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3921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 评论 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Word下载.docx

但大企业家却表示,信用不良的帽子早一点摘,晚一点摘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新的投资的种子。

钱也存在时间效应,只有用现在的钱去赚取更多的新钱,自己的钱财具备价值。

货币的真正价值只有在“流通”里才能体现出来,一味的追求稳定,就像闭关锁国,须知永远不变的正是变化本身。

changeisnature。

  债务不是令人畏惧的魔鬼,而是你管理的对象。

不知道管理风险、一味回避风险的人是不会赚到钱的。

轻视、嘲笑负债的人,自认为无债一身轻的人不会成为富人,这样的话你大概还是第一次听说吧?

高效管理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极其重要。

  【自己向别人借钱的准则】:

  拒绝使用信用卡,这是无理由消费的诱因。

  新生代富翁惊人一致,拒绝使用信用卡。

  第一,只有确信当自己能从投资中获得利益时才能借债。

  第二,不要接短期债,要借偿还期长的债。

  短期债务只会让你的投资风险更大。

  绝对不使用的一招:

信用交易。

例如:

借钱去炒股。

  巴菲特在自家的网站上这样写道:

借钱去炒股,这是聪明人自取灭亡的最佳途径。

  这也说明:

当你希望或用贷款投资,其“贷款”必须具备长期低利使用的特征。

  第三,在自己能承担的范围内贷款。

  不管自己情况,完全指望着“借鸡生蛋”的人是傻瓜。

至少你要有支付利息的能力才行。

就是说,你一定要计算,当你赚了钱以后,你去还钱,还能不能剩下来很多钱,你不计算,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可是大多数人都懒得计算。

或者是不切实际的过于乐观,就像是我自己以为自己的手机费也就50元一样可笑。

  【别人向自己借钱的准则】

  第一,绝对要有抵押品。

不能不好意思。

这是稳定性的依据。

  保住本钱就是赚钱。

富翁们都说,赚钱固然重要,抱住本钱更为重要!

  周围人一味羡慕我赚了几十亿,追着赶着问我投资的秘诀何在,等真见面谈起来的时候,当他们听到我用借来的钱去投资的方法时,全身都颤抖起来,问,会不会太危险了?

相反,当我谈到如何管理投资中的风险、追求稳定收益时,他们却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摸样。

这样一来我无话可说了。

钱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被人重视。

风险看不见摸不着,容易被人忽视。

事实上,有哪位投资者能跟巴菲特的回报率相比?

可是巴菲特纵横股市40年,回报率100%的好运却一次都未碰到过。

你是不是感到很失望呢?

那再仔细回味一下这句话:

“巴菲特纵横股市40年,却一次都没有赔本过。

”巴菲特,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时,说:

“投资原则一:

绝对不能把本钱丢了,投资原则二:

一定要坚守投资原则一”

  富豪孙先生(39岁2009年)他沉思了一会儿说:

普通人不是梦想做富人,而是梦想发横财。

  ——————————————————————————————————————————

  【129】《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到P49

  管理风险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呢?

  就是“明确投资对象的时候”,新生代富豪们一致首选“低危险、高收益”的战略。

  姜先生通过被一般人视为“高风险”的预告登记的内容进行缜密分析,也能获得准确的投资信息。

  沽售,沽就是卖出的意思。

  你要成为投资世界的强者,你最需要的是“时间”。

  其实,所有投资者都明白,终究有一天,市场会变的景气起来。

问题是,是否拥有在不景气时购买房地产的勇气,以及资金上的充余,能确保将该房地产一直保留到经济回暖时期。

  《圣经·

创世纪》讲到“七年丰年,七年凶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景气的循环与反复。

你要知道,投资就像长征,勇气、毅力缺一不可。

否则,你就可能被饿死或被敌人的追兵射杀在征途中。

  投资的成败包含了许多原因,但永远不变的原则是,在跟时间斗争当中,谁的忍耐力强,谁就能获得成功。

  复利:

复利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

  新生代富翁强调说:

“复利投资才是迈向富人之路的‘垫脚石’”。

  但是,在各种投资理念中,最容易被人看轻的也是复利。

  新生代富豪们这样解释道:

虽然初次投入的钱微不足道,但是随着投资时间的延长,投资的回报率会以几何级数增长。

尽可能早的投资,投资的周期尽可能的拉长,就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很多人常常不在乎银行的利息是多1%还是少1%,富豪们却都是些“斤斤计较”的人,为了找到一个利息只多0.1%的银行,他们连鞋跟都跑断了。

  ————————————————————————————————————————

  复利计算的72法则

  看多少年能翻倍的72法则。

  很多人都觉得复利的计算很麻烦,的确也是这样。

如果年收益是x%,那N年以后的收益是(1+x%)^N。

这样,没有计算器,恐怕就是很难算的了。

  其实有一个72法则经常用来做复利的近似计算,用来计算在给定的年收益的情况下,大约需要多少年,你的投资才会翻倍。

  举例说明:

  比如年收益是5%,那用72/5=14.4。

也就是约14.4年可以将投资翻番(如果用标准公式计算结果为14.2年);

  如果年收益为7%,用72/7=10.3,也就是约10.3年投资可以翻一番(用公式计算为10.24年);

如果年收益为10%,用72/10=7.2,也就是约7.2年投资可以翻一番(用公式计算为7.27年)

  ……

  也就是如果年收益为x%,那翻番需要的年份就是72/x。

这就是所谓的72法则。

  这样就很容易算出如果年收益为12%,翻番要的年份就是6年;

而如果收益是15%,翻番要的时间就是5年。

这样也就很容易算出,如果收益是12%,那18年就可以翻三番,也就是8倍。

如果收益15%,那20年可以翻四番,也就是16倍啊。

  这就是72法则。

  其实还有一个115法则。

72法则是计算翻番的时间,而115法则是计算1000元变成3000元的时间,也就是变成3倍的时间。

计算方法还是一样,用115/x就是本金变成3倍要的年份。

比如收益是10%,那1000元变成3000元的时间就是115/10=11.5年。

  【要注意,这只是估算,对于年增长率很大或很小的复利,误差就比较大了。

  对啊,巴菲特说他的年均投资回报能有30%

  就很高,很高,很高了

  100块的本钱

  能赚30块就很牛了

  但其实07年股市很牛的时候

  大家讨论的应该赚几倍

  因为纯利率能到30%,这可数字很高

  餐饮业的毛利率一般20%

  想想看,自己的投资,哪个到了30%了

  因为复利计算,假设就是每年的增长是固定的

  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33原则是什么东西?

  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

  1/3储蓄

  1/3保险或者理财

  1/3消费

  【129】《富人的28个理财习惯》读书笔记到P60页

  高璐巨蟹说:

  看完了

  基本上吧,嗯,怎么说呢

  这本书最大的感觉就是

  自己强调的东西,和自己写出来的东西矛盾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复利和风险管理

  一方面,一直在说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可在提到复利的时候,居然就只字未提,复利是不可能做到每年5%的收入的

  还有就是他书里提到的复利之高,不知道韩国和中国是否不同

  总之,绝对不靠谱,去看看现在市面上的理财产品

  没有一个人敢给你包票10%的

  包括借钱起家和保本,这本身是矛盾的

  如果一个人一分钱本钱都没有

  我想问下,你的原始资本哪来

  银行肯定不给你,因为你没有抵押

  OK,那么你就是找私人借贷

  借贷以后呢,如果炒股,那就违反了巴菲特理论,不要用借来的钱炒股

  如果投资,同样的,违反了违反了负债管理的要求

  如果房地产

  那地球人都该知道的一句话

  房地产里只有一条真理,地段,地段,地段

  根据富人理论,那就只能是最高级地段的最好楼盘

  OK,韩国我不知道,中国我知道的

  北京,最高档的地盘,均价逼近3万/平米,事实上这是迟早事情

  过4万指日可待

  富人理论越贵越好,越大越好

  换句话说有200平米的,不要100

  于是说这样的投资起步照着人民币1000万

  拜托,要是亲戚间都能借出500万了

  这也真不是一般人

  之所以是50%,因为书中有个例子首付就是50%

  因此啊,这本书,怎么说呢

  别看投资之类的东西,倒是一些着装啊之类的,还有用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啊

  但有句话,没提,咱要看场合

  而且对于投资,最大的感触不是长期持有,也不是别的

  而是在你赔的一无所有的时候

  你能不能扛得住

  很多人放手拿不住,不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

  而是因为实在拿不住了

  天天看着钱哗啦啦的连个想都没有就没了

  但依然坚持着,这不是一般二般的水平

  因此,始终觉得这本书只是强调了一方面

  最深的,心态问题,没提

  但很时候,心态才是决定一切的成败

  【用常识的力量引领成功投资】

  股票投资高手、私营业主李台变先生(39岁)在所有股民都热火朝天的买IT股时,开始傻乎乎的购买乐天制果公司的股票。

我读到巴菲特的访谈录里“可口可乐不会由于互联网的存在而丧失全球最大饮料商的地位,因此,我没有买IT股,而是转资拥有传统价值的股票”

  而且当经济市场不景气,带领市场好转的往往是食品公司。

市民苦恼越多,越喜欢拿吃来“泄愤”。

  真的象专家说的那样,要想在股市赚大钱,就要采取有悖常识的行动么?

  于先生笑道“哈哈……绝对不是这样,不管怎么样都要以常识为基础,看看我周围炒股赚大钱的人,他们都很少采取与常识大相径庭的行动,股市上有一双带领投资者走向成功的‘看不见的手’。

这双手就是‘常识’”。

  彼得·

林奇(PeterLynch)被华尔街公认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基金经理、投资奇才。

他在其著作《华尔街的英雄》里介绍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

在英格兰生活的消防员看到该区域的Tambrands公司以惊人的速度扩张。

他判断如果不是该股死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是不会一这么快的速度扩张的,于是他投资2000美元购买了这个公司的股票。

22年后,这位消防员已经成了百万富翁。

  这种常识的力量在现在股票社会,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如果你发现你最喜欢用的是三星的电器,你就去买三星的股票。

如果你每周末雷打不动的去一趟屈臣氏超市,那你就购买屈臣氏的股票。

这就是常识的力量。

  于先生说,不光是炒股,所有的投资者在做任何投资时,常识都是最高的战略。

  大部分新生富翁在炒股时都买一流公司最昂贵的股票,从长期收益来看,以最贵的价格购买优秀企业的股票,比长期购买中等企业的股票收益要高得多。

  沃伦·

巴菲特:

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做股票入门投资时就清醒的知道,买进便宜的股票会伴随着较大的风险,销售低的股票大多是临近破产的企业,经营业绩持续恶化或财政规模日渐缩水,购买这些企业的股票后果可想而知。

  哪些企业才是最有希望的企业呢?

  一般来说,标准如下:

  ·

属于正在发展中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翘楚

品牌认知度较高,或商品受到消费者青睐的生产性企业

有出色的管理层,已经取得了较高的经营业绩

  当然,也有投资专家对新生代富豪的这种见解持反对意见。

知名投资商吉姆·

罗杰斯说“我之所以能通过投资赚到大钱,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在购买一些我自认为价格非常低廉的股票”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吉姆·

罗杰斯先生并不是无条件的买进低价股。

他购买的都是企业经营正趋于好转的。

他买的是所有股民举手投降·

股市一蹶不振时,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而暴跌的绩优股。

  【将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有机结合起来】

  巴菲特:

“只有你很熟悉每个品种,集中投资才是一种高效的战略”

  从短期投资者变身为长期投资者并获得了较大收益的金先生说:

“全部都是胡说八道,坦率的讲,我真想去调查一下,将损绝卖奉为真理的人,他们到底赚了多少钱。

即使股价跌了一半,也要纹丝不动,如果没有这种定力,你最好连股市的大门都不要进”

  股票投资不是靠买卖股票来赚钱的,而是靠持有来赚钱的。

新生代富翁强调并不是靠买卖蓝筹股(Bluechip)赚钱,而是靠慢慢积累。

他们极珍惜自己买来的股票,想方设法持有它,并享受它带来的分红收益和股价上涨的果实。

  华尔街最成功的、最受尊敬的彼得·

林奇强调说:

“将买下来的股票保留下来,比常买常卖取得的成果要高得多。

  那么什么时候才抛售股票?

那就是该企业经营恶化。

  金先生说:

“赚钱时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它让人对投资充满自信,成为我投资其他领域的一种‘就按不见的力量’和‘根基’。

  直接投资是一种与时间斗争的游戏,胜出的唯一方法就是用多余的钱去投资,此外还需要良好的忍耐力。

  【基金投资原则】

  第一,不能一味信奉基金代理商推荐给你的商品

  基金代理上考虑的是他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不会为了你的利益着想

  第二,仔细看一下基金商品过去的业绩而不是现在的业绩

  找一个合适的基金商品并不比选择配偶容易。

  第三,不要固执的选择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基金商品

  第四,从长期的投资来考虑,不要选择债券和股票混合型基金,而应该选择单纯的股票型基金。

  第五,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应该在努力向上涨的基金中,选择业绩最好的商品,并长期持有。

  奉行铁血政策的德国宰相俾斯麦说:

“男人要想强大起来,就必须同时具备两极化的性格,向善人行善,向恶人施恶。

  很多人喜欢与世无争的生活。

如果喜欢与世无争的生活,就不能成为富人。

巨大的野心或者是实现更多的自身价值,需要你有更多的奋斗精神。

  跟富人花同样的钱去同样的桑拿房享受一番,你就认为你自己过上了跟富人平等的生活了么?

还差得远呢。

富人只要愿意,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去桑拿房洗上10次,但是你要省吃俭用很长时间,才能象享受奢侈品是的去桑拿房洗上一次。

这并不是一种平等。

  要在商战中成功,就要首先拿起大锤投入战斗。

失败实际上就是无能的代言词。

经济窘迫本身就是一种罪恶。

对于将财富和成功作为奋斗目标的职场人士来说,安逸是最大的毒药。

如果你放下了战斗武器,忘记了斗争策略,那你就永远只能处在战败者的位置上。

  在对方攻击你之前,你要首先让对方缴械投降,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实在不行,你也要准备好防身的工具和武器。

  在实力之外,你还需要一张底牌

  几年前曾经有一段时间,金先生的业绩一直处于低谷,公司因此想将金先生调到中国台湾去,不过金先生则希望能到位于上海的亚洲区本部去工作。

  “我自认为业绩不好,并不是由于我个人能力不足,因此,我认为公司将我派到中国台湾是对我的一种不公平的待遇。

  当时,拥有人事调动权的东京分公司社长正积极活动,推荐自己的大学后辈——日本人H先生到亚洲本部去工作。

金先生跟社长数次面谈表达自己想去上海工作的愿望,不过都遭到了分公司社长的严辞拒绝。

但是,金先生很快就调查出H先生曾向顾客提供过大量的虚假资料,给顾客及公司的声誉带来了很大损失。

他将收集到的因H先生的虚假资料导致顾客中断跟本公司交易的第一手资料也一起呈给社长,不过分公司社长听到了也没有过多的表示。

“公司里的人都知道,H先生能力不足,全凭‘走后门’才得到晋升,而且平素就在公司内拉帮结派,把公司闹得乌烟瘴气。

于是我收集到了许多有关H先生弱点的资料,并将其中的一部分报告交给分公司社长,但分公司社长却无动于衷。

这时我就只好拿出另一张底牌,当时H先生正跟在六本木某高级酒吧里工作的某个女子打得火热,但该女子同时又跟我们公司的某VIP顾客保持着亲密关系。

我将这一事实报告给了分公司社长,告诉他的目的不仅是想表示由于H先生的存在,使我们公司又失去了一位大客户,而且H先生的私生活也很不检点。

但是分公司社长仍然不为所动。

  最后,金先生将打击的对象从H先生转变为分公司社长,他向公司请求休假,并借着休假的时间飞往美国总公司,跟总公司的亚洲区总裁见了面。

在那里,金先生将东京分公司社长用公款在新加坡炒外汇赚了20亿韩元的事情揭发出来,并附带呈上了证据资料,果断弹劾了自己的上司。

最终东京分公司的社长不得不主动辞职。

  就这样,金先生如愿以偿地被调入上海亚洲区本部工作。

金先生出人头地的秘诀,除了他出色的业务能力之外,还在于他还擅长收集竞争者的相关材料,并加以恰当的使用。

当然,如果东京分公司社长采用公平的人事调动政策,他也不会遭到金先生那近乎于致命的反击。

  你一定要明白,在商业世界里,实力并不是成功的绝对条件,这世上有能力的人不计其数,在实力之外你还需要底牌,底牌才是通向成功的密码。

  【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强者生存】

   三十多岁的韩相稷先生是一位国际玉器贸易商,他在越南、缅甸、中国等多个地区开了分公司。

韩相稷先生头脑聪明,属于那种干什么事都能干好的人,当年他就是拿着奖学金进大学的。

由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好,韩先生在大学时就开始思考用什么办法能赚更多的钱。

    “大一、大二时,我做过各种各样的零星兼职。

有一天,我很偶然地听在新村马路边上经营露天炒年糕小生意的老奶奶说,她一天就能赚30万韩元,听到这番话之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结束我的兼职。

    韩先生从东大门市场批发了一些帽子和皮带,在大学校园内摆起摊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他觉得还不错,但由于韩先生天生体质较差,经不起烈日下长时间地站立,没办法,惟有“关闭”他的露天小摊。

    韩先生说:

“从这件事情上我清醒地认识到,不管你拥有身体上的力量还是拥有精神上的力量,你都必须拥有力量。

有力量的人才是这个世界的支配者!

我发誓一定要挣大钱,决不再过这种困窘的生活。

    那之后,韩先生在前辈的劝导之下到某酒吧去当了一名招待,由于他外表俊朗,性格温和,很快便受到顾客的欢迎。

    “问题是我不擅长喝酒,而老顾客劝酒时我又不得不喝,实在推辞不过时,我就咕嘟咕嘟一口气把酒喝干,感觉肚子都快要燃烧起来似的。

到有些醉的时候,我就到洗手间抠喉咙,把酒吐出来。

就这样,我也渐渐地能跟顾客在酒席上豪饮一番了。

    在酒吧里工作又让韩先生明白了一个道理:

强者支配着这个世界。

    从那时起,韩先生又暗下决心,他这辈子决不喝闷酒,没有钱时也决不借酒消愁。

由于大学时只顾着赚钱,荒废了学业,学习成绩可想而知,只是在大学里混了一个文凭的韩先生毕业之后连一封求职信都没发。

他用大学时赚到的钱开始做贸易,从中国购入黄金饰品,然后就背着包在酒吧里向客人和服务员推销,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游商”。

他在积累了一些钱之后,就开始往返韩中两国,做起了玉器贸易,现在个人资产已达80亿韩元,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白手起家型富豪。

    

  “之所以能够赚到大钱,是因为我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强者。

在干事业时,由于没有钱,时常让我陷入左右为难的状态当中,每到这时我就想起大学时赚到第一笔钱的那种雄心。

中国汉代的大将军韩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我每天都和奸商打交道,忍受了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