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2290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doc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B卷含答案

(总分:

150分答题时间:

150分钟)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得分________

基础知识(52分)

一、根据拼音或语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词。

(8分)

yànhuì()上,宾客们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他忽然觉得有些suǒrǎnwúwèi(),便偷偷地liū()了出来。

出来后,看见街边处处zhāngdēngjiécǎi(),红火而美丽,他的心情也不由得活跃起来。

他随便找了一处小吃的tān()位,冲老板要了一份nóngchóu()的八宝zhōu()、一个凉bàn()黄瓜,便喜滋滋地吃了起来。

二、在括号里填上一组合适的反义词。

(6分)

1.听见爸爸的脚步声,他()不安的心情终于()下来。

2.()的匪军把()的老百姓全赶到了晒谷场上。

3.()的小鱼在重新回到河里后变得()起来。

三、选一选。

(12分)

1.下面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附和(hè)僧人(sēng)间断(jiàn)简陋(lòu)

B.华侨(qiáo)包裹(guǒ)书籍(jì)军阀(fá)

C.皮靴(xuē)剥削(bāo)衰弱(shuāi)抽噎(yē)

D.摩平(mō)脉络(mài)纤细(xiān)豆蔻(kòu)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益身心开卷有益受益不浅

B.举世闻名举不胜举举棋不定

C.危峰耸立转危为安生命垂危

D.精兵简政精妙绝伦养精蓄锐

3.下列词语前后搭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理解独特燃放爆竹神情吉祥无力叹气

B.味道普通表达情意灯光闪烁云彩呼啸

C.响彻旷野脱缰野马节奏缓慢形态松散

D.群星弥漫照顾伤员抢夺枪支噙着眼泪

4.在下列一段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写的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2分)

我们的交谈很________,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________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________,把我小小的心________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A.融洽包含期待消化B.融洽蕴含期待融化

C.投机蕴含等待融化D.融洽蕴含等待融化

5.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的语气;“曰:

非然也”应该读出()的语气。

(2分)

A.疑问B.反问C.否定D.肯定

6.下列词序变化后句意差别最大的一句是()(2分)

A.他家来客了。

——他家客来了。

B.他都问过谁?

——他谁都问过。

C.也只有他这样怕冷。

——这样怕冷也只有他。

D.有你们看的书。

——书有你们看的。

四、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0分)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

2.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

3.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

4.张先生走到我身旁,亲切地抚着我的头,说:

“小允,是为你的进步而哭吗?

”()()

五、日积月累。

(12分)

1.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8分)

(1)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

(2)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

(3)河汉清且浅,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2.猜猜下面这些词语是代指多少岁?

(4分)

而立之年()不惑之年()

知命之年()耄耋之年()

六、口语交际。

(4分)

甲同学:

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

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习题,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

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过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书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要得体。

向校长提建议:

向同学提建议:

阅读理解(38分)

七、课内阅读。

(18分)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的意思的词语:

________。

(2分)

2.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

(5分)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3分)

5.这段话着力描写了灯的________、________,为的是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八、课外阅读。

(20分)

天使

佚名

①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神的福泽一样。

我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

神啊!

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可是,神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

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②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利娅小姐。

玛利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

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③玛利娅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

“安静!

安静!

”她始终面带微笑地望着我们。

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无聊,于是我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

玛利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

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

但是,玛利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

“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

”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④玛利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玛利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

“基恩,你去吧。

”我说:

“为什么是我?

”“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有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⑤我热情?

我机灵?

我具有号召力?

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

玛利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

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都认为我是一个被神抛弃的孩子。

⑥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

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利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的鞋子里露出了头。

我很不好意思,可玛利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那微笑像一朵百合花,淡雅而美丽。

玛利娅小姐就是神派来的天使。

⑦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1.第①段的描述对下文进一步展示“我”做了铺垫,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一下这时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分)

2.在第⑥段中用“______”画出描写“我”外貌的句子,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玛利娅小姐根据什么对基恩做出“热情、机灵,又具有号召力”的评价?

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2分)

4.本文描写人物时运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5分)

5.本文为何以“天使”为题?

谈谈你的理解。

(5分)

作文(60分)

九、习作园地。

《天使》中的玛利娅小姐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天使般的微笑触动了学生的心灵,给了文中的“我”莫大的触动。

在学习或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帮助过你,给了你许多的心灵上的震撼。

请你以“难忘他(她)对我的帮助”为题,写出他(她)天使般的关怀。

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突出人物的特点。

一、宴会索然无味溜张灯结彩摊浓稠粥拌

二、1.惊慌安定2.残暴善良3.奄奄一息生龙活虎

三、1.A2.A3.C4.B5.AC6.B

四、略

五、1.

(1)何当金络脑

(2)轻烟散入五侯家(3)相去复几许(4)中庭地白树栖鸦

2.30岁40岁50岁70~90岁

六、略

七、1.一律2.略3.排比老铺的气派,景色的壮观

4.因为家家户户吃元宵,处处张灯结彩,非常热闹。

5.数量多种类多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是一个美好快乐的日子

八、1.“我”是一个调皮捣蛋,但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关爱、上进的孩子。

2.我发现我的手指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的鞋子里露出了头。

突出“我”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暗示“我”已经开始转变3.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无聊,于是我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

4.心理描写。

表现了“我”善良,渴望被关爱,希望成为同学的榜样,“我”在得到了玛利娅小姐的热情鼓励和积极引导后,决心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

5.因为玛利娅小姐具有天使般的美德——宽厚、仁爱,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天使”点明文章中心。

九、略

2.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①作文课。

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

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

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是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②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场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

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同学们都没有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④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上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⑤老师说,性别。

⑥女。

大家刷刷写下。

⑦丢失人年龄。

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

有人说,我妈好像42岁了吧。

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我地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

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⑧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

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⑨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谈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知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⑩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

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件么体貌特征呢?

脸上有没有长痣?

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

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

倒真的没注意过啊。

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的缘故吧?

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像不太像。

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

如果妈妈真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

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

穿着干干净净衣服的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

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以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厖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

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

记住爸爸妈妈其实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

只看见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恩情?

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父母开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撰写:

佝偻: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3、第自然段开头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内容。

请联系上下文,结合想象,补写在下面。

4、第自然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5、读完本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吗?

请写下来。

(不少于50字)

1.撰写:

写作、佝偻:

形容脊背向前弯曲。

2.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过母亲,作文课失败了。

3.示例:

“我妈妈特别爱唠叨。

”“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

”“我妈妈总是要管我,连电视都不让我看,说我浪费时间厖”“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厖”(联系上下文,用叙述的语言写出“七嘴八舌”的内容也可)

4.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写出了“我们”总是只关心自己而忽略父母。

呼吁“我们”要学会关爱父母,关爱他人,升华了主旨。

5.略

3.

局长的鱼

大海

局长突然发现自己开始苍老时,已经57岁。

局长明白,按照惯例,要不了一年,自己将退居“二线”,改任调研员。

身体看似硬朗的局长,开始有意无意,为行将退休的日子做准备。

同事们说,局长您的字漂亮,再加紧练习下,说不准退休后会成为大书法家呢!

局长嘴上笑笑,没说话。

同事们说说也就罢了,只有小黄知道,局长除了特别好吃鱼,还有个工作之外的癖好:

钓鱼。

局长从没在同事们面前提及钓鱼之事。

小黄是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单位的文秘工作,常常要将往来文件呈给局长审阅,少不了要去局长家里或者不是单位的地方找局长,自然如道局长的业余癖好,尤其是近半年,几次周末,小黄带着加急文件找局长时,发现他都在钓鱼。

年中,市委组织部一纸调令,将单位的经济科科长调走。

局党组将空的经济科科长位置放出,在单位宣布;严格按照组织规定,符合晋升条件者均可报名,一律竞争上岗。

干了五年办公室副主任的小黄,大学读的是区城经济专业,有心去竟逐这个位置,却发现符合条件的同事多达六人。

在干部提拔越来越公开、公平、公正的今天,这次竞岗选拔,非过五关斩六将不了有!

报名后的小黄,想到局长的癖好,灵机一动,专门请了一天假,跑去邻市一家上档次的钓鱼商城,花5000元买了套高级钓具。

一个周末,小黄带着新买的钓具,叩开了局长家门,就是顺路给局长带了条装备。

局长有心拒绝,想了想,还是没说出来。

小黄趁热打铁,说局长,要不我陪你现在就去试下?

局长心痒痒,说也好。

就拿着新钓具,拉了小黄去了河边。

有了上好的装备,结果自然非同一般。

小黄买的钓具在大派用场,局长用它钓到一条七斤重的野生大河鲤。

当晚,局长兴奋得亲自下厨,将河鲤分不同味道烹之,与小黄在家中食鱼对饮。

几杯酒下肚,脸红耳热的局长扶着小黄肩膀,说了很多往事。

局长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吃鱼吗?

小黄说,不知道。

局长说,因为我是渔民的儿子,父辈们风里浪尖辛苦打鱼谋生,我生在船上以鱼果腹,不爱吃鱼爱吃什么?

小黄看看局长黝黑的脸庞,似懂非懂。

局长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钓鱼吗?

小黄说,不知道。

局长说,父辈们不赶海下水时,靠岸停歇结网补漏别无其他娱乐,我则拿根竹竿在船上钓鱼玩,我不爱钓鱼爱什么?

小黄看看局长粗壮的胳膊,点了点头。

但此时此刻,小黄迫切想打听的,是关于竞争上岗的事,但欲言又止。

局长说,人生有些东西犹如捕鱼,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光想也没用,努力了就好;大家心里都装着盏灯,像鱼膘那么那么大的灯,真的很亮很亮呢!

局长说完,用手比画着鱼的样子。

小黄有点儿哭笑不得,但见杯盏之间局长称兄道弟不断,自己也喝了几杯后,慢慢地心就踏实了。

后来的况岗过程,经过公开演讲、面试答辩、领导评鉴、民主没评、拟任公示等环节,脱颖而出的小黄,终于经济科科长。

长嘘出一口气的小黄,手里捏着任职通知书,心里有了几分庆幸:

幸好当时买了那套钓具,羊毛出在羊身上,投入产出成了正比,看来值得啊!

不久,全市公开遴选镇区制职领导,小黄乘胜报名。

经过几轮激烈北争,再一次优胜而出,被组织推荐为某镇副镇长,即将履新上任。

小黄临行前夕,局长钓到一条大鱼,邀小黄来家吃鱼,说是为他饯行。

饭前,局长递给小黄一个信封:

谢谢你上次给我买的钓具,那套东西相当好,让我如虎添翼呢,那些鱼啊,一条接一条地上钩!

小黄接来拆开一看,立时呆了:

厚厚一沓钞票,足足有5000块啊!

就有些发蒙。

局长说,我工作到今天,虽然钱财不多,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倒也知足安心;我要是白拿你这套东西,弄得退休不宁,恐怕到时连鱼都钓不成!

小黄有些发颤,说,上次竞岗,局长你帮了我大忙,否则我怕是胜不了他人呢!

局长大笑:

错愕之间,局长扶了小黄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你也是当领导的人了,今后肯定会面临很多诱惑;今天请你来家吃鱼是想告诉你,我替你处理了初一的不正,你可要去了十五的歪风。

这人生的路漫漫啊,我希望退休后开开心心地去钓鱼,也希望你能轻轻松松来我家吃鱼。

局长言毕,忙手忙脚地将几盘鱼香扑鼻的好菜端上桌来。

躺在盘子里的蒸鱼鲜嫩无比,在灯光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刺得小黄眼睛发疼。

小黄举杯投箸,已是泪光迷蒙。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20期,有删节)

1.“过五关斩六将”引申自《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典故,在文中的意思是:

2.你如何理解“我替你处理了初一的不正,你可要去了十五的歪风”这句话?

3.第一次和小黄吃鱼时,局长为什么对小黄说他喜欢钓鱼和吃鱼的原因?

4.小说以“局长的鱼”为标题,十分精妙。

“鱼”是小说的线索,是局长和小黄交往的重要媒介,你认为“鱼”还有没有深层次的含义?

5.文中的局长有什么性格特点?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

1.关羽符合经济科科长职位的人选较多,小黄竞争这个岗位困难重重

2.“我”替你处理了上一次你向“我”行贿的事,并将钱还给了你,希望你以后不要受到权力的诱惑而再次犯错。

3.对小黄诉说了自己不忘初心,生活始终质朴,暗示了小黄做人要走正道,不要被贪心和权力迷失。

4.有“鱼”还指像小黄那样的人。

因为局长位高权量、很容易的来小黄那样意图走不正之路的“鱼”。

5.①清醒睿智:

别人奉承他字好,小黄给他送钓具时,他都没有得意忘形。

②质朴、知足:

保留小时候的生活习惯,对生活满足,不贪心。

③爱才惜才:

竭力喝奶粉才干的小黄走上正路。

为官清廉、正派:

不收贿赂。

4.

1.③老朱因为退休离开了山林,山上只留下了老康叔。

④朱明泽、陈遗志接过了父辈的守山任务来到山上。

2.因为本来他们是三人上山的,但是老陈因为救火而牺牲了,老康不愿意回想起伤心往事,所以说只有两人。

3.第

段画线句:

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老朱离开这山那天身姿的沉稳挺拔,和前文的“弓着腰”“颤颤巍巍”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老朱要用自己最好的姿态告别守护多年的山,体现了他对这山深深的感情。

段画线句:

这里运用外貌描写,写了老康的头发短短一月全白了,表明老朱的离开让他非常悲伤与不舍,一个人的守山生活十分孤独寂寞。

4.插叙。

作用:

补充交代陈遗志的父亲牺牲的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

5.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点明写作对象,饱含了对主人翁默默奉献、自我牺牲精神的赞美;③含蓄地揭示小说的主旨:

美好精神的代代相传。

5.

住在母亲的掌心

接到母亲的电话。

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

我想了半天。

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

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

小时,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

而且,母亲总要将手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上抚摸,让我周身流遍慈爱。

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

妻子回家我问妻子。

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

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

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

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

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

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

我不知道她这是干什么。

母亲说,把它放在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挡挡辐射。

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不普通的是,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

这才回想起,母亲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

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

母亲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

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

能想象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高招”。

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

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山珍海味。

她静静地坐在桌边,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

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

后来几次去,就发现阳台上放了几口大缸。

缸里是为我制作的泡菜。

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

母亲终于满意了。

每次她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

坐在车上,我把泡菜放在掌心。

脑海里想象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围绕穿行。

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的玻璃瓶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

让我的手掌时时感到温暖。

车子载着我离家几百里。

我在外漂泊,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

可是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手中的泡菜,仍然住在母亲的掌心。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

(2);

(3)。

2.文章中写了“我”问儿子和妻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及他们的回答,看上去没作用,可以删掉吗?

为什么?

3.作者说“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为什么要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

4.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请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句带点的词语。

(任选一个)

5.文章题目“住在母亲的掌心”改为“细心的母亲”好不好?

请简述理由。

6.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像文中“母亲”这样的人,他们在细节中无比深挚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而我们生活中往往忽视了这些细节,请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

1.

(1)母亲记得“我”的生日

(2)母亲为“我”做防辐射玻璃(3)母亲为“我”做泡菜。

2.不可以,写儿子和妻子不知道“我”生日,是通过对比突出母亲对“我”的爱之细微。

3.“我”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是为了让母亲感到欣慰,让母亲关心儿子的心情得到满足。

这也是“我”报答母亲关爱的表现。

4.雷达: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母亲对“我”的随时关注,像雷达搜索情况一样。

蛛丝马迹:

是形容母亲对“我”的关心无微不至,连最细微的地方都注意到了。

5.示例:

不好。

“住在母亲的掌心”题目的含义是“我”永远被母亲捧在掌心,就像母亲手心的宝一样。

住在母亲掌心的孩子总是最幸福的人。

这样的题目含蓄而富有深情,既表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又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