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2809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doc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doc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瀑布声音的响、形态的宽以及给自己身心带来的感受。

“潮水般涌上来”、“人喧马嘶”、“喧嚣”是在写瀑布声音的响;“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也是在写声音的响。

同是瀑布的声音,为什么在作者听来,先是“喧嚣”,接着像“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后来又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了呢?

这个问题的抛出,激活了文章,学生在对文章前后勾连中感受到描写上有这些变化,是因为作者与瀑布的距离越来越近,只有在谷底久坐之后才会感受到瀑布声音的“山回谷应”。

引导学生体会移步换景,感受距离的变化带来的人对声音感受的变化。

与此同理,在引导学生抓住“凉丝丝的”“灌满了活力”“胸膛在扩展”读懂作者的感受之后,我再次引导学生发现,同是在写瀑布带给作者的感受,却因为“离瀑布近得很”“坐在下面”“久久地坐着”而不同。

这是因为时间的延续而产生的感受变化。

随着空间的拉近与时间的延续而变化的描写是学生在自主感悟的时候发现不了的,而在老师引导之后便能恍然大悟。

这是我这节课要关注的重点。

这篇课文虽然从声音、形态以及给作者带来的感受这三方面来写黄果树瀑布,但这三方面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

最典型的是文章的第六自然段,既有形态的描写,又有声音的描绘,也有感受的表达。

借助这一段我引导学生体会了散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和特点。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清晰地将文中所写的瀑布的声音、形态、以及瀑布带给人的感受分别展开引领学生体会,课后王老师和孙教导以及年级组评课老师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和珍贵的指导,现反思整理如下:

1、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心中要有文体意识,也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渗透文体方面的知识,这一点应坚持下去;

2、应注意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给与学生充分的表扬和鼓励;

3、作为教师自身的情感比较平淡,应努力以丰富情感为突破口,从语调、表情等教学细节入手,提高语文课的语文味;

4、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努力为学生的接受力考虑,选择对学生来说最适合的教法而不是对教师而言最简单的教法;

5、课堂练习应该努力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有效的教学练习题;

6、课堂应该学会智慧地处理突发情况,抓住契机让课堂“插曲”成为有趣的教学突破点。

十分感谢各位评课老师给予的评价和指导,深感提高教学综合能力的急迫性,但也知道脚踏实地的重要性,日常教学中会继续努力以取得一点一滴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