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2711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doc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doc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技巧探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1]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智能发展、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儿童在进入学校教育之前,习得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家庭教育获得,家庭在儿童的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作为连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纽带,在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之余,更应该认识到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重要性。

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减少班主任工作开展的阻力,获得家长的支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使班主任更好的了解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以便使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为小学生的成长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

一、把握家长心理,肯定孩子

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牵动着家长的心,班主任对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简单的称赞的话语,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

对于家长来说,班主任对他们孩子的认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们教育方式的认可,对他们教育成果的肯定。

因此,作为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应该把握家长的这一心理特点,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良好表现。

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孩子的问题时,应该采取先表扬后批评的方式,先对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加以赞赏和肯定,在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时,要客观公正,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是真的在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

这种肯定学生的做法是班主任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孩子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后那么家长自然而然的愿意与班主任多接触,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更愿意向班主任反映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

二、以诚相待,尊重家长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作用。

二者的合作首先应该建立在双方彼此尊重、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但由于受“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习惯性地把自己摆在“权威”的位置上,对家长“发号施令”,并且反复强调家长应该“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家校互动是为了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不是使问题恶化。

因此,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要抛弃那种“唯我独尊”的姿态,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家长,尊重家长的人格,向家长反映问题时要有耐心,态度要诚恳,避免言辞过激,更不能训斥家长,否则不仅不利于问题解决,还有可能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对立以及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反感,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讲究语言艺术,区别对待不同家长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同时,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但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文化素质、修养水平、教育环境、教育方法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家长对待学校教育工作的态度也不相同。

作为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就要讲究语言艺术,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而提高沟通时效。

如部分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态度敷衍,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自己就可以不闻不问了。

这类家长就是我们所说的“敷衍型”家长,作为班主任在与这类家长进行沟通时,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意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统一,相互衔接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增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责任意识。

除此之外,还有“庇护型”和“支持型”的家长,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首先应正确区分家长的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家长的特点来运用恰当的沟通语言。

如果班主任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话,往往是即浪费了口舌又浪费了时间,事倍功半。

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讲究语言艺术,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提高沟通时效。

四、善于倾听,理解家长

一个好的沟通者,首先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在倾听的过程中,会让对方产生自己受重视的感觉,能够让对方更愿意接受我们。

作为班主任应该把握并善于利用这一沟通技巧,在和家长交谈时,班主任要做到专注、尽量不打断家长,关闭手机等,倾听家长对待问题的看法,倾听家长的感受和需要,并积极、热心、诚恳、及时地给予家长反馈。

在向家长描述孩子的行为时,要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巧妙地提出问题改进的意见。

同时,沟通的方式和场合要站在家长的角度进行考虑,提前和家长进行约定,注意沟通语言的婉转,既要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又使家长客观、冷静地对待孩子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样一来,就会增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情感联系,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家长也将更愿意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维护班主任的尊严和威信。

班主任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五、利用多种沟通渠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班主任除了可以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之外,还可以利用电子邮箱、QQ群、微信群这些便捷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

但在使用这些沟通方式时,班主任切忌在群中发表带有情绪色彩的信息,更不能在群中训斥、批评孩子,要充分尊重孩子和家长的人格,尊重孩子们的隐私,做到隐私信息保密。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从而建立师生间通畅的沟通渠道。

总之,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者”,二者的密切合作,良好互动不仅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李潞燕.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沟通艺术[J].学周刊,2013,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