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2284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1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健身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9月

 

 

一、健身服务业行业定义及分类

体育健身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满足消费者强身健体、娱乐休闲需要而提供体育器材、场地、技术辅导等有偿服务。

健身服务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活动社会化、产业化、消费化的产物。

它以体育健身项目为中介,为参与者提供各种满足健身需求的服务。

健身服务业按经营性质可分为公益性,半公益性和商业性三类。

商业性健身服务业主要由各种商业性体育俱乐部构成,而体育俱乐部中绝大部分为健身会所。

商业健身俱乐部是一种向消费者提供健身和休闲的场所、设备、专业指导以及其他服务作为核心产品,以劳务服务为主要产品形式,以付费的消费者为服务对象的组织形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商业健身俱乐部的一切经营与管理都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

公益性及半公益性健身服务业包括非商业健身房、全民健身中心和体育中心等。

二、健身服务行业概况

1、健身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健身服务起源于欧美。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具有了先进的健身俱乐部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健身服务市场,健身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健身不再是追求时尚,更重要的是获得健康,它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生活必需品。

现在美国,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健身。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简•方达的健美操引入中国,以器械训练为主的健身房和以健美操为主要内容的跳操房开始出现。

这一时期的健身项目只有健美器械练习和健美操,所需的投资很小,规模也很小,经营面积大多只有几百平方米。

客户主要为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强调身材健美,当时人们的健康意识并不强烈。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逐步增强。

这一时期,马华的“健美5分钟”使健身操在中国迅速流行,大量面向大众消费的体育俱乐部应运而生,有氧健身运动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我国政府也充分意识到大众体育对国民综合素质和综合国力的积极作用,以立法形式对国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权利作出了法律规定和保障。

1995年6月,为了推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体委发布了《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与此同时,健身俱乐部的经营面积开始扩大,出现了1,000平方米以上的俱乐部。

但是投资者的资金实力有限、管理水平局限落后、设备质量低下、技术服务水平滞后等因素制约了俱乐部的发展,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人们健身意识的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大为增强,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以及2003年SARS事件,更是在我国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体育健身的热潮。

这一时期,浩沙、一兆韦德、青鸟、力美健、英派斯等国内大型俱乐部纷纷成立,倍力、加州健身、健乐菲利斯、宝力豪等国际知名品牌亦开始进驻中国,我国的健身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2004年以后,健身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大大小小不同级别的健身俱乐部陆续开业,其中不乏大型连锁品牌俱乐部。

但是,我国的健身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专业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较低,市场短期和投机行为较为普遍,同质化竞争严重,盈利模式单一,导致相当部分的会所陷入恶性低价竞争。

同时,健身会所的主要经营成本即人工成本和租赁成本不断上升,相当部分会所陷入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但与此同时,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盈利模式多元化、专注主业、不追求盲目快速扩张的综合性健身会所在这一时期持续稳健成长,随着会所数量的稳步增加、健身服务产品的不断丰富和营销手段的创新。

21世纪10年代初,健身服务业内个别会所出现的暂时停业事件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运营监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全国63个城市健身俱乐部总数由2010年的3,245家减少到2011年的3,234家,减少了0.3%;同期会员总数由2010年的454.05万人减少到449.57万人,减少了1.0%。

2011年后健身服务业呈现调整和逐步恢复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全国63个城市健身俱乐部总数由2011年的3,234家增长到2012年的3,346家,增长了3.5%;同期会员总数由2011年的449.57万人增长到483.86万人,增长了7.6%。

2、健身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1)盈利模式趋于多元化

健身行业发展初期,由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有限,只有少部分参与体育竞赛的人群才有健身方面的需求,而当时主要目的为塑造健美体形,运动项目以高强度、运动量、时间短的运动项目为主。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身意识的增强,针对普通民众的健身会所开始出现,一部分中高收入人群开始走入健身会所,通过体育运动获得健康的身体,如参加有氧、无氧等器械锻炼、集体运动课程、单项体育运动等。

近几年来,伴随城市生活压力日渐增大,越来越多中低收入人群开始走入健身会所参与健身运动的同时,城市中高收入人群在健身运动的需求之外,还产生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

这种健康生活方式除了保持科学的运动之外,还包括日常的皮肤保养、健康的饮食、积极的心态和充实的社交生活等。

受目前城市中高收入人群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影响,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大型商业健身会所开始逐步增加健康讲座、美容、大型会员活动、会所内餐饮服务等延伸业务,在健身业务之外为客户提供有助于其身心放松的服务。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由于服务范围更广,收费项目更多,提供综合服务的健身休闲会所相比提供单一健身服务的健身会所的盈利能力更强。

(2)社区健身会所的发展加速

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已成为政府改善民生、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举措。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要求。

同时,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各省市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新建、改建和扩建居民住宅区,规划部门和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规划和建设配套的全民健身设施。

从中国城市发展来看,大部分市民越来越集中在社区中生活。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普及,社区业主们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和健康状况。

2013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我国“2013年20至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在“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健身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23.1%,其次为“公共体育场馆”健身,其人数比例为15.2%。

现在社区是否拥有健身会所,已经成为衡量社区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

因此,高档社区已经成为大型会所运营商的重要选址目标,社区会所在近年取得了快速发展,未来还将保持高速增长。

(3)私教业务的发展日趋加快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意识的增强,对私教业务的需求日趋增加,私教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截至2014年,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健身俱乐部的数目从2009年的2,930家升至3,650家,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

从业人员增加至83,226人,比2011年上升了4.8%,在普通教练人数下降的同时,私教(不含普通教练)人数保持了较高的增长趋势,增幅达14.0%,人数增加至15,560人。

(4)整体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地区差异明显

随着国家开发中西部政策的不断深入,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健身俱乐部市场已逐步形成,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成为我国各类体育服务中规模最大、成熟度最高的市场。

整体上,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市场呈现出规模扩大,分布范围变广的趋势,处于成长期。

但是,鉴于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人们消费观念差异的客观事实,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地区差异明显,分布不均:

一线城市处于稳定期;二线城市处于成长期;三线城市处于高速发展期;四线城市仍处于初创期。

(5)相关政策法规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体育健身市场管理机构,针对健身俱乐部市场的法律法规滞后,致使管理职责不明确,政府管理“多头管理”与“无人管理”并存,加之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健身俱乐部内发生的纠纷没有有效的法律依靠,市民进入健身俱乐部进行消费存在后顾之忧。

此外,我国政府目前还没有对商业性健身俱乐部进行明确、可操作的资金扶持政策,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在投资不断增大的今天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了很多倒闭现象。

(6)体育人口偏少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健身俱乐部就已在美国出现,时至今日已发展成熟,截至2012年,美国人加入健身俱乐部进行健身的人数已达到5020万,也就是说,每7个美国人就有1个健身俱乐部的会员。

澳大利亚的体育人口比例为77.8%,健身已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当地健身俱乐部也已很发达;在欧盟13个国家中,有8个国家体育俱乐部会员数量均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5%以上,丹麦、芬兰等北欧国家的比例甚至高达40%以上;德国健身俱乐部会员的数量占总人数的1/16;香港健身行业起步远远早于内地城市,香港的人口数量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内地城市,但每万人拥有的健身俱乐部数量大约是北京的3.5倍、上海的5.6倍、广州的9倍;目前我国健身俱乐部的市场渗透率仅有3%,而美国达到15.7%。

这说明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数量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

健身服务业的主管机构是国家体育总局,具体主管部门为体育经济司,其职能包括编制体育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拟定体育健康服务、竞赛表演、训练服务、技术信息等体育经济、经营活动及体育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草案;制定体育经营活动从业条件和审批程序;研究提出体育行业标准等。

中国健美协会是中国健美健身运动的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是宣传贯彻党对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研究制定健美健身项目的发展规划及健美健身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竞赛的有关要求和规定,研究、策划、组织并实施本项目的全国性健身健美各项赛事活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负责组织全国健身健美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的指导管理和培训工作;组织项目科学技术研究,提高运动训练和竞技水平。

开展国际交往和技术交流等。

2、行业监管体制

在我国,从事健身服务的企业无须取得前置审批或行政许可。

但健身服务企业经营游泳、滑雪(包括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潜水、攀岩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应取得体育部门的行政许可;健身服务企业经营体育场(馆)、游泳场(馆)的,应取得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

四、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

1、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2、有关标准

五、行业竞争状况

1、地区型健身会所与全国连锁健身会所的竞争

根据健身中国网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各类健身俱乐部5,000余家,其中131家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共有1,312个连锁店,连锁率为33.13%,其中80.98%的连锁体系属于地区连锁;仅有19.02%的连锁品牌做到全国连锁,尚未出现总部在中国的国际性健身连锁品牌。

从俱乐部的营业收入来看,单店平均收入为258.90万元,单位面积的平均收入为1,015元。

会费收入与非会费收入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3%和27%,私教收入占到非会费收入的67%。

目前,主要的全国连锁健身品牌包括宝力豪、威尔士、一兆韦德、美格菲、中体倍力、浩沙、英派斯、舒适堡、力美健、奇迹等;主要的区域性健身品牌包括上海的星之健身等。

2、专业健身会所、综合性健身会所和课程馆的竞争

根据商务部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的《2008年中国特许经营发展报告》,健身俱乐部行业服务模式类型及具体情况如下:

目前,主要的专业健身俱乐部品牌包括威尔士、一兆韦德、美格菲、中体倍力、浩沙、英派斯、力美健、奇迹等;综合性商务会所品牌包括亚历山大、舒适堡等;课程馆品牌包括禅舟瑜伽、悠季瑜伽、梵音瑜伽、易太极等。

六、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1、健身服务业市场规模

根据统计,截至2013年初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健身俱乐部的数量目前大概在3,500家左右,拥有会员1,300万左右,我国目前平均100万人还不到1个健身俱乐部;而中国健身市场规模只有约为150-200亿美元,过低的健身人口比例所蕴藏的是巨大的行业发展空间、市场需求、市场价值空间。

我国18到50岁之间对运动相关产品和服务有需求的消费者人数已超过4亿,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健身休闲市场,中国健身产业正是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近几年来,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和规模都有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的消费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明显高于全球20%的平均速度。

2、健身服务业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正在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转为更加重视疾病预防和保健,以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体育健身等新兴健康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

根据亚洲运动及体适能专业学院发布的《2014中国健身俱乐部调查报告》:

截至2014年末,中国主要的63个城市中拥有健身会所会员卡的人数从2008年的338.15万人上升到2014年的546.93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8.34%;会员人数占上述地区人口总数的比例(健身会所会员渗透率)由2008年的0.87%上升至2014年的1.24%,年复合增长率为6.08%。

总体而言,健身服务行业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规范化发展

健身行业作为运动健康产业,近20年来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迅猛,逐步进入一些国家支柱产业的行列。

相应地,其经营管理亦达到相当的水平,各项管理制度与法规也比较完善。

运动健康产业在我国是一个十分年轻的产业。

由于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有关制度与法规目前正在讨论制定之中。

运动健康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各项管理制度与法规必将更加完善,产业更加规范化。

(2)多样化发展

众多健身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水平、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表现出对于健身方式的不同喜好。

年轻女性青睐于各类健身操、瑜伽、形体训练,中年女性喜欢各类舞蹈,男性同志喜好器械训练以及各种球类活动等等。

这些不同的喜好使得健身市场发展必需多样化,健身俱乐部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是如此,自本世纪初以来社会上不同级别、各种类别的健身俱乐部纷纷开张,时下在大城市中各种各样专业健身机构随处可见。

随着近几年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居民已经不满足于条件相对简单的室外健身,他们需要有专业的健身场地、器械、健身教练的健身场所,乐意参与自己喜爱的健身项目,渴望了解更多、更系统的健身知识以及健身指导。

(3)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以来,经过缓慢发展的时期,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来华外商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因而对运动健康项目服务的需求迅速上升。

特别是随着我国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人们更加意识到有一个健康身体的重要,“花钱买健康”已逐步为大多数人认识并接受。

我国的运动健康产业正在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是围绕着《全民健身计划》构建的。

七、行业周期性、地域性及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特征

健身服务行业整体是在成长期,每年在接近20%的速度发展。

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差异和市场大小差异等因素,健身市场细分则有很大区别,一线城市是在稳定期区间,二线城市是在成长期区间,三线城市是在高速发展期区间,四线城市在初创期区间。

2、地域性特征

健身俱乐部经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即俱乐部周边3-6km范围是其主要客户服务区域。

俱乐部开设位置大体分为商业区、办公区、住宅区。

就近、便利是健身者选择健身俱乐部的关键因素。

因此,地域辐射力强,常住人口多,人流量大、周边多是大的商业区和写字楼,或者离居民区交通方便的地点往往是商业健身俱乐部首选之地。

3、季节性特征

健身服务行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大部分人去健身房是为了塑身美体或者说是减肥。

在健身会所健身的会员当中,以次卡和月卡为多,大部分人健身都是短期行为,三个月或者半年,甚至更少,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能够一年坚持下来。

因此,健身俱乐部有很明显的淡季,每年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为淡季、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为旺季。

夏季是其消费高峰,甚至超过购物节所在的第四季度,春季是传统淡季。

八、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健身服务的专业程度较高

专业的健身运动项目,特别是运动康复项目,涉及体育运动学、生理学、解剖学、运动营养学、医学等多种学科。

非专业人士由于缺乏上述知识,很容易出现运动方式不当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情况,因而健身会所需要招聘专业教练并且对其进行持续的培训才能确保较高的服务质量,因此健身会所的教练素质和后续培训能力是保证健身会所服务专业性的重要保障,也是保持较高客户续卡率的基础。

此外,健身会所还需持续投入资金对服务项目进行研发和动态监测,以提高项目的有效性,实现安全的科学健身,这亦是健身会所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成熟商圈的稀缺性

从长远看,城市成熟商圈的商铺资源相对稀缺。

健身会所和美容保健会所均依赖于固定的服务场所向客户提供服务,好的选址是会所开设成功的重要因素。

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往往通过在某一区域的优势商圈内集中开设多家会所,在客户认知度、品牌知名度和客户稳定性等方面占据竞争优势,在形成网点后产生排他性的影响,在同一区域内对同行业其他企业构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3、品牌和商誉

具备良好品牌和声誉的健身会所对客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可增强客户的消费信任度,更容易被客户接受和认可。

健身服务企业如果能够制定合理的品牌战略,维护和发展品牌及声誉,将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和客户忠诚度。

4、管理经验和服务流程标准化

健身会所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将会实现会所服务的高质化和标准化,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客户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服务流程标准化是会所形成经营模式可复制性的关键,是连锁会所快速扩张的必备条件。

九、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美国,每8个人中就有1个在健身,平均1万多人就拥有1家健身俱乐部。

据统计,截至2013年初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健身俱乐部的数量目前大概在3500家左右,拥有会员1,300万左右,我国平均100万人还不到1家健身俱乐部;目前中国健身市场规模只有约为150-200亿美元,过低的健身人口比例所蕴藏的是巨大的行业发展空间、市场需求、市场价值空间。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不断侵蚀人们的健康。

据权威调查显示,我国35岁到49岁的成年人中有8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参加体育锻炼的不足8%;有1.6亿人患有高血压,有1.6亿人患有高血脂;有2.6亿人超重或肥胖。

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充裕,人民对健康的需求不断上涨、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大众对于健身的支出也大幅度上升。

这对健身服务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从政策角度来看,由于健身市场可以有效地拉动居民的消费,符合国家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有望得到政府的进一步支持。

国务院2011年2月发布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对未来5年全民健身发展提出目标任务并制定了工作、保障措施。

此外,《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些政策必将会使运动健康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3)人力资源储备充足

健身服务行业经过十年的积累和发展过后,从业人员队伍飞速壮大,体育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要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人员规模,到2015年,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100万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10万以上;到2020年,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150万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15万以上。

(4)经营利润较为理想

数据表明,欧美国家成熟的商业健身企业的利润回报可达到38%,当前我国定位中高端的健身俱乐部利润回报空间是15%-30%;其中,要达到或高于20%需要更加领先的能力和条件;利润回报的制约因素其一是成本,但不是制约利润回报的最大条件;另一方面,商业健身企业目前较十年前而言,整体成本呈下降趋势。

2、不利因素

(1)消费观念落后

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也制约了健身运动消费的增长,中国人消费观念比较保守,注重能够看的见的利益,节约一分钱就等于赚了一分钱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消费观,在消费的时候喜欢讨价还价,消费是为了挣钱的思想左右了大众的消费行为。

健身锻炼作为一种持续的长期的行为,不能让大众能够预见短期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大众健身服务业难以有稳定增长的消费群体的主要原因。

(2)缺乏统一行业标准与管理规范

当前,对于健身运动机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行业标准。

例如,对于健身俱乐部,虽然国家体育总局牵头进行健身俱乐部的星级认证工作,星级评定类似当前的星级饭店一样,划分了不同的等级,星级标志越多,表示体育服务规模越大,服务质量就越到位。

但是这一标准与消费者熟悉的酒店行业的标准相比,知者甚少,没有形成广泛的影响力不能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形成指导。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全国性行业自律与管理组织,健身运动机构的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还是处在“自由发展、各自为政”的境地。

(3)过分重视赛事和专业化

一方面,企业和政府部门为宣传,对赛事活动等具重视力度较大,对群众性体育的开展多以“大场面、大活动”为典范,如万人健康跑、万人徒步走等等,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拘于形式,流于表面。

另一方面,当代年轻人富有追求新潮的思想,同时受体育运动项目可选择性小等限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片面追求“专业化”和技能化,而这样的体育技能一般会要求较剧烈的运动。

根据体育专业人士的介绍,体育运动的专业化,尤其是高强度的专业化,势必会造成身体的损伤。

所以,从运动健康的角度出发,运动健康产业应发展多样化的运动方式,供人们“套餐”式健身需求。

(4)缺乏运动健身职业认证

目前我国健身俱乐部数量激增,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案,成为很多人的困惑。

大部分人在不懂得锻炼项目背景的前提下,只能选择慢跑之类非常简单的运动。

而如果有了专业健身运动人员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套餐”,会使人们的运动锻炼更加科学也更加有效。

而目前,对于国内对于健身运动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认证还很缺乏,人们得不到从业人员的合理的运动健身方案,从而不利于运动健身产业的发展。

十、行业风险特征

1、行业风险

(1)预收款项的管理风险

根据健身行业的惯例,客户接受服务前需预付服务费后消费,在此种经营模式下,健身和美容会所收取的服务费在客户消费前形成会所的预收款项。

该等预收款项是经营者对客户的负债,经营者需要在客户购买的服务卡的有效期内或客户预付的服务费金额内提供后续的服务。

若预售服务卡获取的预收款项的资金管理不善,经营者可能面临无法正常营运进而影响对客户进行后续服务的风险。

(2)意外事件的风险

健身俱乐部通常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共场所,可能发生包括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在内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而影响相关俱乐部的正常经营。

俱乐部在事件发生后仍有可能继续面临公众在安全、质量等方面的信任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