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2685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随笔--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随笔--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随笔--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随笔--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doc

《教学随笔--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随笔--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随笔--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doc

<本类—教学随笔>

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苌池联校   李存明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体,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而要实施这个重要的目标,显然依靠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无法达到的,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的重要途径,有了合作学习,更便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信息的传递,并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走进数学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往往在一些公开课及其它课,老师都安排了合作学习,但总是人作秀的感觉,课堂气氛热热闹闹,但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不是太简单,就是根本没有必要,这就说明,如何把握,组织好有效的“合作学习”这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相当高。

  一、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合作学习就是确立新的学习动机,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每一个学生“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哪怕是能力最差的学生,也能在活动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加入到小组的讨论、辩论中去体验。

如果自己动脑,“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不行”,为此要在教育思想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

转变过去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

现在应当该为:

“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

“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所谓“吸引”就是“使儿童乐意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教师要做的是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激活学生生存,求知,成功和创新的欲望。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选择机会。

  二、教师合理组织是关键。

  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师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前提。

教师已不在是领导者,而是已成为合作学习中的一员,他起的作用已不是主导主要,老师的观点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要经过小组的论证,才能确定。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与学生融为一体。

  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小组的组织能力,评价能力。

  怎样去组织合作学习,首先要分工明确,要让小组成员每人都有任务,都有事可做,这样就可以使成员不至于游离于活动中。

其二,培养学生评判能力;小组学习的形式为学生相互评估提供了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组内组外相互评估让学生在认真审视其他同学的思维过程中正确作出判断,并对照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他人之长处,修正自己以及他人的错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四、教学中要重视合作学习对教学难点的辅助。

  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意义,要不然就变成了一堂课的点缀,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就应该注意“质”的问题。

首先,老师在设置“问”时一定要有合作的必要,要有一定的深度能通过问题拓展知识。

让学生个性的思维。

其二,教师组织汇报时一定不要草草了事,给的时间太少,一提问少数活跃份子回答,而其他成员还没完成自己的任务这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所以老师就要组织小组交流,个别组与其他组的交流。

其三,合作学习一定要贯穿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自己的想法,这样小组成员才能准确判断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其四,在一些课堂中看到学生在激烈的讨论而老师只是这儿走走,那儿看看,而没有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

因此老师应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才能更好的参与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途径,合作方式就看老师怎样组织、培养和把握,如果认识正确,方法得当,那它就会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