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教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2572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教案.docx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教案.docx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教案 川教版

  【课标要求】

  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时间、代表人物;了解沙皇俄国的对外扩张概况;掌握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理解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是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从而说明改革是强国之路,对学生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

  了解沙俄的侵略扩张史,使学生认识到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的地跨欧亚两洲的沙俄帝国是建立在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侵略的基础上的。

并联系近代沙俄对我国的侵略,揭露沙俄的侵略野心和罪恶,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一、重点: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二、难点: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性质。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感兴趣的俄国改革的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导)19世纪中叶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

此前,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和发展了近500年,但真正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却依然寥若晨星。

我们知道,英、法、美都是现代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那么,历史上这些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呢?

  (生答后师导)对,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或开展民族独立战争,推翻外国的殖民统治实现的。

那么,历史上的俄国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呢?

  (生答后师导)俄国则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阻碍社会发展的农奴制度,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19世纪中期,俄国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度?

俄国农奴制度是怎样废除的?

对俄国的发展有什么重大影响?

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探讨。

(板书课题)

  (师导)我们首先探讨第一个问题:

俄国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度?

那就是: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板书第一标题)

  一、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

(农奴制度出现严重危机)

  (师导)请同学们读教材P127-128,思考:

改革前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如何?

(师指导学生阅读P127正文内容)并出示资料:

  19世纪初,资本主义在俄国已有一定的发展。

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50年代末发展到2800家。

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1858年,仅莫斯科一省就有蒸汽机158架。

1860年俄国采取机器生产的工厂已达1.2万多家,铁路里程1500公里。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的人数不断增加。

实行改革以前,已有工人86万。

同时,工业中自由雇佣劳动也逐渐超过农奴劳动。

自由雇佣工人的比例上升,1860年已占全部工人的87%。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师引导)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行改革呢?

是因为俄国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围绕如下问题展开思考,并形成要点)

  1.俄国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师导)为什么说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指导学生读教材P128第一段大字思考回答出:

资金、原材料、市场和自由劳动力)>  ②农奴制度盛行的俄国能否提供这些条件?

(指导学生读教材P127-128小字及相关图片思考后明确:

一点是农奴制度无法满足工业发展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因为在农奴制度下,大批的农奴被固着在封建庄园的土地上劳动,他们没有人身自由,不能以自由之身进入城市,成为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雇佣工人,这从劳动力上制约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二点是农奴制度下的庄园经济是落后的、封闭的经济,社会购买力低下,对工业产品的需求量小,这从商品的销售上制约了国内商品市场的扩大。

出示《地主监督农奴在田间劳动》、《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地主监督农奴劳动》图,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③要使俄国资本主义能得到快速发展必须怎么做?

  2.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起义暴动不断;(指导学生读教材P128第二、三段大字思考理解)

  ①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激起了哪些阶层的不满?

(农奴、新兴资产阶级、工人和士兵。

出示沙皇军队镇压十二月党人起义图)

  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农奴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沙皇专制统治已摇摇欲坠)

  3.导致了对外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教师简要说明:

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向黑海地区扩张,于1853年10月向土耳其宣战。

为了达到控制土耳其的目的,英国、法国及撒丁王国先后加入土耳其一方。

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因而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结果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加剧了俄国的各种矛盾。

使学生明确导致对外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奴制度)

  (教师小结)以上分析说明:

19世纪中期,野蛮的农奴制度已成为俄国前进的最大阻力的,是俄国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的根本原因。

俄国要发展,要前进,必须废除农奴制度。

  (师导)如何废除?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是在这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才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的。

正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己在谈农奴制的废除时所说:

“与其等待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对沙皇改革的动机,教材小字已有说明。

(板书第二标题)

  二、如何废除农奴制度?

(自上而下依法废除)

  (指导读书)请同学们看教材P128第三段大字,找出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的俄国沙皇和时间。

(出示亚历山大二世像)并作简要介绍:

1855年秋,尼古拉一世为扩大在黑海和高加索的统治权而与英、法、土耳其发生克里米亚战争。

于行将战败时突然去世。

也有服毒自杀的传说。

在俄国内外危机的冲击中其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指导读书,启发思考)

  1.法令规定如何解放农奴?

(了解法令内容)①法令规定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②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③农民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2.法令颁行前后农奴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出示《解放了的农奴》图,理解农奴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获得了人身自由)

  3.对于农奴今后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师小结过渡)农奴制度的废除,对于俄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呢?

下面探讨第三个问题(板书第三标题)

  三、客观评价农奴制的废除

  (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农奴制的废除:

既要看到积极影响,又要看到存在不足教会学生辩证看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改革的背景、内容等方面分析)进步性:

这次改革是在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农奴获得了自由,从而满足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在劳动力;农奴获得了财产、土地,提高了社会购买力,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农奴获得土地时,必须赎买,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

这些措施使俄国加快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因此这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它是俄国历史上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

  (引导学生从改革的目的、代表、前提和内容等方面分析)局限性: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沙皇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挽救统治危机;改革代表是以沙皇为首的封建贵族;沙皇是在“与其等待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动机进行的;改革内容中,农奴赎买土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实质上是对农奴的大规模的掠夺。

正如列宁所说的“当农奴获得自由时,他们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因此它又是一次不彻底的改革,俄国所面临的扫除封建残余的民主革命任务仍很艰巨。

  (引导)俄国成功废除农奴制度,给我们哪些历史启示?

  四、俄国改革的历史启示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学史以明智,学古以鉴今。

从俄国的经验看,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也能解放生产力。

我们要树立改革意识,积极投身于改革洪流中。

  五、俄国的对外扩张

  (本目为阅读内容,教师提供阅读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白俄国扩张的大致情况和扩张的结果即可)

  1.扩张情况(从向东、向西、向南、向东南四个方向了解)

  2.扩张结果(知道俄国通过扩张,到20世纪初,沙俄已成为一个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地跨欧亚二洲的大帝国。

被称为“民族监狱”)

  3.获得认识(侵略成性的沙俄是在莫斯科公国的基础上向周边不断吞食、扩张而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的)

  课堂小结

  由于俄国农奴制度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导致了亚历山大二世作出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它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但它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使俄国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俄国在16—19世纪,通过在欧、亚二洲的扩张,由一个内陆小国变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课堂练习

  1.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                   (   )

  A.农奴兴起的“自下而上”的改革  B.资产阶级兴起的“自下而上”“的改革

  C.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资产阶级与沙皇联合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2.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维护沙皇统治                  B.解放农奴

  C.增强对外扩张                  D.发展资本主义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材料二: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请回答:

①材料一是谁说的话?

反映的是哪次改革?

  ②   从材料一中能看出这次改革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③   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史海拾贝】

  你知道”沙俄“一词的来源吗?

  沙俄即沙皇俄国,”沙皇“,即”царь“(”恺撒“的俄语发音)。

16世纪中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在俄罗斯又被尊称为伊凡大帝)。

从此开始一直到俄国的二月革命,俄罗斯都被称做”沙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