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215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部分文档格式.docx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

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

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的共同点包括稳定性、普遍性和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何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

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1.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及互相转化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

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之中。

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知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

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4.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

1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6.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性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知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7.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和成功准备条件。

18.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

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19.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0.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2.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3.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1)按主体构成不同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2)按结构不同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

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

24.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

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5.阶级和阶级斗争

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6.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不同类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判明国家的性质,政体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2.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

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价值,自然属性是指使用价值。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8.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

9.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10.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11.资本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12.原料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

13.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有形磨损。

14.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15.股票的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16.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土地所有者获得的是超额利润。

17.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

1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商品价格采取垄断价格形式。

1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资本输出。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

21.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

2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从事政治、文化等活动的先决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3.资本的共性表现在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资本,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

24.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

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

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依次继起。

25.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26.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循环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包括:

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的折旧费;

暂时闲置的用于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

暂时闲置的用于购买原材料等的流动资本;

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27.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是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是资本家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28.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对利息率和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29.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有: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

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和比例性;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三、毛泽东思想概论

1.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正式提出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进行延安整风的过程中正式提出的。

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的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其内涵简言之即三句话: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与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思想路线。

群众路线是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

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5.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了明确的完整的科学概括,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组织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6.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个历史阶段我国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是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其次,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随后,又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上,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上以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其他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四、邓小平理论

(一)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

1.1978年5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全国范围的大讨论。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我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宣言书;

南方谈话是第二个宣言书。

4.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5.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6.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形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7.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理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一起成为当时全面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石。

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从十二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正式提出“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8.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南方谈话是代表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9.1992年,十四大报告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

十四大从九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做出了新概括,并形成体系。

10.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十五大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十五大确定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第一次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划归为公有制经济的范畴;

十五大提出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11.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二)重大理论问题

1.邓小平理论

(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2)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

(3)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

(4)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的概念。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3)1987年党的十三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党的十四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5)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新强调并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1)1980年5月,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2)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推向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1984年10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形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此后一段时间邓小平更加鲜明和突出地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3)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4.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开始对苏联模式做出批判和反思。

(2)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概念。

(3)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初次做出了系统的概括,初步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4)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正式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5)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20年探索的基础上,正式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概念。

5.“三个有利于标准”

(1)1986年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实际上形成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雏形。

(2)1987年党的十三大首次以“生产力标准”的概念概括了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并且指出:

“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975~1978年间,邓小平多次提出:

“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

(2)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

(1)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2)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定:

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2000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

这一思想是在《关于建国以来的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

(2)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发展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2年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9.民主政治建设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命题。

这就科学地指出了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现代化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