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3738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养猪场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本项目拟建厌氧发酵池1200m3,贮气柜180m3,格栅井18m3,调节池150m3,计量池60m3,沼液净化沉淀池600m3,堆积发酵池400m3,氧化塘清淤10亩,雨污分流沟改造680m,污水引入管道130m,沼气管理用房60m2,净化间120m2。

项目建成后,年产沼气13.14万m3,年产有机肥8100吨,其中沼液沼渣肥3600吨,堆积发酵肥4500吨。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262.37万元。

其中建安工程投资196.86万元,仪器设备投资38.7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80万元,基本预备费12.00万元。

按照中央投资不超过总投资35%,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总投资15%的要求,本项目拟申请中央投资9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0万元,自筹资金132.37万元。

7、运行费用

项目运行第一年需要2.8万元作为流动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8、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达产后,沼气、沼肥年收入共计51.01万元,总成本费用26.78万元,经营成本11.6万元,利润总额24.23万元,项目投资利润(利税)率为9.24%,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1.86%,财务净现值(i=8%)为56.28万元,投资回收期7.73年(含建设期)。

(2)社会、生态效益

沼气工程把能源建设、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农民增收链接起来,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生活文明,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和生态效益。

农村沼气工程,被誉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能源工程;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工程;

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工程;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清洁工程;

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以沼气工程为纽带,运用生态学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使畜禽粪便无害化、资源化。

建设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年处理污水2.92万吨、年产沼气13.14万立方米,使养殖排放的污染物得到治理,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养殖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又可以产出沼气和优质有机肥,有利于化解规模养殖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项目产生的沼气主要用于猪舍照明、增温、生活炊事;

多余部分还可供应场区周边农户作生活燃料,周边有农户60余户,集中供气,按每户1.5-3立方米(取中间数)计算,年需要量6.1万立方米。

沼液用于380亩猪场边的水库养鱼,或用于周边山地果园做液肥;

沼渣与堆积发酵肥料用于农田水稻作物有机肥。

项目实施有助于统筹解决农村资源、能源、环境问题,推动养殖业健康发展,促进无公害农业生产,帮助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生态、能源、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

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

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

3、《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

4、《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格式和要求》;

5、《江西省能源环保建设规划》;

6、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目前,中国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我国环境污染正在转型,工业污染下降,农业污染日益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造成的有机污染已相当于全国工业污染的总量,成为最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和农民环保意识较低,特别是长期以来农业生产还相当粗放,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明显,已成为制约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

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素当中,低污染、低成本、可利用价值高的能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视为绿色能源的沼气将成为二十一世纪重要能源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8年一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增加农村沼气投入,组织实施大中型沼气工程,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提出,到2010年,全国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总数达4700处左右,达到适宜畜禽养殖场总数的39%左右。

##养猪场年出栏数达到了大型养殖场的规模。

日排放猪粪便、污水等近80吨。

目前,对这些粪便污水只是简单地进行沉淀、捞除固态物处理,绝大部的污水及部分猪粪直接排放到附近的峡塘水库中。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场的排泄物对当地水域、土壤等环造成了污染,为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并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的号召,该场拟实施大型沼气工程项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沼气工程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沼气工程将畜牧业发展与种植业发展链接起来,促进了能量高效转化和物质高效循环,形成了“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种植业(优质农产品、饲料)-养殖业”循环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基本模式。

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通过利用养殖粪便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推进农业生产从主要依靠化肥向增施有机肥转变,推进农民生活用能从主要依靠秸秆、薪柴向高品位的沼气能源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粪便利用方式和过量施用农药及化肥的农业增长方式,有效地节约水、肥、药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是发展循环经济、显著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2、建设沼气工程有利于减少养殖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随着养殖量不断增加,养殖场每天排放的粪便等废弃物日益增多,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容易引起畜禽致病,直接影响养殖的防疫卫生,降低生产力水平,从而制约养殖场的扩大再生产和安全生产。

养殖场污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水质污染

养殖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据环保部门对大型养殖场排出粪水检测结果,COD超标50~70倍,BOD超标70~80倍,SS超标12~20倍。

按照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对环境污染的管理状况和正常水冲粪的流失率计算,一个万头猪场每年有40.7和30.3吨的COD和BOD流失到水体中,已相当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

(2)空气污染

养殖场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份,污染周围空气,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

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对恶臭气体的排入有严格的规定,与畜牧业密切相关的恶臭物质,包括氨、甲基硫醇、硫化氢、二甲硫、二硫化甲基、三甲胺、丙酸、正丁酸、正戊酸、异戊酸等,这些物质在畜禽粪便中特别是猪粪中含量极大。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养殖场的恶臭不仅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身体健康,而且也影响到畜禽的正常生长。

(3)土壤污染

进入土壤的猪粪便,如果大量堆积超过所在土壤的消化能力,就会造成污染。

另外,还有一些以土壤传播为主的传染病,这些病原体往往可以在土壤中寄生或以芽孢等形式在土壤中存活许多年,如炭疽和破伤风等,许多寄生虫也可以经土壤或土壤中生活的动物(如蚯蚓、甲虫等)广为传播,形成巨大的潜在危害。

随着峡塘猪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对养殖污染如不加以治理,造成的污染程度也将越来越严重。

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场容整洁,环境优美,促进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引导项目区农民走向清洁、卫生、健康的生活之路。

3、建设沼气工程有利于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当前,我国化肥年施用量4000多万吨,单位面积施用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平均利用率不到4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农药施用量近130万吨,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1.36亿亩。

沼渣、沼液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富含氮、磷、钾和有机质等,能改善微生态环境,促进土壤结构改良。

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产沼液沼渣10~15吨,可满足2~3亩无公害瓜菜的用肥需要,可减少2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

沼液喷洒作物叶面,灭菌杀虫,秧苗肥壮,粮食增产15%~20%,蔬菜增产30%~40%。

按沼气项目户年均减少燃料、电费、化肥、农药等支出500元左右。

本项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设沼气工程,对猪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水进行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理,开发生物质能源,回收有机肥资源,将治理污染、净化环境、回收能源、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组织畜牧生产,使之成为绿色生态型畜牧猪场。

同时,项目猪场周围已建立了大片的果园和养殖水面,项目建设有利于构建“生猪养殖―粪便―沼气―有机肥―果园生产或水面养鱼”产业链,将养殖污水处理后做有机肥料,变废为宝。

4、建设沼气工程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效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开发安全食品,对农产品品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发安全食品,客观上要求农产品必须是无污染、低残留、对人体无害。

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利用养殖粪便和废水建设沼气工程,既能产气,又能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即沼肥(包括沼液、沼渣等)。

沼肥中因存留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些植物激素和对病虫害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物质,是各类农作物、花卉、果树、蔬菜等的优良有机肥料,对各类作物均具有增产、抗寒、抗病虫之功能。

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大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从而降低了化肥、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

同时,由于沼肥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可明显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口感、色泽较好,营养成份增加),保证了食品安全。

5、建设沼气工程有利于促进农村能源开发利用

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大意义。

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经过微生物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

作为一种高能优质的能源,沼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无色无味,与适量的空气混合后即可燃烧。

每立方米纯甲烷的发热量为34000J,1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于0.7Kg无烟煤提供的热量。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沼气可以替代煤炭,起到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的效果,每立方米沼气可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13Kg-3.8Kg。

养殖污水通过密闭管道流入沼气池,可节省沼气池进料劳动力,并促进连续产气,提高产气率。

相对于煤矿瓦斯、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等富含氢、成分易变的可燃气体而言,沼气成分稳定、更便于利用。

本项目工程生产的沼气,不仅可用于猪场的工作人员生活能源、猪舍取暖保温,还可供应周边农户生活所需。

总之,发展农村沼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

本项目建设沼气工程,有利于促进项目区循环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节支。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符合国家政策

本项目开展大型沼气工程建设,用沼气替代煤炭等能源,减轻大气污染;

同时,污水经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水环境质量,产生的沼液用于农田、菜地的灌溉施肥,可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项目建设符合国务院提出的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市场导向,符合党中央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略。

2、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群众积极性高

近年来,##县高度重视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本着既有利于生猪生产的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上高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定》。

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突出养殖业的生态性、环保性、区域性、辐射性,切实搞好调研,抓好科学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推行环保模式。

制定规范了沼气环保、干湿分离、三级沉淀、生物净化等四种畜禽污物处理模式。

对猪粪等排放物进行环保处理还田,禁止向中型水库及生活用水水库投入猪粪等污染物,禁止直接向水库投放未经处理的猪粪,禁止从外县调进猪粪等污染物。

二是努力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村。

在散养户饲养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重点培育养殖企业和专业户,构建特色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村,替代千家万户成为全市养殖的主力军。

三是大力推广养殖新技术。

结合生产实际,针对市场上对养殖业产品科技含量要求越越高的需求,积极发展无公害养殖,建设无公害养殖产品养殖基地。

四是开展排污整治。

对在禁养区建场的养殖企业限期搬离,在限期内没有搬离的,将取缔养殖资格。

对符合养殖规划,但没有增设排污处理设施的,严格按规定逐步建立排污处理设施。

对已造成一定污染的,按照“谁排放、谁负责”的原则,除按有关规定处予罚款外,由养殖场负责搞好环境治理。

在政府的带动下,当地养殖户都具有环保意识,认识到发展养殖必须同步治理污染,对小区粪便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一、项目区生猪养殖和养殖粪污的利用现状

##县是江西省畜牧业“十强县”之一,生猪生产一直名列全省前列。

近年来,全县生猪生产基本形成了品种优良化、技术模式化、生产规模化、效益支柱化的新格局。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当地养殖粪尿等污物排泄量也日益增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虽然上高县政府加大力度治理养殖污染,但是,前些年建设的养殖场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猪粪尿乱排滥流现象严重,还有不少的猪场产生的粪便就近排入田间施肥或用于低洼水田养鱼,已使猪场附近农田土壤有机肥逐年增多,呈现富营养化。

有的经过简单处理后就排入到附近水库与河流,污染水域。

近两年来,上高县出台新政策促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主要支持粪污处理、猪舍标准化改造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先安排粪污设施建设,符合条件的猪场根据养殖规模分别获得一定的财政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殖污染的治理。

目前项目区峡塘养殖场因为资金不足,对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养殖场粪尿只是经简单的沉淀处理未达标就直接向峡塘水库排放,污染物处理率和处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已严重影响到峡塘水库的水质。

二、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与分析

2008年项目猪场生猪存栏近5500头,生猪出栏近11000头。

按1头90公斤左右的商品猪日排粪量约2.2公斤,尿量2.9公斤,存栏大小猪平均尿量为2.36公斤,冬天冲洗污水12公斤,夏天冲洗污水18公斤测算,采用干清粪工艺,该猪场每年产生猪粪约1万吨、污水量共计2.92万吨。

三、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1、沼气

(1)本项目所产沼气数量

按常温常压下平均每m3沼气池每天产气0.2-0.3m3计算,1200m3沼气池年产沼气约13.14万m3,按热值换算(每立方米纯甲烷的发热量为34000J,每立方米沼气的发热量为20800J-23600J)每m3沼气相当于0.7kg标煤计算,可替代标准煤约91吨。

本项目产生的沼气除供应猪场生产、生活所用外,仅剩少量可供附近村民生活所用。

2、有机肥

##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首要地位。

2007年粮食生产面积63.7万亩,按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公斤计算,需要有机肥64万吨。

本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沼渣(液)肥8100吨,仅占全县耕地对有机肥需求的1.26%。

如果加上果园、菜地等其他种植基地的需求,则项目区有机肥的市场需求潜力更大。

另外,上高县的周边县市都是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和农业大县(市),有机肥市场空间巨大。

四、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1、沼气市场前景分析

沼气是一种具有较高热值的可燃气体,与其它燃气相比,其抗爆性能较好,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传统上大多利用沼气进行取暖、炊事和照明。

事实上,沼气技术在农业领域具有最大最广泛的潜力。

本项目沼气工程建成投产后,年产沼气13.14万m3,除供应猪场系统内保温与生活用气外,还可向周边农民提供生活用气,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同时,可部分缓解能源市场供求紧缺的状况。

2、有机肥市场前景分析

由于有机肥对环境污染小,且价格比化肥便宜很多(一般粉状有机肥料在350-500元/吨左右,颗粒状有机肥料在850元/吨左右,而化肥的价格一般约为1600元/吨),市场对有机肥的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有机肥施用的主要对象为蔬菜、果园等绿色食品基地,还用于城镇绿化和花卉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将实行优质优价,因此有机肥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从项目区来看,上高县的耕地需有机肥超过60万吨,市场空间很大,有机肥料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本项目沼气工程所产生的沼渣和沼液能够在周围的农田、菜地和鱼塘中得到综合性的利用,不存在市场方面的问题。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概况

##塘养猪场位于##县##镇##村峡塘水库旁,始建于2003年3月。

法定代表人###。

二、人员状况

###场共有员工29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包括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人。

三、资产状况

###猪场现有资产总额580万元,占地面积60多亩(不含峡塘水库380亩)。

各类猪舍面积9600平方米,其中母猪舍2800平方米,保育舍1800平方米,肥猪舍5000平方米。

另有仓库360平方米,员工宿舍430平方米。

购置养殖设备640套、饲料加工机组1套、消毒设施2套,水塔1座,容量50立方米,100千伏的变压器1台。

四、经营状况

##猪场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达到了管理科学化、卫生制度化。

建立内部管理体系及组织制度,对生产技术、基本生产作业流程、产品质量以及产品销售、财务会计、物资供应、库存等实行有效的控制,产品全部符合国家无公害标准,企业信誉、产品质量无不良诚信记录。

##养猪场现有能繁母猪540头,存栏生猪5500头,年出栏商品猪近11000头,生产流程完全按工厂化养猪流水线运行。

2008年公司销售收入1216万元,创利润215万元。

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清偿能力较强,经营能力较强,自筹资金有保障,有能力完成本项目建设。

第五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一、选址原则

1、原料要充足,沼气池宜建在规模较大的养殖场附近;

2、排污要方便,沼气池宜建在果园、大水面的养殖基地附近;

3、沼气出售则要求沼气池附近住户集中。

二、项目选址

根据以上选址原则,本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条件适宜的峡塘养猪场,位于上高县徐家渡镇秀美村。

场区东、南面均为山地,西靠峡塘水库,北靠丘陵。

本项目建设地点场地开阔,为施工提供了方便。

现有的水电设施完全可以满足沼气工程建设和运行对水、电的要求。

同时,上高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6℃,无霜期长,气温适宜,有利于沼气的正常发酵。

三、项目区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县地处江西省中西部,位于锦江中游,东经114028'

-115010'

,北纬28022'

-28025'

与##县、##县、##县、##市、##市接壤。

全县国土面积1350平方公里。

(2)气候条件

##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为17.6℃,极端最高气温为40.8℃,极端最低气温为-10.0℃。

年平均降水量为1718.4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8.2小时;

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平均为243小时;

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平均为70小时,适宜农业生产。

(3)资源条件

##县土地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

其中:

农业用地511023亩,占26.26%;

山地3.56万亩,占1.76%;

水面106868.5亩,占6.28%;

城镇、村庄、道路等其它用地339982亩,占16.8%。

土壤质地肥沃,主要以红壤土和水稻土为主。

境内水系发达,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均比较丰富。

地表径流归属于锦河、坪溪水、翰堂水、南港水、城陂水、水口水和棠浦水六流域,其中锦河是最大河流,境内流程近158公里。

境内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多种多样。

植物种类共有2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有80科237属452种。

2、公用设施条件

##交通便利,是自古以来的商旅要栈。

上高扼湘赣通衢要冲,县城东距省会南昌市112公里,西离宜春市98公里,南距新余市60公里,北离庐山260公里,到上海、杭州、福州、厦门、武汉、长沙、广州等地皆可朝发夕至。

320国道横贯县境59公里,沪瑞高速公路擦肩而过,浙赣铁路接轨境内,有锦河直达赣江,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全县100%的乡镇、70%以上的村通了水泥路或油路,构建了县内半小时经济圈。

上高县通讯便捷。

城乡电话实现了程控化,传输网络实现了数字化、光纤化,有线通讯、无线通用性数据网络覆盖率达90%。

建成了以县电台、电视台为中心的文化广播电视网络,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

3、社会经济条件

##县辖#乡#镇#场#街道,##个村委会,##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4.6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6人。

上高素有“赣中粮仓”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生猪基地县、全国优质苎麻基地县、全国“三辣”之乡。

主要农副产品有稻谷、生猪、苎麻、“三辣”(辣椒、大蒜、生姜)等。

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3.88亿元,人均12944元;

地方财政收入达1.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97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66元,全县呈现出经济提速、社会进步的局面。

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一、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

根据养殖场所处地区不同,厌氧处理后的废水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模式,一种为“能源生态模式”,一种为“能源环保模式”。

1、能源生态模式

“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是指畜禽养殖场污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作为农田水肥利用的处理利用工艺。

能源生态模式适合于周边有适当农田、蔬菜地、山地果园的养殖场,它以生态农业的观点统筹规划安排,使周边的农田、蔬菜地、山地果园完全消纳厌氧消化处理后的沼液肥。

养殖场污水通过排水沟自流到调节池,调节池前设置格栅,以清除污水中较大的杂物。

人工清出的粪便一是可以通过堆沤发酵后用于农田做肥料;

或者运到调节池内,与污水搅拌后流入计量池,计量池内设泵,定时定量地将料液送进厌氧消化器。

为保持厌氧消化器内的温度,冬天在计量池内有蒸汽加热系统,蒸汽由锅炉房引入。

计量池和厌氧消化器内最好设有温度传感器,调整进入调节池的蒸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