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2742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doc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doc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对策

摘要:

新课程的实施及有效教学的开展,给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化学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有效教学的贯彻落实,广大的化学教师响应积极,他们认真理解化学课程观,学校新教材,认真贯彻落实有效教学,逐渐树立了新的化学教学观。

关键词:

化学教学;课程改革;困惑;对策

随着新课程程改革的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新教材已经用于课堂教学。

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认为:

这套教材体系全新、图文并茂,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鼓励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但在教学中也面临着许多疑难和困惑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一、教学面临的困惑

1、教学资源配置不足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理念,探究性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

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大量物质变化的事实,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但学校由于经济条件制约,药品购买的一些限制,缺乏足够的化学仪器和药品,现存的许多药品都是放置时间过长已经失效的。

这些因素都导致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

教师只好在课堂上讲实验,在黑板上画仪器,学生只能背实验、记实验,没有或很少有动手实验的机会。

许多实验依然采取“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教学改革效果甚微。

2、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

多年来形成的“听、记、背、练”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依然存在。

部分教师仍将自己定位于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他们对知识进行有条不紊的说教,对实验进行示范性的演示或讲解,学生只需记忆、模仿就行。

教师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配角、听众或观众。

这样的教学,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体验知识获得的权利,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不过是应试高手,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

3、教师误用新教学方式

化学新课程教材增加了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活动已成一大特色,但有的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

由教师解释一下就得出答案,“穿新鞋走旧路”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教师对课改很感兴趣,片面推崇自主探究学习,视学生的主动探究为学习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不分教学内容,不分教学时机,实施开放式教学活动。

教师没有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探究,对学生探究的各种结果不做归纳与总结,对偏离学习主题的探究也不做评价。

这种流于形式的探究性学习,目标不明确,过程无秩序,指导无方法而导致教学效果差,久而久之,学生将失去探究的热情与信心。

4、考试与升学问题

新课程化学教材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对某些知识的阐述较为简略。

课改要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然而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现行升学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局限于考学生某一方面,还不能体现对人多方面能力的测试。

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或社会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差,往往首先提到的是学校的升学率。

升学率成为教育质量的代名词。

抓应试、抓分数仍然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教师在讲课时需要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拓展,这导致了教师为考试而教,考什么教什么,学生为考试而学,导致了学生厌学,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解决困惑的对策

1、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

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中学教学经费的投入,帮助中学完善必需的教学设施。

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

例如把矿泉水瓶改造成烧杯和漏斗,把药瓶改造成试管和量筒,用废金属代替化学实验的铝、铁、铜等,用植物的花、叶自制酸碱指示剂。

2、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课改的成败与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相关,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参与。

培训分两方面:

(1)通识性理论培训。

给教师“充电”,促其转变观念。

从而使课堂教学和学生研究问题有大的改观,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阵地,在互动中不断出现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情景。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要给学生探究知识提供充分的空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

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从传统中吸取创新的营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书本上学,在工作中学。

(2)化学教学方式和方法培训(学科培训)。

开展形式多样,尤其是专题的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上课、说课、评课、推动并深化研究,成立由骨干教师以及外聘专家组成的中心教研组,指导全体化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通过分析案例,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使教师观念发生根本的变化。

在开展化学教研活动中,注重引导和鼓励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反思的真谛在于敢于质疑、勇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这样教师素质才能提高,其科研价值才会凸现,才更有利于教学。

3、综合评价学生

《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新课程改革倡导重视发展评价、综合评价、互动评价,这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人格健全有重要促进作用。

因此,应大力倡导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以人为本,强调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成长环境,使教育超越知识至上、分数第一的束缚,回归神圣的本意,给每个孩子以机会,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做法,应利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随时记录学生的“闪光”言行和点滴的进步,最终记入学籍和记给学生评估手册的成绩应是综合成绩,包括对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评价。

三、结语

化学新课程改革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观念,将学生的主体活动溶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卢永凯,丁香玉.浅析九年级化学教学现状和改善对策[J].新课程(下),2013,08:

107.

[2]牛菊梅.给初三化学教师的几点建议[J].甘肃教育,2012,18:

37.

[3]马文霞.探究性学习在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

8.

[4]张勇,祝寒梅.新课标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6:

53.

[5]童葆华.九年级化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8,04:

53-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