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17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docx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基础市场研究报告

前言

根据慧聪研究所对近700家水工业行业企业的调查表明,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是水工业企业重点开拓的领域,其企业比例达到50%以上,比排名第三位的制药厂高出近20个百分点。

抓住了城镇供水和城镇污水处理这两个市场,便抓住了水工业一半以上的市场,因此,全面的了解这两个市场的概况便成为水工业客户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一章  中国城镇供水

一、中国城镇供水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的城镇供水具有120年的悠久历史。

自1879年旅顺引泉供水,1883年上海杨树浦水厂投产,到1949年只有72个城市约900万人喝上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仅240万m3,管道长度仅6589km。

1949年后,中国供水事业快速发展,特别八十、九十年代大发展大提高时期,使供水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和提高。

1978年,全国有467个城市建有供水设施,日供水能力达到6382万立方米。

到1998年,中国660多个城市共建有2075个水厂,供水能力为11513.8万m3/d(包括自备水源为20991.8万m3/d),管道长度13万km。

到1999年供水能力大于50万m3/d的城市有52个,大于100万m3/d的有22个,大于200万m3/d的有4个。

上海市的供水能力为1020万m3/d(其中市区720m3/d),一个城市的供水能力就相当于50年代全国城市供水能力的4倍;另外,全国有13922个小城镇,建有水厂13828座,日供水能力达到2111万立方米。

到2000年底,全国城市日供水能力达2.18亿立方米,实现了:

       

(1)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增长了6.7倍;

       

(2)年供水总量468.9亿立方米,比1979年增加了385.7亿立方米;

        (3)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6.7%,人均日用水量220.2升;

        (4)与1979年相比,供水普及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人均日用水量增加了100升。

       到2002年,已具备了23546万立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77.9%。

       近几年我国城市供水事业高速发展。

城市供水能力由1990年的14220万立方米/日,增加到2006年的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23973万立方米/日,增长了68.6%。

2005年城市供水总量489亿立方米,2006年城市供水总量501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达到了435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由1990年的175.7升/人日,增加到2006年的189.8升/人日,增长了8%。

城市用水人口由1990年的1.56亿人,增加到2006年的3.23亿人,用水普及率83.4%,增长了107%。

       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669座城市面临供水不足,有300多座城市缺水,108座城市严重缺水,城市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损失工业产值上千亿元;按照目前的情况预测,2010年国民经济需水量将增加到7340亿立方米,缺口会扩大到910亿立方米;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到2030年,国民经济需水量将达到7100亿m3,农村生活需水量达到310亿m3。

在充分考虑节水的前提下,预计到2030年,城市工业用水将从现在的370多亿m3增加到660亿m3,城市生活用水从现在的260亿m3增加到660亿m3;届时,全国城市用水总量将达到1320亿m3,比现在将近增加700亿m3。

因此,中国供水产业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图历年来全国年末供水能力状况(单位:

亿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由于近年来的大量投入,新的供水项目不断建成投产,在经历了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紧张状况后,城市供水的供需比1996年开始首次超过了1,达到了1.12,供水能力和设施水平显著提高,使因供水能力不足而产生的供需矛盾得到了一定缓解。

在供水企业数量和供水量提高的同时,城市供水固定资产投资也在快速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多来。

进入“八五”时期以后,供水固定资产投资额平均年递增18.2%。

1990年投资为24.83亿元,1998年为160.99亿元,是1990年的6.48倍,如按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为3.82倍,供水能力相应大幅度增长。

       二、城镇供水水处理工艺现状及设备采购行为研究

        1、水处理工艺现状

       发展至今,国内形成了分别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原水的七种饮用水处理工艺,各工艺的使用情况根据各地的情况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

       

(1)以地表水为水源时,通常包括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及消毒的地表水净化工艺:

       原水→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用户

       

(2)当原水浊度较低(一般在50度以下,短时间内最高不超过100度)且水源未受污染时,可采用直接过滤法。

滤池应采用双层滤料或多层滤料,为提高净化效果,可考虑采用高分子助凝剂的地表水净化工艺:

       原水→混合→过滤→消毒→用户

       (3)当原水浊度高、含沙量大时,为了达到预期混凝效果,减少混凝剂用量,应增设预沉池或沉砂池的地表水净化工艺:

       原水→预沉池或沉砂池→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用户

       (4)当水源属于微污染水源时,可采用生物氧化预处理工艺,以去除水中有机物及氨氮的地表水净化工艺:

       原水→生物氧化→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用户

       (5)当水源为湖泊水库,水中藻类较多时,可采用气浮法去除水中藻类,若原水浊度也较低(小于100度),可省去沉淀或澄清单元的地表水净化工艺:

       原水→混合→气浮→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用户

       (6)当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水中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时,可在砂滤池后加设臭氧-活性碳处理的地表水净化工艺:

       原水→臭氧预氧化→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过滤→臭氧接触氧化→活性碳吸收→消毒→用户

       (7)对于除卫生学指标外,其他指标均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地下水,可采用简单的消毒地下水净化工艺:

       原水→消毒→用户

       (8)当地下水含有铁锰时,应进行除铁除锰处理的地下水净化工艺:

       原水→曝气→接触氧化过滤→消毒→用户

       在各项工艺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在各项技术方面投入专项研究资金,逐步开发了众多的高效节能且适合中国经济水平的实用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包括:

       

(1)快速混合、高效沉淀及过滤技术。

       

(2)聚合絮凝药剂的开发研究。

       (3)安全氯化消毒技术。

       (4)除锰除铁技术。

       (5)水源污染处理技术。

       (6)浮动式水厂(船上水厂)技术。

       (7)集约式水厂(一体化水厂)技术。

       (8)水厂自动控制技术

       2、设备器材使用情况

       中国拥有大中型自来水厂2100多座,随着国内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至今,在供水中所使用的设备大部分都为国内所制造。

并且,诸如各类水泵,各种阀门,混合、反应、沉淀、过滤设备及器材,混凝药剂及投加设备,消毒药剂及投加设备,常规仪表及化验设备,各类管材包括:

钢管、球墨铸铁管、玻璃钢管、塑料管等,电渗析及反渗透设备,纯水制造设备,电气及控制设备等国内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调查显示,在自来水水厂中,流量计、液位计、传感器等在线检测仪器和泵管阀等产品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

   

        图自来水厂设备使用情况

       A1流量计、液位计、传感器等在线检测仪器

       A2泵   A3阀门   A4管材管件

       A5污水处理设备   A6加药消毒设备

       A7水处理药剂   A8工程施工

       A9水处理工艺设计

       A10COD、BOD、酸度计等水质分析仪器   A11水箱贮罐

       A12膜及膜组件   A13净水成套或纯水超纯水设备   A14饮用水设备   A15过滤材料

       3、供水产品采购行为研究

       

(1)了解所需产品的信息渠道

       通过对自来水企业对所需产品的信息来源渠道进行研究,我们发现,网上收集为他们的首先,比例达到66.1%,其次是业内期刊,比例为55.2%,再次是专业展会,比例为42.0%。

对于网络平台而言,作为业内主要的宣传媒体之一,他以网络多媒体的多种形式为各类行业用户提供了最及时最全面的业内先进资讯,自来水厂作为水工业主要的构成群体,理所当然成其网络平台的主要用户种类之一。

       

(2)如何决定工程中所使用的产品

       在供水工程中所使用的产品,一些是按照设计图中所推荐的产品名称进行采购、一些是按照工程商或设计院所推荐的产品名称和品牌进行采购、一些是施工前咨询设计院等专家后根据其提供的建议进行采购、一些是自己按照需求独立进行采购、再有是完全由工程商采购。

以上决定工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各有各的好处和适用地方,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自供水工程中所使用的产品采购主要还是由自己进行独立采购和施工前咨询设计院等专家后根据其提供的建议进行采购两种方式为主,其比例分别达到55.30%和64.21%。

   

       (3)购买产品时关注的因素

       通过调查得知,在购买产品时,客户最为关心的是产品质量,比例达到92.3%,其次是售后服务,比例为83.1%,再次是产品价格,比例为77.4%。

   

 

       (4)购买决策方式

       对于购买相关产品时,其购买决策主要分为技术部分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和相关技术部门负责两种,其比例分别为33%和35%。

       (5)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

       在购买产品中,无论是技术部门上报主管部门批准、相关技术部门负责还是自己决定,受到上级部门安排的影响较重,其比例达到65%,对于国内自来水行业来说,其均属于全民所有制性质,因此,在产品采购决策权中,几乎都得考虑到上级部门的安排。

另外,设备性能,投资成本等都是影响购买决策权的因素之一。

       (6)资金来源

       自来水厂的性质多为全民所有制,还有部分的私有和国有企业,所以他的采购设备的资金来源广泛,但仍以自筹为主,比例达到86%,另外,国家拨款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7)付款方式

       从付款方式来看,一次付清和分期付款的比例相差不大,这和购买设备的情况有关。

一般来说,企业所购买的设备如果价钱不高,并且安装操作简单的产品,一般以一次付清为主;如果是购买成套设备,他们的总价较高,涉及的零部件多,安装复杂,这时企业所采用的多数属于分期付款。

从自来水行业来看,在建设过程中设计的大型成套设备较多,因此,那时多采用的是分期付款,而建成后,所采购的产品一般属于耗材或小型化的产品,因此这多采用的是一次性付款。

       (8)产品采购渠道

       在产品购买渠道上,53%的企业均直接从厂家进货,其次是从经销商处进货,其比例为37%,再次是从工程商处进货。

对于自来水行业所用的产品来说,厂家的销售渠道主要以直销为主,这与用户的需求相符合,一半情况,非通用产品,通常情况是自来水公司与少数几个公司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或者是自来水公司直接投资进行所需产品的生产,这样更有利于其自来水行业的产品需求情况。

       (9)采购或使用产品时所碰到的问题

       对于众多的供水企业来说,产品价格太高无疑是普遍碰到的问题,其比例达到70.8%,其次是产品在技术上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比例达到66.7%,另外是不知道所采购产品的具体情况、产品施工缺乏施工规范和产品种类单一,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

从中也可以看出,现在供水行业所使用的产品仍还未能完全满足行业的需求,技术、产品单一、施工缺乏规范等都还有待改善,另外,对于供水企业来说,产品信息量缺乏仍然表现的较为严重。

       (10)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调查显示,83.9%的供水企业用户对供水产品满意,而有16.1%的不满意。

       三、供水市场将来的发展趋势

       回顾中国给水发展的历程,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奋发图强,经历了始创、摸索、成熟和发展的50年的努力,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给水建设体系。

我国已培养了一支具有高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学及工程技术队伍,能担负起国家的现代化给水建设。

我国的给水技术已能适应我国不同水源水质的处理要求,并已具有生产成套给水设备的供应能力。

       供水市场将来的发展趋势将有以下特点:

       1、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现在新建设的城市给水工程,起步一般都很高。

过去衡量大水厂的标准是以10×104m3/d为界,现在尤其是城市地面水厂的建设规模,大量为(10~30)×104m3/d,不少城市已开始建设(50~100)×104m3/d的水厂。

       2、长距离引水工程越来越多

       由于城市近区水源的水量或水质已不能满足供水的需求,只有跨地区跨流域寻找水源,造成长距离引水工程越来越多。

       3、水厂净化工艺越来越复杂

       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使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来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样就导致了水厂净化工艺将越来越复杂,处理流程越来越长。

       4、利用外资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

       由于近些年所上的给水工程规模大、水源远、要求高,因此工程量大,所需投资多,而国家财力不足。

所以,近些年来北京、天津、成都、哈尔滨、南京等城市有近百项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分别采用长期贷款、合作经营等方式成功地引进国外资金,新建扩建给水工程。

       据资料统计,全国引进外资建设的给水工程项目,已列入国家计划的共129项,规模2811×104m3/d,总投资287.7亿元人民币,引用外资额为16.57亿美元。

1990年-1996年,仅19家自来水厂引进的设备费就达1.84亿美元。

        5、特殊水处理技术的经验越来越丰富

       例如,高浊度水、低温低浊水、湖泊水库水、微污染源水、以及除铁、除氟等的处理工艺技术,都已积累了较多的宝贵经验。

       6、给水增压技术设施越来越新

       随着城市内高层建筑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加压和流量调节装置,例如气压给水装置、变频调速供水设备等正在逐步替代高位水箱或水塔。

       7、水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并趋普及

       近年来,供水行业特别在新建水厂中已大量采用先进的仪器仪表、自动化装置、各种新型专用器材与设备等。

水厂运行的调度管理以及生产过程的监控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已在大中型水厂广泛采用,小型水厂也已逐步推广。

同时,还开展了管网和生产管理上优化调度的研究。

       8、分质供水与广域供水系统越来越多

       例如,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水源受到较多污染的城市,已开始兴建区域性双给水(饮用与使用)系统的试点工程。

湖南省岳阳市已被建设部列为推行分质供水(生活、生产杂用)的试点城市。

广域供水系统即一个水源工程供应几个城市使用。

       9、避咸蓄淡的河口水库逐渐增多

       在沿海地区为充分利用淡水资源,采用在河流入海口处修建水库,以利用潮汐的间隙,伺机取蓄淡水供城市使用,如杭州的珊湖沙水库等。

       10、集成化水处理装置越来越多

       这种水处理装置一般分两种类别:

第一类是常规净化工艺的集成化,适用于对一般原水水质的净化处理,其出水可作生活饮用水使用;第二类是深度处理(或精加工处理)工艺的集成化,用于优质饮水的生产和对质量不好的自来水进行再加工处理。

       另外,国家政策推动塑料管道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

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的要求,各地建委开始积极推广塑料给水管,以替代材质差、强度低、腐蚀严重、影响水质的灰铸铁管和镀锌管等,以提高供水水质及安全可靠性,降低给耗,降低漏耗和药耗。

这为塑料管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为扩大塑料管材的应用领域提供了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近年上海、青岛、武汉等城市对于埋地的DN≤400mm的供水管道,或DN≤800mm的低力压力源头引水管,均使用胶圈柔性连接的硬聚氯乙烯管,而不再使用镀锌钢管。

我国许多省市如大连、上海、广东、福建、湖北、湖南等地建设部门已发布通知禁止给排水管道采用镀锌管和排水铸铁管,推广使用UPVC硬聚氯乙烯给水管和UPVC塑料排水管。

       中国供水行业将以提高水质为目标,加速技术进步。

在2000年以后,大型自来水公司的水质应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检测项目由目前规定的35项增加到88项,其中浊度标准必须小于1NTU,这为相关的检测仪器,工艺技术提供了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应用计算机调度和自动控制系统。

降低能耗、药耗和漏耗,建立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管理一体化的,包括科研、设计、运行和设备制造的水工业体系等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随着供水投融资事业的发展和水价格的改革,中国供水事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供水融资事业的发展,建设资金逐步实现了多渠道化,为供水事业注入了新的发展血液。

现在供水工程的投资15-20%来源于中央政府以财政债券的方式持续为供水工程提供资金资助,30%来源于国际和国内银行的贷款,20-30%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20-35%来源于自来水公司通过收费积累的资金,另外,其他融资方式也逐渐得到发展,对国外公司出让“特许经营许可权”,如中国第三大城市天津,已将一座大型水厂的经营权以合资方式部分出让给法国OTV公司,获得的资金用于新项目的建设;以BOT方式,由外国公司投资建设供水工程,如四川省成都市的水厂,目前已经签约,北京市的第十水厂也正在进行BOT的对外招标工作;国内企业投资建设或购买水厂的方式,也正在酝酿之中等。

       水价改革势在必行。

在很长的时期内,城市供水作为一项福利事业,价格极低,大部分自来水公司亏损而由政府补贴,低水价导致了水的过度消费和浪费,自来水公司的财务能力难以维持正常运行和维护。

水价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水价改革力度加大,上调速度加快,10年内平均增长了4倍,高于总的消费价格的上涨。

但是水价偏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在水价改革中,明确了如下的原则:

水的供应与服务应以完全成本回收为目标;水价的确定必须保证供水企业的财务持续性;投入的资本应能有合理的回报;供水企业应按照商业方式运营,尽可能降低成本;良好的水价机制是促进高效用水和节水的有效手段。

       第二章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

       一、国内污水处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6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536.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0.2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96.6万吨。

        图国内废水排放量情况

       资料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产生的污水量与日俱增,对于日益俱增的城市用水来说,污水处理和再利用成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亟待重视的问题。

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截至2007年底,中国污水处理能力约为800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为58%。

根据十一五规划,预计到2010年,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万吨/日,届时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70%,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4500万吨。

       表工业污水和市政污水排放量情况

       资料来源:

《2007年环境状况公报》

       中国政府在2002年就颁布实施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也明确规定:

“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资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二级污水处理设施,可分期分批实施。

收纳水体为封闭或半封闭水体时,为防治富营养化,城市污水应进行二级强化处理,增强除磷脱氮的效果”。

污水处理将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下面,我们可以看一下2000年之后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情况及走势。

       表2000年—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及趋势

       2001-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在5%左右(2000年实际为6%),到2005年全国平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5%;2006-201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假定为4%,预测到2010年全国平均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可达到55%。

(表中的★表示单位为亿立方米/年)

       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现状及设备采购行为研究

       1、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现状

       2006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56%,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余采用一级处理、强化一级处理、稳定塘法及土地处理法等。

       “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的建立与完成,使我国在污水处理新技术、污水再生利用新技术、污泥处理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某些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借助于外贷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国外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引进到我国,AB法、氧化沟法、A/O工艺、A/A/O工艺、SBR法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均得到应用。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由过去只注重去除有机物发展为具有除磷脱氮功能。

国外一些先进、高效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也进入了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如格栅机、潜水泵、除砂装置、刮泥机、曝气器、鼓风机、污泥泵、脱水机、沼气发电机、沼气锅炉、污泥消化搅拌系统等大型设备与装置。

       图主要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我国80年代以前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采用普通曝气法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由于该工艺主要以去除BOD和SS为主要目标,对氮磷的去除率非常低。

为了适应水环境及排放要求,一些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改造,增加或强化脱氮和除磷功能。

       AB法污水处理工艺于8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应用于工程实践。

由于其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pH值变化和有毒物质具有明显缓冲作用的特点,故主要应用于污水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特别是工业污水所占比例较高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目前氧化沟工艺是我国采用较多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之一。

应用较多的有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由我国自行设计、全套设备国产化,已有成功实例。

DE型氧化沟和三沟式氧化沟在中高浓度的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中也有应用。

采用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部分为外贷项目。

       多种类型的SBR工艺在我国均有应用,如属第二代SBR工艺的ICEAS工艺,属第三代的CAST工艺、UNITANK工艺等。

       随着我国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修订后的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也越来越严,特别是对出水氮、磷的要求提高,使得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考虑氮磷的去除问题。

由此开发了改良A/A/O工艺和回流污泥反硝化生物除磷工艺,并已开始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如泰安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