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2411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种羊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方式:

财政补贴

项目类别:

畜牧养殖

项目代码:

****年****种羊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

******

建设地点:

*******

编制时间: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

****种羊场建设项目1.1.2建设单位:

****畜牧业局

1.1.3主管部门:

*****畜牧业局1.1.4项目性质:

新建1.1.5项目建设地点:

******镇

1.1.6项目负责人:

*****

1.2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计划引进各类种羊300只,配套各类羊舍、受精室等3304.2㎡。

配套室外运动场围栏及场区硬化道路等工程。

1.3主要建设内容

1.3.1建安工程

(1)扩建各类羊舍3168.8㎡,其中种公羊舍一栋344.8㎡,空怀母羊舍二栋918㎡,妊娠及分娩母羊舍三栋1410㎡,保育羊舍一栋496㎡。

(2)配套人工授精室135.4㎡。

(3)配套室外运动场围栏及食槽800m。

(4)建设药浴池2座。

(5)配套场区硬化道路2300㎡。

1.3.2仪器设备购置

本项目计划购置饲草料加工、兽医诊断及人工受精设备共12台套。

1.3.3种羊引进

本项目计划引进各类种羊300只,其中引进萨福克种羊55只,特克赛尔种羊55只,引进小尾寒羊种羊190只。

1.4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

本项目工程建设期限为2年,计划2012年8月份开始初步设计,2013年底全部建成,达到满负荷生产。

1.5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5.1项目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257.47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投资162.47万元,仪器设备购置17万元,种羊(种公羊、种母羊)引进费48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8万元,基本预备费12万元。

1.5.2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257.4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0万元,建设单位自有资金57.47万元。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新增向社会提供各类合格种母羊515只,种公羊124只,年销售育肥公羔羊686只,淘汰成年羊162只。

本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内达产年总销售收入168.25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20.02万元,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17.42%,财务净现值219.25万元,总成本费用75.68万元,正常年利润总额65.14万元,投资利润率13.13%,投资利税率16.96%。

项目有一定的财务盈利能力。

1.7设计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以肉羊良种繁育、科学饲养、疫病防治为重点,抓好“三个提高”(提高肉羊增重、提高羊肉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高产肉用种羊核心群。

(2)项目建设要合理配置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建设地点的社会、经济、设施、资源等条件,严格按照农业部对本项目的任务要求进行设计。

(3)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尽量利用国内比较先进、成熟的仪器设备,实现节能降耗、环保安全之目的。

(4)结合项目建设单位现状,着眼今后发展,并与其他工程统一规划设计,合理使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率。

(5)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公正立场和科学态度对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做出适当评价。

1.8设计依据

(1)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央和地方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健全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动态管理机制。

这为发展种羊繁育生产奠定了政策基础。

*****农业工作重点是切实把农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加农业竞争力上来,进一步把布局结构调优、产品结构调强、农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调高、农民增收的渠道调宽。

种畜作为品种资源,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资料,是畜产品增产的重要生产力。

我国羊只资源为世界第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由于过去养羊业生产一直重视羊毛生产忽视羊肉生产,使得我国羊肉生产不论是单位羊只产肉量、肉品质量、还是饲料报酬均大大低于世界先进水平。

因此,建立现代优质、高产、高效的肉羊良种繁育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实施区域****现有天然草场60多万亩,改良草地近10万亩,人工草地5万亩,农民拥有家庭草地5万亩,饲草料资源非常丰富,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机构配套成网,基本上做到了旗有中心,乡有站,村村都有技术员,具备承担畜牧兽医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和示范推广的有利条件。

项目建设单位现有职工经过培训和多年工作,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交通四通八达通讯十分便利。

项目单位现已饲养小尾寒羊300只,订单种植饲草基地500亩,具有充足的饲草料资源。

场区水、电、路、围墙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尽管肉羊生产已经起步,但距良种工程要求尚有差距,饲养肉羊品种单一,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急需配套相关生产条件。

通过良种肉羊工程项目的实施,可有效供给优良品种肉羊,扶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肉羊生产,充分利用当地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对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均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建设单位概况

3.1.1人员状况:

畜牧业局现有职工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

饲养人员经过培训和多年工作,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

3.1.2固定资产状况:

项目建设单位创建于2002年,位于****,占地面积46亩,建设已用地10亩,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20万元。

3.1.3现有建筑设施与配套仪器设备状况:

项目建设单位主要从事牛羊养殖业,已建成标准化塑料棚羊舍4栋,建筑面积500㎡饲料加工车间60㎡,办公、化验、资料室等6间,建筑面积160㎡,青贮窖75m³,订单种植饲草基地5000亩。

场区水、电、路、围墙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3.1.4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

项目单位以肉羊繁育为主开展肉羊育肥试验,开展新技术示范推广,为项目区肉羊扩繁、饲草料加工、疫病防治等提供技术服务。

项目单位还针对养殖户开展饲养技术、疫病防治、饲草料加工等知识培训,不断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大力提高其种羊的扩繁能力和产肉能力。

3.2项目建设地点

3.2.1项目具体地址:

3.2.2项目区农业条件:

地处内陆,远离海洋,系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区,年平均降水量420mm,多集中在七、八、九3个月,占年降雨量的50%以上,蒸发量1536m年平均气温6.3℃,极端最高气温30.5℃,极端最低气温-20.1℃平均相对湿度64%,无霜期144天。

区内地带性土壤为黑垆土和灰钙土。

淡水资源较为缺乏,境内可供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南部的一些小型第四系断陷盆地和西河、关川河上游两侧近代冲击层,是主要人畜饮用水源和农业灌溉水源。

全区辖8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夏粮有春小麦、豌豆、扁豆、蚕豆,秋粮有马铃薯、玉米、糜子、谷子,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和中药材其它作物为蔬菜和青饲草。

3.2.3畜牧业资源条件及发展:

3.2.4公用设施情况: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设备方案

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肉用种羊繁殖为突破口,以科技为动力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通过引进优良肉羊品种,进行种羊、鲜精和冻精系列产品的综合开发,形成养、加、贸一体化产业化生产格局探索出一条肉羊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带动当地肉羊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为某某养羊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4.2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计划两年建成,经过3-5年的发展,形成以科研、生产、技术服务与培训为一体。

项目计划以致远海旺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种羊场为基础,扩建羊舍,配套饲草料基地建设,引进优质肉用种羊萨福克、特克赛尔以及地方品种小尾寒羊等。

项目计划第一年引进萨福克、特克赛尔、小尾寒羊等肉用种羊300只,年繁殖各类羔羊1340只,向社会提供合格种羊639只,以后均衡生产。

计划指标:

平均产羔率小尾寒羊250%,萨福克、特克赛尔等两个引进品种平均145%,羔羊成活率95%,初期选留率90%,成年母羊淘汰率20%,妊娠期150-153天,繁殖期2-7岁。

4.3项目建设规模

4.3.1种公羊舍:

本项目计划建设良种公羊舍一栋,建筑面积344.8㎡。

配套运动场一个。

4.3.2采精室:

本项目计划配套采精室一栋,建筑面积135.4㎡。

4.3.3空怀母羊舍:

本项目计划建设空怀母羊舍二栋,建筑面积918㎡。

配套运动场二个。

4.3.4妊娠及分娩母羊舍:

本项目计划建设妊娠及分娩母羊舍三栋,建筑面积1410㎡。

配套运动场三个。

4.3.5保育羊舍:

本项目计划建设保育羊舍一栋,建筑面积496㎡。

配套运动场一个。

4.3.6其它建筑:

本项目计划配套建设室外运动场围栏及食槽800m、药浴池两座,硬化场区道路2300㎡。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304.2㎡,其中羊舍建筑面积3168.8㎡。

4.4设备方案

本项目计划新购各类设备12台套。

包括饲草料及兽医化验设备、人工授精设备等。

第五章饲养工艺技术方案

5.1技术路线

本项目引进优质特克塞尔、萨福克及小尾寒羊种羊,进行纯种繁育,在稳定和扩繁种群的基础上,将合格种羊投放到肉羊生产区,采用人工授精等先进技术,生产特×寒、萨×寒优质肉用肥羔。

使项目区的肉羊生产在产品质量上、数量上及其生产技术等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5.2生产方案的选择

在项目单位现有品种资源的基础上,引进国内优秀的肉羊品种资源,进行纯种繁育,在稳定和扩繁种群的基础上,将合格种公羊投放到肉羊生产区。

充分利用人工授精技术,配套应用科学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杂交改良和良种扩繁,使项目区的肉羊生产在产品质量、数量及其生产技术等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5.3生产工艺流程

5.4纯种繁育

本项目采用纯种繁育来扩大种母羊基础群,即在一个品种或种群内公母羊的交配繁殖,按照加性遗传效应进行选种,并在种羊间进行有计划的选配,以提高下一代加性有利基因的频率,其目的是保持和发展一个品种的优良特性,增加品种内优良个体的比例,克服品种的个别缺点,以达到品种总水平的提高。

本项目的建设核心是纯种繁育,起着优质种羊纯繁、种质供应,示范和生产等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而种羊的引进是重头戏。

目前全省的肉用种羊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和市场发展要求,因此,根据全省实际情况,需要从国内引进一批优秀种羊。

种羊引进的“种源品种”必须符合纯繁数量大、质量高、具备引种条件考虑适应性和市场开发潜力的要求。

5.5种羊引进

5.5.1萨福克羊(Suffolk):

该品种体躯强壮、高大,背腰平直,头及四肢为黑色且无毛,是体型最大的肉用羊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产肉多等特点,适于作羊肉生产的终端父本。

成年公羊体重可达114—136千克、母羊60—90千克,毛纤维细度30—35微米,毛纤维长度7.5—10厘米,产毛量2.5—3.0千克,产羔率140%。

用其作终端父本与长毛种半细毛羊杂交,4—5月龄杂交羔羊体重可达35—40千克,胴体重18—20千克。

5.5.2特克塞尔羊:

该品种属典型的肉用品种,既可作为终端父本,也可用作杂交的基础母羊群,体格中上等,肌肉发达,耳朵第五章饲养工艺技术方案17白色竖起,体重50-65kg。

羊毛生产性能:

纤维直径33-37mm,毛长75-125mm,剪毛量2.5-4kg,产羔率90-120%。

特克塞尔杂种羔羊抗逆性强,断奶成活率高。

5.6杂交改良

商品杂交是应用杂交优势理论,充分利用引进种羊和其它产肉性能高、羊肉品质好的优良种公羊、与适合于当地饲养的基础母羊群进行最佳结合杂交,获得大批量的商品杂种后代,达到提高其产肉量、改善肉质,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另外,通过大面积杂交,对丰富某某良种品种的遗传基因资源,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拟采用的杂交组合为:

萨福克♂×小尾寒羊♀→F1;特克塞尔♂×小尾寒羊♀→F1。

5.7饲养管理技术

5.7.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为保持种公羊常年健壮的种用体况种公羊的日粮应根据配种期和非配种期的不同来配合,配种期体量80-90kg的公羊日粮大致为精料1kg,苜蓿干草或野干草2kg胡萝卜1-1.5kg,食盐15-20g,骨粉5-10g。

全部精料和粗料可分2-3次供给。

配种期的公羊应在晚上补饲些草料,精料的用量应根据种公羊的体重、精液品质和体况酌情增减。

5.7.2母羊的饲养管理:

配种准备期是母羊抓膘复壮、为配种妊娠贮备营养的时期,只有将羊膘抓好,才可能达到全配满怀、全生全壮的目的。

妊娠前期胎儿发育较慢,所需营养并无显著增多但要求母羊能继续保持良好膘情。

日粮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可由50%的苜蓿、30%的干草、15%的青贮玉米和5%的精料来组成。

管理上要避免吃霜冻饲草或霉变饲料,不使羊只受惊猛跑,不饮冰碴水,以防止早期隐性流产。

妊娠后期胎儿发育很快应有充足的营养,因此,在临产前5-6周内可将精料量提高到日粮的左右。

此期要围绕保胎来考虑,进出圈要慢,不要使羊快跑和跨越沟坎等。

饮水和喂精料要防止拥挤。

治病时不要投服大量的泻药和子宫收缩药,以免因用药不当而引起流产。

同时,怀孕后期让其适量运动和给母羊增加适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也非常重要。

产后两个月是哺乳母羊的关键阶段,对于母羊应给些补充饲料,如红萝卜和优质青贮玉米等。

另外,在产前10天左右可多喂一些多汁料和精料,以促进乳腺分泌。

产后3-5天内应减少一些精料和多汁料,产后10天左右就可转入正常饲养。

断奶前7-10天应少喂精料和多汁饲料,以减少乳房炎的发生。

5.7.3初生羔羊的饲养管理:

一是羔羊生后1-3天内,一定让羔羊吃上初乳。

二是搞好圈舍卫生。

冬季要勤换褥草,搞好保暖夏委要通风换气,使之凉爽,同时应及时消毒羊舍。

三是羔羊生后10日龄就应开始补饲,目的是训练采食精粗饲料的能力,也是为了满足羔羊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避免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而影响生长发育。

四是安排好哺乳时间。

生后20日内可母子同圈让其自由哺乳。

20日龄后可把母子分开定时哺乳。

五是坚持卫生防疫制度。

制定好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口蹄疫、炭疽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重点防控,其次必须搞好羊舍卫生和定期消毒工作。

六是保持适宜的温度。

羊舍的温度在5℃以上为宜。

七是及时喂盐,正确饮水。

八是及时分群。

羔羊出生后2月龄左右,就应及时分群。

5.8人工授精技术

人工授精可以提高优秀种公羊利用率一只种公羊可负担500-1000只基础母羊的输精任务降低了生产成本。

还可提高母畜的受胎率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人工授精分为采精、精液品质检测、精液稀释、精液保存、精液运输、输精等部分。

5.9卫生防疫制度

建立科学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搞好饲养场的公共卫生定期进行羊的预防注射和驱虫工作经常进行羊的身体检查一旦发现病羊及时隔离治疗针对不同的人畜共患病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

同时也要建立饲养场的卫生防疫制度定期对饲养场区全面消毒规范操作减少和杜绝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蔓延。

具体要求为:

(1)每天清理羊舍及运动场粪便每周冲洗羊舍及人行道每季度清洗和消毒饲槽每月消毒羊舍地面、工作室羊舍要经常保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干燥、冬暖夏凉。

(2)饲草饲料不清洁、发毒变质腐烂或有毒者禁止饲养喂。

(3)清理出的羊粪必须在粪场堆积或倒入粪坑经生物热灭菌后作为肥料使用。

(4)必须在每年春秋季按照规定项目进行预防注射每年秋季进行检疫。

(5)畜牧兽医人员和饲养人员在工作时间必须穿工作服和胶靴下班后将其放置在工作室,经常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6)生产区门口设立消毒室,由专人负责消毒。

场内谢绝参观严禁车辆、闲杂人员进入生产区。

必须参观者要经领导许可。

遵守防疫制度,经过消毒后再进入生产区。

(7)生产区不得居住家属,禁止养鸡、兔、狗等。

家属区家禽必须圈养,以防传染病。

(8)引进种羊和购买饲草必须在非疫区购买。

所购买种羊必须取得当地家畜检疫部门的检疫证书。

新补充的种羊必须隔离观察三十天以上,认为安全时,经过严格的消毒,才准进入大群和投入生产。

(9)凡本场检出的各种传染病患畜,不得出售。

(10)全场职工必须每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结核、布氏杆菌病的职工,要积极进行治疗,畜牧兽医、饲养人员患结核、布氏杆菌病者,必须调整工作,进行治疗。

5.10预防接种计划

5.10.1制订免疫计划注意事项:

了解传染病在本地和周边地区流行情况,因病设防,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疫病特点和动物特点,选择最适合的疫苗品种。

根据疫苗免疫力产生时间及免疫期合理确定初次接种时间及强化免疫时间。

不同疫苗同时使用时,应事先了解相互间是否有拮抗作用,且灭活苗不得与活苗混合接种。

疫苗预防接种只是手段之一,要有防制疫病综合措施。

5.10.2推荐免疫程序:

(供参考)

(1)春季:

2-3月份接种羊痘活苗,羊快疫、猝狙、羔痢、肠毒血症四联灭活苗;3-4月份接种羊链球菌病疫苗(活苗或灭活苗),羊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活苗;4-5月份接种羊大肠杆菌病灭话苗。

(2)秋季:

配种前1月(或8月)接种羊快疫、猝狙、羔痢、肠毒血症四联灭活苗,羊衣原体灭活苗,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活苗;配种前l-2月接种布氏杆菌病活苗;配种后1月接种羊大肠杆菌病灭活苗、羊链球菌病灭活苗(或活苗)。

第六章工程设计方案

6.1总体布局设计

6.1.1设计依据

(1)根据场区现有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2)场区区域规划,场区供水、排水、供电的现有情况。

(3)国家及行业有关总体布局设计的规定和规范。

6.1.2布置原则

(1)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管理、卫生要求、动力需求及运输之需要,力求生产作业线顺直、短捷、避免倒流,做到场区功能分区明确。

(2)根据养殖场的生产性质,防疫要求应放在第一位,结合本场个体地形条件、主导风向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将种羊、幼羊饲养区尽可能安排在上风向,并与其他生产区域间隔一定的防疫间距。

在道路设置上分为脏道与净道,避免交叉污染。

(3)布置建筑物充分利用地形,按照饲养舍座北朝南的要求,做到规划整齐、实用、紧凑,并严格控制建筑物之间的防疫间隔。

在竖向布置上满足生产功能及场区排水要求。

(4)重视小环境设计,充分利用饲草种植区及绿化带,饲草青贮区,加大区域防疫间隔,并种植树木,形成小区域林带,减弱风力,绿化、美化环境。

在满足生活、生产、防疫和运输条件下,尽可能注意节约用地。

6.1.3布置方案: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46亩,其中良种繁育场建设用地10亩,该场按功能设计分为三个区域,即行政生活区、种羊饲养区和饲料加工区。

考虑到防疫与主导风向,主场区依次由北向南布置羊舍,靠近场区出入口安排行政管理区及饲料加工区。

总平面布置中各类羊舍建筑物共8栋,建设面积3168.8㎡,各类羊舍之间的防疫间距控制在18M以上,羊舍均坐北朝南,羊舍之间设置运动场,场内道路分净道和脏道,以避免交叉感染。

场区主要入口设在南侧,以便人员进出及运输净物,在场区北侧设置脏道出口以运输粪便等废弃物。

凡进入饲养区车辆及人员均应通过消毒大门方可入内。

场区四周除用乔木绿化带隔离外,在行政管理等区域设计花坛、草坪、创造优美的环境。

该场道路宽度为4.0m,转弯半径6.0m,采用砼硬化路面。

饲养区四周外围种植树木,场区空余地带种植牧草,布置绿化带。

总平面布置详见总平面初步设计图。

6.2土建工程设计

6.2.1建筑设计依据

(1)《建筑物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68-84)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6.2.2项目建设内容:

本建设项目由各类羊舍、受精室、运动场围栏、药浴池及场区硬化道路等组成。

土建工程项目安排详见下表。

土建工程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建筑面积(㎡)

备注

单体

合计

1

种公羊舍(1栋)

344.8

344.8

2

授精室

135.4

135.4

3

空怀母羊舍(2栋)

459

918

4

妊娠及分娩母羊舍(3栋)

470

1410

5

保育羊舍(1栋)

496

496

6

运动场围栏及室外食槽

M

800

800

7

药浴池(1座)

2座

2座

8

场区道路

2300

2300

6.2.3土建工程设计原则

(1)设计原则:

根据项目区的养羊生产条件,要求羊舍建设场地必须开阔干燥,避风向阳,排水良好,便于饲养管理。

羊舍建成座北向南,东西走向,羊舍与羊舍之间距离应考虑防疫隔离间距。

隔离区之间可植树种草,以净化空气和消音,防止疾病传染。

舍内或运动场应设置足够的料槽、草架供羊只补饲用。

羊舍建筑拟采用集约型全舍饲设计,以便人为控制羊舍小气候环境。

羊舍小环境要求为最适温度10-25℃,适中温度5-31℃,相对湿度50-70%,通风以排出过多的水气和有害气体,保持舍内合适的温湿度为宜。

(2)饲养密度:

种公羊:

2㎡/只、基础母羊:

1.2㎡/只、后备羊(公、母):

0.8㎡/只。

6.2.4主要建(构)筑物建筑结构形式:

根据致远当地的气候条件,结合集约化饲养场的建筑特色,充分考虑本项目的示范作用,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该场羊舍建筑作法为砖混、单坡屋面形式,畜舍纵墙1.2m以下及山墙为砖砌体,前纵墙上部透空,屋面结构采用轻钢柃条,屋面采用二种作法,一种是上辅木制望板,再铺保温板及油毡机瓦。

另外一种采用50厚聚苯夹芯板。

纵墙透空部分采用型钢玻璃采光窗和钢骨架塑料棚膜。

羊舍内设置排污沟,食槽等。

(1)种公羊舍:

计划设计一栋,单体建筑面积344.8㎡,耐火等级为二级,前墙采用型钢大玻璃窗。

羊舍地面宜高出运动场20-30cm,舍内设食槽、水槽,在槽上沿设铁栏,以防羊只跳入食槽。

运动场前墙设围栏及食槽,运动场设1%的坡度,以利排水。

(2)空怀母羊舍:

计划设计二栋,单体建筑面积459㎡,合计建筑面积918㎡,耐火等级为二级,前墙为钢骨架拱型塑料棚膜,舍内设分群栏,其它做法同公羊舍。

(3)妊娠及分娩母羊舍:

计划设计三栋,单体建筑面积470㎡,合计建筑面积1410㎡,耐火等级为二级。

前墙为型钢骨架玻璃采光窗,舍内设分群栏,其它做法同公羊舍。

(4)保育羊舍:

计划设计一栋,单体建筑面积496㎡,耐火等级为二级,前墙为钢骨架塑料棚膜,舍内设分群栏,该舍具有保育功能,其它做法同公羊舍。

(5)人工授精室:

单体建筑面积135.4㎡,作采精授配之用,建筑做法同种公羊舍。

(6)药浴池:

计划设计二座,单体建筑容积14m³,采用C20砼槽式药浴池,池内设过浴通道及上下坡道,池外设待浴场。

6.3公用及辅助设施工程

本项目为扩建工程,原场区公用及辅助设施基本完善,本项目室外工程仅配套硬化场区道路2300m、运动场围栏及室外食槽等。

6.3.1供水工程:

项目年新增用水量约7000m³。

新建场日用水量估算见下表

序号

用水部门

数量

用水标准

日最大用水量

备注

1

羊舍

3000只

5升/头•日

15.0m³

同期存栏量

2

生活用水

19人

165升/人•日

3.1m³

3

其它

2.0m³

合计

20.1m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