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299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燕山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认识实习 实习报告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反之亦然

水冷壁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锅筒和下部集箱相连接,组成不同的水循环系统。

2)锅炉管束和凝渣管束:

在炉膛出口后面还要装设很多的对流蒸发受热面,这种对流蒸发受热面即为锅炉管束。

一般采用上下双筒锅炉的结构,锅炉管束就胀接于上下锅筒之间。

凝渣管束是布置在炉膛出口的对流管束。

这个管束在结构上横向和纵向节距都设计的很大,因此它本身不容易凝渣。

凝渣管束可以保护后面密集的过热受热面不结渣堵塞。

3)蒸汽过热器:

由一组完成蛇形的优质无缝钢管和与之相连的进出口集箱组成由于流经过热器的是过热蒸汽,及热能力较差,为防止管壁过热而损坏,又保持有一定传热温差,一般布置在烟温为800-900度左右的烟道中。

4)省煤器:

是锅炉的给水预热器,因能有效利用排烟余热而得名。

现在,锅炉几乎不分大小,都装置省煤器或余热水箱。

5)空气预热器:

是一种有效利用排烟余热的换热器装置。

它的任务是把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预热成一定温度的热空气,从而提高炉温,改善燃料的着火条件和燃烧过程,使燃烧效率和传热效果进一步得以提高。

2.1.4 

锅炉汽水系统:

汽水系统流程:

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锅炉给水晶给水电动门或低负荷给水调节门 

省煤器---汽包下降管---强制循环泵---水冷壁下联箱---水冷壁上升管---汽包汽分离器---蒸汽进入过热器。

锅炉汽包内排污水---连续排污扩容器---蒸汽去除氧器。

2.1.5 

锅炉通风系统:

要使锅炉内燃料正常燃烧,运行情况稳定,必需要提

供足够的空气,并及时排除烟气,通常将输送空气和排除烟气的系统叫做锅炉的通风系统。

通风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自然通风是通过烟囱内的高温气体与烟囱为外的高温气体的比重差形成的抽力来克服烟道阻力,将烟气排出炉外并将空气引入炉内。

机械通风是采用风机来完成向锅炉内供应空气和排出烟气的任务。

2.1.6 

煤通过传热带将其运至储煤器中(约够连续使用7~8小时)煤从储煤器分量滑入炉排。

储煤器与炉排夹角大于60度,过渡段有一升降阀可按需求控制给煤的煤层厚度。

3.1.1 

锅炉的定义:

锅炉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使其中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水或其他工质,使工质变为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它由能从燃料获得足够热能的设备,即"

炉"

以及盛装水及蒸汽并具有吸收足够热量的受热面的耐压容器,即"

锅"

组成. 

3.1.2 

锅炉本体:

锅炉本体由炉膛,燃烧设备,锅筒,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和炉墙构架组成. 

1)炉膛:

保证燃料燃尽,并使出口烟气冷却到对流受热面能安全工作,锅炉炉膛由水冷壁与锅筒,集箱和炉墙构架所组成. 

火焰中心高达1500~1600,烟气在到达出口处降低到1000~1200左右 

2)锅筒:

是自然循环锅炉受热面的集散容器 

3)水冷壁:

水冷壁是锅炉的主要受热面,并起到保护炉墙的作用 

4)燃烧设备:

将燃料和燃烧所需空气送入炉膛并组织燃料燃烧 

5)过热器:

将饱和蒸汽加热到额定的过热蒸汽的设备 

6)省煤器:

利用锅炉尾部的烟气的热量加热给水,使给水在进入锅炉之前被加热到某一设定温度,以降低排烟温度,节约燃料. 

7)空气预热器:

加热燃烧用的空气,以加强着火和燃烧 

8)炉墙:

锅炉的保护外壳,起到密封和保温的作用 

9)构架:

支承和固定锅炉各部件,并保持相对位置 

3.1.3锅炉的制作流程:

初略的参观了整个锅炉厂对锅炉的生产过程还是有些迷惑于是查阅了相关的文献,了解到原来锅炉的生产流程也是较为复杂的。

锅筒 

工艺流程 

第一步 

封头制造工艺流程:

原材料检验→ 

毛坯展开计算,划线→ 

切割下料→ 

移值→ 

校平→ 

塑性成形→ 

齐边→加工坡口 

→检验 

第二步 

筒节制造工艺流程:

筒节Ⅰ:

气割下料→ 

移值→校平直→ 

卷制成形→ 

焊纵缝→ 

校圆→切坡口→检验 

筒节Ⅱ,Ⅲ 

同筒节I 

第三步 

组装工艺流程:

封头Ⅰ与筒节Ⅰ焊接→ 

与筒节II焊接→ 

与筒节III焊接→ 

与封头II焊接→ 

χ射线探伤 

第四步 

管件,法兰工艺流程 

原材料的检验→计算,划线→下料→交检 

第五步 

管件,法兰与筒体的连接工艺流程 

法兰与管件焊接→检验→与筒体的连接→检验 

第六步 

水压试验及检验 

如合格则进行孔加工 

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压力为1.0MPa,校验水压压力值不能超过元件材料在试验温度下屈服强度的90%. 

在锅炉及水泵上同时装上校验合格的压力表. 

清理锅筒,将锅内的空气放净.人孔不允许用临时装置. 

用法兰将打孔a步骤中所打的孔堵严.将锅筒内装满水.水温应高于露点温度,在20-70℃之间. 

用水泵把锅筒内的压力缓慢逐渐升高.当压力升至0.3-0.5MPa时,暂停升压进行初步检验,若无漏水或异常现象,在升压至试验压力1.0MPa,并至少保持5分钟,然后降到工作压力0.7MPa,可用手锤轻敲焊缝附近进行检查,保压和检查期间,不得继续用水泵打水维持压力,而压力应保持不变. 

检查试验合格后,去除法兰,将水全部放掉.锅内应清理干净并吹干,以防冰冻或腐蚀. 

试验不合格时允许返修,返修后重新做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合格后,钻第三象限的管排孔 

扩孔,精整 

所有工序完成,质检合格后,根据锅炉安装类型转至下一道工序或者直接出厂. 

3.1.4 

锅炉隔热材料:

我们参观的大力神锅炉厂生产的锅炉一共有五层隔热保温材料,由内而外分别是砖、石棉网、硅藻土、玻璃棉、美化钢板。

在出厂门的大道上我们看见一位师傅正在给管道打螺旋式的螺纹,我们纷纷研究其表面打螺纹有什么作用,这时师傅说了我们的研究方向错了,这个螺纹的作用要看管的内部,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的看管道的内壁。

管道的内壁也有明显的螺纹,师傅接着讲解到这个螺旋式的螺纹使得气流螺旋式前进,这样一来即增大了换热面,也延长了换热时间,最后还能减少烟垢。

我们不经感叹小螺纹大作为啊。

这次的认识实习,经过两个星期的时间,在老师的辛苦带领下,我们参观学习了两个换热站,一个热力公司和一个锅炉厂以及校热能实验室使我们了解了很多和专业相关的知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本次生产实习,让我们学生下工厂,到生产的第一线去,从基层做起,有效联系了我们曾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此外,通过书写实习报告,我又系统的回顾了从大一开始所学习的课程,熟悉了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理清了本专业的知识点和知识脉络,总结了在实践中需灵活运用的知识体系. 

本次生产实习在我们专业的课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此次实习,我们知道了将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和改进不足的地方,在实际生产中所学到的知识必将促进下一阶段知识的学习. 

这次生产实习意义深远,让我们这些沉浸在象牙塔里的学生见到了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况以及真正工作中会遇到的艰辛和坎坷,对将来就业体系和未来的规划有了新的认识。

社会正在不断的发展,科技也在不断的进步,外出实习是激励我们以后更加努力的学习,也让自己知道自己和那些正式员工的差距,知道自己的不足。

在实习的过程中,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这些对以后的工作都要很大的帮助,我想老板也希望自己的员工的工作态度端正,工作认真负责等等,实习的意义还有很多,可是不管如何,学校都是希望我们步入社会以后能够更好的生活,能够更好的工作,在良好的环境下继续成长。

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在走出校门以后,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在工作经验上,社会历练上,人际交往上体现出来的稚嫩和不足,在这一次的实习中完全表露出来,而且我们所缺乏的还不仅仅如此,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要不断的充实和丰富自己,不放弃任何能够锻炼自己的机会,一定要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一定让自己做到更好。

制冷

四.实习内容

1.合班楼供暖平面图

散热器中的水通常是自上而下流动的,但也有反向流动的。

因为热水的温度比空气高,热水的热量通过散热器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传递给空气。

散热器面积大小确定后,进出口水的温差赿大,水的流速赿大,它散

发的热量也就赿大。

散热器与空气之间的温差赿大,它散发的热量也就赿大

2.制冷站设备平面布置图

3.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图

制冷系统是冷库的核心,主要由压缩系统、冷凝系统、蒸发系统和调节阀四大部份组成,另外还有风扇、导管和仪表等辅件。

整个制冷系统是一个密封的循环回路,制冷剂在该密封系统中循环,根据需要控制供应量和进入蒸发器的次数,以获得适宜的低温条件。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推动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

冷凝器的作用是排除压缩后的气态制冷剂中的热量,使其凝结成液态制冷剂;

冷凝器的冷却方式有空气冷却、水冷却、空气与水相结合三种,空气冷却只限于小型冷库制冷设备中应用。

蒸发器的作用是向冷库内提供冷量,蒸发

器按装在冷库内,利用鼓风机将冷却的空气吹向库内的各个部位,大型冷藏库常用风道连接蒸发器,延长送风距离,使库温下降更加均匀。

4.锅炉水、烟气流程图

5.集中空调系统与半集中空调系统的区别与使用场所

集中空调系统:

室外的新鲜空气受到风处理机的吸引进入风柜,并经过过滤降温除湿后由风道送入每个房间。

半集中空调系统:

室外的新鲜空气受到风处理机的吸引进入风柜,然后直接送入每个房间,但在每个房间风口处进行空气处理。

6.集中空调系统的原理图

●冷冻水循环系统

该部分由冷冻泵、室内风机及冷冻水管道等组成。

从主机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出水),进入室内进行热交换,带走房间内的热量,最后回到主机蒸发器(回水)。

室内风机用于将空气吹过冷冻水管道,降低空气温度,加速室内热交换。

●冷却水循环部分

该部分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冷却水塔及冷凝器等组成。

冷冻水循环系统进行室内热交换的同时,必将带走室内大量的热能。

该热能通过主机内的冷媒传递给冷却水,使冷却水温度升高。

冷却泵将升温后的冷却水压入冷却水塔(出水),使之与大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温度后再送回主机冷凝器(回水)。

●主机

主机部分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及冷媒(制冷剂)等组成,其工作循环过程如下:

首先低压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加压进入冷凝器并逐渐冷凝成高压液体。

在冷凝过程中冷媒会释放出大量热能,这部分热能被冷凝器中的冷却水吸收并送到室外的冷却塔上,最终释放到大气中去。

随后冷凝器中的高压液态冷媒在流经蒸发器前的节流降压装置时,因为压力的突变而气化,形成气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

冷媒在蒸发器中不断气化,同时会吸收冷冻水中的热量使其达到较低温度。

最后,蒸发器中气化后的冷媒又变成了低压气体,重新进入了压缩机,如此循环往复。

通风

二、地下车库必须设置通风系统吗?

地下车库如通风不良,容易积聚油气引起爆炸,而且使车辆发动时产生大量废气,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室内的废气主要含一氧化碳、甲醛和铅等,但以一氧化碳为主。

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

车间内最高一氧化碳允许浓度为30mg/m3。

一般地下车库自然通风不好,汽车尾气无法自然排出,很难达到卫生标准要求,因此必须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才能有效改善车库内空气品质。

机械通风系统有机械进风/机械排风和自然进风/机械排风两种方式。

一般地下车库为单层停放,排风量按体积换气次数计算。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6.3.4条规定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时。

车库体积计算时,当层高H>

3m时,按3m计算体积,当层高H<

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车库体积。

按照空气平衡理论,进风量应与排风量相等,但为了室内保持负压,送风量不少于5次/时,为排风量的80~85%。

地下停车库进行机械排风时,按规定应向室内补风,送风方式通常有两种方式,即自然补风和机械送风。

对于地下一层停车场,进出口大部分是非密闭形成的门,从节能和降低初投资角度看,应尽量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方式。

车道补风要注意车道进口速度,一般应小于0.5m/s,以保证汽车进出车道不受影响,而对汽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一定要设置机械送风系统。

三、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气流组织必须设置上、下排风口吗?

地下汽车库通风系统应重视送风、排风与排烟系统的气流组织,合理的气流组织可以迅速地排除汽车库内废气与烟气。

要使气流组织合理,设计者应认真研究、确定送风、排风与排烟系统形式与布置,使疏散方向正好是烟气与污染浓度降低方向,排风口、排烟口要尽可能均匀,靠近汽车附近,送风口应布置在疏散口的方向。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6.3.5条规定地下车库的排风宜按室内空间上、下两部分设置,上部地带按排风量的1/2~1/3计算,下部地带按排出风量的1/2~2/3计算。

按照规范的条文说明原因是因为汽车尾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这种解释有待商榷。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5.3.11.1条规定当放散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或虽比室内空气重但建筑内放散的显热全年均能行成稳定的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区域排出。

汽车尾气密度稍大于空气密度,但一般温度500~550°

C,可以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加上行驶车辆的扰动,尾气不会积聚在室内下部,可以仅设置上部排风口,这样容易实现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二为一,便于管理。

四、地下车库必须设置排烟系统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未明确规定地下车库排烟的设置,并不是说地下车库不必设置排烟系统。

地下车库发生火灾时,有毒的高温烟气会很快充满地下室,疏散、扑救比地上建筑困难得多,如果烟气不能迅速排出,会造成人员伤亡,影响消防员扑救。

因此地下车库设置排烟系统是完全必要的。

排烟系统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人员疏散安全,一方面是便于消防员扑救火灾。

《汽规》8.2.1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对面积不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未作要求,可不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一般火灾时排烟时间为30分钟,所以要求排烟风机、风管、风口的耐火时间不小于30分钟。

排烟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18m3/h·

m2)计算确定,这与高规60m3/h·

m2相比减少了许多,同时也与排风量相同,这为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创造了条件。

汽车库内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进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风量的50%,进风方式通常有自然补风和机械送风。

利用车道自然补风应保证火灾时车道出入口保持敞开,有些车库的出入口处设有防火卷帘,平时收起时不影响进风,但火灾时放下后是无法保证足够进风的,这时必须设置机械进风系统。

根据《汽规》5.3.3规定,当汽车库和汽车坡道上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坡道的出入口可不设防火卷帘,这样可以简化排烟系统设计,节省投资。

五、挡烟垂壁应如何正确设置?

《汽规》关于最大防火分区与最大防烟分区要求均为不大于2000m2,这样一个防火分区可作为一个防烟分区或几个防烟分区,但防烟分区不能跨越防火分区。

防烟分区的划分可以采用挡烟垂壁以及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0的梁。

这一点往往被人误解梁底比楼板底突出50cm以上,因为风管和排烟口也在梁下面,梁是没有办法起挡烟垂壁作用的。

大部分情况梁高虽然有50cm以上,但还是应该用挡烟垂壁来划分防烟分区,设在大梁底下或者吊顶以下50cm。

挡烟垂壁有为活动或固定两种形式,由烟感器控制,也可现场手动控制。

六、平时排风口可作为火灾时的排烟口吗?

《高规》第8.4.4规定:

排烟口平时关闭,并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第8.4.8规定:

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

因此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时,排烟口必须单独设置,平时是关闭状态,而且每个防烟分区内必须有一个,排烟口开启要有烟感器自动控制,每一个防烟分区排烟口必须反映到消防控制中心,同时进行报警,排烟口与排风口必须连锁控制,即任何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口打开进行排烟时,其排风系统的所有排风口必须全部关闭。

因此一般排风口不能作排烟口,除非是只有一个排风口。

但对于地下车库来说,《汽规》并未作出次类规定,第8.2.5只要求排烟支管上设置280 

℃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应联锁关闭排烟风机。

这表明《车规》要求比《高规》要低,故在地下车库排烟系统中平时排风口可作为火灾时的排烟口。

七、排风系统可兼作排烟系统吗?

《高规》第8.4.10规定:

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排烟系统要求。

《汽规》第8.2.1规定机械排烟系统可与通风系统合用。

地下车库火灾的排烟量与正常运营时排风量一致,气流组织相同,通风系统可以兼作火灾时的排烟系统,将排风、排烟系统合二为一,平时作排风系统使用,火灾时转换为排烟统使用。

排风系统只能负责一个防火分区的排风时才能兼作排烟系统。

即跨越防火分区的排风系统不能兼作排烟系统。

八、排烟量应如何正确计算?

《汽范》第8.2.4排烟风机的排烟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当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这时很好按6次/h计算;

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每个防烟分区按6次/h计算,但此时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如何计算?

是按各个防烟分区排烟量的总和还是最大防烟分区排烟量的二倍?

因此排烟系统的设置也不应跨越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设置一套排烟系统就可以按规范计算了。

九、排风、排烟系统合用的设计方式

地下车库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方案一车库排风、排烟风机合用,两系统管路、风口均分开设置。

方案二车库排风、排烟风机和管路合用,但风口分开设置。

方案三车库的排风、排烟风机和管路合用,排风口、排烟口部分合用。

方案四排风、排烟系统及风机均合用,排风系统不做下部排风。

按照现行国家有关规范,方案四通风、排烟系统将所有排风口做成固定百叶风口,兼做火灾时排烟口使用,此方案系统简单,仅需在排风机入口设280 

℃熔断防火阀,系统控制少。

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先根据6 

次/ 

小时换气次数计算出排风量。

(2)将风口排风量、风口个数及风口的限定风速,确定出上下部各排风口尺寸,并将上部排风口做成固定百叶风口。

(3)用全部排风量(即排烟量) 

除以上部排风口个数及尺寸后,校核各上部固定百叶风口的排烟风速,以小于7m/ 

s为宜,否则应适当放大上部固定百叶风口尺寸,以满足排风排烟的要求。

(4)采用相同的方法分段校验各段排风管尺寸是否满足排烟的要求。

假定某地下车库一个防火分区面积4000m2(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按照防烟分区面积不超过2000m2,划分为二个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设置一个排风兼排烟系统,设机械送风系统和机械排风排烟系统。

机械送风系统送风量按50~80%排风量,室外空气经送风机由双层百叶风口送入车库,送风管出机房后设一个70 

℃防火阀。

排风排烟系统合用一套风管系统,排风量为36000m3/h,排风机采用专用高温排烟风机,风机入口设280 

℃排烟防火阀,排风口为固定百叶风口,保证防烟分区内的任意一点到排烟口的距离应小于30m 

,满足排烟系统的设计基本要求。

这样平时排烟口关闭,排风口打开,进行平时通风;

一旦烟感器报警,自动进行火灾时排烟,排烟温度达到280 

℃时,排烟防火阀关闭,停止运行。

进风系统同时运行,进风温度达到70 

℃时,防火阀关闭,停止运行。

此方案符合规范要求,系统布置简单,控制部件少,具有设计合理、功能全面,同时又具有工程造价低,施工难度小等优点。

十、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每个通风、排烟系统所负担的面积尽量不超过2000m2,否则,风道尺寸过大,不便布置,且风机风量大,系统运行灵活性差,能耗大、噪音大。

2、在选择送风、排风机房位置时,尽量将其对称、对角布置,这样可以送风、排风均匀,且减少管路交叉,又易保证地面上排风、排烟竖井的排风口与送风竖井的取风口间的距离要求。

另外,在设计中应将取风口设于上风口位置。

3、排烟口应尽量与排风口合用,少用或不用板式排烟口,这样可减少活动部件投资,电气控制简单,施工方便,系统可靠。

4、风管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厚度符合防火要求。

5、进、排风系统配电必须采用最末一级双电源切换。

综上所述,地下车库排风,送风及排烟系统设计应尽量简化系统、节省造价、少占建筑空间,但必须满足消防要求,自动控制系统必须安全可靠,平常要注意消防控制系统维修保养,如果一旦失火,能保证排烟系统正常工作。

尽量减少灾损失。

消防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种功能的大型建筑、地下建筑、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火灾隐患逐渐增多,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设置一个好的消防系统至关重要。

建筑消防系统分为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建筑消火栓消防给水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同的消火栓之间彼此协作,能够最大限度减小因火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消防、给水系统、水压体制、工作流程、布置

[正文]一、

建筑消防系统设置要求及水压体制

建筑消防系统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水源,其次也应保证有充足的水压,各消防设备之间应布置合理。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中水压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为低压制给水系统,及管网内保持一般建筑内生活用水压力,消防时,有消防车水泵加压供水。

要求管网的压力应保证室外消火栓栓口处的水压从室外设计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MPa。

第二种为高压制给水系统。

是指给水管网内的压力应保证当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在任何建筑的高处时,水枪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米。

此种系统水压高,需要耐高压材料设备,病增加维修管理费用,且耗电能,较少采用。

第三种为临时高压制给水系统,是在泵站内假设消防水泵,平时以低压供水,在火灾发生时,启动消防泵,增大管网水压而达到高压给水系统的供水要求。

这种系统用于小范围内的消防给水系统中,如小区、工厂或高层建筑等。

二、

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的组成、设置要求以及工作流程

(一)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组成、设置要求以及工作流程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的组成一般由消防管网、消火栓和消防水池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