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323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docx

语文310《孟浩然》测试旧人教必修5

《孟浩然》测试

一、填空

1、孟浩然是一位__代诗人,名浩,字___。

襄阳人,人称孟襄阳。

他的经历较简单,早年隐居在离襄阳城30里的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试落第。

在太学赋诗,举座嗟而佩服。

曾游览东南各地,与____齐名,人称“王孟”。

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均有交往。

李杜都有诗赞颂他。

他的诗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多反映隐居田园生活。

是盛唐      

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有《孟浩然集》。

我们曾学习过他的诗,现在还能默写:

《        》

                   

                   

还读过他的《      》。

2、本文作者闻一多,本名家骅(huá)著名___,___,_____战士。

1899年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在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

1922年赴美国留学。

1925年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       》,在澳门回归期间又一次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昆明“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作了惊心动魄的《________》,最后献出了宝贵生命。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

  二、初读课文,要注意字词的形、音、义,请做好下列事情。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最好再写一遍。

A张洎(    )宋代宰相,文学家。

B轴尘缣(    )古 

C颀(     )而长,

峭(     )而瘦

D提书笈(    )负琴而从

E张祜(   )唐代诗人

F襄阳美会稽(     )

G酩酊(      )大醉

H皋陶(      )

J魏阙(    )

K舟楫(    )

L红颜弃轩冕(        )

M徒此挹(    )清芬

N到家日已矄(   )

O糟粕(       )

P沼(   )月棹(   )歌还

2、根据课文,填写出下列句子空出的词语、句子,并能理解基意义。

A你在孟浩然诗中所意识到的诗人那身影,能不是“         ”的吗?

B他在序文里用来开始介绍这位诗人的“            ”八字,与夫陶翰《送孟六入蜀序》所谓“       ”无一不与画像的精神相合,也无一不与孟浩然的诗境一致。

总之,      ,       ,再没有比孟浩然更具体的例证了。

C岩扉松径长寂寥,        

D坐观垂钓者,        

E气蒸云梦泽,        

F        ,疏雨滴梧桐。

3、请背诵孟浩然的“出谷未停午”、和“垂钓坐盘石”。

请认真体会“淡到看不见诗了”的意境。

 学习探究

整体感知

请再读课文,考虑如下问题:

1、作者在开头写王维画的孟浩然像和张洎的题识,这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2、“诗如其人,或人就是诗,再没有比孟浩然更具体珠例证了。

”是全文的中心,文章的前半部分重谈其人,后半部分重说其诗。

请分别说说孟浩然是个怎样的人?

诗有何特点?

顺便问一句,孟浩然其人其诗,与你原来印象中的人和诗有什么不同吗?

读过课文,对你认识孟浩然及其诗作有什么启发?

细部揣摩

请仔细品读课文,回答问题。

1、“张祜曾有过‘襄阳属浩然’之句,我们却要说:

浩然也属于襄阳。

A:

请根据课文,解释他们是怎样的“隶属”关系?

B:

襄阳与孟浩然隐居有什么关系吗?

“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两个“隐居”的含义是否一致,为什么?

C:

“是襄阳的历史地理环境促成孟浩然一生老于布衣的。

孟浩然毕竟是襄阳的孟浩然。

”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在结构上有特殊的地方吗?

2、“巢由与伊皋,江湖与魏阙,永远矛盾着,冲突着,于是生活便永远不协调,而文艺也便永远不缺少题材。

”联系上下文,分别解释下列词语,指出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巢由

B:

伊皋,

C:

江湖

D:

魏阙

3、“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

”请联系全文中心,谈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翻译下面文言文。

庄子笑曰:

“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探究创新

再读课文,谈谈你对下面问题的理解。

1、“孟浩然既然免除了一部分矛盾,对于他,诗的需要便当少减了。

果然,他的诗是不多,量不多,质也不多。

”联系上下文,请回答:

A:

免除了什么“矛盾”?

为什么?

B:

“量不多”的含义是什么?

C:

“质”也可以用“多”“少”来衡量吗?

他的诗“质不多”,是不是因为太“淡”了?

为什么?

2、“至于‘似之而非’,而又能‘免乎累’,那除陶渊明,还有谁呢?

A:

联系课文,“累”的含义是什么?

B:

孟浩然和陶渊明是同一类人,但也有不同之处。

你认为孟浩然的诗同陶渊明的诗有什么异同?

自我测评

学完了本篇课文,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

1、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颀 祈 圻 讫 迄B、笈 岌 汲 楫 辑

C、沼 昭 诏 棹 悼D、祜 怙 诂 曛 醺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赔偿 酩酊 默契 人杰地灵B、俨然 任凭 注消 三翻两次

C、纠葛 疆局 赞叹 临渊羡鱼D、糟粕 画像 保幛 退而结网

3、下列各句,有一句含有两个错别字,请选出。

()

A、这个单元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

这些文章或评论一位作家,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B、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问题,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监赏的认识。

C、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题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翻比较。

D、不妨参照这些文章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也做一点分析和论说,这对于提升我们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当会大的禆益。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年终岁末,各地电视台晚会渐多,明星们的身份直线____________。

②迄今为止,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入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中国教育服务方面的____________将对今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走向21世纪的中国,最重要的不是梦回汉唐,而是“更生自新”,不是从废墟上____________起古老伦理信条,而是做历史进步的推动者。

④苏州河就像大病初愈的老人,需要精心____________,千万不能把各种额外的负担加到他的身上。

A攀升承诺开掘保护B飙升承诺拣拾看护

C飙升诺言开掘看护D攀升诺言拣拾保护

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年愈不惑的二月河,创作了《康熙大帝》,终于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B2005年春节晚会的节目精彩纷呈,看到黄宏、巩汉林表演的小品《装修》时,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陈不扁上台后,一直采取两面手法,争取时间与空间,伺机逐步走向台独。

此次“加注”之举,使他的台独措施由过去的暗度陈仓,发展到现在的明目张胆。

D加入WTO后,一旦外国企业大规模进入我国,人才的竞争不可避免,那时临渊羡鱼就为时已晚。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动物园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

B、他在讲话中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盗版等不正当行为当作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C、考古学者在清理墓穴时,搜集到大量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是用石英砂岩打制而成。

D、我们坚决反对那些不按照国际公约规定办事,而自充国际警察,危害别国航行安全的霸权主义行为。

  下面7、8两题,是对诗歌的欣赏评述,你可以任选一题,能够作出评述即可。

7、阅读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请回答:

A诗的第三、四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请描绘并评述。

B、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请作评述:

8、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请回答:

A“烟花三月下扬州”被誉为千古佳句,妙在何处?

B、第三、四句是如何体现作者对朋友深情的?

C、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认真读《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

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

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

当暗黄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

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

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

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身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

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

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点。

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

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

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创造的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

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

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

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

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

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

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

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受。

按说,诗也一样。

名诗佳句,诵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了,这似乎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配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

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

读诗,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

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

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

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选自《在梦中搁浅》)

9.第1段中的“生出铜绿”比喻什么?

为什么作者说当代诗歌“离我们这般遥远”?

作者认为造成当代诗歌的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答:

10.第3段中说,“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

”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答:

11.第4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答:

12.下列对文章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当代诗歌离我们遥远只是因为缺少时间的距离,因此作者未对当代诗歌失去信念,只要经过若干年,当代诗歌也会有古诗名句一样魅力。

B.斑驳的岁月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是因为这些诗已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C.作者认为名诗佳句,诵读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依然有它的优势,因为它能够常读常新。

D.人们对悬念小说的欣赏,效用是一次性的,而对名诗却百读不厌,这是因为名诗具有机巧的构思。

拓展提高

语文活动菜单

人们读了一首诗,看了一篇文章,欣赏了一幅画,就会有一定的感想,把这些感想记下来,形成文字,这就是简单的文学评论。

这类文章写的多了,有了一定的深度,就是文艺评论“家”了。

1、你读过哪些文艺作品,有什么感想,请记录下来,做一个小小的评论家。

     

2、后面《迁想妙悟》里有一些前人认为“传神”的句子,请分析其中的一部分,看看它们传神在哪里。

相关链接

一、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689--740)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孟浩然的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象《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平常而亲切。

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也写得含蓄清丽、韵味悠长。

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孟诗思想内容不甚丰富,但从艺术的完整、精美上来讲,与王维完全可以并驾齐驱。

二、山水田园诗派

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省试骐骥长鸣》孟浩然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逐逐怀良驭,萧萧顾乐鸣。

------------《丹阳集》

王国维《人间词话》:

 

  《全唐诗》卷六:

孟浩然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云:

“浩然尝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

浩然句云「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举座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迁想妙悟

一、相传张僧繇画尤,一经点睛,便凌空飞去。

诗眼、词眼,有似于此。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

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

微云、河汉、疏雨、梧桐,何等寻常的景物,而孟浩然炼就“谈”字、“滴”字,写成了千古不磨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去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

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顿然改观。

二、唐朝人士,以诗名者甚众,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达为之游谈延誉,遂至声问(《历代诗话》本作“闻”)四驰。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以是得名。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以是得名。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韦应物以是得名。

“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白居易以是得名。

“敲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李益以是得名。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以是得名。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以是得名。

“华裾织翠青如葱,入门下马气如虹”,李贺以是得名。

然观各人诗集,平平处甚多,岂皆如此句哉?

古人所谓尝鼎一脔,可以尽知其味,恐未必然尔。

杜子美云:

“为人性僻躭(《历代诗话》本作“耽”,同)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则是凡子美胸中流出者,无非惊人之语矣。

读其集者,当知此言不妄,殆非前数公之可比伦也。

《自我检测》参考答案:

1、A 2、A 3、C 4、B(飙升:

迅速上升。

承诺:

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

拣拾:

同“捡拾”,拾取。

看护:

看望保护)5.C(A“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B“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修饰“笑起来”。

D“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与语境不符)6、D(7、8两题,能作评述即可,不求准确无误)7答:

A原野辽阔无垠,天地相连,天比树低,水月映照,仿佛月在身边。

描景状物非常真切动人。

B清新淡然8答:

A“烟花三月下扬州”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

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息。

B、第三、四句写临江送别,帆影望尽,故人远去,仍久久伫立远眺,挚爱之情含蕴无穷。

C清新自然,意境开阔,含蕴无穷。

9.⑴诗歌衰老,失去生命力。

或者:

变得灰暗、腐朽;或者:

失去光彩和神奇。

⑵没有成为人们灵魂的一部分。

⑶作者认为当代诗歌没有经过时间的淘洗。

10.古诗经过时间淘洗,本身的光彩不会失去,其魅力反而得到提升。

11.它能深化我们对人事的体察,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赋予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

12、A.D(A.“只是”“只要”太绝对了。

D.主要原因是时间的淘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