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19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3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40题,共40分)

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1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标准答案:

B

2.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1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标准答案:

A

3.垄断资产阶级推行改良政策()(1分)

A.减轻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受剥削的程度

B.从根本上触及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

C.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者地位

D.改变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对立

★标准答案:

C

4.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1分)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标准答案:

B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1分)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标准答案:

B

6.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1分)

A.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B.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D.剩余产品的出现

★标准答案:

C

7.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1分)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标准答案:

C

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1分)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标准答案:

A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1分)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标准答案:

B

10.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1分)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标准答案:

B

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1分)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标准答案:

A

12.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1分)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标准答案:

B

13.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1分)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标准答案:

C

14.少数资本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行为是()(1分)

A.联合

B.兼并

C.收购

D.垄断

★标准答案:

D

1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1分)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标准答案:

C

1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1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标准答案:

C

17.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1分)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标准答案:

D

18.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1分)

A.垄断消灭了竞争

B.垄断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D.垄断缓和了竞争

★标准答案:

B

19.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1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标准答案:

D

20.逻辑证明是()(1分)

A.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B.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C.先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D.优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标准答案:

A

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1分)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标准答案:

B

22.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1分)

A.物质补偿和精神补偿

B.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C.有形补偿和无形补偿

D.商品补偿和货币补偿

★标准答案:

B

2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1分)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标准答案:

A

2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1分)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标准答案:

C

25.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1分)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标准答案:

C

2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1分)

A.人民当家作主

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比资本主义民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标准答案:

A

27.实践的客体是()(1分)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标准答案:

D

2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1分)

A.“代理制”

B.“个人联合”

C.“企业联合”

D.“参与制”

★标准答案:

D

2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已为我们指明了()(1分)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B.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标准答案:

A

3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做是()(1分)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标准答案:

C

31.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应是()(1分)

A.抽象的绝对的统一

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绝对的无条件的统一

D.永恒不变的统一

★标准答案:

B

3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分)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历史上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没有反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标准答案:

B

33.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1分)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标准答案:

B

34.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1分)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标准答案:

C

35.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1分)

A.新科技革命

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标准答案:

C

36.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是()(1分)

A.商品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

B.商品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标准答案:

C

37.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1分)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标准答案:

C

38.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1分)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标准答案:

D

39.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1分)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标准答案:

D

4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1分)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标准答案:

C

二.多选题(共15题,共30分)

1.邓小平指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意指()(2分)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标准答案:

B,C,D

2.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是()(2分)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制度建立的实践

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标准答案:

A,B,C

3.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2分)

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标准答案:

A,C

4.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

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意外的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悍然将原子弹用于战争。

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

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2分)

A.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

B.真理和价值总是不一致的

C.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要追求的目标

D.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之中,最终由实践检验

★标准答案:

C,D

5.垄断利润来自于()(2分)

A.本企业工人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D.国家政权进行的再分配

★标准答案:

A,B,C

6.早在1999年,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事实证明,它对两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2分)

A.矛盾双方在互相斗争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D.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从而制约事物的发展

★标准答案:

A,B,C

7.实事求是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2分)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标准答案:

A,B,C,D

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2分)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标准答案:

A,B,C

9.“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2分)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标准答案:

B,C,D

10.“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

”这说明()(2分)

A.精神、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

B.精神和理论的作用可以取代物质的力量

C.人的意识不仅反映现实世界,而且可以通过实践改变现实世界

D.理论和精神可以通过群众转化为物质力量

★标准答案:

A,C,D

11.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投资300亿美元,参与“阿波罗”计划的共有2万多家企业、120多所大学的40多万人员。

这一事例表明当代资本主义()(2分)

A.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高度社会化了

B.生产关系在不断为生产社会化做出调整

C.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

D.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范围的调整

★标准答案:

A,B,D

12.“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表明()(2分)

A.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B.人是社会的主体

C.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D.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标准答案:

B,C,D

13.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2分)

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标准答案:

A,B,C

14.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2分)

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B.创造新的价值

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标准答案:

C,D

15.有人认为:

“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

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这种观点说明了:

(2分)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自在自然的世界正日益转化为人化的自然

D.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标准答案:

C,D

三.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

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正确

2.“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正确

3.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正确

答题结果:

正确!

4.“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

”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正确

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正确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正确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错误

8.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错误

9.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有利于世界所有国家()(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错误

10.社会革命根源于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错误

1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表明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正确

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错误

1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错误

14.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错误

1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2分)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正确

练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02试卷总共70题共100分;考试时长:

不记时

一.单选题(共40题,共40分)

1.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1分)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标准答案:

D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分)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历史上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没有反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标准答案:

B

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1分)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标准答案:

C

4.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1分)

A.是各自独立、毫不相干的

B.是相互冲突、无法统一的

C.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D.是合二为一,无法区分的

★标准答案:

C

5.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1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标准答案:

D

6.“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1分)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标准答案:

C

7.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1分)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标准答案:

C

8.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0多家企业提供,这是()(1分)

A.商品国际化的表现

B.生产全球化的表现

C.贸易全球化的表现

D.资本全球化的表现

★标准答案:

B

9.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1分)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

★标准答案:

A

10.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1分)

A.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

B.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

C.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D.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标准答案:

A

11.在抗击“非典”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1分)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大小

D.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标准答案:

D

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1分)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标准答案:

C

13.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1分)

A.科学的品格

B.实践的力量

C.现实的意义

D.科学的和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