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2841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卫立煌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立煌Word下载.docx

《卫立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立煌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卫立煌Word下载.docx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率三个兵团在山西忻口(忻口战役)抗击日军第5师等约5万人的进攻,在会战中,指挥所部奋勇作战,坚持近20日,毙伤敌2万余人,力挫日本侵略军的锐气。

1938年2月任第二战区副司令,4月,访问延安,更增强了与八路军合作抗日的信念。

1939年1月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5月晋升陆军二级上将,9月兼河南省政府主席。

1940年兼冀察战区总司令,与八路军友好相处,相互支援。

1941年因主张国共合作抗战,与八路军建立友好关系而被撤本兼各职,调任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主任。

1943年11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

1944年,指挥所部击败滇西和中缅边境的日军,收复滇西。

1945年1月所部与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孟尤会师,打通滇缅公路,4月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副总司令。

抗战胜利后被美国《名人词典》以及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时代周刊》称为“常胜将军”。

  解放战争后期,1948年1月在担任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时,因没有积极执行蒋介石的“反攻”命令,被蒋撤职软禁于南京。

1949年获释,随即出走香港。

后拒绝去台湾。

  1955年3月卫立煌夫妇回北京,并发表“告台湾袍泽朋友书”。

是第一个从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二届人大代表,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等职。

1960年1月17日零时四十分在北京病逝,终年64岁。

投奔革命

  卫立煌将军于1897年2月16日,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县东郊卫杨村。

卫父正球字序东,清朝末年任合肥石塘桥乡田赋册书多年。

后因职微俸薄,用度不济,乃辞职回家务农。

母宋夫人生四男三女。

立煌字俊如又名辉珊,在兄弟中排行第三。

长兄立炯字朗如,辛亥革命时曾在柏文蔚革命军部下任和县军事学习班主任。

  卫立煌10岁时,附读于邻村大户靳子伦的家塾。

他颇爱学习,强于记忆。

在学习上,决不肯落在富家子弟之后。

立煌自幼即具有果敢坚毅的性格。

他虽身材短小,但体格壮实,力气过人,村中群童,咸非对手。

  1912年初春,卫立煌毅然跑到和县找到他的大哥卫立炯,恳求参加军事训练。

立煌身材短小,患有疥疮,入伍年龄又不足,队里无法收他。

大哥只好安排他为人代班站岗,借以糊口。

  这一年的7月12日,江西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首先反袁。

17日,安徽独立,柏文蔚任安徽讨袁总司令。

卫立煌随大哥卫立炯参加了坚守和县的战斗,失败后回到家乡。

追随总理

1914年秋,卫立煌只身来到武汉,投亲谋职未成,适逢湖南的军队在武汉招学兵,便报名进了学兵营。

在这里他受到一年多极严格的军事训练,系统地学习了军事基本知识,为他日后军事上的建树奠定了基础。

1916年,因他的表兄宋世科两年前已去广州,在粤军中工作。

他不辞道远,决心南下粤海投奔表兄。

8月,宋世科把卫立煌介绍给同乡吴忠信,在吴的身边当随从副官。

当时吴任粤军旅长,他和当时粤军参谋长蒋介石是日本士官同期同学,又是换帖兄弟,蒋经常到吴的旅部,都由卫立煌接待。

1917年7月17日,孙中山偕章炳麟、廖仲恺、何香凝、朱执信等由上海乘舰到达广州,举起护法旗帜,并成立了军政府。

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军政府大元帅。

10日,孙中山宣誓就职。

不久,经吴忠信的介绍,卫立煌进入大元帅府任警卫。

卫为人诚厚,忠于职守,受到信任。

一次,他在侍卫孙中山回府时,因马惊而被摔下,口吐鲜血,身负重伤,孙让他回乡养病,并厚赠川资。

卫立煌回到家中,卫老太太遍寻单方,听说几味中草药煮一百只孵鸡蛋吃可断病根,就照方操办。

他只吃了七十只,便带着剩下的三十只急忙启程赶赴广州。

孙中山看见卫立煌满面红光回来,很是高兴,不日升至警卫团排长。

1918年,护法运动失败,中山先生离开广州去上海,大元帅府解散。

卫立煌调到许崇智部下当排长。

在参加闽西的一次夜战中,部队被冲散,他集合百余人,乘乱袭击敌军司令部成功,被晋升为连长,不久,粤军在与福建地方军阀混战中,处势不利,卫立煌接到撤退的命令。

在混战中要脱离敌军是不容易的,他急中生智,乘着战斗的间隙,先命令全连摸黑撤出阵地,在离敌人有一段距离后,才点燃火把,快步行军,一下把追敌甩开了二十余里。

到达指定地点后,他立即率部占领有利地形抗击敌人,掩护全军立稳阵脚,得以从容再战。

因此,他被上级赏识,提为营长。

他时年二十二岁,众人皆称其为“小营长”。

他为装老成,特意蓄起一撮小胡须,历时三十载。

1921年6月,陈炯明叛变,10月,孙中山电令在闽粤军回粤讨逆。

在从江西瑞金到福建的大迂回途中,卫立煌用巧计固守一处阵地,不放一枪,使敌军不摸底细,唯恐中计而离去,顺利完成守备任务,他因此在途中被擢升为团长。

  第一次东征胜利后,卫立煌荣幸地参加了孙中山夫妇重登永牢舰与讨陈有功人员合影的盛典。

孙中山和宋庆龄同他谈了话,赞许他勇敢善战,还送他十二寸照片一张,并在一张六寸的单人照上亲笔题签“卫立煌同志,孙文赠”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噩耗传来,卫立煌恸哭失声,悲痛不已。

 

  1925年,卫立煌的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九团,卫任上校团长,归第一军军长何应钦节制。

1925年9月,卫立煌随第三师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

10月13日,攻打惠州城,卫率第九团攻打西门。

翌日下午四点,当陈明仁连长率部首先登上城墙时,卫见敌军混乱,肖即亲率土卒攻入西门,经过一番混战,终于攻克了号称“南中国第一天险”的惠州城。

之后,卫团随师开赴海丰,与兄弟部队击溃陈炯明下属林虎一股,缴枪六千余。

北伐战争

  1926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表了《北伐宣言》,10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卫立煌部属东路军。

东路军很快占领了闽、浙两省,卫立煌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屡立战功,当部队行至粤闽交界之松口时,遇孙传芳周荫人军约二万人的堵截,他指挥所部与敌激战六昼夜。

此役获胜盾,,连升为十四师副师长、师长,奉令由浙南、浙中向镇江进军,对上海取包围形势,接应由江西北上的北伐军,相机肃清孙传芳在江南的残余部队。

  1927年2月,卫立煌部攻占镇江(卫兼任镇江警备司令),保卫刚成为中华民国首都的南京的外围。

8月,孙传芳趁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宁汉分裂,北伐军的兵力有所分散、有所削弱的机会,勾结直鲁军张宗昌等部,沿津浦路南下,强渡长江,占领龙潭车站,妄图切断沪宁线,向南京包围反扑。

在此紧要关头,卫立煌奉白崇禧电令,于26日率部进入龙潭,他亲冒炮火,奋战到天明,将车站夺回。

又经数日激烈战斗,将逗留在江边的南渡之敌肃清,迫使孙传芳、张宗昌狼狈北遁,使沪宁路畅通,南京转危为安。

自此,卫立煌勇敢善战之名,为世人所知。

南京国民政府,为表彰卫立煌的功勋,特赠卫一面蓝底黑字、上绣“党国干城”四个大字的锦旗,悬挂于合肥卫杨村卫立煌的家中,当时,何应钦趁机扩编队伍将刘峙、顾祝同提升为军长。

卫立煌只弄了个第五军副军长,一气之下,跑到上海休假去了。

从此,何、卫不和。

  1927年底,卫率部进驻徐州,兼徐州戒严司令,旋又调任南京卫戍副司令。

同年12月,卫到上海与朱韵珩女士结婚。

朱女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曾留学美国,获过硕士学位,她笃信基督教,为人忠厚。

婚后第二天,卫立煌即携带朱夫人,启程赴北京,进入陆军大学第一期特别训练班,带职学习。

十年内战

  1930年初,朱韵珩生下长女道蕴,充满了做母亲的喜悦。

但此时正是阎、冯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前夕,蒋之精锐相继北上,变化无常的石友三突然在浦口倒戈,南京受到严重威胁。

蒋因其嫡系无法调回,遂要宋美龄写信给她在美留学的好友朱韵珩,让卫立煌速返安徽,组织军队保卫南京。

朱原打算待卫于陆大毕业后,再陪他到日本学习一段时间,以避免参与当时的军阀混战。

但卫以南京有孙中山的陵园应该去保卫为由说服了朱,朱只好抱着婴儿为他送行。

蒋介石将他召回南京,任命他为第三纵队指挥官,要他到兵员充足的江淮地区招募新兵。

蒋指派孔健常为参谋长,给他人枪300余。

后又派中央军校七期毕业生100多人,充任新兵的下级军官。

卫在南京组织指挥部,委任曾任合肥县长的叶粹武为秘书,陆大同学蔡炳炎为团长,旧部属陶子贞为机枪连连长。

他们携带大批服装,由南京乘船去合肥,设指挥部于段家祠堂,开始招兵工作。

两个月间,在合肥招足两个团。

3、4月间,卫部开赴寿县,设指挥部于道台衙门,又招了两团人。

入秋,率四个团进驻蚌埠,八九月间,接收原四十五师番号,卫任师长、白兆宗任副师长,辖两个旅,该师多是其合肥子弟兵,当时有人形容卫部是“夜晚出门不用问,合肥土话当口令”。

卫立煌保荐蔡炳炎为旅长,蔡是合肥人,蒋介石不愿卫立煌有私人势力,故未批准,另委李默庵为一三三旅旅长,李树森为一三五旅旅长。

接着,又派葛国梁、陶子贞到合肥、寿县、怀远一带招兵三个团,编为独立旅,由陈步云为旅长。

1931年初,四十五师番号改为第十师,奉蒋令由蚌埠调江西南昌,参加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

红军很快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

卫立煌部败退到吉安困守待命。

不久,第十师奉令扩编为第十四军,辖第十师和八十三师,卫晋升为中将军长,郭寄峤为少将参谋长,李默庵升任第十师中将师长,蒋介石调蒋伏生为第八十三师中将师长,十四军移驻杭州。

  1932年5月,蒋介石纠集三十万兵力分三略向鄂豫皖苏区进行“围剿”。

卫立煌为中路第六纵队指挥官,于7月初指挥第十师,”第八十三师,由平汉线南端东进,向河口镇、黄安城迸发,策应由豫南下之主力第一、第二纵队。

卫认为这道命令有违兵法,要求先朔攻击河口镇,待机向黄安前进,复电请示照准。

8月上旬,卫部向河口镇进发。

适逢红军向黄安转移。

卫部遂占河口镇。

随即他又率部向黄安进击,当日黄昏,被红军包围于黄安之冯寿地区。

入夜,他命令各部队加紧收缩于两翼防线,并将指挥部官兵全部投入战斗。

同时在战斗最紧张阶段,他亲率武器精良的特务连拼死抵抗,才免于被活捉。

国民党军自黄安、新渠、七里坪战役后,各纵队皆怯于再遭失利,而各自寻找理由按兵不前。

蒋介石用重赏的办法,明令各纵队:

谁先占领豫皖苏维埃的军政中心金家寨,此镇即用占领者的名字命名,并改为县治。

但重赏未见“勇夫”。

9月上旬,卫立煌奉命策应行进受阻的陈继承部。

他亲率一个师翻山越岭,攀藤而行,前锋到达汤家汇附近,遭红军防守部队的英勇抵抗,卫部感到处境危险,即与在南城的友军连成一片,并及时补充给养,占据制高点。

不久汤家汇红军主力转移,卫立煌遂率部尾随,乘虚占领了金家寨。

当蒋介石接到卫占领金家寨的电报后,大喜过望,亲自前去慰问。

蒋除给卫巨额金钱的奖励之外,还将安徽省的六安、霍山、霍邱和河南省的固始、商城五个县的部分地区划出,以金家寨为、中心,成立县的建制,称“立煌县”。

卫立煌部之蒋伏生的第八十三师进驻金家寨后,到处抓捕,杀害苏区干部,赤卫队员和红军家属。

短短三个月内,就杀害了九百多人,引起极大民愤。

蒋伏生是黄埔一期生,仗着是“天子”生”,反共狂热,凶狠好杀。

后来,卫立煌把蒋调出了他的军事班子。

  翌年12月,蒋介石调卫赴江西参加第五次“围剿”,任第一纵队指挥官,他对此项任命极为不满,拂袖返回南京。

有朋友问他:

“战事正紧,为何突然回来了?

”他说:

“仗打赢了,全是别人的功劳,输了,全是我的责任。

我又最不愿与那几位(陈诚等)共事。

”卫再次搁挑子的事传到蒋介石那里,蒋准备撤他的职,幸得卫夫人多方周旋,张罗着让他到医院去动了个小手术,才得以生病为由将此事搪塞过去。

不久“闽变”开始,蒋需要卫这样的人替他打仗,才又任命卫为第五路军总指挥,率第十四军和宋希濂第三十六师、冷欣第四师、汤恩伯第八十九师,由江西的抚州经闽西北,沿闽江顺流而下,直达福州外围。

此时,李济深,蔡廷锴为首成立的福建人民政府,由于军事上的失利,宣布解散。

当十九路军大部队向泉州方向撤退时,卫立煌即在仙游以南、福泉公路以北的有利地形设伏截击。

次年2月底,十九路军退集到泉州的部队完全被包围,卫立煌派人到泉州和谈,达成了十九路军接受改编的协议。

蒋介石对卫的这次表现甚为满意,曾对左右说卫行动敏捷,战略效果出乎他的意料,并表扬了卫立煌。

  “闽变”了结之后,卫立煌先任东路军总指挥,之后改任驻闽预备队总指挥,兼驻闽第十绥靖区司令官。

1935年11月,卫当选为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

次年6月,兼任徐海绥靖分区司令官。

9月,国民政府加封卫为陆军上将衔。

  1936年冬,蒋介石两次飞往西安,声言“匪未肃清绝对不言抗日”,乃调陈诚、卫立煌、朱绍良、陈调元等高级将领,集结于西安,准备迫使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率部参加向延安红军进行反革命进剿。

卫立煌奉命兼任第五路军总指挥,进驻潼关。

1936年12月初,卫立煌接到蒋介石的急电,要他带领幕僚去西安参加会议。

11日,张学良举行盛大宴会,招待蒋方高级军政人员。

在接待宾客的纷忙中,张见卫在宴会厅,便迎上去与卫谈话。

张赞扬卫青年时跟随孙中山先生,勇敢善战,目前威望很高。

卫说张能继承父业在各种困难中周旋非易,彼此交谈,甚为投机。

散席后,张亲自开车送卫回西京招待所。

“西安事变”中,卫立煌随着众人一道被扣。

在此期间,周恩来同志把卫当成重点团结对象,对他做了很多工作。

卫深感周恩来对国民党将领心理状态的理解,开始意识到要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与共产党合作。

蒋介石离开西安后,卫等获释。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卫立煌回任豫皖督办,设督办公署于六安。

目标仍是对着大别山区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与革命人民。

忻口大战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导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

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7月中旬卫立煌奉蒋介石电召,去庐山开会。

卫行前曾与郭寄峤、戴永荪、刘刚夫、叶粹武等就当时局势问题进行商谈。

卫说:

“我们是军人,保国卫民是我们的天职。

目前举国人民一致要求联合抗日,我非常同情。

我们要作走上抗日前线的准备。

  卫立煌去庐山不久,公署接到三十二师师长王修身电告:

“据岳西县方县长转据该县第三区李区长报告,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派人来致意,愿开和谈,但必须卫督办派代表来。

”公署将高敬亭的提议详电庐山卫立煌,卫立即回电派刘刚夫为和谈全权代表。

  1937年7月下旬,双方在岳西县就共同抗日举行和谈。

9月下旬最后达成协议。

由刘刚夫代表卫立煌,与高敬亭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和谈宣告成功,使安徽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形成。

为执行协议,卫立煌呈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高敬亭为“抗日联军挺进军司令”,并代向南京有关部门,洽领给养、被服、弹药、关防和委任状等。

南口激战

  

  7月底,天津日军向中国驻军第三十八师攻击,并占领大沽一带。

日本关东军也策应行动,向天津增派了坦克部队。

此时,日军进入平津地区人数已达十余万人,北平危在旦夕。

卫立煌请缨北上,得到南京军委会的批准,立即行动。

8月初,卫率第十四军在保定以北、琉璃河站南陆续下了火车,日夜兼程,绕满城进入太行山东面的狼牙山、梁各庄、大安山,绕北平西面,侧敌行军。

主力进至百花山,史家营附近时,卫见日军板垣第五师团正向怀柔进犯,就立即命令第八十旦师向北面之西沟子前进,从敌背后插上一刀。

同时,约集在南口、赤城、廷庆一线的两个师,南北夹击板垣第五师团,并令第十师向门头沟急进,乘北平空虚之际进行突进,令第八十五师至大安山、相机向丰台前进,袭击日军在华北最高司令部。

可是,这个部署却因汉奸的泄漏而被敌知悉,日香月清司怀念官即变更部署,命板垣第五师团停止原有行动,分兵阻击,以保护他的后背;

主力则在长城居庸关附近与卫部之八十三师激战于西沟子,并派长野右一郎的第十二联队对卫部作包抄行动。

此时,卫部向北平急进的一个师,已进入北平西面的下马岭、千君台,与日军神田正种第四十五联队遭遇。

另一个师也在离丰台三十八公里处与日军冈本镇臣第二十三联队遭遇。

从8月19日到9月10日,卫的各部均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日军对卫立煌早有“支那虎将”之说,现在算尝到了他的厉害。

香月清司见两军相持不下,于是继续增调兵力,命令他的第二十师团拚命向良乡进攻,打算包抄卫部的后路。

面临敌人的三路围攻,卫立煌即令各部利用山形地势,从日军间隙中穿行,向南转移。

各部遵照卫的指令,与香月清司指挥的部队比速度,比灵活,比机智,采取进进退退、打打走走的行动,全部冲出包围圈,到达指定的会合地点遂城镇。

部队会合后,卫率部继续南下,准备参加保定和石家庄会战。

但没想到保定正面的总指挥刘峙居然不战而逃,十余天败退近千里,引起全线溃退,日军长驱直入,保定、石家庄失守,他只好命令部队就地待命。

忻口战役

  进攻山西的日军突破晋西北防线,猛攻忻口。

阎锡山见日军逼近,急电蒋介石,要求派卫立煌部队驰援山西。

十月初,卫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即率参谋部到山西太原。

阎在太原见到卫时,如遇救星,连声大呼:

“是咱把你求来的。

你辛苦了!

”看到卫一行人风尘仆仆,都是一身深灰夏季军装,便叫副官处处长把所有随行人员领到太原一家大服装店,送给每人一套呢军服和一双皮马靴。

卫在太原还见到周恩来和朱德总司令。

当周恩来向他介绍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板垣师团,消灭日军一千多人的重大胜利时,卫当即向八路军祝贺,并用电话通知在西安的办事处负责人吴海德,购置上万元的慰问品送给八路军。

十月上旬,南京军委会发表卫立煌为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统辖晋北全部中央军和晋绥军,在忻口阻住日军进攻。

  忻口是挡住日军由北入侵太原的战略要地。

向忻口正面进攻的日军,除板垣师团3个联队外,还有伪蒙军的两个师,总兵力约二万人,并附有各种火炮百余门。

卫立煌指挥的部队为第十四集团军、河南地方军刘茂恩的第十五军、晋军陈长捷的三个师、晋军骑兵五十团、炮兵六个团,总兵力二十余万人。

卫立煌接与阎锡山、朱德总司令研究了作战方案,决定以第十四集团军主力作为机动力量,以李默庵的第十四军、郝梦龄的第九军、刘茂恩的第十五军为基干,编为左、中、右三路兵团,分别在忻口以北的龙正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之线布防,阻击日军,进行忻口战役。

  10月13日,日军三个师团和特种部队在飞机、战车和重炮的掩护下,对忻口发动猛攻。

卫立煌指挥守军奋勇抵抗,几经激战,南怀化以南的灵山制高点被敌攻占,整个防线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卫立煌闻讯,立即前往察看,严令李仙洲师实施反击,收复失地。

但李部反击失利,李仙洲重伤而归。

此时,卫立煌计算自己的兵力,还有六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旅可以机动,决定用第十四集团军郝梦龄军和陈长捷军进行一次决定性的反击,歼灭板垣师团,夺回南怀化要地。

但是这次反击遭到敌人的逆袭,双方展开了肉搏战,灵山得而复失,失了又得。

在这场激烈的混战中,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独五旅长郑廷祯同时殉国,官兵伤亡达数千人。

卫立煌非常痛心,决定暂取守势,待进一步消耗敌人后,再由左翼发动攻势。

忻口战役激战至31日,已历时二十天,日军始终未能突破卫部防线。

当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的任弼时曾评价说;

“忻口战争是华北抗战中最激烈的战争”。

“卫立煌将军指挥下的全线部队,虽遭受了重大伤亡,毫未动摇,许多忠勇将士的英勇奋斗,是值得每个同胞永远纪念的。

”但就在卫立煌准备从左翼向板垣师团发动攻势的同时,从东面进攻太原的日军已突破娘子关,长驱直入,奔向太原。

阎锡山在电话里向卫立煌求援说;

“东面守不住啦!

咱们的兵力都用上了,你看咋办?

”卫告诉他;

“守不住东面,一定要守住忻口与太原之间的通道,两片联系起来,棋才能活。

”同时卫又考虑到,一旦敌人割断太原与忻口之间的联系就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可能。

于是11月1日,他命令部队退出忻口阵地,向太原靠拢。

  11月5日深夜,阎锡山找卫立煌、傅作义研究保卫太原的防务问题。

傅作义认为,卫部可到太原以南保护太原与晋南的通道。

以形成犄角之势。

卫立煌同意傅的意见,说:

“北面与东面的日军共有五万余人,都是有作战经验的。

宜生(傅作义)的意见是对的。

”他还对阎说,由他指挥的几个晋军师可归还阎的建制。

阎马上说:

“不说这些了。

散会,快行动。

俊如,听说你在忻口经常冒险上前线,咱可赔不起你的命。

”6日,卫部尚未来得及部署,日军第二十师团向南切断了太原与晋南的通路。

8日,敌第五师团进攻太原。

9日,太原即失守。

卫立煌只好率部至介休、孝义一带筑工坚守,与敌对峙。

韩信岭阻击战

  1938年2月中旬,卫立煌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指挥山西境内的全部中央军。

16日,卫总部移往霍县,准备对付敌人新的行动。

  这时,侵华日军华北最高司令香月清司集中了第一O八、第二十,第一O九,第十四,第十六师团,共约十万人,由太原南下,企图一举攻下山西南部。

卫立煌认为敌人的战略是速战速决,中国军队采用持久战,则是对日军的有效打击手段。

中国军队应主动阻击其由北南下的师团,争取时间,让兄弟部队转入太行、吕梁。

中条山脉和敌后。

于是,他与阎锡山,朱总司令研究确定,将阻击点选择在临汾北面的韩信岭。

2月17日,卫立煌指挥所属部队在太行山区的韩信岭一带展开,构筑工事,采取阵地战的办。

法,进行了继忻口之后的第二次阻击战。

  卫立煌在韩信岭与日军恶战至26日,寸土不让。

日军未能从正面突破,乃以第二十师团主力向韩信岭阵地猛攻,并分兵一部向隰县前进,企图从左翼实施包抄。

卫当即命令守军全线反击,展开更加猛烈的战斗。

27日,卫立煌打电话给阎锡山,要他乘日军离开太原向韩信岭进犯之机,迅速夺回太原。

阎接电后,大声高叫;

“好!

好!

不过东面敌人挡不住咋办?

”卫说:

“先夺太原,放弃临汾,也是上策。

”晋军开始行动后,因汉奸通敌,暴露了行动企图,日军急将其第一O九师团全力回撤,反攻太原的意图未能实现。

  1938年春节,卫立煌到洪洞县十八集团军总部拜年。

以丁玲为首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举办欢迎晚会。

会上,表演了许多以团结抗日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形式活泼感人。

朱总司令向卫介绍了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情况,卫颇感兴趣,表示他也要办一个文艺团体,宣传抗日,作为学习八路军政治工作的第一步。

他回总部后,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把工作做到卫立煌部队附近。

有人向卫报告说:

“共产党把军队政治工作做到我们防地里,怕不合适吧?

“我们政工老爷不上前线,人家把工作送到家来,这有什么不好?

”自此,卫下令长官部,开始吸收北平流亡学生和抗大、陕北公学的毕业生数十名,成立一个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战地工作团,团长名丁当(原名丁治中),副团长(女)是丁当的爱人,名叫唐郎。

这个团很活跃,做了不少有益工作。

  同年春,卫部经运城、侯马一直绕到晋西的杨家岭。

卫立煌为了要到河南陇海线上巡视,取道经延安至西安。

4月中旬,卫立煌率随员郭寄峤、文朝籍等乘汽车,于17日上午10时到达延安。

延安组织相当长的队伍夹道欢迎,沿途还张贴“欢迎卫总司令到延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

卫和毛泽东见面,紧紧握手,毛对卫十分亲切。

晚上,延安人民还举行盛大的欢迎晚会,欢迎卫立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