生讨论讨论,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说说?

俗话说: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这样,不仅保证了全班同学的全员参与,使每位同学都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启发、讨论、总结,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想法在逐步完善着,学生个人对最大公约数算理的理解都会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归纳、推理、判断等能力也在这里得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在不断增强;当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时,学生也在尽情地享受着交流成功的乐趣。

如果学生能把学习当成一件“美差”去做,这不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吗?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内容:

  书第54——55页,有趣的测量及试一试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头的试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

  不规则石头、长方体或正方体透明容器、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

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东西,你能帮我测量出它的体积吗?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不规则石快。

  师:

这个石块是什么形状的?

(不规则)

  什么是石块的体积?

  你有什么困难?

  二、教学新知

  1.测量石块的体积

  

(1)小组讨论方案

  师:

我们不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可以怎么办呢?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2)小组制定方案

  (3)实际测量

  方案一:

找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把石头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

这时计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高”计算出升高的体积。

也可以分别计算放入石头前的体积与放入石头之后的总体积之差。

  师:

为什么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方案二:

将石头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

  师:

为什么会有水溢出来?

  这两种方案实际上都是把不规则的石头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计算的水的体积。

让学生说出“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石块的体积”。

  1.实际应用

  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上升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

你是怎么想的?

  (3)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反馈,订正。

  让学生运用在探索活动中得到测量的方法,即“升高的水的体积等于土豆的体积”,然后用“底面积×高”的方法计算。

2×1.5×0.2=0.6(立方分米)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有什么提高?

  作业设计:

  1.书第55页第2题。

  本题引导学生开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

一粒黄豆比较,先测量100粒黄豆的体积,再计算出一粒黄豆的体积。

  2.学生再找一些实物,测量出体积。

  板书设计:

  有趣的测量

  方案一:

  方案二:

  “底面积×高”的方法计算。

  2×1.5×0.2=0.6(立方分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4教学内容

  《除法估算》选自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P51的内容。

  教学思路

  小学数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其他知识也密不可分。

因而,在教学“除法估算”这一部分内容时,设计围绕从学生刚经历的秋游活动来展开,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发现估算的题材、自主探索以感知估算的价值、小组合作来交流估算的策略、尝试解题来总结估算的方法、实践运用以提高估算的能力。

  设计理念

  1、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经验(除法计算)、直接经验(秋游的感受)和现实世界(生活中的数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2、注重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激励学生自得自悟。

并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尊重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让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经历除法估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

  2、能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3、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秋游场景引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后,出示秋游时拍的照片,询问学生当时的心情,一下就让学生回想起秋游那天的情景,因那天是远足秋游,学生对步行印象极深。

在导入新课前,就提供路程和时间,让学生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复习,求出同学们步行每小时大约行多少米。

接着让学生把计时的单位改小,继续求每分钟的步行速度,便于我们判断走得比较快还是慢。

此时顺利进入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的教学中。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自行探究。

  1、关于所需车辆的计算:

  师:

同学们走的速度很快呢,是玩的心情很迫切吧!

怪不得有同学问老师:

“为什么不坐车呢?

大家想知道原因吗?

  

(1)出示题目并讲述:

老师联系车子的时候只有中型客车,每辆车子可以坐44人,而我们四年级参加秋游活动的学生一共有235人。

现在只有5辆车子可以用,你们认为够吗?

  

(2)学生自己思考解答后交流。

  师:

请同学来说说你的结果。

(交流情况)

  生1:

我觉得不够。

因为235÷44≈6(辆),要6辆车子才可以。

现在只有5辆,所以不够。

  (240)(40)

  生2:

我认为够了。

235÷44,235的近似数取200,235÷44≈5(辆)。

  (200)(40)

  生3:

我认为是不够的,老师还没有算在里面呢。

  生4:

老师,我用小数做的行吗?

  师:

当然可以了。

你课外知识真丰富!

请你说说看。

  生4:

我用235÷44≈5.3,把结果求近似数就是约等于5,所以我觉得5辆车就够了。

  生5: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不能把后面的直接去掉,应该要向前面进一。

  生6:

我同意生5的观点,5辆是不够的。

我是这样想的:

一辆车可以坐44人,那么5辆车大约可以坐44×5≈200(人),而200人<235人,多出来的人就坐不下了,要用6辆车才够。

  师:

是啊,多出来的人怎么办呢?

不去了吗?

  师:

我看,问题主要是在生1和生2的两种解法中235,也就是被除数的取近似数出现了分歧,那先来解决除数取近似数是怎样统一的?

  生7:

只要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十数。

  师:

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都摇头表示没有)。

问题是被除数到底该怎么考虑求近似数呢?

在现实生活中来考虑这个问题,哪一种更符合实际呢?

  生齐:

生1说的那种。

  生2:

我现在想想应该是不够的,刚才没有仔细考虑。

  师:

那就是说,被除数取近似数时,要考虑尽量和原来的数接近。

  生8:

老师,那230也接近235的,为什么要取240呢?

  师: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9:

因为240÷40是整数6,计算方便,算得快。

  师:

为什么会这么快?

  生9:

因为我想乘法口诀:

四六二十四

  师:

这个方法真妙啊!

把除数的近似数求出来后,用乘法口诀来想,找个最接近被除数的,把它取作被除数的近似数。

你真会动脑筋!

  师:

(小结)我们用估计的方法求出了5辆车是不够的,所以决定远足秋游,还能观赏沿途风光呢,倒也是一举多得。

  2.关于缆车票价的估算(出示缆车图)

  

(1)理解价格表

  师:

到了坐缆车的地方,同学们可兴奋了。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注意到了这张价格表呢?

你能看懂它吗?

(指名学生发言)

  生10:

大人坐缆车上山要20元,上山、下山一起要30元。

  生11:

大人光上山不下山是20元。

儿童的票价是大人的一半。

  师:

两人说得都很棒,生11补充得更好,那按价格表的说明,同学们每人应该付多少钱呢?

  生12:

(口答)30÷2=15(元)

  师:

老师要负责付同学们的费用了。

请大家帮忙算一下:

一个人的票价是15元,我们班级有58名同学参加秋游,那么该付多少钱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13:

我们小组认为老师要付15×58≈1200(元)

  (20)(60)

  生14:

我们小组认为老师只要付15×58≈900(元)

  (60)

  师:

怎么一下就相差了300元?

该听谁的呢?

  生15:

我们小组是列竖式计算的,其实只要15×58=870(元)

  师:

同样是估算,相差300元,这里就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况,估算目的是计算快速,但也要注意准确。

大家想知道事实上老师付了多少钱吗?

  (学生纷纷猜测)

  生16:

老师,我想您付的钱应该比870元少。

  师:

为什么这么说?

  生16:

因为我想集体乘坐应该可以优惠的,很多地方集体购票都可以打折的。

  师:

你的生活经验真丰富!

的确如你所料,老师实际上付了775元。

  (生恍然,纷纷点头。

  师:

58个同学乘坐缆车,总共用了775元,你能算算自己用了约多少钱吗?

  列式:

775÷58≈

  生解答后交流:

除数58的近似数是60,被除数考虑能被60整除,而又接近775,所以求近似数是780。

师板书:

775÷58≈13(元)

  三、提供数据信息,鼓励学生自选解题。

  在学生掌握了除法估算的方法以后,出示一组信息,让学生选择其中对于自己想了解的情况有用的数据,进行计算解答,并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反思:

  这堂课上得生动活泼,同学们都投身于自己探究知识的活动之中。

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终于发现了知识、领悟了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在实践后的体会如下: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

”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

也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

以往教科书上枯燥的例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我们现在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将学习和学生们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才会学得兴趣盎然。

  2、估算与生活

  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5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情感与态度:

在学习中使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与时间(段)的计算问题。

(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题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出示

  小丁丁和同学约好上午9时15分在动物园门口集合,小丁丁早晨7时48分出门,路上用了1小时23分。

  

(1)在这段文字叙述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上午9时15分在动物园门口集合;

  早晨7时48分出门;

  路上用了1小时23分。

  

(2)9时15分、7时48分、1小时23分各表示什么,有什么不同?

  9时15分、7时48分表示时刻,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时候。

  1小时23分表示时间,是指某一事件经过了多久。

  (3)出示问题“小丁丁几时几分到达动物园门口”这是求时间还是求时刻?

  是求时刻

  (4)今天我们就要来讨论关于时间的计算的问题。

(出示课题)

  [对于学生经常会混淆的“时间”“时刻”这2个数学用语进行简单的辨析。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明确地知道是要求什么?

]

  二、中心阶段

  1、请学生试着计算。

  2、汇报

  

(1)画图

  

(2)竖式算

  注意:

这步计算,“分”的计算满60要向“时”进1,因为分与时之间的进率是60。

  答:

小丁丁9时11分到达动物园门口。

  3、比较2种方法得出2种方法都很好,都很直观、很简洁。

  4、小结

  我们可以利用时间线段图和竖式来解决某一时刻经过多少时间会到哪一个时刻的计算问题。

  三、练习阶段

  7时50分+45分=()时()分

  8时26分+2小时37分=()时()分

  15分18秒+3分52秒=()分()秒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6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2-83页《包装的学问》。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特征及表面积计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几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长方体的多种方案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教材把《数学与购物》这一系列数学实践活动安排在第六单元后,主要意图是通过这样一系列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主要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两部分知识,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分别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计算中的最优策略以及多个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本课教学内容是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的最后一个内容。

  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经常遇到,教材创设包装的情境,使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更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

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熟练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能准确、迅速地计算出单一物体的棱长、表面积、体积,能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组合成新的正方体。

初步接触了由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发生的变化。

在第二单元探索活动《露在外面的面》中,又训练了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和计算露在外面的面面积的能力。

  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大都接触过物品的包装,能清楚地意识到用包装纸包装起来的部分就是求物体的表面积。

  3、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学习方式的研究。

  学生在探究由四个或者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对于方案的多样化与策略的最优化可能存在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大多数学生可以得到由4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的六种拼摆方案,但思维可能会无序,对于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也存在困难。

因此以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可以说是本课的较佳路径,让同伴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归纳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7一、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