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1989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期末复习共用3课时文档格式.docx

它与《雷雨》前后辉映于剧坛,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1936年写了他惟一的涉及农村阶级斗争的剧作《原野》。

抗日战争爆发后,创作有淳厚清新、深沉动人的优秀剧作《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本,还译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曹禺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

他创作了话剧《明朗的天》(获全国第一届话剧观摩演出剧本一等奖)、历史剧《胆剑篇》(执笔)、《王昭君》,出版有散文集《迎春集》及《曹禺选集》《曹禺论创作》《曹禺戏剧集》等。

他的一些剧作已被译成日、俄、英等国文字出版。

2.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著作有: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样子》《四世同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

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3.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

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

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

1919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早期(1590—1600年):

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

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00)等。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

中期(1601—1607年):

悲剧代表作《哈姆霄特》(1601)、《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

喜剧《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等。

晚期(1608—1612年):

《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和《暴风雨》(1611)。

4.丁西林(1893—1974)戏剧家,物理学家。

原名丁燮林,字巽甫。

江苏泰兴县人,主要作品集有《西林独幕剧集》《西林戏剧集》和《丁西林剧作选》等。

(二)词语集解

1.踉跄:

走路不稳。

2.凭吊;

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

3.窥伺;

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

4.吞噬:

吞食;

并吞。

5.藏匿:

藏起来不让人发现。

6.攫住,抓住。

7.风烛残年:

比喻可能死亡的晚年(风烛:

风中之烛)。

8.袒护:

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

9.敲竹杠:

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

10.初出茅庐:

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

11.理屈词穷:

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

(三)戏剧体裁知识

1.戏剧:

一种综合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舞台艺术。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戏剧”实指剧本。

2.戏剧的基本要素:

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是戏剧文学的两个基本要素。

在戏剧文学中,戏剧冲突具体表现为剧本人物的性格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3.戏剧的种类:

(1)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戏曲等。

(2)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3)根据题材所反映的时代的不同,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4)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喜剧)。

(四)戏剧基础知识介绍。

1.戏剧冲突。

所谓“冲突”,就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活矛盾和戏剧冲突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

生活矛盾是戏剧冲突的基础,戏剧冲突必然反映生活矛盾。

生活矛盾一般是散漫的、进展迟缓的、错综复杂的,有的矛盾没有激化成冲突就转化了。

而戏剧冲突是由作者经过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加以集中、想象加工而成的。

20世纪40年代初,晋察冀边区某地传出“白毛仙姑”的故事,讲的是一位佃农的女儿因不堪压迫而逃进深山多年,以致全身长满白毛。

当时解放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在这个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构思,以戏剧的形式来反映新旧社会农民的不同生活。

革命斗争的现实,决定了这出戏的戏剧冲突是表现农。

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社会生活矛盾。

这就是著名的民族新歌剧《白毛女》。

由此可见,戏剧冲突应该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在戏剧文学中,戏剧冲突主要具体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对立性格的人物发生的面对面的冲突就构成了戏剧冲突。

剧中人物由于阶级立场、政治观点、社会地位、文化教养、生活环境等不同,对同样的社会现实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

戏剧文学有的反映了阶级之间的矛盾,有的反映了各个阶级或集团内部的矛盾,有的反映了因人们所处地位或认识的不同而引起的矛盾,有的则反映了人们内心的矛盾。

《雷雨》中的周朴园既有与鲁大海之间的阶级矛盾,又有与繁漪、周萍、周冲等人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还有在对待侍萍问题上的心灵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共同作用使他成为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与周围的人物发生了震撼人心的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曲折发展、逐步上升到高潮的戏剧运动,所以一定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

例如《雷雨》第二幕,最初冲突的双方是周朴园和鲁侍萍,鲁大海上场后冲突就转到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随着剧情的进展,周萍与鲁大海、鲁侍萍与周萍的冲突等又搅和到一起,使这一幕的戏剧冲突更丰富而激烈,推动剧情向前发展。

在最后一幕中冲突以异常剧烈的形式爆发,戏在高潮之中结束。

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戏剧动作。

人物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戏剧动作才会成为冲突,展示人物性格的基本手段也是戏剧动作。

所谓戏剧动作既指能够看得见的人物外部形体动作,又指人物内心动作,它往往通过外部动作、语言动作来表现。

《雷雨》第二幕里,当周朴园吩咐鲁侍萍“先下去”时,鲁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

“老爷,没有事了?

”这简单的话语和极细微的动作很好地表现出了鲁侍萍愤恨、失望等心情,内心活动很明显,比激烈的语言和大幅度的形体动作更能打动人心。

2.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

它虽是剧本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仅是一种辅助手段。

对于戏剧文学来说,重要的是人物语言——台词。

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

“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

”在戏剧文学中,故事情节的进展、人物性格的揭示和剧作家对人物事件的评价,一般都依靠人物语言来完成。

也因为如此,我们在谈到戏剧语言时,往往多指的是人物语言。

剧种不同,戏剧语言的形式也有差异。

话剧以对话为主,语言比较接近生活,如《雷雨》。

歌剧主要是以演员的歌唱来表现剧情,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对话和独白,如西洋歌剧;

有的歌剧则是三者兼而有之,如民族歌剧《白毛女》。

戏曲语言以歌唱和说白(除唱词部分以外的台词)并重,讲究押韵,有的传统戏曲多用文言,如《窦娥冤》。

不过,尽管戏剧语言的形式有所不同,却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第一,戏剧语言是表达戏剧冲突的重要手段,台词必须富于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发展。

《雷雨》第二幕里,鲁侍萍意外地见到周朴园后,两个人有一大段对话。

表面上看起来,这对从前的恋人不动声色,作者也没有为他们设计过多的动作,然而我们仿佛看到了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很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历程。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一时间的哀哀怨怨,作者将细腻的思想感情变化通过对话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深化了人物,加剧了冲突,有着很强的动作性。

第二,戏剧语言耍有个性和表现力。

剧中人物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分、性格、年龄以及他们所处的特定的环境。

作者不能让剧中人物都说同样的话,也不能让他们做作者的传声筒,而应让他们都说有自己性格的语言。

除对话外,人物语言还有独白,用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如《屈原》中通常被称为“雷电颂”的屈原的一段长篇独白,尽情地表现了屈原对黑暗势力的仇恨与愤怒,对光明的热烈追求。

这段独白对塑造屈原这个崇高的爱国者的形象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戏剧语言应精练,有潜台词。

它虽从生活中来,但经过作者的提炼和加工。

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例如《雷雨》第二幕里有一段对话,当周朴园说死去的侍萍和周家“有点亲戚”时,鲁侍萍追问一句:

“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这一“嗯”一“哦”言简意深,活脱出了周朴园的伪善和鲁侍萍的刚强,揭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

第四,戏剧语言还要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这样演员宜于表演,观众容易接受,会加强戏剧的艺术效果。

三、单元测试

(一)

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卓(zhuó

)越憔(qiá

o)悴惩(ché

n)罚风烛(zhú

)残年

B.勉强(qiá

ng)竹杠(gà

ng)装祯(zhēn)颠沛(pè

i)流离

C.鞭笞(chī)桎梏(gù

)摒(bì

ng)除瞠(tá

ng)目结舌

D.江堤(dī)惊愕(è

)伺(cì

)候颐(yí

)指气使

2.选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A.自食其力兵慌马乱别出新裁随机应变

B.尽善尽美绿林好汉胜券在握党同伐异

C.再接再厉相形见绌老气横秋寿终正寝

D.洪福齐天杳无音信天遂人愿惊惶失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出现。

B.某些人以祸起萧墙来解释巴尔干地区战争危机的本源,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C.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

D.坚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反对本位主义,警惕和防止出现以邻为壑的倾向。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B.“无纸化”是一种全新的阅卷方式,阅卷老师面对的不是考生的原始答卷,而是在网上对扫描后的考生答卷进行评阅。

C.利用各种条件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已经成为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

D.能不能既增加产品产量、又减少资金投入呢?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5.下列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

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

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

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都有丰饶的物产。

A.①a

aB.①a

bC.①b

aD.①b

b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考试与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必须一致,,考试依据《教学大纲》无疑是正确的。

,考试与教学又有所不同。

教学是使学生从不知

知之较少到知知之较多,从能力较低到能力较高的过程,而考试则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大纲》规定如何教学,《考试说明》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等。

A.因此但是或或则

B.当然但是和和只

C.因此因此或或只

D.当然因此和和则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

1933年清华大学毕业前夕写出震惊世界文坛的处女作《雷雨》,以后又陆续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等剧本。

B.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51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茶馆》是其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一部。

他创作的话剧剧本还有《龙须沟》《方珍珠》《西望长安》《四世同堂》《骆驼样子》等。

C.莎土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其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D.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如《雷雨》就是这样;

而《茶馆》则主要展示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

8.下列句中加点的人称代词比括号里的人称代词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指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A.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我)有点亲戚。

——用“我们”淡化了周朴园和“这个人”的关系,更利于表现周朴园尽力掩饰自己的虚伪特性。

B.周朴园:

……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你)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用“我们”拉近了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距离,表明周朴园良心发现,为过去的过失内疚。

C.鲁侍萍:

……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我们)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你)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第一处用“你”更能突出鲁侍萍对周朴园的痛恨,第二处用“你们”是将矛头直指周家这个罪恶的封建的资产阶级家庭。

D.周朴园:

你(我们)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这里用“你”更能表现周朴园怕承担责任的自私、冷酷的特性。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

布景:

勤政殿。

人物:

光绪、林旭、杨仪、袁世凯等。

(光堵坐着向下问。

光:

康有为已经走了吗?

(林、扬等跪在地下。

杨:

康有为是昨天下午乘火车走的,等到步兵纯领派人来逮捕他,已经到了天津了。

(连连点头)昨天他们上的奏折,我本来觉得大冒险,可是事到如今,也只能冒险试一试了。

兵贵神速,请陛下当机立断,先发制人。

好,你们先退下,我这就召见袁世凯。

杨等:

是。

(扬等退下,袁世凯上殿,跪拜如仪。

袁:

微臣袁世凯恭请圣安。

(光堵略一踌躇。

朕现在维新变法,你能为朕效忠吗?

臣愿为新政效命!

目前有人反对新政,你知道吗?

臣略知一二,不过皇上已经亲政多年,皇上的圣明远播四海,太后应该不干预朝政才是。

要是太后决意阻挡新政,你看朕应该怎么办?

陛下圣裁,君不敢妄议。

(大喜)你真是本朝的栋梁。

(磕头)谢陛下。

(起立注视袁片刻,郑重地)现在有一件机密要事,朕想派你去办……你愿意吗?

(抬头,沉着地)但不知道皇上要臣办什么机密要事?

(自袖中抽出一纸,交给袁)你拿去看。

(坐下。

(袁接过纸条阅读。

光绪目不转睛地看着袁。

袁接着再低头缓缓地阅读,阅毕,双手徐徐无力地垂下,低头不语。

你……你办得了吗?

(略一踌躇)臣愿尽忠。

这是国家之福!

(将座旁小几上之密诏金箭拿在手中。

光绪将密诏付袁,袁跪接。

现在朕先派你去做钦差,另外再给你手谕一道、金箭一枚,你坐第一班火车到天津,杀死了荣禄,你就是直隶总督……你再带一万新兵进京,围住颐和园,请太后交出政权……你的责任重大,要小心在意才好。

微臣尊旨。

你真能忠心不变吗?

臣情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郑重地恳切地)朕把身家性命跟国家的命运,都交给你了。

(光绪拿着金箭,手颤动,望着金箭,又望着袁世凯。

这金箭不是轻易可以动用的,你拿了它,就有生杀的大权,你千万不要奉负了朕的托付。

(袁磕头,将手谕卷折藏起。

皇上请放宽心。

(光绪忙以金箭付袁,袁磕头谢恩,帝急扶他起来。

你千万要胆大心细,别误了大事!

(请安)微臣尊旨……事不宜迟,臣即刻动身了。

(光绪再向袁嘱咐着。

朕专等你的好消息!

是(向帝叩头起立,倒退出去。

9.本场中,光绪有这样一句话:

“好,你们先退下,我这就召见袁世凯,”光绪这样做是因为

10,文中对光绪和袁世凯都有“略一踌躇”的描写,各有什么意义?

11.“皇上请放宽心!

”这句话表现袁对皇上。

12.“袁接过纸条阅读.光绪目不转睛地看着袁。

袁接着再低头缓缓地阅读,阅毕,双手徐徐无力地垂下,低头不语”。

对这段细节描写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暗示了纸条内容的重要性。

B.袁世凯两次阅读纸条,写出他的紧张心情;

“双手徐徐无力地垂下”,写出了袁内心的胆怯。

C.写出了光绪渴望袁世凯遵旨的迫切心情。

D.刻画出袁世凯的奸刁狡猾和光绪的平庸无能。

参考答案

(一)1.D2.A3.C4.D5.D6.A

7.B8.B

(二)9.①改良派与保守派的斗争已到白热化程度,改良派采取对策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②光绪召见袁世凯是冒险行事,因为他对袁还并不怎么了解。

③改良派早就看中了袁世凯,只是对他不放心,召见他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光绪反复思考的结果。

10.光绪的“踌躇”一是表示思考对付袁世凯的策略,二是

含有对袁不太放心的意思,袁的“踌躇”侧重于老谋深算的意思。

11.虚情假意

12.D

高二第四册语文期末复习

(二)

欣赏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鉴赏重点是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课文《窦娥冤》《长亭送别》分别为元杂剧《窦娥冤》《西厢记》的节选,《闺塾》《哀江南》分别为明代传奇《牡丹亭》、清代传奇《桃花扇》的节选。

前两篇是教读课文,后两篇是自读课文。

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说白和科介。

曲词、说白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三者各有不同作用和特点,交相配合,推动剧情的发展,塑造人物形象。

鉴赏戏曲语言,要着重品味人物语言并以曲词为主,又要三者结合,整体鉴赏。

古代戏曲的语言通俗,多用口语。

古代戏曲具有以“曲”为形式的诗剧的特点,其曲词的语言是诗化的语言。

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要注意理解其中的古白话词语;

注意了解曲词具有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以及它常用的比喻、夸张、用典、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

鉴赏古代戏曲语言,一要反复诵读,增强语感;

二要仔细揣摩,注意戏曲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

在教学中,应把诵读作为重要环节,加强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基本读熟课文并落实本单元安排的背诵要求。

揣摩剧中语言,要注意抓住重点鉴赏,不仅要理解其意思,了解其修辞特点,更要注重其表达效果,仔细体会其中的情味。

古代戏曲常常运用浪漫主义和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浪漫主又手法以超现实的想像、夸张,奇异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

借景抒情手法则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注重意境美的传统,是一种形象化和富于诗意的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

鉴赏时,要着眼于艺术效果,通过揣摩语言来品味浪漫主义手法所表现的奇特魅力,以及借景抒情手法所表现的意境之美。

1.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

号已斋(一作一斋)。

大都(今北京市)人。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2.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作家。

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海若士,晚年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戏曲有《紫萧记》《邯郸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等五种传奇,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诗文有《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全集》《玉茗堂尺牍》等。

3.王实甫元代曲作家,大都人,生平不详,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四种,现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芙蓉亭》《贩茶船》两剧各存一折曲词,另有散曲数首。

其中《西厢记》尤为出色,此剧故事最早见于唐代元稹所作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并以五本二十折或二十一的篇幅打破了元杂剧每剧四折的体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